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一般涉及電能充蓄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
背景技術:
0、技術背景
1、新能源充電市場主要可分為固定和移動充電兩大類。固定充電方式主要存在基礎設施建設成本較高及難度較大、運營效率較低、用戶體驗度較差等問題。而移動充電方案降低了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及難度、提高運行效率、提升用戶體驗。但當用電設備終端(如電動汽車)的總量超過一定數量時,在特殊的時間段內(如夜間)的充電需求集中釋放,且分配和管理難度變大,需對電網提出更高的要求,給電網系統服務性和穩定性帶來較大挑戰。
2、如今更多的充電設備同時具有儲電的功能,既能夠從電網獲取電能進行儲存,又能夠釋放電能(如回饋給電網)。
3、但用電終端(如電動汽車)的充放電管理、與電網間的交互、及控制終端充放電對電網的影響、對電能智能化分配和優化等方面還存在諸多挑戰。目前還沒有一種模塊化系統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
4、鑒于以上需求,期望提供一種先進的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1、以下給出一個或多個方面的簡要概述以提供對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并非是所有構想到的方面的詳盡描述,且并非旨在標識出所有方面的關鍵性或決定性要素,亦非試圖界定任何方面的范圍。其唯一的目的是以簡化的形式給出一個或多個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作為稍后做出的更詳細描述之序言。
2、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包括:移動充蓄設備,該移動充蓄設備的作用為儲存電能并可進行移動的雙向充蓄;能源網關,其作用為與電網和系統內的其它設備連接以實現電能的雙向充蓄;移動連接設備,其作用為與能源網關和移動充蓄設備相連,以實現電能在能源網關與移動充蓄設備之間的雙向充蓄;及充蓄管理平臺,其作用為對電能在移動充蓄設備、能源網關和移動連接設備中的產出、利用和儲存進行分配及管理。
3、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移動充蓄設備的作用還有:從電網獲取電能并進行儲存;和/或從用電設備終端獲取電能并進行儲存。
4、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移動充蓄設備的作用還有:利用所儲存的電能向電網放電;和/或利用所儲存的電能對用電設備終端進行充電。
5、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移動充蓄設備從電網獲取電能以及向電網放電是經由該能源網關和該移動連接設備來實現的。
6、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系統還包括固定連接設備,該固定連接設備的作用為:從電網和/或用電設備終端獲取電能;向電網和/或用電設備終端放電。
7、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固定連接設備從電網獲取電能以及向電網放電是經由該能源網關來實現的。
8、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系統進一步包括運營端程序,運營端程序的作用為:基于該充蓄管理平臺為該系統中各充蓄設備的運行提供監控及管理。
9、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系統進一步包括用電端程序,該用電端程序的作用為:基于該充蓄管理平臺為用電設備提供電能充蓄服務。
10、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移動連接設備的移動配件在一定范圍內可進行移動。
11、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利用前述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進行微電網循環的方式,包括:獲取微電網中各設備的電能產出和利用情況,來確定各設備的電能是否充足,其中該微電網采用該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從電能充足的設備中獲取電能并進行儲存;利用所儲存的電能對外部負載設備進行供電。
12、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式進一步包括:在低谷電時段從電能充足的設備獲取電能并進行儲存;以及在峰平電時段利用所儲存的電能對外部負載設備進行供電。
13、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式進一步包括:在電價較低的時段從電能充足的設備獲取電能并進行儲存;以及在電價較高的段利用所儲存的電能對外部負載設備進行供電。
14、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虛擬電廠循環系統,包括:多個前述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以及虛擬電廠的管理平臺,該虛擬電廠管理平臺的作用為:對電能在各個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中的電能的流動和分配進行管理。
15、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利用前述虛擬電廠循環系統進行電能循環的方式,包括:包括:獲取多個微電網中各設備的電能產出和利用情況,來確定各微電網的電能對于其微電網中的設備是否充足;多個微電網中的一個微電網接收到缺電警示,所述缺電警示表示所述微電網的電能不足;缺電警示將電能從電能充足的微電網移動至所述電能不足的微電網.
16、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提供了電能充蓄模塊化的整體解決方案。通過獲取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內各設備的電能產出、利用和儲存情況,能夠實現對電能的智能分配,以確保電能供需平衡。且電能雙向充蓄的機制使新能源設備(如電動汽車)能夠從電網獲取電能,也能夠向電網回饋電能,從而使新能源設備成為電網的有力補充,提高了能源的靈活性。另外,移動充蓄設備和移動連接設備擴大了充蓄服務的范圍,從而能滿足更大范圍內的電能充蓄需要,提升了用戶體驗。
1.一種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移動充蓄設備的作用還有:從電網獲取電能并進行儲存;和/或從用電設備終端獲取電能并進行儲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移動充蓄設備的作用還有:利用所儲存的電能向電網放電;和/或利用所儲存的電能對用電設備終端進行充電。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移動充蓄設備從電網獲取電能以及向電網放電是經由所述能源網關和所述移動連接設備來實現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還包括固定連接設備,所述固定連接設備的作用為:從電網和/或用電設備終端獲取電能;向電網和/或用電設備終端放電。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固定連接設備從電網獲取電能以及向電網放電是經由所述能源網關來實現的。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進一步包括運營端程序,所述運營端程序的作用為:基于所述充蓄管理平臺為所述系統中各充蓄設備的運行提供監控及管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進一步包括用電端程序,所述用電端程序的作用為:基于所述充蓄管理平臺為用電設備提供電能充蓄服務。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移動連接設備的移動配件在特定范圍內可進行移動。
10.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進行微電網循環的方式,包括:獲取微電網中各設備的電能產出和利用情況,來確定各設備的電能是否足夠,其中所述微電網采用所述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從電能充足的設備種獲取電能并進行儲存;利用所儲存的電能對外部負載設備進行供電。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式,進一步包括:在低谷電時段從電能充足的設備獲取電能并進行儲存;以及在峰平電時段利用所儲存的電能對外部負載設備進行供電。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式,進一步包括:在電價較低的時段從電能充足的設備獲取電能并進行儲存;以及在電價較高的段利用所儲存的電能對外部負載設備進行供電。
13.一種虛擬電廠循環系統,包括:多個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以及虛擬電廠的管理平臺,所述虛擬電廠管理平臺的作用為:對電能在各個電能充蓄模塊化系統中的電能的流動和分配進行管理。
14.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3所述的虛擬電廠循環系統進行電能循環的方式,包括:獲取多個微電網中各設備的電能產出和利用情況,來確定各微電網的電能對于其微電網中的設備是否充足;從所述多個微電網中的一個微電網接收到缺電警示,所述缺電警示表示所述微電網的電能不足;以及基于所述缺電警示將電能從電能充足的微電網移動至所述電能不足的微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