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038122閱讀:14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
直O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具備經濟、清潔等優點,但由于受到電池能量的限制,續駛里程較低,從而限制了電動汽車的推廣。為了延長電動汽車的續駛里程,可采用更換電池的方法。但是,電動汽車的電池包數量多、體積大、重量足,對電動汽車的性能影響至關重要,尤其電池的重量和體積嚴重影響電池的安裝和拆卸性能,如果電池包的定位安裝方式過于復雜,將造成生產線和售后維修效率低下,嚴重影響電動車的產業化。目前現有的電池箱定位安裝方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廣泛應用于公交車的側面安裝方式,另一種是廣泛應用于轎車的底部安裝方式。目前已有的專利中,電池箱定位安裝方式有的是用電機驅動的方式,有的是用螺栓連接的方式,前者雖然比較便利,但是成本非常高,后者操作非常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定位裝置,降低成本,且拆裝方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底部的孔,電池箱定位支柱可穿過該孔設置在所述殼體內,設置在殼體內的滑軌,可在所述滑軌上移動的、用來定位電池箱定位支柱的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相對側分別設有與定位支柱兩側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適配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當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靠近時,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別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將定位支柱緊固,當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遠離時,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別從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脫離,可將定位支柱從所述殼體中取出。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上分別連接有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和所述第二連接桿之間設置有轉動手柄,轉動所述轉動手柄改變所述連接桿之間的間距,并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之間的復位裝置的配合, 帶動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在所述滑軌上往復運動。進一步的,所述轉動手柄為截面為橢圓的柱體結構,
當轉動手柄的橢圓截面的短軸的兩個端點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桿和所述第二連接桿接觸時,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當轉動手柄的橢圓截面的長軸的兩個端點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桿和所述第二連接桿接觸時,所述第一連接桿和所述第二連接桿之間的間距變大,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別從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脫離。進一步的,所述復位裝置為復位彈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便于加工、成本低,且便于維修更換。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采用以下進一步的方案進一步的,所述殼體側壁上設有與定位支柱上定位孔相適配的定位銷,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上均設有用于與所述定位銷相適配的通孔,所述定位銷依次穿過所述第一滑塊上的通孔、所述定位支柱上的定位孔、所述第二滑塊上的通孔,將所述第一滑塊、 所述定位支柱、所述第二滑塊固定在一起。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支柱上的定位孔貫穿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進一步的,所述定位銷為一鎖止螺栓。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強電池箱定位支柱的定位,防止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因震動等因素而產生分離、以致定位支柱的不穩定。進一步的,所述滑軌為梯形槽體結構,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底部均設有與所述梯形槽體結構相匹配的凸起結構。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滑塊從滑軌中脫離,加強定位支柱的穩固性。


圖1表示本發明定位裝置與定位支柱連接示意圖;圖2表示圖1的A-A剖視圖;圖3表示圖1的B-B剖視圖;圖4表示圖1的C-C剖視圖;圖5表示本發明定位裝置與電池箱連接示意圖。其中1、定位裝置,2、電池箱,3、殼體,4、定位支柱,5、滑軌,6、第一滑塊,7、復位彈簧,8、轉動手柄,9、鎖止螺栓,10、第一連接桿,11、第二連接桿,12、第二滑塊。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圖1表示本發明定位裝置與定位支柱連接示意圖;圖2表示圖1的A-A剖視圖;圖 3表示圖1的B-B剖視圖;圖4表示圖1的C-C剖視圖;圖5表示本發明定位裝置與電池箱連接示意圖。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包括殼體3,以及設置在殼體3內的滑軌5,可在所述滑軌5上移動的、用來定位電池箱定位支柱4的第一滑塊 6和第二滑塊12,所述殼體3底部設有與所述定位支柱4相對應的孔,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的相對側分別設有與定位支柱4的兩側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對應的第一凸起和
第二凸起,當所述第一滑塊6和所述第二滑塊12靠近時,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別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將定位支柱4緊固;當所述第一滑塊6和所述第二滑塊12遠離時,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別從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脫離,可將定位支柱4從所述殼體中取出。所述第一滑塊6和所述第二滑塊12上分別連接有第一連接桿10和第二連接桿 11,所述第一連接桿10和所述第二連接桿11之間設有轉動手柄8,轉動所述轉動手柄8改變所述第一連接桿10和第二連接桿11之間的間距,并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之間的復位裝置的配合,帶動所述滑塊6在所述滑軌5上往復運動。本實施例中所述復位裝置為復位彈簧7,復位彈簧7的一端設置在第一滑塊6的頂端,所述復位彈簧7的另一端設置在第二滑塊12的頂端,復位彈簧7的延伸方向與滑軌 5的延伸方向平行,且本實施例中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之間設有兩個復位彈簧7,分別位于定位支柱4沒有設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兩側。所述轉動手柄8為截面為橢圓的柱體結構。轉動轉動手柄8,使轉動手柄8的橢圓截面的長軸的兩個端點分別與第一連接桿10和第二連接桿11接觸,此時,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相遠離,設置在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上的復位彈簧7處于拉伸狀態,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別從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脫離;轉動轉動手柄8,使轉動手柄8的橢圓截面的短軸的兩個端點分別于所述第一連接桿10和第二連接桿11接觸,此時,第一滑塊6 和第二滑塊12在復位彈簧7的作用下,回復原位,第一滑塊6上的第一凸起和第二滑塊12 上的第二凸起分別嵌入定位支柱4上的相應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將定位支柱4卡緊。如圖2所示,所述定位支柱4上設有定位孔,該定位孔與所述殼體3側壁上的定位銷相適配,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上分別設有與定位銷相適配的通孔,定位銷依次穿過第一滑塊6上的通孔、定位支柱4上的定位孔、第二滑塊上的通孔,將第一滑塊6、定位支柱 4、第二滑塊12固定連接在一起,防止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因車身震動等因素造成分離,并加強定位支柱4的穩固性。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孔貫穿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且該定位孔的直徑大于或等于定位銷的截面直徑。