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永磁交流伺服電機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的電機均設置有電機機殼,而現(xiàn)有的永磁交流電機都是前端蓋固定,其機殼表面都是裝飾條,因此無法通過電機機殼的外表面固定電機,使得電機機殼的使用范圍受到局限。
如中國專利:(CN204810033U),一種電機機殼,它包括一個頂壁和四個側壁,任意相鄰兩個側壁之間均設置有一固定臺,每個固定臺上均設置有一固定孔,固定孔的軸線均與頂壁相垂直,所述的每個側壁的外表面上均設置有多根間隔分布的凸棱,凸棱均與頂壁相垂直,每個側壁的內表面均為平面。該專利強度較高、不易變形。
但該專利的電機機殼的固定主要通過前端固定臺進行固定,而沒有將機殼表面利用起來,局限電機機殼的使用范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以解決現(xiàn)有電機并未通過前端蓋進行固定,局限電機機殼使用范圍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包括:電機機殼,所述電機機殼為圓柱狀結構,且內部沿軸線方向設置有一鏤空,所述電機機殼的外部設置有四個凸塊,四個所述凸塊沿所述電機機殼的軸線方向設置,其中,三個所述凸塊的外表面分別設置有固定槽,每一所述凸塊的所述固定槽沿所述電機機殼的軸線方向貫穿設置。
上述的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其中,剩余的一所述凸塊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用以永磁交流電機散熱的散熱筋。
上述的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其中,相鄰的兩個所述凸塊所在的延長線方向相互垂直,相對的兩個所述凸塊所在的延長線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電機機殼的徑向截面近似“十”字形結構。
上述的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其中,所述散熱筋沿所述電機機殼的軸線方向貫穿設置。
上述的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其中,所述鏤空為圓形。
上述的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其中,三個設置有所述固定槽的凸塊,每一所述凸塊上均設置有兩條所述固定槽,且兩所述固定槽分別位于每一所述凸塊的弧面相對面的兩側。
上述的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其中,所述散熱筋的數(shù)量為兩條,兩所述散熱筋設置在剩余的一所述凸塊的弧面相對面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產生的積極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在所述電機機殼的外表面分布固定槽,用以連接所述支撐角,從而安裝所述電機,不但增加了電機外殼的實用性,豐富了電機外殼的功能,同時也具備美觀的特性。
(2)同時,本實用新型中,電機機殼的外表面上還設置有散熱筋,減小了電機機殼的厚度,有利于電機的散熱。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的徑向剖視圖。
附圖中:1、電機機殼;11、鏤空;12、凸塊;121、固定槽;122、散熱筋;123、弧面相對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的立體圖,請參見圖1所示。示出了一種較佳的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包括電機機殼1,其中,所述電機機殼1為柱狀結構,且內部沿軸線方向設置有一鏤空11,用以設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部件。
所述電機機殼1的外部設置有四個凸塊12,四個所述凸塊12沿所述電機機殼1的軸線方向設置。其中,三個凸塊12的外表面分別設置有固定槽121,每一所述凸塊12的所述固定槽121沿所述電機機殼1的軸線方向貫穿分布,用以安裝電機殼的支撐角,從而固定所述永磁交流伺服電機。
本實用新型在上述基礎上還具有如下實施方式:
進一步的,一種較佳的實施例中,剩余的一所述凸塊12的外表面上設置有散熱筋122,用以所述永磁交流伺服電機的散熱。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永磁交流伺服電機機殼的徑向剖視圖,請結合圖1和圖2所示。相鄰的兩所述凸塊12所在的延長線方向相互垂直,相對的兩所述凸塊12所在的延長線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電機機殼1的徑向截面近似“十”字形結構。
另一方面,所述散熱筋122沿所述電機機殼1的軸線方向貫穿分布。
另外,本實施例中,所述鏤空11為圓形。
進一步的,三個設置有所述固定槽121的凸塊12,每一所述凸塊12上均設置有兩條所述固定槽121,且兩所述固定槽分別位于每一所述凸塊12的弧面相對面123的兩側。
所述散熱筋122的數(shù)量為兩條,兩所述散熱筋122設置在剩余的一所述凸塊12的弧面相對面123的兩側。
原本電機外殼單一的設置花紋,但花紋不存在其他功能,而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電機機殼1的外表面分布固定槽121,用以連接所述支撐角,從而安裝所述電機,不但增加了電機外殼的實用性,豐富了電機外殼的功能,同時也具備美觀的特性。而且,本實用新型中,電機機殼1的外表面上還設置有散熱筋122,減小了電機機殼1的厚度,有利于所述永磁交流伺服電機的散熱。
綜上所述,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