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回轉角度測量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角度測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回轉角度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旋挖鉆機是一種適合建筑基礎工程中成孔作業的施工機械,旋挖鉆機包括相對轉動的底盤上車和底盤下車,具體使用時,需要測量底盤上車和底盤下車的相對旋轉角度,目前使用的測量裝置采用一滾輪,將測量裝置固定在旋挖鉆機的底盤上車上,測量裝置上有一彈簧將滾輪壓緊在底盤下車的凸緣的外圓柱面上,底盤上車相對于底盤下車轉動時,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滾輪轉動。滾輪的軸上聯接有編碼器,通過編碼器測出滾輪的轉速,再根據滾輪外徑及底盤下車圓柱面外徑,通過計算機算出底盤上車相對于底盤下車的位置。
[0003]由于滾輪和底盤下車凸緣的外圓柱面間為接觸式,靠摩擦力傳動,雖然用彈簧將其壓緊,但常因滾輪在凸緣的外圓柱面上打滑而導致測量不準確,有時候打滑嚴重,測量誤差很大。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回轉角度測量裝置,以提高測量精度,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回轉角度測量裝置,以提高測量精度。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種回轉角度測量裝置,用于旋挖鉆機,包括: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設置有軸承;齒輪軸,所述齒輪軸內置在所述軸承中,所述齒輪軸的一端與編碼器連接,其另一端設置有外齒輪;內齒輪,所述內齒輪與所述外齒輪嚙合。
[0008]優選的,上述內齒輪固定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底盤下車上,所述軸承座固定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底盤上車上。
[0009]優選的,上述軸承座固定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底盤下車上,所述內齒輪固定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底盤上車上。
[0010]優選的,上述編碼器上設置有護罩。
[0011]優選的,上述編碼器與所述齒輪軸通過聯軸器連接。
[0012]優選的,上述軸承為圓錐滾子軸承。
[0013]優選的,上述軸承為雙列圓錐滾子軸承。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回轉角度測量裝置,用于旋挖鉆機,包括: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設置有軸承;齒輪軸,所述齒輪軸內置在所述軸承中,所述齒輪軸的一端與編碼器連接,其另一端設置有外齒輪;內齒輪,所述內齒輪與所述外齒輪嚙合。使用時,將內齒輪固定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底盤下車上,軸承座固定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底盤上車上,或者,將軸承座固定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底盤下車上,內齒輪固定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底盤上車上,當底盤上車相對于底盤下車轉動時,外齒輪在內齒輪的內部,繞著內齒輪的中心公轉,同時,外齒輪自轉,測量底盤上車和底盤下車的相對旋轉角度,編碼器獲得外齒輪自轉的轉動信息,最終得到底盤上車相對于底盤下車的位置,采用外齒輪與內齒輪的嚙合傳動來獲取底盤上車相對于底盤下車轉動的信息,即用外齒輪取出信息,傳遞給編碼器,變成電信號。這種取信息的方式結構簡單,制造容易,成本不高,可靠性強,提高了測量精度,安裝、維護方便。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回轉角度測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上圖1中:
[0018]軸承座1、齒輪軸2、編碼器3、軸承4、聯軸器5、護罩6、外齒輪7、內齒輪8、底盤下車
9、底盤上車10。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0]請參考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回轉角度測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回轉角度測量裝置,用于旋挖鉆機,包括:軸承座1,軸承座1內設置有軸承4 ;齒輪軸2,齒輪軸2內置在軸承4中,齒輪軸2的一端與編碼器3連接,其另一端設置有外齒輪7;內齒輪8,內齒輪8與外齒輪7嚙合。使用時,將內齒輪8固定在旋挖鉆機的底盤下車9上,軸承座1固定在旋挖鉆機的底盤上車10上,或者,將軸承座1固定在旋挖鉆機的底盤下車9上,內齒輪8固定在旋挖鉆機的底盤上車10上,當底盤上車10相對于底盤下車9轉動時,外齒輪7在內齒輪8的內部,繞著內齒輪8的中心公轉,同時,外齒輪7自轉,測量底盤上車10和底盤下車9的相對旋轉角度,編碼器3獲得外齒輪7自轉的轉動信息,最終得到底盤上車10相對于底盤下車9的位置,采用外齒輪7與內齒輪8的嚙合傳動來獲取底盤上車10相對于底盤下車9轉動的信息,即用外齒輪7取出信息,傳遞給編碼器3,變成電信號。這種取信息的方式結構簡單,制造容易,成本不高,可靠性強,提高了測量精度,安裝、維護方便。
[0022]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方案,內齒輪8固定在旋挖鉆機的底盤下車9上,軸承座1固定在旋挖鉆機的底盤上車10上,當然,也可以軸承座1固定在旋挖鉆機的底盤下車9上,內齒輪8固定在旋挖鉆機的底盤上車10上,其中,以前者為宜。
[0023]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方案,編碼器3上設置有護罩6,保護編碼器3,同時避免灰塵等雜質的污染。
[0024]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方案,編碼器3與齒輪軸2通過聯軸器5連接,連接效果更好。
[0025]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方案,軸承4為圓錐滾子軸承,具體的,可以為雙列圓錐滾子軸承,使用效果更好。
[0026]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回轉角度測量裝置,用于旋挖鉆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軸承座(1),所述軸承座(1)內設置有軸承(4); 齒輪軸(2),所述齒輪軸(2)內置在所述軸承(4)中,所述齒輪軸(2)的一端與編碼器(3)連接,其另一端設置有外齒輪(7); 內齒輪(8),所述內齒輪(8)與所述外齒輪(7)嚙合, 所述編碼器(3)與所述齒輪軸(2)通過聯軸器(5)連接, 所述軸承(4)為圓錐滾子軸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齒輪(8)固定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底盤下車(9)上,所述軸承座(1)固定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底盤上車(10)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座(1)固定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底盤下車(9)上,所述內齒輪(8)固定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底盤上車(10)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編碼器(3)上設置有護罩(6)。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4)為雙列圓錐滾子軸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回轉角度測量裝置,用于旋挖鉆機,包括: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設置有軸承;齒輪軸,所述齒輪軸內置在所述軸承中,所述齒輪軸的一端與編碼器連接,其另一端設置有外齒輪;內齒輪,所述內齒輪與所述外齒輪嚙合。使用時,當底盤上車相對于底盤下車轉動時,外齒輪在內齒輪的內部,繞著內齒輪的中心公轉,同時,外齒輪自轉,測量底盤上車和底盤下車的相對旋轉角度,編碼器獲得外齒輪自轉的轉動信息,最終得到底盤上車相對于底盤下車的位置,采用外齒輪與內齒輪的嚙合傳動來獲取底盤上車相對于底盤下車轉動的信息,這種取信息的方式結構簡單,制造容易,成本不高,可靠性強,提高了測量精度,安裝、維護方便。
【IPC分類】G01B21/22
【公開號】CN205156904
【申請號】CN201520714755
【發明人】田躍飛, 陳曦, 李明華, 竇永鑫
【申請人】北京南車時代機車車輛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