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麻瘋樹植物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麻瘋樹微苗組 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
背景技術:
麻瘋樹是大戟科麻瘋樹屬植物,主要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地區。麻瘋樹具有散淤、 止痛作用,常被用于治療跌打損傷、皮膚痙癢和腸胃炎。近年來研究發現,麻瘋樹除 還含有抗癌、抗病、抗蟲成分,在新藥開發上具有潛在的重要價值外,其油脂含量也 很高,且其油脂的成分與石化柴油接近,加上麻瘋樹抗旱耐瘠,對環境要求不高,因 而,麻瘋樹可作為能源資源植物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許多國家政府和公司企業都在 積極開發利用麻瘋樹,以生產綠色能源。綠色能源的生產,要求培育高產高油的麻瘋 樹新品種新品系,要求盡快加大優良品種的繁殖擴大,以大規模地種植麻瘋樹。利用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是有效地加快優良品種品系的快繁是一種很好的途徑。
國內外早在1996年就開始了麻瘋樹的組織培養技術的研究,目前,已經能夠利用 麻瘋樹葉片、子葉、上胚軸、下胚軸(M. Sujatha, N.Mukta. 1996. Morph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tissue cultures of Jatropha curcas. Plant Cell Tissue Organ Cult, 44:135 -141;陸偉達,魏琴,唐琳,顏鈁,陳放.2003麻瘋樹愈傷組織的誘導劑快速繁殖.應用 與環境生物學報9:127 - 130)和腋芽(林娟,唐琳,陳放.2002.麻瘋樹的組織培養及植 株再生.植物生理學通訊38 (3) :252)為外植體展開組織培養研究。但是,無論采用 何種外植體所誘導出的不定芽的再生率不僅都很低且培育時間都較長。如Sujatha等(M. Sujatha, N.Mukta. 1996. Morph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tissue cultures of Jatropha curcas. Plant Cell Tissue Organ Cult, 44:135 - 141)采用再生莖段誘導出叢生芽 至少需要40天;Deore等(A.C. Deore., T.S. Johnson. 2008. High-frequency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leaf-disc cultures of Jatropha curcas L.: an important biodiesel plant. Plant Biotechnol Rep., 2:7-11)利用葉片為外植體做的植株再生并產生叢生苗至少需時20周; Jha等(T. baran Jha, P. Mukherjee, MM. Datta. 2007.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Jatropha curcas Linn., an important biofiiel plant. Plant Biotechnol Rep., 1:135 - 140)禾U用葉片為夕卜植體通過體細胞胚胎發生途徑得到再生苗需時12-16周;林娟等(林娟,唐琳,陳放. 2002.麻瘋樹的組織培養及植株再生.植物生理學通訊38 (3) : 252)完成從種子萌 發到第1次增殖過程需時70天。就目前快繁水平來看,雖然腋芽的效果最好,其快繁 系數在16周內最高能達到12.3 (M. Sujathal, H.P.S. Makkar and K. Becker. 2005. Shoot bud proliferation from axillary nodes and leaf sections of non-toxic.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47:83 -90),但培養的時間還是較長,從外植體接種到成苗過程需要70天 以上。