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顯示,尤其涉及一種發光二極管及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1、傳統的微發光二極管顯示器(micro?led?display)結構,隨著發光二極管尺寸的縮小,焊盤尺寸也會成倍減小,使得發光二極管與屏體基板連接的結合力會隨之減小,發光二極管脫落的概率增加,最終導致micro-led顯示屏的壞點數量成倍增多。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發光二極管及顯示面板,用以改善發光二極管與驅動電路基板的結合力減小的問題。
2、本申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3、第一方面,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發光二極管,包括:
4、襯底;
5、n型半導體層,設于所述襯底上;
6、發光層,設于所述n型半導體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
7、p型半導體層,設于所述發光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
8、透明電極,設于所述p型半導體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
9、第一焊盤,設于所述透明電極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
10、其中,所述第一焊盤包括第一盤體、第二盤體和支撐體,所述第一盤體設于所述透明電極遠離襯底的一側,所述第二盤體設于所述第一盤體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所述支撐體設于所述第一盤體和所述第二盤體之間,所述第二盤體在所述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一盤體在所述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所述第二盤體在所述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不小于所述支撐體在所述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
11、可選地,沿所述第一盤體朝向所述第二盤體的方向,所述第一盤體的直徑逐漸減小,所述第二盤體的直徑逐漸增大。
12、可選地,沿所述第一盤體朝向所述第二盤體的方向,所述支撐體的直徑不變,且所述支撐體在所述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小于所述第一盤體和所述第二盤體在所述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
13、可選地,所述第二盤體設有多個,多個所述第二盤體沿遠離所述襯底的方向依次層疊設置。
14、可選地,沿遠離所述襯底的方向,依次層疊設置的多個所述第二盤體的最大直徑逐漸增大。
15、可選地,所述第一焊盤設有多個,多個所述第一焊盤沿遠離所述襯底的方向依次層疊設置,并且依次層疊的多個所述第一焊盤在所述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逐漸增大。
16、可選地,沿遠離所述襯底的方向,相鄰兩層所述第一焊盤錯位排列,或者,多個所述第一焊盤的中心軸線重合。
17、可選地,所述發光二極管還包括絕緣層,所述絕緣層設于所述透明電極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并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裸露出部分所述透明電極,所述第一盤體設于所述通孔內并與所述透明電極接觸,所述第二盤體設于所述絕緣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
18、可選地,所述第二盤體遠離所述第一盤體的表面開設有凹槽。
19、可選地,所述第二盤體背離所述第一盤體的表面設有合金涂層。
20、可選地,所述絕緣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設有多個錐形擋墻,多個所述錐形擋墻圍繞所述通孔邊緣設置。
21、可選地,所述第二盤體的表面的粗糙度范圍為0.5um至5um,或者所述第二盤體的表面的粗糙度范圍為10nm至100nm。
22、第二方面,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包括:
23、驅動電路基板;
24、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發光二極管,所述發光二極管與所述驅動電路基板連接。
25、綜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申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26、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發光二極管及顯示面板,利用第一盤體、支撐體以及第二盤體層疊設置形成第一焊盤,并且使第二盤體在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大于第一盤體在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且不小于支撐體在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使第一盤體和第二盤體之間會因為面積差而多出一部分表面積,相較于傳統第一焊盤,能夠得到的表面積更大,繼而增加了第一焊盤與焊料的接觸面積,提高焊接強度。
1.一種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盤體朝向所述第二盤體的方向,所述第一盤體的直徑逐漸減小,所述第二盤體的直徑逐漸增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盤體朝向所述第二盤體的方向,所述支撐體的直徑不變,且所述支撐體在所述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小于所述第一盤體和所述第二盤體在所述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盤體設有多個,多個所述第二盤體沿遠離所述襯底的方向依次層疊設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沿遠離所述襯底的方向,依次層疊設置的多個所述第二盤體的最大直徑逐漸增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盤設有多個,多個所述第一焊盤沿遠離所述襯底的方向依次層疊設置,并且依次層疊的多個所述第一焊盤在所述襯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積逐漸增大。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沿遠離所述襯底的方向,相鄰兩層所述第一焊盤錯位排列,或者,多個所述第一焊盤的中心軸線重合。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二極管還包括絕緣層,所述絕緣層設于所述透明電極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并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裸露出部分所述透明電極,所述第一盤體設于所述通孔內并與所述透明電極接觸。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盤體遠離所述第一盤體的表面開設有凹槽。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設有多個錐形擋墻,多個所述錐形擋墻圍繞所述通孔邊緣設置。
11.如權利要求1至10任一項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盤體背離所述第一盤體的表面設有合金涂層。
12.如權利要求1至10任一項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盤體的表面的粗糙度范圍為0.5um至5um,或者所述第二盤體的表面的粗糙度范圍為10nm至100nm。
13.一種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