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級行星減速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電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雙級行星減速電機。
背景技術:
減速機一般用于低轉速大扭矩的傳動設備,把電動機.內燃機或其它高速運轉的動力通過減速機的輸入軸上的齒數少的齒輪嚙合輸出軸上的大齒輪來達到減速的目的,適用于各類機械領域,如冶金、礦山、石油、化工、紡織、輕工、生產流水線、工業自動化、農業等機械領域。目前,上述各領域的機械減速傳動大都是采用普通齒輪減速器和蝸輪減速器用聯軸器與電機聯接的方式,來實現減速傳遞動力,該類減速裝置存在速比范圍小、效率低、 體積大、重量重等缺點。近年市場上也出現了多種減速電機,如齒輪傳動減速電機、少齒差減速電機、諧波齒輪傳動減速電機等減速電機,雖然電機整體機械結構有所簡化,但是上述減速電機,仍然存在速比范圍小、制造加工難度大、成本高等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級行星減速電機,該技術方案解決了傳統減速裝置和減速電機速比范圍小、體積大、制造加工難度大、成本高等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雙級行星減速電機,包括設置有定子、轉子、轉子軸、電機殼的電機本體,所述電機殼內還設置有雙級行星減速裝置,雙級行星減速裝置通過太陽齒輪軸與轉子軸連接, 通過二級行星架與電機輸出軸連接。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所述雙級行星減速裝置的一級行星架通過緊固件與電機殼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所述雙級行星減速裝置的一級內齒圈、二級內齒圈均設置在同一齒圈內;所述雙級行星減速裝置的一級太陽輪與二級太陽輪均設置在同一太陽齒輪軸上。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所述雙級行星減速裝置的太陽齒輪軸與轉子軸的連接方式為叉形結構連接;所述雙級行星減速裝置的二級行星架與電機輸出軸的連接方式為零齒差連接、或為花鍵連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點一、本實用新型采用“減速裝置與電機”一體化設計,簡化了機械減速傳動系統,整體結構緊湊,減少了安裝面積。二、本實用新型的減速機構采用“雙級行星”減速裝置,速比范圍大、效率高,其減速比范圍可達10-500,機械效率達90%以上。三、本實用新型轉子軸與減速機構采用“叉形結構”連接,裝配性能好,易于制造安裝,成本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太陽齒輪軸與轉子軸的“叉形結構”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設置有定子2、轉子3、轉子軸4、電機殼1的電機本體;設置有一級太陽輪15、一級行星輪8、一級行星架6、一級內齒圈7、二級太陽輪13、二級行星輪11、二級行星架14、二級內齒圈10的雙級行星減速裝置;一級內齒圈7、二級內齒圈 10設置在同一齒圈9內;一級太陽輪15、二級太陽輪13設置在同一太陽齒輪軸5上;一級行星架6通過緊固件與電機殼1固定連接;雙級行星減速裝置通過太陽齒輪軸5與轉子軸 4通過“叉形結構”連接,如圖2所示,轉子軸4 一端開有“扁平狀”凹槽41,太陽齒輪軸5 — 端設置有凸塊51,其形狀與凹槽41相匹配;雙級行星減速裝置通過二級行星架14與電機輸出軸12連接,其連接方式為零齒差連接、或為花鍵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雙級行星減速電機,包括設置有定子、轉子、轉子軸、電機殼的電機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殼內還設置有雙級行星減速裝置,雙級行星減速裝置通過太陽齒輪軸與轉子軸連接,通過二級行星架與電機輸出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級行星減速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雙級行星減速裝置的一級行星架通過緊固件與電機殼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級行星減速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雙級行星減速裝置的一級內齒圈、二級內齒圈均設置在同一齒圈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級行星減速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雙級行星減速裝置的一級太陽輪與二級太陽輪均設置在同一太陽齒輪軸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級行星減速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雙級行星減速裝置的太陽齒輪軸與轉子軸的連接方式為“叉形結構”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級行星減速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雙級行星減速裝置的二級行星架與電機輸出軸的連接方式為零齒差連接、或為花鍵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級行星減速電機,包括設置有定子、轉子、轉子軸、電機殼的電機本體,所述電機殼內還設置有雙級行星減速裝置,雙級行星減速裝置通過太陽齒輪軸與轉子軸連接,通過二級行星架與電機輸出軸連接。該技術方案解決了傳統減速裝置和減速電機速比范圍小、體積大、制造加工難度大、成本高等問題,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減速系統結構緊湊、速比范圍大、效率高裝配性能好,且易于制造安裝、成本低的雙級行星減速電機。
文檔編號H02K7/116GK201947112SQ20112003113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30日
發明者李 浩 申請人:李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