不僅如此,它們都還存在培育成本較高的問題,如林娟等(林娟,唐琳,陳放.2002. 麻瘋樹的組織培養及植株再生.植物生理學通訊38 (3) :252)在種子萌發培養基中 添加了較高濃度的植物激素,6-BA濃度高達2.5mg/L,導致初代培養的麻瘋樹大多數 產生愈傷組織,形成完整苗的最高頻率只有57.8%;陳金洪等(陳金洪,高敏,黃記生. 2006.麻瘋樹莖段離體培養及快速繁殖研究.廣西農業科學.37 (3): 221-223)采用 MS+6BA2.5mg/L + 0.1 0.5mg/LIBA的組合培養基;李化等(李化,曾妮,賈勇炯,唐 琳,陳放.2006.麻瘋樹的促腋芽分枝快繁及生根誘導.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3(5): 1116-1120)則采用了 MS + 1. 0mg/L 6-BA+0,01mg/LIBA+ 5mg/LAgN03培養 基;Sujatha等(M. Sujathal, H.P.S. Makkar and K. Becker. 2005. Shoot bud proliferation from axillary nodes and leaf sections of non-toxic.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47:83 - 90)前 4周采用MS+ 4. 5 -TDZ,后四周將其轉入MS+8.9 BA+2.5pM IBA中才能誘導出 叢生芽。很顯然,這些配方無論是激素用量或是添加物的復雜程度都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麻瘋樹組織培養方法中存在的成本較高,費時費力, 再生率不高等問題,以及本領域一直存在的麻瘋樹組培苗的生根難題,提供一種麻瘋 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以為麻瘋樹組培苗的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本發明提供的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該方法是將成熟去殼的麻 瘋樹種子先進行消毒滅菌,然后取出其中的胚置于pH5.4-6.0的基礎培養基中,在培養 溫度25-35°C,光照強度1500-30001x,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后胚萌發為無菌苗; 將無菌苗分切的單芽莖段置于pH 5.4-6.0的快速繁殖培養基中,在培養溫度25 -35'C , 光照強度1500 -30001x,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7天后即可誘導出叢生芽;將生長至 2-3cm長的叢生芽切下接種于pH 5.4-6.0的生根培養基中,在培養溫度25 -35'C ,光 照強度1500 -30001x,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開始生根,15天后根長達到2-3cm的 壯苗即可移栽,其中快速繁殖培養基是在基礎培養基中,添加0.1 0.5mg/L的6-芐基腺嘌呤(6-BA)和0.15 1.0mg/L的3-吲哚乙酸(IBA)或a-萘乙酸(NAA)組成, 生根培養基是在基礎培養基中,添加0.1 1.0mg/L的3-吲哚乙酸或a-萘乙酸組成,基 礎培養基則是在MS培養基中,添加25 35g/L蔗糖和瓊脂固化而成。
對成熟去殼的麻瘋樹種子的消毒滅菌雖可采用常規的方法,但本發明人在研究中 發現用體積濃度70-80%的酒精處理lmin后種子褐化,萌發時間延長,萌發率降低, 即種子受到了傷害;而用質量濃度0.4-0.5%氯化汞和次氯酸鈉溶液處理5-10min種子污 染率高,而處理超過20min會殺傷種子,降低萌發率,故最好采用經本發明人摸索出 來的優選消毒滅菌方法先用體積濃度70-80%的酒精處理0.5-1分鐘,用無菌水沖洗 2-3次,其后再用質量濃度0.4-0.5%的氯化汞溶液處理10-17分鐘,更優選處理12-15 分鐘或用質量濃度0.4-0.5%的次氯酸鈉溶液處理15-20分鐘,更優選處理16-18分鐘, 最后用無菌水沖洗2-7次,優選沖洗2-3次即可。用優選的消毒滅菌方法處理,其存活 率可達95%以上,且萌發質量好,無褐化現象。
本發明方法中麻瘋樹的無菌苗培育是以不添加激素的基礎培養基MS為好,不僅 成苗率高達90%,而且也節約成本。此外,由種子胚培育無菌苗的培養溫度優選為25 -29。C。
