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速電機轉子的冷卻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速電機轉子的冷卻結構,其屬于高速電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0002]現有高速電機的轉子冷卻一般采用風冷和液冷方式,采用風冷方式的高速電機功耗較大,液冷方式會使得冷卻液會從轉子表面飛濺出去,電機內部的所有零件都被冷卻液和蒸汽浸潤,所以電機內零件的絕緣、抗化學腐蝕、抗溶蝕要求都非常高,機殼也必須做到密閉。
[0003]因此,確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以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高速電機轉子的冷卻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有:一種高速電機轉子的冷卻結構,包括機殼、定子和轉子,所述定子置于機殼內,轉子轉動設于定子)內,還包括回水箱、回水箱架、進水管、進水管接頭、出水管和密封套,回水箱與回水箱架固定連接,回水箱架密封連接在機殼的底端,所述轉子的下端穿過回水箱架伸于回水箱內,沿轉子的軸心方向設有冷卻孔,進水管置于該冷卻孔內,且進水管的下端伸于回水箱內與進水管接頭相連,進水管接頭和出水管分別連接在回水箱上,所述密封套套設在轉子與回水箱架的結合處。
[0006]進一步地,所述密封套具有一管狀的本體,該本體的底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平臺狀的密封部,該密封部上同軸心的設有第一密封圓凸臺和第二密封圓凸臺,第一密封圓凸臺和第二密封圓凸臺之間形成有第一密封槽。
[0007]進一步地,所述回水箱架上同軸心的設有第三密封圓凸臺和第四密封圓凸臺,第三密封圓凸臺和第四密封圓凸臺之間形成有第二密封槽。
[0008]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的轉子冷卻效果好,且結構簡單,制造方便,便于裝卸,密封效果好。
【附圖說明】
: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轉子與回水箱架之間的密封結構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密封套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高速電機轉子的冷卻結構,包括機殼1、定子2、轉子3、回水箱4、回水箱架5、進水管8、進水管接頭7、出水管6和密封套9,定子2置于機殼I內,轉子3轉動設于定子2內,回水箱架5密封連接在機殼I的底端,回水箱4與回水箱架5固定連接。轉子3的下端穿過回水箱架5伸到回水箱4內,在沿轉子3的軸心方向設有冷卻孔31,進水管8置于該冷卻孔31內,且進水管8的下端伸于回水箱4內與進水管接頭7相連,進水管接頭7和出水管6分別連接在回水箱4上,密封套9套設轉子3與回水箱架5的結合處。
[0014]如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中的密封套9具有一管狀的本體91,該本體91的底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平臺狀的密封部92,該密封部92上同軸心的設有第一密封圓凸臺93和第二密封圓凸臺94,第一密封圓凸臺93和第二密封圓凸臺94之間形成有第一密封槽95。
[0015]在回水箱架5上同軸心的設有第三密封圓凸臺51和第四密封圓凸臺52,第三密封圓凸臺51和第四密封圓凸臺52之間形成有第二密封槽53。
[0016]在回水箱架5與機殼I配合安裝時,將密封套9的本體91套設在轉子3上,密封套9的第一密封圓凸臺93置于回水箱架5上的第二密封槽53內,回水箱架5上的第三密封圓凸臺51置于密封套9上的第一密封槽95內。
[0017]冷卻水是從下部進水管接頭7進入進水管8,冷卻水由進水管8的上端出水口進入轉子內部,再順著轉子內壁流下,進入回水箱架5內,經出水管6流出,將轉子的熱量帶出轉子。回水箱架5與轉子3之間形成迷宮結構的密封,密封效果好。
[001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高速電機轉子的冷卻結構,包括機殼(I)、定子(2)和轉子(3),所述定子(2)置于機殼(I)內,轉子(3)轉動設于定子(2)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回水箱(4)、回水箱架(5)、進水管(8)、進水管接頭(7)、出水管(6)和密封套(9),回水箱(4)與回水箱架(5)固定連接,回水箱架(5)密封連接在機殼(I)的底端,所述轉子(3)的下端穿過回水箱架(5)伸于回水箱(4)內,沿轉子(3)的軸心方向設有冷卻孔(31),進水管(8)置于該冷卻孔(31)內,且進水管(8)的下端伸于回水箱(4)內與進水管接頭(7)相連,進水管接頭(7)和出水管(6)分別連接在回水箱(4)上,所述密封套(9)套設在轉子(3)與回水箱架(5)的結合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電機轉子的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9)具有一管狀的本體(91),該本體(91)的底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平臺狀的密封部(92),該密封部(92)上同軸心的設有第一密封圓凸臺(93)和第二密封圓凸臺(94),第一密封圓凸臺(93)和第二密封圓凸臺(94)之間形成有第一密封槽(95)。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電機轉子的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箱架(5)上同軸心的設有第三密封圓凸臺(51)和第四密封圓凸臺(52),第三密封圓凸臺(51)和第四密封圓凸臺(52)之間形成有第二密封槽(5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速電機轉子的冷卻結構,包括機殼、定子和轉子,定子置于機殼內,轉子轉動設于定子內,其還包括回水箱、回水箱架、進水管、進水管接頭、出水管和密封套,回水箱與回水箱架固定連接,回水箱架密封連接在機殼的底端,轉子的下端穿過回水箱架伸于回水箱內,沿轉子的軸心方向設有冷卻孔,進水管置于該冷卻孔內,且進水管的下端伸于回水箱內與進水管接頭相連,進水管接頭和出水管分別連接在回水箱上,密封套套設在轉子與回水箱架的結合處。本實用新型結構的轉子冷卻效果好,且結構簡單,制造方便,便于裝卸,密封效果好。
【IPC分類】H02K9/19
【公開號】CN205212637
【申請號】CN201521016123
【發明人】林英哲, 劉淑云, 吳立華, 董繼勇
【申請人】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