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天線,特別涉及一種天線裝置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1、無線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通信作為一種無線局域網(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中。隨著wifi通信技術的不斷升級,從最初的2.4g頻段,后續又增加到5g頻段,目前最新的wifi6e、wifi7標準已將頻段支持到7g。
2、但是,相關技術的電子設備中應用的天線方案無法滿足wifi通信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天線裝置及電子設備,能夠解決天線方案無法滿足wifi通信需求的問題。
2、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3、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天線裝置,所述天線裝置包括:第一輻射枝節和線路板;
4、所述第一輻射枝節包括第一饋電點、第二饋電點和第一接地點;
5、所述第一輻射枝節的第一端部設有斷縫結構,所述第一接地點位于所述第一輻射枝節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饋電點和所述第二饋電點分別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間,且所述第一饋電點靠近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饋電點靠近所述第一端部;
6、所述線路板上設有走線結構;
7、所述走線結構與所述第二饋電點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饋電點電性連接至所述走線結構。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天線裝置還包括第二輻射枝節,所述第二輻射枝節包括第三饋電點和第二接地點;
9、所述第二輻射枝節的第三端部與所述第一端部相對布置,所述斷縫結構位于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一端部之間,所述第三饋電點位于所述第三端部,所述第二接地點位于所述第二輻射枝節的第四端部。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線路板上還設有第一匹配電路和第二匹配電路;
11、所述第一匹配電路與所述第一饋電點電性連接,所述第二匹配電路與所述第三饋電點電性連接。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輻射枝節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間的距離為l1,所述第一饋電點與所述第一端部之間的距離為l2,所述第二饋電點與所述第二端部之間的距離為l3,滿足,l2/l1的取值范圍為0.05-0.09,l3/l1的取值范圍為0.5-0.7;
13、所述第二輻射枝節的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之間的距離為l4,所述第三饋電點與所述第三端部之間的距離為l5,滿足l4/l1的取值范圍為0.2-0.4,l5/l4的取值范圍為0.1-0.3。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饋電點和所述第二饋電點中的至少之一上設有導電彈片。
15、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本申請所述的天線裝置,以及中框結構;
16、所述中框結構包括至少一個側邊框和中支撐板;所述至少一個側邊框和所述中支撐板之間設有開縫結構,所述開縫結構使得所述至少一個側邊框的至少部分懸浮形成所述第一輻射枝節;
17、所述線路板位于所述中支撐板上,所述第二饋電點上設有第二饋電枝節,所述第二饋電枝節朝向所述中支撐板所在側延伸,并電性連接至所述走線結構。
1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中支撐板設有至少一個避讓槽;
19、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的位置與所述第二饋電點的位置對應,所述第二饋電枝節延伸至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內,并在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內電性連接至所述走線結構。
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天線裝置還包括第二輻射枝節,所述至少一個側邊框的至少部分懸浮形成所述第二輻射枝節;
21、所述線路板上設有第一匹配電路和第二匹配電路;
22、所述第一饋電點上設有第一饋電枝節,所述第三饋電點上設有第三饋電枝節,所述第一饋電枝節朝向所述中支撐板所在側延伸,并電性連接至所述第一匹配電路,所述第三饋電枝節朝向所述中支撐板所在側延伸,并電性連接至所述第二匹配電路。
2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的位置與所述第一饋電點的位置對應,所述第一饋電枝節延伸至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內,并在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內電性連接至所述第一匹配電路;
24、和/或,
25、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的位置與所述第三饋電點的位置對應,所述第三饋電枝節延伸至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內,并在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內電性連接至所述第二匹配電路。
2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中支撐板朝向所述第一輻射枝節和所述第二輻射枝節的邊緣設有擋墻結構,所述擋墻結構的兩端分別延伸至所述第一輻射枝節所在區域和所述第二輻射枝節所在區域;
27、所述擋墻結構上設有至少一個避讓口,所述第一饋電枝節、所述第二饋電枝節和所述第三饋電枝節中的至少之一通過所述至少一個避讓口延伸至所述中支撐板所在側。
2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饋電枝節、所述第二饋電枝節或所述第三饋電枝節位于所述至少一個避讓口內時,與所述至少一個避讓口的內壁之間的距離l6的取值范圍為2-3mm。
2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按鍵組件,所述按鍵組件位于所述第一輻射枝節內側;
30、所述按鍵組件包括柔性線路板和支架件,所述支架件位于所述柔性線路板和所述第一輻射枝節之間,所述支架件用于將所述柔性線路板朝向遠離所述第一輻射枝節的方向支撐;
31、所述柔性線路板表面設有若干條按鍵走線,所述按鍵走線上設有改彎部和/或所述按鍵走線上設有至少一個電阻元件。
32、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33、本申請的天線裝置,第一輻射枝節包括第一饋電點和第二饋電點,其中第二饋電點靠近第一輻射枝節的第一端部,第一輻射枝節的第一端部設有斷縫結構,第二饋電點與線路板上的走線結構電性連接,利用第二饋電點和走線結構,能夠豐富第一輻射枝節的電流流動路徑,增大電流流動路徑的長度,使得天線裝置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能夠滿足wifi通信的需求。
1.一種天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裝置包括:第一輻射枝節(1)和線路板(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裝置還包括第二輻射枝節(4),所述第二輻射枝節(4)包括第三饋電點(41)和第二接地點(4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路板(2)上還設有第一匹配電路(22)和第二匹配電路(23);所述第一匹配電路(22)與所述第一饋電點(11)電性連接,所述第二匹配電路(23)與所述第三饋電點(41)電性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輻射枝節(1)的所述第一端部(101)和所述第二端部(102)之間的距離為l1,所述第一饋電點(11)與所述第一端部(101)之間的距離為l2,所述第二饋電點(12)與所述第二端部(102)之間的距離為l3,滿足,l2/l1的取值范圍為0.05-0.09,l3/l1的取值范圍為0.5-0.7;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天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饋電點(11)和所述第二饋電點(12)中的至少之一上設有導電彈片。
6.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包括: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天線裝置,以及中框結構(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撐板(52)設有至少一個避讓槽(521);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521)的位置與所述第二饋電點(12)的位置對應,所述第二饋電枝節(121)延伸至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521)內,并在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521)內電性連接至所述走線結構(21)。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裝置還包括第二輻射枝節(4),所述至少一個側邊框(51)的至少部分懸浮形成所述第二輻射枝節(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521)的位置與所述第一饋電點(11)的位置對應,所述第一饋電枝節(111)延伸至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521)內,并在所述至少一個避讓槽(521)內電性連接至所述第一匹配電路(22);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撐板(52)朝向所述第一輻射枝節(1)和所述第二輻射枝節(4)的邊緣設有擋墻結構(53),所述擋墻結構(53)的兩端分別延伸至所述第一輻射枝節(1)所在區域和所述第二輻射枝節(4)所在區域;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饋電枝節(111)、所述第二饋電枝節(121)或所述第三饋電枝節(411)位于所述至少一個避讓口(531)內時,與所述至少一個避讓口(531)的內壁之間的距離l6的取值范圍為2-3mm。
12.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按鍵組件(6),所述按鍵組件(6)位于所述第一輻射枝節(1)內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