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氣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傳動機構及隔離開關。
背景技術:
1、隔離開關常用于斷開或連接電路,以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例如:在維護、檢修或緊急情況下,可以使用隔離開關進行電路斷開的操作。
2、隔離開關內部設有傳動機構以及觸頭組件,當隔離開關需要斷開或連接電路時,通過驅動傳動機構,可利用傳動機構帶動觸頭組件進行斷開或閉合,以達到電路斷開或導通的效果。
3、現有技術中,經常會出現傳動機構驅動不到位,而導致觸頭組件無法斷開或閉合的現象,因此,亟需一種傳動機構及隔離開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提供一種傳動機構及隔離開關,降低了隔離開關出現觸頭組件無法斷開或閉合的概率。
2、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傳動機構,應用于隔離開關,隔離開關包括動觸頭組件,傳動機構包括:支架、擺動杠桿、連桿組件以及儲能件。擺動杠桿轉動連接于支架。連桿組件的第一部位轉動連接于支架,連桿組件的第二部位用于與動觸頭組件連接。儲能件的第一端固定連接于擺動杠桿,儲能件的第二端固定連接于連桿組件的第三部位。
3、儲能件位于連桿組件的第一側,且擺動杠桿相對支架擺動時,儲能件隨擺動杠桿擺動且儲能。儲能件從連桿組件的第一側擺動至連桿組件第二側時,儲能件釋放能量并帶動連桿組件發生動作,以使第三部位帶動動觸頭組件轉動。
4、通過上述方案,本技術通過將連桿組件與動觸頭組件相配合,因為連桿組件與動觸頭組件之間配合更加流暢,所以可以減小因傳動機構驅動不到位,而導致觸頭組件無法斷開或閉合的問題發生的概率,并且,連桿組件在使用過程中磨損度更加小,增加了隔離開關內部元件的使用壽命。
5、利用儲能件先儲能后釋放能量帶動連桿組件運動,從而帶動動觸頭組件轉動,使隔離開關閉合或斷開,不僅提高了隔離開關閉合或斷開時的靈敏度,并且儲能件的設置還可以使隔離開關實現無關人力的全儲能分合閘,增加了隔離開關使用的穩定性。
6、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動觸頭組件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動觸頭組、第二動觸頭組和第三動觸頭組,連桿組件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連桿組和第二連桿組。第一連桿組位于第一動觸頭組和第二動觸頭組之間,且第一連桿組轉動連接于第一動觸頭組和/或第二動觸頭組。第二連桿組位于第二動觸頭組和第三動觸頭組之間,第二連桿組轉動連接于第二動觸頭組和/或第三動觸頭組。儲能件位于第一連桿組和第二連桿組之間。
7、通過上述方案,將連桿組件設置為第一連桿組與第二連桿組,使第一連桿組與第二連桿組位于第一動觸頭組、第二動觸頭組和第三動觸頭組之間,減小了連桿組件帶動動觸頭組件運動的困難性,并且多個連桿組分別與動觸頭組相配合,可以使動觸頭組的運行更加流暢。將儲能件設置于第一連桿組與第二連桿組之間,這樣,不僅可以使儲能件能夠同時帶動第一連桿組與第二連桿組運動,并且還可以增加儲能件帶動連桿組件運動的平穩性。
8、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支架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第一連桿組包括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第二連桿組包括第三連桿和第四連桿。傳動機構還包括第一軸,第一軸的一端穿過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且活動連接于第一支撐板,第一軸的另一端穿過第三連桿和第四連桿,且活動連接于第二支撐板。儲能件的第二端固定連接于第一軸。
9、通過上述方案,使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活動連接,使第三連桿與第四連桿活動連接,并且使第一軸的兩端分別穿過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與第四連桿后,再活動連接于支架,這樣,可以增加連桿組件的穩定性,減小了在隔離開關斷開或閉合過程中,連桿組件內的零部件發生偏移的概率,將儲能件的第二端固定連接于第一軸,可以使第一連桿組與第二連桿組能夠同步運動,增加了隔離開關斷開或閉合時的穩定性。
