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具體涉及一種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1、隔震技術將建筑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隔開,通過建立隔震層吸收地震能量,減少地震對上部結構的破環,實現地震后正常使用的原則。但大量地震災害經驗表明,隔震層在地震作用下變形極大,其內部管道數量多且種類復雜,其中穿越隔震層的風管會受到隔震層的位移發生彎曲或軸向變形。目前,隔震建筑中位移量超800mm、變形量為超過400mm隔震風管的尚無具體做法標準及成熟案例。
技術實現思路
1、為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現提供一種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及其施工方法,以解決隔震建筑中位移量超800mm、變形量為超過400mm隔震風管的尚無具體做法標準及成熟案例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一種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包括:
3、兩風管節段,一風管節段固設于建筑結構的隔震區,另一風管節段固設于所述建筑結構的非隔震區,所述隔震區與所述非隔震區之間形成隔震縫;
4、連接于所述兩風管節段之間且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設置于所述隔震縫中的聯結節段,所述聯結節段包括同軸設置的多節柔性風管和支撐彈簧,所述柔性風管的兩端形成有法蘭,相鄰的兩節柔性風管通過法蘭連接,每節柔性風管的兩端的法蘭之間連接有多個所述支撐彈簧,多個所述支撐彈簧沿所述法蘭的圓周方向設置,相鄰兩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不同。
5、進一步的,所述聯結節段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柔性風管的數量至少為三節,奇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相同,偶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相同,所述奇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大于所述偶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
6、進一步的,所述聯結節段沿水平方向設置,所述聯結節段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聯結節段的下方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的相對兩側通過吊桿吊設于所述建筑結構的天花板上,所述支承板上活動設置有多臺滑動小車,相鄰的兩節柔性風管的法蘭固設于所述滑動小車。
7、進一步的,所述柔性風管的數量至少為五節,奇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相同,偶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相同,所述奇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大于所述偶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
8、進一步的,所述柔性風管呈長方體形,所述柔性風管的周向方向上的四個側面分別設置有多個所述支撐彈簧。
9、進一步的,多個所述支撐彈簧等間距設置于所述柔性風管的側面。
10、進一步的,所述滑動小車沿所述聯結節段的寬度方向設置。
11、本發明提供一種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2、將一風管節段固設于建筑結構的隔震區,另一風管節段固設于所述建筑結構的非隔震區;
13、將多節柔性風管通過法蘭連接在一起;
14、于每節柔性風管的兩端的法蘭之間連接多個支撐彈簧以形成聯結節段,多個所述支撐彈簧沿所述法蘭的圓周方向設置,使得多節柔性風管同軸設置;
15、將所述聯結節段設置于所述隔震區與所述非隔震區之間形成隔震縫中,并將所述聯結節段連接于所述兩風管節段之間。
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中的聯結節段由“多節”柔性風管組成,顛覆了傳統的隔震風管“一節式”結構。多節式結能構讓隔震風管的“折疊”部位更均勻,不但能提高隔震風管的觀感,還能防止隔震模塊在地震后不具備自動恢復功能或恢復不到位。本發明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的位移量超800mm、變形量為超400mm。
17、本發明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的各節柔性風管的4個面的法蘭上均安裝有支撐彈簧,與其他所有的隔震風管發明的彈簧安裝結構有本質的區別,支撐彈簧的作用是讓每節柔性風管在非地震時保持一個正常長度狀態以保證隔震風管安裝后良好的觀感,在地震時,能部分吸收地震能量確保隔震風管不會晃動太劇烈且隔震風管能在地震的作用下發揮位移能力,風管不會損壞,且地震結束后,隔震風管能在彈簧的作用下能迅速復位。另一方面,通過在柔性風管上的設置的支撐彈簧數量的變化,在地震時,能誘導聯結節段進行適應性形變。
1.一種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聯結節段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柔性風管的數量至少為三節,奇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相同,偶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相同,所述奇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大于所述偶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聯結節段沿水平方向設置,所述聯結節段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聯結節段的下方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的相對兩側通過吊桿吊設于所述建筑結構的天花板上,所述支承板上活動設置有多臺滑動小車,相鄰的兩節柔性風管的法蘭固設于所述滑動小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風管的數量至少為五節,奇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相同,偶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相同,所述奇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大于所述偶數節柔性風管上設置的支撐彈簧的數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風管呈長方體形,所述柔性風管的周向方向上的四個側面分別設置有多個所述支撐彈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支撐彈簧等間距設置于所述柔性風管的側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小車沿所述聯結節段的寬度方向設置。
8.一種如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超大位移量隔震風管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