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塑料盤育秧埯苗全自動插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稻田插秧農機具,特別是涉及塑料盤育秧埯苗全自動插秧機。
背景技術:
水稻在插秧時,需要將秧苗的根部栽植在地下預定的深度,株距均勻達預定距離,且每株棵數均勻,這些約束條件給目前的機械化插秧帶來一定的困難。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省工、省時、省力,因此,廣大的水稻種植區引進一條龍的機械育苗和插秧技術,插秧時將整塊的秧苗進行切割,再到插秧機上分切插秧,其插秧深度和株距基本上能達到預定要求,但在秧苗分切時易傷苗根,而且每埯棵數不均勻,緩苗慢,不易返青,結果誤了農時,不利增產增收。這種引進機器結構復雜,不易維修,價格昂貴,不適用較小地塊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育苗采用埯苗棵數均勻,不傷根,株距深淺可調,緩苗快,省工、省時、省力,有利增產增收,適合大小不同地塊使用的塑料盤育秧埯苗全自動插秧機。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塑料盤育秧埯苗全自動插秧機,包括機架、發動機、變速箱、行走輪、曲軸、送秧機構、取秧機構、插秧機構。所述的發動機安裝在變速箱前端的機架上,發動機輸出軸通過皮帶傳動連接變速箱輸入軸,變速箱兩端輸出軸連接曲軸,曲軸兩端以軸承支撐在機架上,曲軸同時驅動行走輪、送秧機構、取秧機構和插秧機構。機架兩側裝有行走輪軸,機架外側和內側的行走輪軸上分別安裝有行走輪和行走輪驅動齒輪,曲軸上裝有鉤形撥齒爪,其鉤形撥齒爪上裝有彈簧,鉤形撥齒爪與行走輪驅動齒輪的齒部連接,并以彈簧力壓緊。所述送秧機構,包括送秧支架、送秧盤、育秧盤卷輥、橫向驅動齒輪、卷輥鏈輪。送秧支架固定在機架上方,送秧盤以兩側滑動連接在送秧支架的兩側導軌上,四個育秧盤卷輥分別固定在送秧支架上方所設的四個輥軸上,四個卷輥鏈輪分別固定在四個輥軸上,四個卷輥鏈輪每兩個為一組,分成兩組分別設在送秧盤兩側為對稱結構,每組的兩個卷輥鏈輪由鏈條連接,其中內側的卷輥鏈輪固定連接有棘輪,棘輪與固定連接在橫向齒條上的棘爪連接,橫向齒條裝在固定連接送秧支架上的齒條滑槽內可橫向滑動,橫向齒條與橫向驅動齒輪哨合,又同時與縱向推動齒條或縱向拉動齒條嚙合,縱向推動齒條和縱向拉動齒條通過連接桿固定在送秧盤上。送秧盤中間部位固定連接有供送秧盤縱向一往一返的縱向驅動齒條,縱向驅動齒條與往返撥動卡連接。所述取秧機構,包括傳動錐齒輪、下端主動皮帶輪、上端從動皮帶輪、彈性取秧爪、四個彈性取秧爪均通過四個取秧軸分別固定在送秧支架上,每個取秧軸上裝有上端從動皮帶輪,下端主動皮帶輪通過皮帶輪軸固定連接在機架上,從動錐齒輪裝在皮帶輪軸上,從動錐齒輪與安裝在曲軸上的主動錐齒輪嚙合。所述插秧機構,包括秧導管、滑動套、沖穴爪、夾秧爪及夾秧爪外殼體。夾秧爪外殼體固定在機架的底部,秧導管與夾秧爪外殼體固定連接,滑動套套裝在秧導管上,夾秧爪布設在秧導管兩側,夾秧爪上端與滑動套鉸接,下端穿過夾秧爪外殼體露出夾秧爪外殼體底部,兩夾秧爪之間連接有彈簧,沖穴爪設在夾秧爪前后兩側,固定在夾秧爪外殼體上。所述滑動套通過連桿與曲軸連接。