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百合副產品加工飼料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養殖飼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百合副產品加工飼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蘭州百合是一種生長在甘肅省蘭州市海拔在1800 2200米左右的高寒陰濕山區的一種特色農產品,它在自然生態環境下生長需要3 5年,主要種植在蘭州市七里河區, 是甘肅的名優特產。蘭州百合營養豐富,香甜可口,具有潤肺養顏,止咳化痰,清心安神,調節飲食之功效,歷來被當作朝廷供品,有蔬菜人參之美譽,聞名全國。蘭州百合是蘭州市重要的農業特色產業,更是七里河區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 2001年12月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將“蘭州百合”證明商標授予七里河區,2004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開始對蘭州百合原產地域進行長期保護,蘭州百合產業化也被列為“國家山區農業產業化試點示范項目”。蘭州百合栽培面積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2009年蘭州市七里河區百合留床面積達到4. 2萬畝。在蘭州百合核心生產區西果園鎮建立了省、市級無公害標準化示范基地1182畝,建成標準化示范區3. 2萬畝;建成百合示范鄉鎮5個,種植戶達到10%4戶,無公害百合認證面積達到3. 7萬畝。2009年百合產量達到1514萬公斤,總產值14383萬元,占全區農業總產值的31. 7% ;農民人均百合收入1356元,占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2. 2%. 此外,蘭州百合加工已經形成了一個較大規模的企業群體,蘭州市七里河區現有將近100 家百合加工企業。目前蘭州百合在市面上大面積銷售的產品主要是真空包裝鮮百合和百合干,由于百合的出品率一般在60% 80%之間,儲藏時間越長出品率越低,加之百合銷售市場價格上漲較快,普通消費者對蘭州百合消費降低,人工工資、運輸費用的不斷上漲,企業生存壓力很大。蘭州百合生產企業要解決發展這一問題的辦法之一就是將百合綜合利用,而百合外皮和根蒂就是一種可以再利用的加工副產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充分利用百合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物百合外皮和根蒂為原料,與大豆粕、葵花粕、玉米粉、飼料強化劑混合,生產一種節糧,降耗,并且能保證營養成分,符合國家配合飼料標準的飼料加工方法。
附圖為利用百合副產品百合外皮和根蒂為原料加工飼料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1)將百合加工過程中剝去不用的百合外皮和百合根蒂清洗,并將清洗后的百合外皮打漿;
(2)按一定比例將玉米粉,大豆粕、葵花粕、雞蛋殼、飼料強化劑與百合漿,百合根
帝混合;(3)將混合后的原料攪拌均勻后利用飼料顆粒機進行擠壓成型,微波干燥、冷卻、 定量包裝后得到符合國家標準的百合飼料成品;本發明是利用百合加工過程中產生的20% 40%破損,腐爛的外皮和根蒂為主要原料加工飼料,所以在將破損,腐爛的百合外皮打漿前需要將變質的部分去除。本發明充分利用了百合外皮和根蒂中豐富的營養成分,特別是蛋白質、粗纖維、維生素等得到充分的利用,配以符合國家標準的適合不同動物品種、品系的飼料強化劑,能保證飼料營養素滿足不同飼養對象,如家禽、豬、牛、羊、魚寵物等不同生理期營養的要求。因此利用百合外皮和根蒂為主要原料,部分代替飼料用糧所生產的百合飼料各項指標能夠達到國家相關標準規定的指標要求。本發明在加工飼料過程中充分利用了百合外皮中含有的水分,所以在混合過程中不需要額外加水,達到了節水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本發明在飼料擠壓成型過程中會產生高溫,這會對飼料產生殺菌作用,在干燥過程中選用微波干燥也是對飼料的二次殺菌,同時節約了傳統顆粒飼料加工所消耗燃煤或 H1^ ο
權利要求
1. 一種百合副產品加工飼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將百合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物百合外皮和根蒂為原料,與大豆粕、葵花粕、玉米粉、飼料強化劑混合加工成符合國家配合飼料標準的飼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百合副產品加工飼料的方法,屬于養殖飼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內容是充分利用百合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物百合外皮和根蒂為主要原料,與大豆粕、葵花粕、玉米粉、飼料強化劑等混合,生產一種節糧,降耗,并且能保證營養成分,符合國家配合飼料標準的飼料加工方法。
文檔編號A23K1/14GK102204628SQ20111011812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9日
發明者張生堂, 楊虎, 馬元彪, 高作旺, 高國強 申請人:蘭州甜甜百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