本發明方法中由無菌苗培育叢生芽的培養溫度優選為25 -29°C,且其快速繁殖培 養基優選是在基礎培養基中,添加0.3 0.5mg/L 6-節基腺嘌呤和0.15 0.3mg/L的3-口引哚乙酸組成。
本發明方法中由叢生芽培育生根并長成壯苗所用的生根培養基優選是在基礎培養 基中,添加0.1 0.3mg/L的a-萘乙酸組成。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與積極效果
1、 增殖快用本發明方法,由種子萌發形成可用作外植體的小苗(莖段3-5cm 長)平均需時30天;作為3-5cm長的外植體單芽莖段接種后長成3-5cm長的叢生苗僅 需21天,該叢生苗可一次又一次地用于克隆,至到第n次增殖;到需要長根時,取出 2-3cm高的叢生苗接種到生根培養基,經歷15天發出的根長度達2—3cm即可移栽。 因而,如果從種子萌發的時間開始起算,到第1次增殖苗生根形成完整苗需時66天; 到第2次增殖生根形成完整苗需時為87天;到第3次增殖生根形成完整苗需時為108 天;以后依此類推,故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比其他快繁技術更快捷。
2、 變異小如上所述,因本發明培育增殖苗需時短,種子萌發過程不需要激素, 且外植體材料在培養過程中接觸激素的時間短,所以由激素所引起的變異幾率相對較少。此外,由于培養過程中所用的激素濃度也較小,尤其是沒有使用如2, 4-D等愈 傷誘導力強同時也較易引起變異的激素,因而,本發明引起變異的幾率非常小,更有 利于保持原培養材料的優良種性。
3、 繁殖系數高用本發明方法僅需3周時間,可使一顆種子萌發后產生的一顆 小苗獲得4.25棵小苗,平均增殖系數最高可達4.25,因而可滿足大規模地種植麻瘋樹 的需求。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按一顆麻瘋樹種子一年的最高繁殖系數計算在微繁殖過程中,種子萌發成無菌 苗需要一個月,增殖率為l,即一粒種子沒有增殖,仍然是一棵苗。這棵無菌苗切為一 段,接種后21天可以得到4.25棵小苗,增殖率為4.25。以后每一個半月可以得到8 棵小苗,即增殖率為8。所以本發明的增殖系數可用以下公式計算 □ = 4.25*8n
式中n-繼代次數, 一年12個月,種子萌發一個月,接種的外植體當代需時21天,按 一個月算;以后每增殖一代需時約45天,最后繁殖苗生根需時按一個月算,因此,一 年中繼代次數為6次。所以,
□ = 4. 25X86 = 4.25X262144 = 1114112。
即一年中這棵麻瘋樹種子通過本發明一年可以增殖到百萬苗之多。
4、 成本低本發明方法所用試劑不僅都為常用試劑,且所用種類單一,用量少, 價格便宜,因而成本低。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給出實施例以對本發明作出進一步說明,但所給出的實施例不能理解為對本 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因而本專業的技術人員根據上述本發明的內容和設計思想所作 出的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也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將成熟去殼的麻瘋樹種子用清水反復沖洗5次,再用清水浸泡3h后,移入超凈工 作臺先用體積濃度75。/。酒精處理50s,無菌水沖洗3次,然后用質量濃度0.5%氯化汞 溶液滅菌15min,無菌水沖洗3次。
取出滅菌后種子中的胚置于pH 5.4的基礎培養基MS +30g/L蔗糖+5g/L瓊脂中, 然后在培養溫度25'C,光照強度15001x,按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后胚萌發為無 菌苗。
將無菌苗分剪成單芽莖段置于pH 5.4的快速繁殖培養基MS+0.1mg/L 6-BA+0.15111§^18八+25^蔗糖+5§^瓊脂中,在培養溫度25'C ,光照強度15001x,光照 時間12h/d下培養15天后即可誘導出叢生芽。平均增殖系數1.0。
將生長至2-3cm長的叢生芽剪下接種于pH 5.4的生根培養基MS+0.1mg/L NAA +25^蔗糖+5^瓊脂中,在培養溫度25 °C ,光照強度1500 1x,光照時間12h/d下 培養7天開始生根,15天后生根率達到50%,根長達到2-3cm的壯苗即可移栽。