10、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第一支撐板設有第一限位槽,第二支撐板設有第二限位槽。第一軸的一端位于第一限位槽內且能夠在第一限位槽內移動,第一軸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限位槽內且能夠在第二限位槽內移動。
11、通過上述方案,在第一支撐板與第二支撐板上分別設置第一限位槽與第二限位槽,使第一軸的兩端分別置于第一限位槽與第二限位槽內,不僅可以利用第一限位槽與第二限位槽對第一軸的運動起到限位作用,減小了因沒有設置限位,第一軸移動過量,而出現連桿組件運動過量的問題的概率,并且,第一限位槽與第二限位槽的設置,還可以對第一軸的移動起到導向作用,從而對連桿組件的運動起到導向作用。
12、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傳動機構還包括手柄組件和轉換件。手柄組件朝轉換件設有抵推部,轉換件的第一端設有腰型槽,抵推部位于腰型槽內。抵推部隨手柄組件轉動時,能夠抵推腰型槽,以使轉換件圍繞轉換件的第二端擺動。轉換件還設有安裝槽,擺動杠桿的端部位于安裝槽內。轉換件擺動時,安裝槽能夠抵推擺動杠桿,以使擺動杠桿隨轉換件擺動。
13、通過上述方案,在傳動機構內設置手柄組件與轉換件,不僅可以簡化傳動機構的操作,還可以將手柄組件的轉動過程轉換為擺動杠桿的擺動過程,從而使擺動杠桿帶動連桿組件進行運作,在不改變隔離開關常用操作方法的基礎上,保證了連桿組件可以正常運行。
14、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手柄組件包括轉動手柄和延伸臂,延伸臂的一端與轉動手柄連接,抵推部設于延伸臂的另一端與腰型槽相對的位置。
15、通過上述方案,將手柄組件設置為轉動手柄與延伸臂組合的形式,增加了手柄組件裝配的靈活性,可以不再根據轉換件的大小去選擇與其大小適配的手柄組件,僅需要使延伸臂安裝抵推部的一端與轉換件的第一端設置的腰型槽位置對應即可。
16、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傳動機構還包括墊塊,墊塊連接于安裝槽的槽壁,擺動杠桿的端部在安裝槽內與墊塊抵接。
17、通過上述方案,本技術在安裝槽內設置墊塊,利用墊塊對轉換件與擺動杠桿之間形成緩沖,這樣,當轉換件帶動擺動杠桿進行擺動時,就可減小轉換件與擺動杠桿發生磕碰的概率,從而增加了傳動機構的使用壽命。
18、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支架設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擺動杠桿在第一限位件與第二限位件之間擺動。
19、通過上述方案,在支架上設置第一限位件與第二限位件,并且使部分擺動杠桿置于第一限位件與第二限位件之間,可以對擺動杠桿的擺動幅度進行限位,減小了因為擺動杠桿擺動幅度過大,而導致連桿組件運行出現問題的概率,增加了隔離開關斷開或閉合的可靠性。
20、第二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隔離開關,包括殼體、動觸頭組件、靜觸頭和上述第一方面提到的傳動機構。動觸頭組件、靜觸頭以及傳動機構均設于殼體內,動觸頭組件與靜觸頭相配合。
21、通過上述方案,本技術利用傳動機構帶動動觸頭組件發生動作,從而與靜觸頭接觸或分立,可實現旋轉開關的閉合或斷開,相較于傳統旋轉開關而言,本技術將傳動機構設置為連桿組件的形式,利用儲能件帶動連桿組件運動,從而帶動動觸頭組件發生動作,這樣可以使傳動機構與動觸頭組件之間配合更加流暢,并且,儲能件的設置不僅提高了隔離開關閉合或斷開時的靈敏度,還可以減小出現傳動機構驅動不到位,而導致觸頭組件無法斷開或閉合現象的概率,增加了隔離開關使用的穩定性。
22、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動觸頭組件為圓盤狀,連桿組件的第二部位與動觸頭組件的非圓心部位連接。
23、通過上述方案,圓盤狀的動觸頭組件相較于傳統的動觸頭而言,穩定性更高,使連桿組件的第二部位與動觸頭組件的非圓心處連接,可以在動觸頭組件發生動作時,帶動圓盤狀的動觸頭組件發生轉動,從而使動觸頭與靜觸頭接觸或分立,這樣設置,保證了動觸頭組件的正常運作,增加了隔離開關的使用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