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led芯片,具體涉及一種薄膜型倒裝led芯片。
背景技術:
1、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環保意識的增強,光電行業已經見證了一場關于節能、環保、安全與持久性方面的技術革命。在這場革命中,led(發光二極管)以其卓越的節能效率、環保特性、長壽命、低能耗及安全可靠的性能,成為了一種領先的光源解決方案。led技術的這些優點使其能夠廣泛應用于各種指示標志、顯示屏、裝飾照明、背光源和通用照明等眾多領域,從而大大推動了照明技術的發展。
2、盡管led技術擁有眾多優勢,但在實際應用中,特別是在追求更高發光效率和更精細光控制的情況下,傳統的正裝和倒裝led芯片技術仍然面臨一些技術挑戰。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這些傳統芯片在發光時角度過寬,導致光源分散,難以實現高度集中的光效輸出。為了克服這一問題,業界提出了垂直芯片技術作為一種潛在解決方案。垂直芯片技術通過優化芯片結構設計,旨在實現更小的發光角度和更集中的光源輸出,以滿足特定應用領域對光質和光效的嚴格要求。
3、然而,盡管垂直芯片技術在理論上具有諸多潛在優勢,但其生產工藝相對復雜,且在制備過程中的良品率相對較低,這構成了其廣泛應用的重大障礙。此外,如圖1所示,當采用傳統倒裝led芯片進行襯底剝離以制備薄膜芯片時,存在兩個主要的技術挑戰:一是在固晶過程中,兩個焊盤的接觸可能導致受力不均,從而易于引起芯片斷裂;二是在固晶后進行襯底剝離時,由于兩焊盤的接觸以及中間及周圍缺乏支撐,應力釋放不均勻,進一步增加了芯片斷裂和漏電的風險。
4、因此,開發一種新型的led芯片技術,旨在解決這些現有技術的缺陷和挑戰,對于推動led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旨在開發一種薄膜型倒裝led芯片,解決在激光剝離藍寶石襯底及固晶過程中產生應力的問題,提升芯片的可靠性。
2、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薄膜型倒裝led芯片,包括以下結構組件:
4、外延層,包括n型氮化鎵(n-gan)、一個量子阱結構,以及p型氮化鎵(p-gan),原始設置于藍寶石基底上,基底在后續處理中被去除;
5、第一保護層,厚度50-500nm,選自sio2或sinx,覆蓋在n-gan外延層上并形成所需圖案;
6、ito透明導電層,設置在第一保護層之上,用于提供透明導電路徑,與外延層的p型氮化鎵連接,其厚度控制在10nm-300nm之間;
7、第一金屬電極層(pad1),通過物理氣相沉積在ito透明導電層和外延層的n型氮化鎵上形成,材質為cr、ti、al、ag、ni、pt或au,總厚度控制在1-2.5um?,優選2um;
8、布拉格反射鏡(dbr),由sio2/tio材料的疊層構成,用于增強光反射率,且被刻穿至pad1,實現第一層電極與第二層電極的連接;
9、第二金屬電極層(pad2),覆蓋在dbr之上,材質為cr、ti、al、ag、ni、pt或au,總厚度控制在2-4um,優選3um,穿過dbr層與第一金屬電極層相連;
10、第二保護層,選自sio2或sinx,覆蓋在第二金屬電極層之上并穿過第二金屬電極層與dbr連接;
11、第三金屬電極層(pad3),即p/n焊盤,設置在第二保護層之上并穿過第二保護層與第二金屬電極層相連,材質為cr、ti、al、ag、ni、pt、au、ausn或sn,總厚度控制在2-10um,用于提供最終的電氣連接;
12、p/n焊盤加厚層,與第三金屬電極層相連,通過化鍍、電鍍或印刷手段加厚至20-100um;
13、應力緩沖層,填充在p/n焊盤周圍,使用有機樹脂或sog絕緣材料構成,旨在緩沖激光剝離過程中或固晶過程中產生的應力,防止外延層開裂。
14、優先地,第一金屬電極層總厚度控制在2um。
15、優先地,所述第二金屬電極層總厚度控制在3um。
16、所述的透明導電層的厚度控制在10nm-300nm之間。
17、所述的應力緩沖層的厚度與p/n焊盤加厚后的高度持平。
1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在倒裝led芯片的p/n焊盤上加厚金屬層并填充應力緩沖層,有效緩解了在激光剝離藍寶石襯底及固晶過程中產生的應力,顯著提升了芯片的可靠性。此外,該方案還能夠防止外延層開裂死燈現象,顯著提高了倒裝薄膜芯片的整體可靠度和良品率。本實用新型的薄膜型倒裝led芯片及其制備方法,憑借精細的材料選擇和工藝控制,有效解決了傳統led芯片在高性能應用中面臨的主要挑戰,推動了led照明和顯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種新型led芯片的開發不僅促進了led技術的進步,也對環保和節能作出了重要貢獻,具有深遠的社會和經濟價值。
1.一種薄膜型倒裝led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結構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型倒裝led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屬電極層總厚度控制在2u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型倒裝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屬電極層總厚度控制在3u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型倒裝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導電層的厚度控制在10nm-300nm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型倒裝led芯片,其中所述的應力緩沖層的厚度與p/n焊盤加厚后的高度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