實施例2
將成熟去殼的麻瘋樹種子用清水反復沖洗4次,再用清水浸泡3h后,移入超凈工 作臺先用體積濃度70%酒精處理303,無菌水沖洗2次,然后用質量濃度0.4%氯化束 溶液滅菌17min,無菌水沖洗3次。
取出滅菌后種子中的胚置于pH5.6的基礎培養基MS +30g/L蔗糖+5g/L瓊脂中,然 后在培養溫度27'C,光照強度2000k,按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后胚萌發為無菌 苗。
將無菌苗分剪成單芽莖段置于pH5.6的快速繁殖培養基MS+0.3mg/L 6-BA +0.15111§^18八+30§^蔗糖+5^瓊脂中,在培養溫度27。C ,光照強度20001x,光照 時間12h/d下培養7天后即可誘導出叢生芽。平均增殖系數3.25。
將生長至2-3cm長的叢生芽切下接種于pH5.6的生根培養基MS+0.1mg/L IBA +30§^蔗糖+5^瓊脂中,在培養溫度27 °C ,光照強度2000 1x,光照時間12h/d下 培養10天開始生根,15天后生根率達到33.3%,根長達到2-3cm的壯苗即可移栽。
實施例3
將成熟去殼的麻瘋樹種子用清水反復沖洗4次,再用清水浸泡3h后,移入超凈工 作臺先用體積濃度80%酒精處理lmin,無菌水沖洗3次,然后用質量濃度0.5%氯化 汞溶液滅菌10min,無菌水沖洗2次。
取出滅菌后種子中的胚置于pH5.8的基礎培養基MS +35g/L蔗糖+5g/L瓊脂中,然 后在培養溫度29°C,光照強度25001x,按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后胚萌發為無菌 苗。
將無菌苗分切成單芽莖段置于pH5.8的快速繁殖培養基MS+0.5mg/L 6-BA +0.15111§^18八+35§/1^蔗糖+5£/1^瓊脂中,在培養溫度29。C ,光照強度25001x,光照 時間12h/d下培養7天后即可誘導出叢生芽。平均增殖系數4.25。
將生長至2-3cm長的叢生芽切下接種于pH5.8的生根培養基MS+0.2mg/L NAA +35§^蔗糖+581瓊脂中,在培養溫度29 °C ,光照強度2500 1x,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開始生根,15天后生根率達到70%,根長達到2-3cm的壯苗即可移栽。 實施例4
將成熟去殼的麻瘋樹種子用清水反復沖洗4次,再用清水浸泡3h后,移入超凈工 作臺先用體積濃度80%酒精處理403,無菌水沖洗3次,然后用質量濃度0.5%氯化汞 溶液滅菌12min,無菌水沖洗2次。
取出滅菌后種子中的胚置于pH6.0的基礎培養基MS +30g/L蔗糖+5g/L瓊脂中,然 后在培養溫度35'C,光照強度30001x,按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后胚萌發為無菌 苗。
將無菌苗分切成單芽莖段置于pH6.0的快速繁殖培養基MS+0.5mg/L 6-BA +1.0111§^18八+30§^蔗糖+58/1^瓊脂中,在培養溫度35。C ,光照強度3000 1x,光照 時間12h/d下培養11天后即可誘導出叢生芽。平均增殖系數2。
將生長至2-3cm長的叢生芽切下接種于pH6.0的生根培養基MS+0.2mg/L IBA +35§^蔗糖+5§化瓊脂中,在培養溫度35'C ,光照強度3000k,光照時間12h/d下培 養8天開始生根,15天后生根率達到46.67%,根長達到2-3cm的壯苗即可移栽。
實施例5
將成熟去殼的麻瘋樹種子用清水反復沖洗4次,再用清水浸泡3h后,移入超凈工 作臺先用體積濃度70%酒精處理lmin,無菌水沖洗3次,然后用質量濃度0.4%次氯 酸鈉溶液滅菌15min,無菌水沖洗3次。
取出滅菌后種子中的胚置于pH5.5的基礎培養基MS +30g/L蔗糖+5g/L瓊脂中,然 后在培養溫度32'C,光照強度25001x,按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后胚萌發為無菌 苗。
將無菌苗分切成單芽莖段置于pH5.5的快速繁殖培養基MS+0.4mg/L 6-BA +0.3111§/]:18八+308/1^蔗糖+5^瓊脂中,在培養溫度32'C ,光照強度2500 lx,光照 時間12h/d下培養9天后即可誘導出叢生芽。平均增殖系數3.5。
