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池散熱結構的,尤其是涉及一種儲能電池的散熱外殼結構。
背景技術:
1、儲能電池是一種通過化學反應將電能儲存起來,并在需要時通過反向化學反應釋放電能的設備。在充電時,儲能電池中的正極材料會發生氧化反應,負極材料會發生還原反應,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起來;而在放電時,正負極材料會發生相反的反應,將儲存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輸出。儲能電池通常采用可充電電池技術,如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等,目前使用較多的為鋰電池,鋰電池有著容量高,充放電功率大等優點。它們的主要應用領域廣泛,包括電力系統儲能、交通運輸儲能、分布式能源儲能以及電子設備儲能等。但是目前的儲能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產生熱量,而目前很多的儲能電池一般為自然散熱,散熱效率不佳,容易使儲能電池溫度提高,降低使用安全性。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提高散熱效果,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儲能電池的散熱外殼結構。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儲能電池的散熱外殼結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儲能電池的散熱外殼結構,包括套設于儲能電池上的外殼,所述儲能電池與所述外殼之間設置有多片散熱鰭片,所述散熱鰭片的一側固定連接于所述儲能電池的側壁,所述散熱鰭片的另一側固定連接于所述外殼的內壁,所述外殼的兩端外側壁均設置有水管接頭。
4、優選的,所述外殼的一側外側壁設置有快插頭,所述外殼的另一側外側壁設置有快插口,所述快插頭與所述快插口插接配合。
5、優選的,所述散熱鰭片靠近于所述水管接頭的兩端均設置有通孔。
6、優選的,所述儲能電池的底部與所述外殼內壁之間設置有多片支撐鰭片,所述支撐鰭片的一側連接于所述儲能電池底部,所述支撐鰭片的另一側連接于所述外殼內壁。
7、優選的,多片所述支撐鰭片呈鋸齒狀排列。
8、優選的,所述外殼頂部相對的兩側均設置有彎折部,所述彎折部與所述儲能電池頂部密封連接。
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10、向快插頭上通入冷卻液流入外殼內,冷卻液將儲能電池產生的熱量吸走后,從快插口流出,而多個散熱鰭片能提高儲能電池的散熱面積,使得儲能電池的散熱效果更好。
1.一種儲能電池的散熱外殼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設于儲能電池(1)上的外殼(2),所述儲能電池(1)與所述外殼(2)之間設置有多片散熱鰭片(3),所述散熱鰭片(3)的一側連接于所述儲能電池(1)的側壁,所述散熱鰭片(3)的另一側連接于所述外殼(2)的內壁,所述外殼(2)的兩端外側壁均設置有水管連接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能電池的散熱外殼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連接件包括設置于所述外殼(2)的一端外側壁的快插頭(21)、以及設置于所述外殼(2)的另一端外側壁的快插口(22),且所述快插頭(21)與所述快插口(22)插接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能電池的散熱外殼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鰭片(3)靠近于所述水管接頭的兩端均設置有通孔(3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能電池的散熱外殼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能電池(1)的底部與所述外殼(2)內壁之間設置有多片支撐鰭片(4),所述支撐鰭片(4)的一側連接于所述儲能電池(1)底部,所述支撐鰭片(4)的另一側連接于所述外殼(2)內壁。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儲能電池的散熱外殼結構,其特征在于:多片所述支撐鰭片(4)呈鋸齒狀排列。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能電池的散熱外殼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2)頂部相對的兩側均設置有彎折部(23),所述彎折部(23)與所述儲能電池(1)頂部密封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