本實施例中定位銷采用鎖止螺栓9,所述第二滑塊12上設置與鎖止螺栓9相適配的通孔,還可以采用與鎖止螺栓9相適配的插槽的方式,鎖止螺栓9依次穿過第一滑塊6上的通孔、定位支柱4上定位孔,然后插進第二滑塊12上的插槽,將第一滑塊6、定位支柱4、 第二滑塊12固定連接在一起。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滑軌5為上窄下寬的梯形槽體結構,所述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的底部均設有與所述梯形槽體結構相匹配的凸起結構。如圖5所示,電池箱2的四角分別設有一個定位支柱4,每一個定位支柱4上對應一個定位裝置1,每一個定位裝置1通過其殼體3上端邊緣的螺栓孔固定在車身底部,且殼體3底部與車身底部的間隙大于所述定位支柱4的高度,便于維修和更換。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定位裝置的使用過程如下將電池箱拆下時,先用快換系統的舉升設備將電池箱底部拖住,取下鎖止螺栓9,然后轉動轉動手柄8,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向遠離定位支柱4的方向移動,直至轉動手柄8的橢圓截面的長軸的兩個端點分別與第一連接桿10和第二連接桿11接觸,此時,第一滑塊6的第一凸起、第二滑塊12上的第二凸起均從定位支柱4上相應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內脫離,向下移動電池箱,將定位支柱4從定位裝置殼體3底部的孔中退出,即可將電池箱拆下,然后轉動轉動手柄8,在復位彈簧7的作用下,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復位;安裝電池箱時,先轉動轉動手柄8,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向遠離定位支柱4的方向移動,直至轉動手柄8的橢圓截面的長軸的兩個端點分別與第一連接桿10和第二連接桿11接觸,然后將電池箱托起,定位支柱4穿過定位裝置殼體3底部的孔,進入到殼體3內, 繼續向上移動電池箱,直至定位支柱4上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位置與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的位置相對應為止(定位孔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貫穿,且定位孔的直徑大于或等于鎖止螺栓9的截面直徑,鎖止螺栓9的位置與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中心位置相對應,所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位置分別與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的位置相對應,即鎖止螺栓9的位置與定位孔的位置相對應),轉動轉動手柄8,在復位彈簧7的作用下,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相向運動,直至轉動手柄8的橢圓截面的短軸的兩個端點分別與相應的第一連接桿 10、第二連接桿11接觸,此時,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分別嵌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將定位支柱4卡緊,然后,將鎖止螺栓9依次穿過第一滑塊6的通孔、定位支柱4上的定位孔,插進第二滑塊6的插槽內(或者穿過第二滑塊12的通孔),將第一滑塊6、定位支柱4、第二滑塊 12固定連接在一起,防止因車身震動等因素造成的第一滑塊6和第二滑塊12分離,加強定為支柱4的穩固性。本實施例為本發明專利優選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定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底部的孔,電池箱定位支柱可穿過該孔設置在所述殼體內,設置在殼體內的滑軌,可在所述滑軌上移動的、用來定位電池箱定位支柱的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相對側分別設有與定位支柱兩側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適配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當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靠近時,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別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將定位支柱緊固,當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遠離時,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別從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脫離,可將定位支柱從所述殼體中取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上分別連接有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和所述第二連接桿之間設置有轉動手柄,轉動所述轉動手柄改變所述連接桿之間的間距,并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之間的復位裝置的配合,帶動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在所述滑軌上往復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手柄為截面為橢圓的柱體結構,當轉動手柄的橢圓截面的短軸的兩個端點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桿和所述第二連接桿接觸時,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當轉動手柄的橢圓截面的長軸的兩個端點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桿和所述第二連接桿接觸時,所述第一連接桿和所述第二連接桿之間的間距變大,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別從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脫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裝置為復位彈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側壁上設有與定位支柱上定位孔相適配的定位銷,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上均設有用于與所述定位銷相適配的通孔,所述定位銷依次穿過所述第一滑塊上的通孔、所述定位支柱上的定位孔、所述第二滑塊上的通孔,將所述第一滑塊、所述定位支柱、所述第二滑塊固定連接在一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柱上的定位孔貫穿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銷為一鎖止螺栓。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為梯形槽體結構,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底部均設有與所述梯形槽體結構相匹配的凸起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動力電池快換系統的電池箱定位裝置,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底部的孔,電池箱定位支柱可穿過該孔設置在所述殼體內,設置在殼體內的滑軌,可在所述滑軌上移動的、用來定位電池箱定位支柱的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相對側分別設有與定位支柱兩側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適配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當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靠近時,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別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將定位支柱緊固,當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遠離時,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別從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脫離,可將定位支柱從所述殼體中取出。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拆裝、成本低。
文檔編號H01M2/10GK102522512SQ20121000877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丁祎, 劉利 申請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浑源县| 龙南县| 尚志市| 太仆寺旗| 玉龙| 金秀| 阳谷县| 广安市| 崇阳县| 静海县| 江口县| 内黄县| 贵溪市| 商河县| 门源| 黄梅县| 财经| 嘉祥县| 东源县| 房山区| 宁国市| 成都市| 台东县| 文成县| 武冈市| 丹凤县| 司法| 拜泉县| 德安县| 平江县| 普安县| 富川| 都兰县| 河西区| 潢川县| 蓝田县| 旬邑县| 竹北市| 贺兰县| 福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