將生長至2-3cm長的叢生芽切下接種于pH5.5的生根培養基MS+0.3mg/L NAA +30§^蔗糖+58幾瓊脂中,在培養溫度32'C ,光照強度2500ix,光照時間12h/d下培 養5天開始生根,15天后生根率達到83.33%,根長達到2-3cm的壯苗即可移栽。
實施例6
將成熟去殼的麻瘋樹種子用清水反復沖洗3次,再用清水浸泡3h后,移入超凈工 作臺先用體積濃度75%酒精處理lmin,無菌水沖洗3次,然后用質量濃度0.5%次氯酸鈉溶液滅菌20min,無菌水沖洗3次。
取出滅菌后種子中的胚置于pH5.8的基礎培養基MS +35g/L蔗糖+5g/L瓊脂中,然 后在培養溫度28'C,光照強度20001x,按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后胚萌發為無菌 苗。
將無菌苗分切成單芽莖段置于pH5.8的快速繁殖培養基MS+0.5mg/L 6-BA +0.15mg/LNAA+35g/L蔗糖+5g/L瓊脂中,在培養溫度28'C ,光照強度2000 1x,光 照時間12h/d下培養7天后即可誘導出叢生芽。平均增殖系數4.07。
將生長至2-3cm長的叢生芽剪下接種于pH5.8的生根培養基MS+0.1mg/L NAA 十35g/L蔗糖+5g/L瓊脂中,在培養溫度28。C ,光照強度20001x,光照時間12h/d下培 養6天開始生根,15天后生根率達到50%,根長達到2-3cm的壯苗即可移栽。
實施例7
將成熟去殼的麻瘋樹種子用清水反復沖洗3次,再用清水浸泡3h后,移入超凈工 作臺先用體積濃度80%酒精處理30 s,無菌水沖洗2次,然后用質量濃度0.45%次氯 酸鈉溶液滅菌16min,無菌水沖洗6次。
取出滅菌后種子中的胚置于pH5.8的基礎培養基MS +25g/L蔗糖+5g/L瓊脂中,然 后在培養溫度28'C,光照強度2000k,按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后胚萌發為無菌 苗。
將無菌苗分切成單芽莖段置于pH5.8的快速繁殖培養基MS+0.3mg/L 6-BA +0.31^/1^^+25§/1^蔗糖+5§^瓊脂中,在培養溫度28-C ,光照強度2000 lx,光照 時間12h/d下培養12天后即可誘導出叢生芽。平均增殖系數2.5。
將生長至2-3cm長的叢生芽剪下接種于pH5.8的生根培養基MS+0.1mg/L NAA +258化蔗糖+52^瓊脂中,在培養溫度28'C ,光照強度20001x,光照時間12h/d下培 養15天開始生根,基部產生大量愈傷組織,生根率達到25%,根長達到2-3cm的壯苗 即可移栽。
實施例8
將成熟去殼的麻瘋樹種子用清水反復沖洗3次,再用清水浸泡3h后,移入超凈工 作臺先用體積濃度75%酒精處理40 3,無菌水沖洗3次,然后用質量濃度0.5%次氯酸 鈉溶液滅菌18min,無菌水沖洗3次。
取出滅菌后種子中的胚置于pH5.6的基礎培養基MS +30g/L蔗糖+5g/L瓊脂中,然 后在培養溫度26'C,光照強度20001x,按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后胚萌發為無菌苗。
將無菌苗分切成單芽莖段置于pH5.6的快速繁殖培養基MS+0.1mg/L 6-BA +1.01^/1^^+308/1^蔗糖+5§^瓊脂中,在培養溫度26'C ,光照強度20001x,光照 時間12h/d下培養15天后即可誘導出叢生芽。平均增殖系數1.07。
將生長至2-3cm長的叢生芽切下接種于pH5.6的生根培養基MS+1.0mg/L IBA 十30g/L蔗糖+5g/L瓊脂中,在培養溫度26'C ,光照強度20001x,光照時間12h/d下培 養15天開始生根,基部產生大量愈傷組織,生根率達到20%,根長達到2-3cm的壯苗 即可移栽。
權利要求
1、一種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該方法是將成熟去殼的麻瘋樹種子先進行消毒滅菌,然后取出其中的胚置于pH5.4-6.0的基礎培養基中,在培養溫度25-35℃,光照強度1500-3000lx,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后胚萌發為無菌苗;將無菌苗分切的單芽莖段置于pH5.4-6.0的快速繁殖培養基中,在培養溫度25-35℃,光照強度1500-3000lx,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7天后即可誘導出叢生芽;將生長至2-3cm長的叢生芽剪下接種于pH5.4-6.0的生根培養基中,在培養溫度25-35