本發明屬于地質勘測,具體為一種便攜式地質勘測用測繪儀。
背景技術:
1、地質勘測用測繪儀是專門用于地質勘探和測量工作的儀器,它通過先進的測量技術和導航技術,能夠高精度地確定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地質構造等關鍵信息。它具有高精度、多功能性、便攜性等技術特點,在礦產資源勘探、地質環境監測、工程建設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常規的地質勘測用測繪儀主要包含頂端的勘測儀和底端的支架組成。在進行地質的勘測時,常會將測繪儀展開后,通過底端的支架進行支撐,完成支撐后還需對測繪儀進行調整方可保持其與地面之間處于垂直狀態,整個調整過程需要對測繪儀的水平和垂直狀態進行調整,整個調整過程較為復雜,無法實現快速調平過程。
2、同時在展開測繪儀時,需要對至少三個支架的支撐角度進行調整,即先進行支撐,再進行調平,但在展開支架時,難以快速將多個支架均調整至合適的角度上,導致需要較長時間的支撐準備過程,亟需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地質勘測用測繪儀,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攜式地質勘測用測繪儀,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軸向等間距安裝有輔助支撐組件,所述底座的頂端固定安裝有自調平組件,所述自調平組件中部的頂端固定安裝有上延長架,所述上延長架的頂端固定安裝有測繪儀本體,所述自調平組件的底端固定安裝有下延長架,所述下延長架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垂繩,所述垂繩底端固定安裝有鉛錘,所述鉛錘外側面的中部軸向等間距安裝有延長鐵塊,所述延長鐵塊的數量與輔助支撐組件的數量相同,所述延長鐵塊與輔助支撐組件之間吸附連接。
3、在使用前,裝置處于收納狀態,即鉛錘處于最高點位置上,且此時輔助支撐組件處于收納狀態,即多個輔助支撐組件之間的間距為最小值,此時裝置處于未展開狀態,可攜帶裝置至待勘測的區域,并等待進行展開,同時在展開前,輔助支撐組件與延長鐵塊之間處于吸附固定狀態,用于裝置的快速收納和展開。
4、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自調平組件包括固定環,所述固定環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底端的中部與底座頂端的中部相連接,所述固定環的內側面開設有弧形卡槽。
5、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固定環的內側面設有垂直活動圓環,所述垂直活動圓環外側面的上下兩端均固定安裝有弧形卡條,所述垂直活動圓環通過弧形卡條與弧形卡槽之間活動卡接,所述垂直活動圓環相對固定環左右轉動。
6、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垂直活動圓環的內側面設有水平活動圓環,所述水平活動圓環中部的上下兩端均固定安裝有安裝件,位于上方所述安裝件與上延長架之間相連接,位于下方所述安裝件與下延長架之間相連接。
7、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水平活動圓環呈水平狀態活動安裝在垂直活動圓環的內部,所述水平活動圓環相對垂直活動圓環前后轉動。
8、當完成裝置的展開,需要對測繪儀本體進行調平時,可解除所有延長鐵塊與磁鐵之間的吸附固定,此時鉛錘即可自由擺動,且在重力作用下發生左右擺動和前后擺動,當鉛錘發生左右擺動時,此時垂直活動圓環隨之相對固定環左右旋轉,且帶動水平活動圓環同步左右擺動,且帶動測繪儀本體左右擺動,而當鉛錘發生前后擺動時,此時水平活動圓環隨之相對垂直活動圓環前后轉動,并最終帶動測繪儀本體前后擺動,直至鉛錘不再運動,此時即可與地面之間相互垂直,此時測繪儀本體也處于垂直狀態,完成自動調平過程。
9、通過利用鉛錘與自調平組件之間的配合作用,且利用鉛錘的重力作用,即將鉛錘的鉛垂狀態作用于自調平組件處并轉變為左右擺動和前后擺動兩種狀態,并反映到測繪儀本體進行測繪儀本體的左右擺動和前后擺動,完成測繪儀本體的自動調平過程,整個過程可自動完成,無需傳統裝置復雜的調整過程,有效縮短調平時間,并降低調平難度,提高測繪質量。
10、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輔助支撐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呈軸向等間距固定安裝在底座的底端,所述第一固定座遠離底座的一端均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支撐桿。
11、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桿內側面的中部均固定安裝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遠離支撐桿的一端均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調節桿。
12、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調節桿遠離第二固定座的一端均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遠離調節桿的一端均固定安裝有磁鐵。
13、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鉛錘位于底座的中部時,所述鉛錘外側面的延長鐵塊與磁鐵之間吸附連接。
14、當進行裝置的展開時,首先需確定輔助支撐組件與延長鐵塊之間保持吸附狀態,完成吸附狀態的確認后,可初始釋放鉛錘,此時鉛錘自動下降,并掉落,直至垂繩被拉直,當鉛錘下降時,此時多個調節桿隨之朝外側面進行偏轉,并逐漸轉動為水平狀態,此時即可對支撐桿施加推力,此時支撐桿隨之相對第一固定座朝外側面進行轉動,即完成多個支撐桿的展開,且多個支撐桿同時展開,完成快速展開過程;
