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汽車傳動,尤其涉及一種連接結構及濕式雙離合裝置。
背景技術:
1、在現代汽車傳動系統中,濕式雙離合器因其換擋迅速、平順以及高效率等優點而被廣泛采用。濕式雙離合器主要由兩個離合器組件構成,它們分別與發動機的輸出軸相連,并通過液壓系統控制其分離與結合。然而,傳統的濕式雙離合器設計存在一些結構上的局限性,尤其是主轉轂和csc(離合器分離軸承)底座的安裝和拆卸過程較為復雜,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在維修時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和勞動強度,維護成本高。
2、鑒于此,迫切需要一種新的連接結構,該結構具備連接可靠、拆卸方便的特點,以簡化安裝和維修流程,降低對操作人員技術的要求,同時保證濕式雙離合器的性能不受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接結構及濕式雙離合裝置,具備連接可靠、拆卸方便的特點,以簡化安裝和維修流程,降低對操作人員技術的要求,同時保證濕式雙離合器的性能不受影響。
2、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連接結構,包括主轉轂、分離軸承座以及預緊力組件;
3、所述主轉轂設有第一卡接結構;
4、所述分離軸承座能夠與所述主轉轂對插配合,且設有第二卡接結構;
5、所述第一卡接結構具有彈性形變和/或所述第二卡接結構具有彈性形變;
6、所述第一卡接結構與所述第二卡接結構在所述分離軸承座能夠與所述主轉轂對插配合到位時相互卡接,并能夠在所述分離軸承座與所述主轉轂的分離方向上接觸相抵;
7、所述預緊力組件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卡接結構與所述第二卡接結構在分離方向上的接觸相抵的預緊力。
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結構為彈性卡爪結構,其遠離所述主轉轂的一端設有爪勾部;
9、所述第二卡接結構為卡槽結構或臺階結構,與所述爪勾部卡接配合。
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結構至少2個,且繞所述主轉轂的中心軸線圓周間隔分布。
1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結構數量4個~12個;
12、相鄰所述第一卡接結構之間的間距為0.5mm~3mm。
13、進一步地,所述爪勾部上設有第一抵接面;
14、所述第二卡接結構上設有第二抵接面;
15、在所述爪勾部與所述第二卡接結構卡接時,所述第一抵接面與所述第二抵接面相對設置,且能夠在所述分離軸承座與所述主轉轂的分離方向接觸相抵。
16、進一步地,所述爪勾部上于所述第一抵接面遠離所述主轉轂的位置還設有第一導向斜面;
17、所述第一導向斜面能夠在所述主轉轂與所述分離軸承座對插配合時,與所述分離軸承座接觸并發生相對位移以使得所述第一卡接結構形變。
1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抵接面的寬度為0.4mm~1.2mm;
19、所述第一卡接結構的主體結構長度為5mm~20mm;
20、所述第一導向斜面的高度為2mm~5mm;
21、所述第一導向斜面的傾斜角度為20°~60°。
22、進一步地,所述分離軸承座設有供所述主轉轂一端插入的中孔;
23、所述第二卡接結構設于所述中孔的內壁面;
24、所述中孔的一端設有第二導向斜面,用于引導所述主轉轂插入所述中孔。
25、進一步地,所述預緊力組件為壓縮彈簧組件。
26、本申請還公開了濕式雙離合裝置,包括雙離合器本體以及所述的連接結構;
27、所述雙離合器本體通過過盈配合裝配于所述連接結構的主轉轂上;
28、所述連接結構的分離軸承座與所述主轉轂卡接;
29、所述連接結構的預緊力組件安裝于所述雙離合器本體與分離軸承座之間。
30、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請所設計的連接結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1、分離軸承座與主轉轂采用對插配合設計,并在對插配合到位時通過至少其一具有彈性形變的第一卡接結構與第二卡接結構實現卡接配合,并能夠在分離軸承座與主轉轂的分離方向接觸相抵以實現鎖定;拆卸時,使得具有彈性形變的卡接結構發生形變即可解除卡接配合,然后完成分離軸承座與主轉轂的分離。該設計能夠實現主轉轂與分離軸承座的快速安裝與分離,降低安裝維護成本。
32、2、利用預緊力組件使得第一卡接結構與第二卡接結構在分離方向上的始終以一定的作用力保持接觸相抵,提升安裝的穩固性同時,也消除分離方向上的裝配誤差,使得裝配后的結構更加緊湊,進而節約安裝空間;同時,預緊力組件提供的作用力在第一卡接結構與第二卡接結構解除卡接配合時,能夠加速分離軸承座與主轉轂的分離,進一步提升拆卸的效率。
1.一種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轉轂(1)、分離軸承座(2)以及預緊力組件(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結構(11)為彈性卡爪結構,其遠離所述主轉轂(1)的一端設有爪勾部(11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結構(11)至少2個,且繞所述主轉轂(1)的中心軸線圓周間隔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結構(11)數量4個~12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勾部(112)上設有第一抵接面(112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勾部(112)上于所述第一抵接面(1121)遠離所述主轉轂(1)的位置還設有第一導向斜面(1122);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1121)的寬度為0.4mm~1.2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軸承座(2)設有供所述主轉轂(1)一端插入的中孔(22);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緊力組件(3)為壓縮彈簧組件。
10.濕式雙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雙離合器本體(4)以及如權利要求1至9任意一項所述的連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