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光伏安裝,尤其涉及一種承重索固定結構和承重索支架。
背景技術:
1、隨著光伏產業的井噴式爆發,柔性光伏支架在復雜地形的電站建設中顯露出巨大的優勢,柔性光伏支架以鋼絞線作為主要承重索,主要承重索再通過鋼梁、邊錨構成的端部支架進行固定,由于主要承重索跨度10-60m,所以中部會設置多個支撐鋼架構成的中部支架以支撐和固定主要承重索,同時端部支架起著銜接主要承重索和斜拉索的作用,主要承重索則通過連接件與光伏板相連接,以形成一個整體。
2、然而,由于柔性光伏支架架設于復雜地形中,使得主要承重索需以不同的角度安裝中部支架上。但是,主要承重索以不同角度穿過支架時對承重索的固定難度較大,繼而影響光伏架設的工作效率。
3、因此,在滿足對不同角度的主要承重索固定的同時,如何降低支架對承重索的固定難度,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承重索固定結構,可滿足對不同角度的主要承重索固定的同時,降低了承重索支架對承重索的固定難度;
2、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上述承重索固定結構的承重索支架。
3、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4、一種承重索固定結構,包括:
5、底座;
6、第一支撐板,設置于所述底座上;
7、緊固裝置,包括固定部和鎖緊部,所述固定部用于承載承重索,所述第一支撐板開設有滑槽,所述固定部通過所述滑槽滑動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板,以通過調節所述固定部在所述滑槽上的位置,適應所述承重索的角度,所述鎖緊部用于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撐板上。
8、可選地,在上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中,還包括滾筒和第二支撐板,所述滾筒間隔布置有兩個,且所述承重索通過兩個所述滾筒之間的間隙穿出,所述滾筒通過連接軸支撐于所述第一支撐板和所述第二支撐板之間,所述滾筒與所述連接軸為間隙配合,所述第二支撐板連接于所述底座。
9、可選地,在上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中,一個所述緊固裝置和一個所述滑槽為一組調整模塊,且設置有兩組所述調整模塊,兩組所述調整模塊以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中心為對稱中心對稱布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兩側,并所述滾筒布置于兩組所述調整模塊之間。
10、可選地,在上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中,所述滑槽設置為弧形,且為向遠離所述滾筒的方向凸出的弧形。
11、可選地,在上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中,所述第一支撐板和所述第二支撐板均設置有加強筋板,且所述加強筋板向背離所述承重索方向延伸。
12、可選地,在上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u型螺栓和支撐塊,所述鎖緊部包括鎖緊螺母,所述支撐塊開設有承重索容納槽和u型螺栓安裝孔,通過所述u型螺栓和所述支撐塊卡接于所述承重索上,所述承重索安放于所述承重索容納槽中,所述支撐塊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一面,且所述u型螺栓通過所述u型螺栓安裝孔穿過所述滑槽,所述鎖緊螺母通過螺紋連接于所述u型螺栓,所述鎖緊螺母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另一面,以通過所述u型螺栓、所述支撐塊和所述鎖緊螺母對所述承重索固定。
13、可選地,在上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中,所述緊固裝置設置有承重索滑動間隙,所述鎖緊螺母沿第一方向轉動時,所述鎖緊螺母向所述第一支撐板移動,以使所述u型螺栓配合所述支撐塊對所述承重索壓緊固定,所述鎖緊螺母沿第二方向轉動時,所述鎖緊螺母遠離所述第一支撐板,以使所述u型螺栓和所述支撐塊之間形成所述承重索滑動間隙,以使所述承重索通過所述承重索滑動間隙進行滑動
14、可選地,在上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中,所述第一支撐板和所述第二支撐板通過連接板相連接,且所述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二支撐板和所述連接板為一體結構。
15、可選地,在上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中,所述第一支撐板上開設有限位槽,所述支撐塊設置有與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凸塊,且所述限位槽開設有多個,各個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間隔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撐板。
16、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承重索固定結構,緊固裝置通過第一支撐板固定在底座上,同時第一支撐板開設有滑槽,而緊固裝置的固定部則通過滑槽可滑動的連接在第一支撐板上。因此,在對于不同角度的承重索的固定時,則通過調節固定部在滑槽的位置,繼而以適應承重索的角度,承重索被安放在固定部,而在通過固定部與的承重索轉配完成后,則再通過鎖緊部將固定部固定到第一支撐板上,避免固定部在第一支撐板上再發生相對位移,從而完成緊固裝置對不同角度的承重索的承載固定。因此,本發明提供的承重索固定結構可在滿足對不同角度的主要承重索固定的同時,降低了承重索支架對承重索的固定難度。
17、一種承重索支架,包括承重索固定結構,所述承重索固定結構為如上任一項所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
18、本發明提供的承重索支架,由于具有上述承重索固定結構,因此兼具上述承重索固定結構的所有技術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贅述。
1.一種承重索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支撐板(500),所述滾筒(400)間隔布置有兩個,且所述承重索(900)通過兩個所述滾筒(400)之間的間隙穿出,所述滾筒(400)通過連接軸(600)支撐于所述第一支撐板(300)和所述第二支撐板(500)之間,所述滾筒(400)與所述連接軸(600)為間隙配合,所述第二支撐板(500)連接于所述底座(10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一個所述緊固裝置(200)和一個所述滑槽(310)為一組調整模塊,所述調整模塊為兩組,兩組所述調整模塊以所述第一支撐板(300)的中心為對稱中心對稱布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板(300)的兩側,且所述滾筒(400)布置于兩組所述調整模塊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10)設置為弧形,且為向遠離所述滾筒(400)的方向凸出的弧形。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板(300)和所述第二支撐板(500)均設置有加強筋板(700),且所述加強筋板(700)向背離所述承重索(900)的方向延伸。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部包括鎖緊螺母(230),所述鎖緊螺母(230)通過螺紋連接于所述u型螺栓(210),所述支撐塊(220)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撐板(300)的一面,所述鎖緊螺母(230)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撐板(300)的另一面,以通過所述鎖緊螺母(230)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撐板(300)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螺母(230)沿第一方向轉動時,所述鎖緊螺母(230)向所述第一支撐板(300)移動,以使所述u型螺栓(210)配合所述支撐塊(220)對所述承重索(900)壓緊固定,所述鎖緊螺母(230)沿第二方向轉動時,所述鎖緊螺母(230)遠離所述第一支撐板(300),以使所述承重索(900)可通過所述承重索滑動間隙進行滑動。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板(300)和所述第二支撐板(500)通過連接板(800)相連接,且所述第一支撐板(300)、所述第二支撐板(500)和所述連接板(800)為一體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板(300)上開設有限位槽,所述支撐塊(220)設置有與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凸塊,且所述限位槽開設有多個,各個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滑槽(310)的延伸方向間隔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撐板(300)。
10.一種承重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索固定結構,所述承重索固定結構為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承重索固定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