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零部件檢測,尤其涉及一種檢具結構。
背景技術:
1、車門檢具在車輛生產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是保證車門質量及后續裝配質量的重要環節,車門檢具的頻繁使用要求車門檢具在結構和制造成本上都要達到一定的要求。目前,用于測量門飾板裙邊與鈑金之間的間隙、以及門飾板裙邊的面輪廓度的檢具結構,通常需要通過更換鈑金狀態的模擬塊和鈑金面偏置3mm狀態的模擬塊實現檢測,也即檢測一個車門需要用到兩套模擬塊,并需要進行兩套模擬塊之間的更換,而模擬塊質量較重,使得更換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公開提供了一種檢具結構。
2、本公開提供了一種檢具結構,包括檢具底板和設置在所述檢具底板上的模擬塊,所述模擬塊的表面構造成與待測部件零間隙配合的型面,所述模擬塊和所述檢具底板之間設置有活動墊塊,所述活動墊塊具有插入所述模擬塊和所述檢具底板之間的第一位置、以及從所述模擬塊和所述檢具底板之間抽出的第二位置,所述活動墊塊處于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模擬塊處于抵接位置,所述型面在所述模擬塊處于所述抵接位置時與所述待測部件抵接,所述活動墊塊處于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模擬塊處于偏置位置,所述型面在所述模擬塊處于所述偏置位置時與所述待測部件之間形成間隙。
3、可選地,所述模擬塊包括沿所述待測部件的周緣依次設置的多個模擬子塊,多個所述模擬子塊的表面共同構造成所述型面,所述活動墊塊的數量為多個,且一一對應設置在多個所述模擬子塊和所述檢具底板之間。
4、可選地,所述模擬子塊上設置有安裝孔,所述活動墊塊上對應設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檢具底板上對應設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模擬子塊通過穿設于所述安裝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第一緊固件,實現與所述活動墊塊及所述檢具底板固定。
5、可選地,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側壁上形成有避讓缺口,所述避讓缺口位于所述活動墊塊沿插入方向的前端部位,所述活動墊塊沿插入或抽出方向移動時,所述第一緊固件的側部經所述避讓缺口進入或脫出所述第一固定孔。
6、可選地,所述活動墊塊上設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檢具底板上設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活動墊塊通過穿設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的第二緊固件,實現與所述檢具底板固定。
7、可選地,所述第二固定孔為沿所述活動墊塊的插入或抽出方向延伸設置的長條形通孔,以使所述活動墊塊能夠沿其插入或抽出方向相對所述第二緊固件移動。
8、可選地,還包括通止規,所述通止規用于測量所述活動墊塊處于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待測部件和所述模擬塊的所述型面之間的間隙;
9、所述通止規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直徑和所述第二端的直徑均依據所述活動墊塊的厚度設置,其中,所述第一端為粗端且直徑比所述活動墊塊的厚度大,所述第二端為細端且直徑比所述活動墊塊的厚度小。
10、可選地,還包括塞尺,所述塞尺用于測量所述活動墊塊處于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待測部件和所述模擬塊的所述型面之間的間隙,所述塞尺包括多個厚度不同的塞片。
11、可選地,所述模擬塊和所述檢具底板之間還設置有固定墊塊,且所述固定墊塊設置在所述活動墊塊和所述檢具底板之間。
12、可選地,所述活動墊塊上設置有手柄,且所述手柄設置在所述活動墊塊沿插入方向的后端部位,并與所述活動墊塊固定連接。
13、本公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4、本公開提供的檢具結構,包括檢具底板和設置在檢具底板上的模擬塊,檢具底板用于支撐和固定模擬塊,模擬塊的表面構造成與待測部件零間隙配合的型面,也即模擬塊用來模擬與待測部件零間隙配合的對手件,模擬塊的表面構造成的型面用來模擬對手件上用于與待測部件零間隙配合的表面,模擬塊和檢具底板之間設置有活動墊塊,活動墊塊具有插入模擬塊和檢具底板之間的第一位置、以及從模擬塊和檢具底板之間抽出的第二位置,活動墊塊處于第一位置時模擬塊處于抵接位置,活動墊塊處于第二位置時模擬塊處于偏置位置,型面在活動墊塊處于第一位置即模擬塊處于抵接位置時與待測部件抵接,也就是說,活動墊塊位于第一位置即模擬塊處于抵接位置時,模擬塊的型面能夠與待測部件抵接,也就是待測部件與模擬塊的型面之間為零間隙配合,型面在活動墊塊處于第二位置即模擬塊處于偏置位置時與待測部件之間形成間隙,也就是說,抽出活動墊塊并使其位于第二位置即模擬塊處于偏置位置時,模擬塊的型面能夠與待測部件之間形成一定的間隙,通過對此間隙進行測量,來獲知待測部件的面輪廓度,從而判斷待測部件與模擬塊的型面的零間隙配合是否滿足要求,如此設置,利用一套模擬塊,通過抽拉活動墊塊便能實現待測部件和與之零間隙配合的對手件之間在抵接和偏置兩種狀態下的間隙測量,以此來實現待測部件的面輪廓度測量,無需更換模擬塊,操作更方便,能夠降低檢具結構的成本、重量,減少檢具結構開發周期。
1.一種檢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檢具底板和設置在所述檢具底板上的模擬塊,所述模擬塊的表面構造成與待測部件零間隙配合的型面,所述模擬塊和所述檢具底板之間設置有活動墊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擬塊包括沿所述待測部件的周緣依次設置的多個模擬子塊,多個所述模擬子塊的表面共同構造成所述型面,所述活動墊塊的數量為多個,且一一對應設置在多個所述模擬子塊和所述檢具底板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檢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擬子塊上設置有安裝孔,所述活動墊塊上對應設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檢具底板上對應設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模擬子塊通過穿設于所述安裝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第一緊固件,實現與所述活動墊塊及所述檢具底板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檢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側壁上形成有避讓缺口,所述避讓缺口位于所述活動墊塊沿插入方向的前端部位,所述活動墊塊沿插入或抽出方向移動時,所述第一緊固件的側部經所述避讓缺口進入或脫出所述第一固定孔。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檢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墊塊上設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檢具底板上設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活動墊塊通過穿設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的第二緊固件,實現與所述檢具底板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檢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為沿所述活動墊塊的插入或抽出方向延伸設置的長條形通孔,以使所述活動墊塊能夠沿其插入或抽出方向相對所述第二緊固件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檢具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通止規,所述通止規用于測量所述活動墊塊處于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待測部件和所述模擬塊的所述型面之間的間隙;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檢具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塞尺,所述塞尺用于測量所述活動墊塊處于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待測部件和所述模擬塊的所述型面之間的間隙,所述塞尺包括多個厚度不同的塞片。
9.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檢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擬塊和所述檢具底板之間還設置有固定墊塊,且所述固定墊塊設置在所述活動墊塊和所述檢具底板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檢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墊塊上設置有手柄,且所述手柄設置在所述活動墊塊沿插入方向的后端部位,并與所述活動墊塊固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