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發電機支撐架,特別涉及一種防撞發電機支撐架。
背景技術:
1、發電機是一種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設備,通過感應電磁感應原理來產生電流。它通常由定子和轉子兩部分組成,通過機械能驅動轉子旋轉,使定子中的導線在磁場中運動而產生感應電流,從而產生電能輸出,在現有的發電機支撐架使用過程中至少有以下弊端:現有的發電機支撐架在使用過程中,支撐架只能起到對發電機的固定作用,且支撐架裸露在外,導致支撐架容易受到外界磕碰造成損傷,支撐架變形受損后還會對發電機造成擠壓,進而導致發電機受損,故此,我們推出一種防撞發電機支撐架。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撞發電機支撐架,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防撞發電機支撐架,包括一號支撐架和二號支撐架,所述一號支撐架和二號支撐架共同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架,兩個所述一號支撐架和二號支撐架共同固定連接有兩個安裝架,兩個所述安裝架分別位于兩個連接架下部,所述一號支撐架前端設置有二號防護板,所述二號支撐架后端設置有一號防護板,所述一號防護板左端和右端均固定連接有一號連接件,所述二號防護板左端和右端均固定連接有二號連接件,兩個所述一號連接件后端均穿插活動連接有長螺栓,兩個所述二號連接件分別與兩個長螺栓螺紋連接,所述一號防護板和二號防護板結構相同,所述一號防護板和二號防護板均為“u”形結構。
4、優選的,所述二號防護板上端兩角和下端兩角均固定有延伸護板,所述二號防護板前端開有若干個前后穿通的散熱槽,所述二號防護板前端固定連接有緩沖墊。
5、優選的,所述緩沖墊前端設置有若干個凹陷,所述緩沖墊后端開有若干個前后穿通的散熱通孔。
6、優選的,所述一號防護板內壁與二號支撐架貼合,所述二號防護板內壁與一號支撐架貼合。
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通過設置二號防護板和一號防護板,將二號防護板放置在一號支撐架前端,將一號防護板放置在二號支撐架后端,將兩個長螺栓分別插入兩個一號連接件上,且兩個長螺栓與二號連接件螺紋連接,擰緊兩個長螺栓后,一號防護板和二號防護板相互靠近夾緊,從而固定在一號支撐架和二號支撐架上,對一號支撐架和二號支撐架進行防護,一號防護板和二號防護板上凸起的延伸護板會對邊角處進行防護,一號防護板和二號防護板上的緩沖墊會對撞擊進行緩沖,提高二號防護板和一號防護板的抗沖擊性,由于緩沖墊上開設有散熱通孔,可以避免緩沖墊影響發電機的散熱。
1.一種防撞發電機支撐架,包括一號支撐架(1)和二號支撐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號支撐架(1)和二號支撐架(3)共同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架(2),兩個所述一號支撐架(1)和二號支撐架(3)共同固定連接有兩個安裝架(9),兩個所述安裝架(9)分別位于兩個連接架(2)下部,所述一號支撐架(1)前端設置有二號防護板(8),所述二號支撐架(3)后端設置有一號防護板(4),所述一號防護板(4)左端和右端均固定連接有一號連接件(5),所述二號防護板(8)左端和右端均固定連接有二號連接件(7),兩個所述一號連接件(5)后端均穿插活動連接有長螺栓(6),兩個所述二號連接件(7)分別與兩個長螺栓(6)螺紋連接,所述一號防護板(4)和二號防護板(8)結構相同,所述一號防護板(4)和二號防護板(8)均為“u”形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撞發電機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號防護板(8)上端兩角和下端兩角均固定有延伸護板(81),所述二號防護板(8)前端開有若干個前后穿通的散熱槽(82),所述二號防護板(8)前端固定連接有緩沖墊(8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撞發電機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墊(83)前端設置有若干個凹陷,所述緩沖墊(83)后端開有若干個前后穿通的散熱通孔(83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撞發電機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號防護板(4)內壁與二號支撐架(3)貼合,所述二號防護板(8)內壁與一號支撐架(1)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