上述的往返撥動卡為V形狀,下面連接一個兩端向下彎曲的彎砣桿,彎砣桿上穿裝有環形重砣,往返撥動卡轉動連接在撥動卡滑動套的套軸上,撥動卡滑動套套裝在與機架固定連接的撥動卡立柱上,撥動卡滑動套設有動力塊,動力塊搭接在插秧機構上的滑動套上。上述彈性取秧爪內裝寬度不同漸開式舌片,彈性取秧爪沿漸開式舌片轉動一張一合,漸開式舌片固定在送秧支架上。本發明插秧四行,在發動機驅動下自動行走,邊自動插秧,插秧效率高,豎直插秧,沒有漏插,插秧行距、株距一致,株距、深淺可調,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圖。圖3是圖I的K向視圖。圖4是取秧機構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右側視圖。圖6是插秧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塑料盤育秧埯苗全自動插秧機,包括機架I、發動機2、變速箱3、行走輪5、曲軸6、送秧機構8、取秧機構7、插秧機構4。所述的發動機2安裝在變速箱3前端的機架I上,發出機2的輸出軸通過皮帶傳動連接變速箱3的輸入軸,變速箱3兩端輸出軸連接曲軸6,曲軸6兩端以軸承支撐在機架上,曲軸同時驅動行走輪5、送秧機構8、取秧機構7和插秧機構
4。在機架I兩側裝有行走輪軸21,機架外側和內側的行走輪軸21上分別安裝有行走輪5和行走輪驅動齒輪19,曲軸6上裝有鉤形撥齒爪18,其鉤形撥齒爪18上裝有彈簧20,鉤形撥齒爪18與行走輪驅動齒輪19的齒部連接,并以彈簧力壓緊,曲軸帶動鉤形撥齒爪推動行走輪驅動齒輪帶動行走輪向前運動。所述送秧機構8,包括送秧支架22、送秧盤24、育秧盤卷輥25、橫向驅動齒輪12、卷輥鏈輪23。送秧支架22固定在機架I上方,送秧盤24以兩側滑動連接在送秧支架22的兩側導軌9上,四個育秧盤卷輥25分別固定在送秧支架22上方所設的四個輥軸10上,四個卷輥鏈輪23分別固定在四個輥軸10上,每兩個為一組,分成兩組分別設在送秧盤24兩側為對稱結構,每組的兩個卷輥鏈輪23由鏈條連接,其中內側的卷輥鏈輪固定連接有棘輪26,棘輪26與固定連接在橫向齒條11上的棘爪27連接,橫向齒條11裝在固定連接送秧支架22上的滑槽內可橫向滑動,橫向齒條11與橫向驅動齒輪12嚙合,橫向驅動齒輪12又同時與縱向推動齒條28或縱向拉動齒條29嚙合,縱向推動齒條28和縱向拉動齒條29通過連接桿固定在送秧盤24上(見圖2)。送秧盤24中間部位固定連接有供送秧盤縱向一往一返的縱向驅動齒條30,縱向驅動齒條30與往返撥動卡31連接(見圖
3),往返撥動卡31為V形狀,下面連接一個兩端向下彎曲的彎砣桿33,彎砣桿33上穿裝有環形重砣35,往返撥動卡31轉動連接在撥動卡滑動套37的套軸32上,撥動卡滑動套37套裝在與機架固定連接的撥動卡立柱36上,撥動卡滑動套37設有動力塊38,動力塊38搭接在插秧機構4上的滑動套42上。所述取秧機構7,包括傳動錐齒輪、下端主動皮帶輪15、上端從動皮帶輪13、彈性取秧爪39。四個彈性取秧爪39均通過四個取秧軸41分別固定在送秧支架22上,每個取秧軸41上裝有上端從動皮帶輪13,下端主動皮帶輪15通過皮帶輪軸14固定連接在機架I上,從動錐齒輪16裝在皮帶輪軸14上,從動錐齒輪16與安裝在曲軸6上的主動錐齒輪17嚙合。所述取秧爪39內裝寬度不同漸開式舌片40 (見圖4、5),漸開式舌片固定在送秧支架22上。