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軌道交通機車電纜。
背景技術:
1、軌道交通發展方向需要滿足綠色、安全及輕量化的要求。軌道交通車輛用電纜是軌道交通車輛的“神經”與“血管”,其執行標準主要包括了歐標、法標、日標、國標以及國家鐵路總公司結合國內鐵路運行特點發布的動車組與鐵道客車專用電纜技術規范。其中動力電纜在滿足歐標性能同時需要滿足電纜施工布線的柔軟性要求,在車輛狹小地方敷設時由于電纜與車體直接摩擦而導致電纜破皮影響電纜機械性能。
2、目前評估電纜柔軟性是否滿足車輛實際敷設及運行環境方法,仍是按照en50343鐵路應用─鐵道車輛─布線規則產品測試標準評估其最小彎曲半徑,但對電纜在實際敷設時指導意義較小。電纜即使滿足最小彎曲半徑滿足標準的要求,但實際敷設時電纜柔軟度在特殊車型敷設時仍達不到實際的要求。
3、單芯屏蔽機車電纜在狹小空間敷設易出現護套層與車體金屬產生摩擦導致電纜絕緣層損傷,嚴重時將導致整車耐壓時屏蔽層與護套之間耐壓擊穿,同時破皮電纜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在電纜缺陷處由于車輛機械振動、電纜長期運行發熱及低溫環境等因素導致電纜長期運行開裂。
4、同時該款電纜由于絕緣層、屏蔽層及護套層三層之間存在間隙,就會造成水汽浸入,影響電纜電氣性能。
5、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有的軌道交通機車電纜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軌道交通機車電纜,以解決現有電纜敷設困難、易被水汽入侵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軌道交通機車電纜,所述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包括導體、依次設置在導體外的第一阻水層、絕緣層、第二阻水層、編織層、護套層和防護層,所述第一阻水層和第二阻水層采用熱熔膠涂覆方式形成。
3、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阻水層和第二阻水層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聚氨酯98份、納米碳酸鈣補強劑0.5份、抗氧化劑0.6份、抗水解劑0.3份、熱抗氧劑0.1份、丙酮0.5份。
4、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阻水層和第二阻水層的厚度為0.005~0.01mm。
5、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防護層為熱熔型聚酯帶。
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層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40~50份、乙烯-丙烯共聚物10~20份、均聚pp聚合物5~10份、阻燃劑15~20份、耐高溫云母粉2~6份、輻照交聯劑1~3份、抗氧劑0.2~0.5份、增塑劑0.2~0.5份。
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層的原料中所述耐高溫云母粉的重量份為5份。
8、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阻燃劑為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且質量比為2:3,所述抗氧劑為抗氧劑703和抗氧劑168,且質量比1:2。
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防護層的厚度為0.04~0.1mm。
1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層采用擠塑方式制得,模口的溫度控制在180℃~220℃,擠出絕緣層時的線速度控制小于等于30m/min,擠塑過程采用分段冷卻方式,第一段冷卻溫度50℃,冷卻時間5~10s;第二段冷卻溫度為40℃,冷卻時間20~30s;第三段冷卻溫度10℃~30℃,冷卻時間5~10s。
11、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護套層采用擠塑方式制得,模口的溫度控制在180℃~220℃,擠出護套層時的線速度控制小于等于20m/min,擠塑過程采用分段冷卻方式,第一段冷卻溫度50℃,冷卻時間5~10s;第二段冷卻溫度為40℃,冷卻時間20~30s;第三段冷卻溫度10℃~30℃,冷卻時間5~10s。
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軌道交通機車電纜采用雙層熱熔膠阻水層設計,既實現導體與絕緣層、編織層與絕緣層之間的間隙填充和氣密性強化,又通過冗余防護機制確保極端機械應力或環境因素下仍具有可靠的防水性能。通過設置防護層,在提升機械強度的同時降低敷設難度,顯著增強了電纜的耐高溫、抗擊穿及阻燃特性。本發明的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可滿足復雜工況下的長期穩定運行需求。
1.一種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包括導體、依次設置在導體外的第一阻水層、絕緣層、第二阻水層、編織層、護套層和防護層,所述第一阻水層和第二阻水層采用熱熔膠涂覆方式形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水層和第二阻水層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聚氨酯98份、納米碳酸鈣補強劑0.5份、抗氧化劑0.6份、抗水解劑0.3份、熱抗氧劑0.1份、丙酮0.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水層和第二阻水層的厚度為0.005~0.01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層為熱熔型聚酯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40~50份、乙烯-丙烯共聚物10~20份、均聚pp聚合物5~10份、阻燃劑15~20份、耐高溫云母粉2~6份、輻照交聯劑1~3份、抗氧劑0.2~0.5份、增塑劑0.2~0.5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的原料中所述耐高溫云母粉的重量份為5份。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劑為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且質量比為2:3,所述抗氧劑為抗氧劑703和抗氧劑168,且質量比1:2。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層的厚度為0.04~0.1m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采用擠塑方式制得,??诘臏囟瓤刂圃?80℃~220℃,擠出絕緣層時的線速度控制小于等于30m/min,擠塑過程采用分段冷卻方式,第一段冷卻溫度50℃,冷卻時間5~10s;第二段冷卻溫度為40℃,冷卻時間20~30s;第三段冷卻溫度10℃~30℃,冷卻時間5~10s。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機車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套層采用擠塑方式制得,??诘臏囟瓤刂圃?80℃~220℃,擠出滑套層時的線速度控制小于等于20m/min,擠塑過程采用分段冷卻方式,第一段冷卻溫度50℃,冷卻時間5~10s;第二段冷卻溫度為40℃,冷卻時間20~30s;第三段冷卻溫度10℃~30℃,冷卻時間5~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