℃,光照強度1500-3000lx,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開始生根,15天后根長達到2-3cm的壯苗即可移栽,其中快速繁殖培養基是在基礎培養基中,添加0.1~0.5mg/L的6-芐基腺嘌呤和0.15~1.0mg/L的3-吲哚乙酸或α-萘乙酸組成;生根培養基是在基礎培養基中,添加0.1~1.0mg/L的3-吲哚乙酸或α-萘乙酸組成,基礎培養基則是在MS培養基中,添加25~35g/L蔗糖和瓊脂固化而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該方法的消毒 滅菌是先用體積濃度70-80%的酒精處理0.5-1分鐘,用無菌水沖洗2-3次,其后再用 質量濃度0.4-0.5%的氯化汞溶液處理10-17分鐘或用質量濃度0.4-0.5°/。的次氯酸鈉溶液 處理15-20分鐘,最后用無菌水沖洗2-7次即可。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該方法的消毒 滅菌是先用體積濃度70-80%的酒精處理0.5-1分鐘,用無菌水沖洗2-3次,其后再用 質量濃度0.4-0.5%的氯化汞溶液處理12-15分鐘或用質量濃度0.4-0.5%的次氯酸鈉溶液 處理16-18分鐘,最后用無菌水沖洗2-3次即可。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該方 法中由種子胚培育無菌苗的培養溫度為25 -29°C。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該方 法中由無菌苗培育叢生芽的培養溫度為25 -29'C,且其快速繁殖培養基是在基礎培養 基中,添加0.3 0.5mg/L的6-芐基腺嘌呤和0.15 0.3mg/L的3-吲哚乙酸組成。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該方法中由無 菌苗培育叢生芽的培養溫度為25 -29'C,且其快速繁殖培養基是在基礎培養基中,添 加0.3 0.5mg/L的6-芐基腺嘌呤和0.15 0.3mg/L的3-吲哚乙酸組成。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該方法中培育叢生芽生根并長成壯苗所用的生根培養基是在基礎培養基中,添加0.1 0.3mg/L的a-萘乙酸組成。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該方法中培育 叢生芽生根并長成壯苗所用的生根培養基是在基礎培養基中,添加0.1 0.3mg/L的a-萘乙酸組成。
9、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該方法中培育 叢生芽生根并長成壯苗所用的生根培養基是在基礎培養基中,添加0.1 0.3mg/L的(x-萘乙酸組成。
10、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該方法中培 育叢生芽生根并長成壯苗所用的生根培養基是在基礎培養基中,添加0.1 0.3mg/L的 a-萘乙酸組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麻瘋樹微苗組培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方法,是將消毒滅菌后麻瘋樹種子中的胚置于pH5.4-6.0的基礎培養基中,在培養溫度25-35℃,光照強度1500-3000lx,光照時間12h/d下培養5天后胚萌發為無菌苗;將無菌苗分切的單芽莖段置于快速繁殖培養基中,繼續培養7天后即可誘導出叢生芽;將生長至2-3cm長的叢生芽切下接種于生根培養基中,再繼續培養5天開始生根,15天后根長達到2-3cm的壯苗即可移栽。用本發明方法從種子萌發到第1次增殖苗生根完成只需66天,增殖快;培養過程所用激素濃度小,接觸時間短,變異幾率小;用一粒種子3周時間,可獲得4.25棵小苗,繁殖系數高;所用試劑種類單一,用量少,價格便宜,成本低。
文檔編號A01H4/00GK101574058SQ20091005961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6日
發明者樺 宗, 王勝華, 放 陳 申請人: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