所述插秧機構4 (見圖6),包括秧導管48、滑動套42、沖穴爪46、夾秧爪45及夾秧爪外殼體44。夾秧爪外殼體44固定在機架I的底部,秧導管48與夾秧爪外殼體44固定連接,滑動套42套裝在秧導管48上,夾秧爪45布設在秧導管48兩側,夾秧爪45上端與滑動套42鉸接,下端穿過夾秧爪外殼體44露出夾秧爪外殼體底部,兩夾秧爪45之間連接有彈簧43,沖穴爪46設在夾秧爪45之間的前后兩側,固定在夾秧爪外殼體44上。所述滑動套42通過連桿47與曲軸6連接。本機的發動機2通過變速箱3帶動曲軸6轉動,曲軸6上的鉤形撥齒爪18推動行走輪驅動齒輪19,行走輪5前進,曲軸6同時通過連桿47帶動插秧機構4的滑動套42上下 移動并通過夾秧爪45插秧,滑動套42每次向上滑動頂動送秧機構8的撥動卡滑動套37向上滑動,帶動往返撥動卡31撥動送秧盤24上的縱向驅動齒條30,使送秧盤24縱向移動,其往返由重砣35上的牽繩34控制換向,由連接在送秧盤上的縱向推動齒條28或縱向拉動齒條29使橫向驅動齒輪12帶動育秧盤卷輥25轉動,將秧苗傳給取秧爪39,取秧爪隨上端從動皮帶輪13的轉動,再通過漸開式舌片40使取秧爪39 —張一合,張開將秧苗喂入秧導管48中,合時到送秧盤24上取秧,曲軸同時驅動行走輪、送秧機構、取秧機構和插秧機構完成一次插秧動作。
權利要求
1.塑料盤育秧埯苗全自動插秧機,包括機架(I)、發動機(2)、變速箱(3)、行走輪(5)、曲軸(6)、送秧機構(8)、取秧機構(7)、插秧機構(4),所述的發動機(2)安裝在變速箱(3)前端的機架(I)上,發出機(2 )的輸出軸通過皮帶傳動連接變速箱(3 )的輸入軸,變速箱(3 )的兩端輸出軸連接曲軸(6),曲軸(6)兩端以軸承支撐在機架上,曲軸同時驅動行走輪(5)、送秧機構(8)、取秧機構(7)和插秧機構(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I)兩側裝有行走輪軸(21),機架外側和內側的行走輪軸(21)上分別安裝有行走輪(5 )和行走輪驅動齒輪(19 ),曲軸(6 )上裝有鉤形撥齒爪(18 ),其鉤形撥齒爪(18 )上裝有彈簧(20 ),鉤形撥齒爪(18 )與行走輪驅動齒輪(19)的齒部連接,并以彈簧力壓緊,曲軸帶動鉤形撥齒爪推動行走輪驅動齒輪帶動行走輪向前運動;所述送秧機構(8),包括送秧支架(22)、送秧盤(24)、育秧盤卷輥(25)、橫向驅動齒輪(12)、卷輥鏈輪(23),送秧支架(22)固定在機架(I)上方,送秧盤(24)以兩側滑動連接在送秧支架(22)的兩側導軌(9)上,四個育秧盤卷輥(25)分別固定在送秧支架(22)上方所設的四個輥軸(10)上,四個卷輥鏈輪(23)分別固定在四個輥軸(10)上,每兩個為一組,分成兩組分別設在送秧盤(24)兩側為對稱結構,每組的兩個卷輥鏈輪(23)由鏈條連接,其中內側的卷輥鏈輪固定連接有棘輪(26),棘輪(26)與固定連接在橫向齒條(11)上的棘爪(27)連接,橫向齒條(11)裝在固定連接送秧支架(22)上的齒條滑槽內可橫向滑動,橫向齒條(11)與橫向驅動齒輪(12)哨合,橫向驅動齒輪(12)又同時與縱向推動齒條(28 )或縱向拉動齒條(29 )嚙合,縱向推動齒條(28 )和縱向拉動齒條(29 )通過連接桿固定在送秧盤(24)上,送秧盤(24)中間部位固定連接有供送秧盤縱向一往一返的縱向驅動齒條(30),縱向驅動齒條(30)與往返撥動卡(31)連接;所述取秧機構(7),包括傳動錐齒輪、下端主動皮帶輪(15)、上端從動皮帶輪(13)、彈性取秧爪(39),四個彈性取秧爪(39)均通過四個取秧軸(41)分別固定在送秧支架(22)上,每個取秧軸(41)上裝有上端從動皮帶輪(13),下端主動皮帶輪(15)通過皮帶輪軸(14)固定連接在機架(I)上,從動錐齒輪(16)裝在皮帶輪軸(14)上,從動錐齒輪(16)與安裝在曲軸(6)上的主動錐齒輪(17)嚙合;所述插秧機構(4),包括秧導管(48)、滑動套(42)、沖穴爪(46)、夾秧爪(45)及夾秧爪外殼體(44),夾秧爪外殼體(44)固定在機架(I)的底部,秧導管(48 )與夾秧爪外殼體(44)固定連接,滑動套(42 )套裝在秧導管(48 )上,夾秧爪(45 )布設在秧導管(48 )兩側,夾秧爪(45)上端與滑動套(42)鉸接,下端穿過夾秧爪外殼體(44)露出夾秧爪外殼體底部,兩夾秧爪(45)之間連接有彈簧(43),沖穴爪(46)設在夾秧爪(45)之間的前后兩側,固定在夾秧爪外殼體(44)上,所述滑動套(42 )通過連桿(47 )與曲軸(16 )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盤育秧埯苗全自動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返撥動卡(31)為V形狀,下面連接一個兩端向下彎曲的彎砣桿(33),彎砣桿(33)上穿裝有環形重砣(35),往返撥動卡(31)轉動連接在撥動卡滑動套(37)的套軸(32)上,撥動卡滑動套(37 )套裝在與機架(I)固定連接的撥動卡立柱(36 )上,所述重砣(35 )連接有牽繩(34 ),牽繩(34 )兩端固定在送秧盤(24 )兩側,拉動重砣使往返撥動卡(31)換向,撥動卡滑動套(37 )設有動力塊(38),動力塊(38)搭接在插秧機構(41)上的滑動套(42)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盤育秧埯苗全自動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取秧爪(39)內裝寬度不同的漸開式舌片(40),彈性取秧爪(39)沿漸開式舌片(40)軸動一張一合,漸開式舌片(40)固定在送秧支架(22)上。
全文摘要
塑料盤育秧埯苗全自動插秧機,包括機架、發動機、變速箱、行走輪、曲軸、送秧機構、取秧機構、插秧機構。發動機通過變速箱連接曲軸,曲軸同時驅動行走輪、送秧機構、取秧機構和插秧機構。育秧盤放在送秧盤上并由育秧盤卷輥帶動縱向橫向運動,取秧機構的取秧爪將埯苗喂給插秧機構的秧導管中,插秧機邊自動行走,邊自動插秧,動作協調一致自動插秧。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具有插秧效率高,豎直插秧,不漏插,深淺一致不浮苗,插秧行距,株距一致,深淺度可調,適合廣大農村使用。
文檔編號A01C11/02GK102960102SQ20111025709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日
發明者杜玉勝 申請人:杜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