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巖土勘察,特別是涉及一種構建巖土三維虛擬模型的方法、設備、介質及產品。
背景技術:
1、?巖土勘察?是指根據建設工程的要求,通過運用各種勘測技術方法和手段,對建設場地的地質、環境特征和巖土工程條件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評價的活動,其目的是為了查明、分析、評價建設場地的地質、環境特征和巖土工程條件,并在此基礎上編制勘察文件,解決存在的巖土工程問題,確保工程設計和施工的順利進行?。而構建巖土三維虛擬模型就是一種常見的巖土勘察方法。
2、現有技術通過如下方法構建三維虛擬模型:通過勘察設備采集目標區域的勘察圖像;并將勘察圖像發送給三維虛擬模型構建平臺,通過三維虛擬模型構建平臺完成構建;當構建的三維虛擬模型不合格時,重新通過勘察設備采集目標區域的勘察圖像,以再次構建三維虛擬模型,直到構建出合格的三維虛擬模型。
3、另外,授權公告號為cn202410156758.8,授權公告日為20240823的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巖土工程勘察大數據歸檔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初始巖土工程勘察數據進行勘察數據分區處理,生成分組巖土工程勘察數據;對分組巖土工程勘察數據進行數據重編碼處理,得到巖土工程勘察數據;對巖土工程勘察數據進行復制增殖處理,得到巖土工程勘察數據副本;利用巖土工程勘察數據副本對巖土工程勘察數據進行哈希碰撞消重處理,得到消重巖土工程勘察數據。歸檔處理后,存儲在數據庫,以便后期方便時使用,比如,當需要為巖土構建三維虛擬模型時,就從數據庫獲取數據,并執行三維虛擬建模操作。
4、由上述內容可知,現有技術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當構建的三維虛擬模型與實際的勘察圖像差別較大時,才會重新采集勘察圖像,重新構建三維虛擬模型,直至構建出合格的三維虛擬模型,因此經常會重復構建很多次后,才能構建出合格的三維虛擬模型,構建模型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構建巖土三維虛擬模型的方法、設備、介質及產品方法、設備、介質及產品,以解決背景技術所描述的構建模型效率低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如下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構建巖土三維虛擬模型的方法,包括:
4、接收巖土勘察設備發送的勘察圖像,所述勘察圖像是所述巖土勘察設備采集的多個目標子區域的多張圖像,所述多個目標子區域由目標區域劃分得到;
5、對每張所述勘察圖像進行特征區域標記,以標記出每張所述勘察圖像的特征區域;
6、基于所述特征區域將屬于同一目標子區域的勘察圖像匯總為同一類,記為同類圖像,從而得到多組同類圖像;
7、對于每一組同類圖像,融合該組同類圖像中包括的勘察圖像,得到各目標子區域的融合圖像;
8、確定每張所述融合圖像的圖像值,記為第一圖像值,所述圖像值用于體現所述融合圖像的合格程度;
9、當每個所述融合圖像的第一圖像值落入預定的第一合格范圍內時,基于各所述融合圖像構建所述目標區域的三維虛擬模型;
10、當存在有融合圖像的第一圖像值未落入所述第一合格范圍內時,生成不符合構建三維虛擬模型的提醒。
11、可選地,所述對于每一組同類圖像,融合該組同類圖像中包括的勘察圖像,得到各目標子區域的融合圖像,包括:
12、對于每組同類圖像,基于每張勘察圖像的特征區域,將該組同類圖像劃分為兩類,分別為目標圖像和背景圖像;
13、使用預定的第一圖像融合方法融合每組同類圖像所包括的目標圖像和背景圖像,得到每組同類圖像對應的融合圖像。
14、可選地,在所述確定每張所述融合圖像的圖像值,記為第一圖像值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15、當每個所述融合圖像的第一圖像值落入第二合格范圍內,但未落入所述第一合格范圍內時,通過預定的第二圖像融合方法再次融合所述融合圖像,得到新的融合圖像,所述第二合格范圍大于所述第一合格范圍,且包括所述第一合格范圍;
16、確定所述新的融合圖像的圖像值,記為第二圖像值,當所述第二圖像值落入所述第一合格范圍時,基于各所述新的融合圖像構建所述目標區域的三維虛擬模型;
17、當所述第二圖像值仍未落入所述第一合格范圍內時,生成不合格提醒,并將所述不合格提醒發送給所述勘察設備,以使得所述勘察設備重新采集勘察圖像,返回執行所述接收巖土勘察設備發送的勘察圖像及后續步驟。
18、可選地,所述融合圖像的第一圖像值為散度,則所述確定每張所述融合圖像的圖像值,記為第一圖像值,包括:
19、對于每張所述融合圖像,確定融合成所述融合圖像時所采用的目標圖像和背景圖像的梯度場;
20、將所述融合圖像所對應的目標圖像的梯度場覆蓋到背景圖像的梯度場,得到所述融合圖像的梯度場;
21、對所述融合圖像的梯度場求導,得到所述融合圖像的散度,將所述融合圖像的散度記為所述融合圖像的第一圖像值。
22、可選地,所述基于各所述融合圖像構建所述目標區域的三維虛擬模型包括:
23、確定各融合圖像間的相關性系數;
24、對于每一張融合圖像,確定與其相關性系數最高的另一張融合圖像;將每兩張相關性系數最高的融合圖像使用預定的三維虛擬模型構建方法進行構建,從而得到所述三維虛擬模型。
25、可選地,在所述基于各所述融合圖像構建所述目標區域的三維虛擬模型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26、確定所述三維虛擬模型與所述勘察圖像之間的相似度;
27、當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確定所述三維虛擬模型合格;或者,當所述相似度小于預定值時,確定所述三維虛擬模型不合格。
28、可選地,所述預定的第二圖像融合方法包括基于梯度場的泊松圖像融合法。
29、第二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計算機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以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以實現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30、第三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31、第四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32、根據本技術提供的具體實施例,本技術公開了以下技術效果:
33、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構建巖土三維虛擬模型的方法,及時接收勘察設備勘察到的勘察圖像;然后對勘察圖像進行特征區域標記,從勘察圖像中標記出特征區域;基于各勘察圖像的特征區域,將同一個目標子區域的勘察圖像匯總為同一類,并融合,得到該目標子區域的融合圖像,并確定該融合圖像是否合格,且當不合格時,生成不合格提醒,停止三維虛擬模型構建操作;而對于現有技術,不對融合圖像確定其是否合格,而是直接使用融合圖像構建三維虛擬模型,這樣如果融合圖像不合格,必然得不到準確的三維虛擬模型,更嚴重是個錯誤的三維虛擬模型;因此,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在確保融合圖像合格后再構建三維虛擬模型,可以避免使用不合格的融合圖像構建三維虛擬模型,提高構建的三維虛擬模型的準確性,從而提高構建三維虛擬模型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