15、收納時,僅需繼續保持延長鐵塊與磁鐵之間的吸附狀態,并向上拉動鉛錘即可帶動多個調節桿朝中部進行偏轉,直至多個調節桿轉變為近似垂直狀態,即可對多個支撐桿施加拉力,此時多個支撐桿隨之相對靠近,直至完成收納過程。
16、通過利用鉛錘的自動釋放以及手動上升的過程,即利用重力作用個,快速作用于輔助支撐組件,使得輔助支撐組件快速完成展開過程,整個展開過程可迅速完成,可同時對三個支撐桿進行控制,使得裝置可快速切換為展開狀態,同時可快速切換為收納狀態,有效縮短了傳統裝置進行展開和收納的準備時間,減少準備時間,提高測繪效率。
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發明通過利用鉛錘的自動釋放以及手動上升的過程,即利用重力作用個,快速作用于輔助支撐組件,使得輔助支撐組件快速完成展開過程,整個展開過程可迅速完成,可同時對三個支撐桿進行控制,使得裝置可快速切換為展開狀態,同時可快速切換為收納狀態,有效縮短了傳統裝置進行展開和收納的準備時間,減少準備時間,提高測繪效率。
19、(2)本發明通過利用鉛錘與自調平組件之間的配合作用,且利用鉛錘的重力作用,即將鉛錘的鉛垂狀態作用于自調平組件處并轉變為左右擺動和前后擺動兩種狀態,并反映到測繪儀本體進行測繪儀本體的左右擺動和前后擺動,完成測繪儀本體的自動調平過程,整個過程可自動完成,無需傳統裝置復雜的調整過程,有效縮短調平時間,并降低調平難度,提高測繪質量。
1.一種便攜式地質勘測用測繪儀,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軸向等間距安裝有輔助支撐組件(2),所述底座(1)的頂端固定安裝有自調平組件(3),所述自調平組件(3)中部的頂端固定安裝有上延長架(4),所述上延長架(4)的頂端固定安裝有測繪儀本體(5),所述自調平組件(3)的底端固定安裝有下延長架(6),所述下延長架(6)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垂繩(7),所述垂繩(7)底端固定安裝有鉛錘(8),所述鉛錘(8)外側面的中部軸向等間距安裝有延長鐵塊(9),所述延長鐵塊(9)的數量與輔助支撐組件(2)的數量相同,所述延長鐵塊(9)與輔助支撐組件(2)之間吸附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地質勘測用測繪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調平組件(3)包括固定環(301),所述固定環(301)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安裝座(303),所述安裝座(303)底端的中部與底座(1)頂端的中部相連接,所述固定環(301)的內側面開設有弧形卡槽(30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攜式地質勘測用測繪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環(301)的內側面設有垂直活動圓環(304),所述垂直活動圓環(304)外側面的上下兩端均固定安裝有弧形卡條(305),所述垂直活動圓環(304)通過弧形卡條(305)與弧形卡槽(302)之間活動卡接,所述垂直活動圓環(304)相對固定環(301)左右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便攜式地質勘測用測繪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活動圓環(304)的內側面設有水平活動圓環(306),所述水平活動圓環(306)中部的上下兩端均固定安裝有安裝件(307),位于上方所述安裝件(307)與上延長架(4)之間相連接,位于下方所述安裝件(307)與下延長架(6)之間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便攜式地質勘測用測繪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活動圓環(306)呈水平狀態活動安裝在垂直活動圓環(304)的內部,所述水平活動圓環(306)相對垂直活動圓環(304)前后轉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地質勘測用測繪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支撐組件(2)包括第一固定座(201),所述第一固定座(201)呈軸向等間距固定安裝在底座(1)的底端,所述第一固定座(201)遠離底座(1)的一端均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支撐桿(20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便攜式地質勘測用測繪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203)內側面的中部均固定安裝有第二固定座(202),所述第二固定座(202)遠離支撐桿(203)的一端均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調節桿(205)。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便攜式地質勘測用測繪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桿(205)遠離第二固定座(202)的一端均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第三固定座(204),所述第三固定座(204)遠離調節桿(205)的一端均固定安裝有磁鐵(206)。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便攜式地質勘測用測繪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鉛錘(8)位于底座(1)的中部時,所述鉛錘(8)外側面的延長鐵塊(9)與磁鐵(206)之間吸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