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有關一種切換結構,特別是有關一種電性切換結構。
背景技術:
1、一般而言,電子裝置可包含插座,將一插頭插入插座中,使端子相互接觸,即可達到電性連接效果。
2、然而,此種方式僅能達到插座與插頭的電性連接,而無法再擴充至額外的電性切換,而仍有其待改善之處。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性切換結構,通過結構配置,可增加額外的電性切換功能。
2、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電性切換結構,包含一外殼、一第一連接器、一電性切換器、一閂鎖機構以及一第二連接器。外殼包含一插孔,第一連接器設置于外殼內且對應插孔。電性切換器設置于外殼內,閂鎖機構設置于外殼內且包含一卡勾及一觸發部。第二連接器用以插入插孔以電性連接第一連接器,且第二連接器包含一連接部、一身部及一凹槽。連接部用以與第一連接器對接,身部連接于連接部,凹槽位于身部。其中,觸發部位于一第一位置時未觸發電性切換器,當第二連接器插入插孔時,身部推頂卡勾,連動觸發部由第一位置切換至一第二位置,以觸發電性切換器進行電性切換,當第二連接器與第一連接器完成連接,卡勾卡入凹槽。
3、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另一種電性切換結構,包含一外殼、一第一連接器、一電性切換器、一閂鎖機構以及一第二連接器。外殼包含一插孔。第一連接器設置于外殼內且對應插孔。電性切換器設置于外殼內。閂鎖機構可滑動地設置于外殼內且包含一卡勾及一觸發部,且卡勾的一卡勾延伸方向正交于觸發部的一觸發部延伸方向。第二連接器用以插入插孔以電性連接第一連接器,且第二連接器包含一連接部及一身部。連接部用以與第一連接器對接,身部連接于連接部。其中,觸發部位于一第一位置時未觸發電性切換器,當第二連接器插入插孔時,身部推頂卡勾,連動觸發部由第一位置切換至一第二位置,以觸發電性切換器進行電性切換。
4、借此,通過第二連接器插入插孔與第一連接器連接時的位移,帶動卡勾連動觸發部觸發電性切換器,而可增加電性切換功能。
1.一種電性切換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性切換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閂鎖機構更包含一移動件及一彈性件,該卡勾自該移動件一體朝外凸出,該彈性件提供一復位力給該移動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性切換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移動件包含一第一板體及一第二板體,該第二板體與該第一板體連接呈l型,該卡勾自該第二板體的一下表面朝相反于該第一板體的方向凸出,該觸發部連接于該第二板體的一側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性切換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閂鎖機構更包含一容槽,該容槽的一容槽開口位于該第一板體,且該容槽用以放置該彈性件。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性切換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外殼包含一端壁及一限位溝,該插孔的一插孔開口及該限位溝間隔開設于該端壁,該閂鎖機構更包含一限位銷,該限位銷位于該第一板體且凸入該限位溝。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性切換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卡勾包含一第一柱體、一第二柱體、一斜面及一卡溝,該第一柱體及該第二柱體連接呈l形,該斜面位于該第二柱體,該卡溝位于該第二柱體且部分開設于該斜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性切換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外殼包含一導銷,該閂鎖機構更包含一導引溝位于該第一板體,該導銷凸入該導引溝以導引該閂鎖機構。
8.一種電性切換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性切換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外殼包含一端壁及一限位溝,該插孔及該限位溝間隔開設于該端壁,該閂鎖機構更包含一移動件及一限位銷,該移動件包含一第一板體及一第二板體,該第二板體與該第一板體連接呈l型,該卡勾自該第二板體的一下表面朝相反于該第一板體的方向凸出,該觸發部連接于該第二板體的側緣,該限位銷位于該第一板體且凸入該限位溝。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性切換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卡勾包含一第一柱體、一第二柱體、一斜面及一卡溝,該第一柱體及該第二柱體連接呈l形,該斜面位于該第二柱體,該卡溝位于該第二柱體且部分開設于該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