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生物活性的芳基吡咯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殺蟲、殺螨、殺真菌生物活性的芳基吡咯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中國專利ZL 88106516. I中公開了由美國氰胺公司研制的一系列芳基吡咯類化合物,其中化合物4-溴-2-(4-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A)具有優異而廣譜的生物活性,但其對植物藥害非常嚴重,無法作為植物保護劑;為在保持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前提下,降低其對植物的藥害,氰胺公司通過進一步的合成與篩選,又發現另一化合物即已被開發為殺蟲、殺螨和殺線蟲劑的4-溴2-(4-氯苯基)-I-乙氧基甲基-5-三氟甲基批咯-3-腈(B)(試驗代號AC303630,通田名稱chlorfenapyr,商品名稱kotetsu、除盡)。除盡作為唯一的商品化的芳基吡咯類殺蟲、殺螨劑,對某些害蟲、害螨是有用的,并對某些害蟲、害螨具有優異的防效。但除盡對人畜的毒性較高,它對雌大鼠急性經口 LD5tl為 459mg/kg,雄大鼠為223mg/kg,同時,它對魚、蜜蜂等的毒性亦較高,如它對日本鯉魚的LC5tl 為 O. 5mg/kg。雜環、含氟化合物及手性化合物是現代農藥活性物質的發展方向,為獲得對人畜毒性低,對魚安全,同時仍具有非常滿意的殺蟲、殺螨效果,甚至還兼具理想的殺菌效果的芳基吡咯化合物,我們將手性碳原子或鹵代烯引入其中,設計并合成未見文獻報道的式(I) 所示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芳基吡咯類化合物。其中部分化合物(如01、09等)對部分靶標顯示出較除盡更高的生物活性。
權利要求
1. 一種芳基吡咯類化合物及其異構體,其特征在于用通式(I)表示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芳基吡咯類化合物及其異構體,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的 化合物包括幾何異構體E式和Z式,以及E式和Z式的混合物;包括立體異構體R式和S式, 以及R式和S式的混合物;包括幾何異構體(Z/E式)和立體異構體(R/S式)的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I 2中任一項所述的芳基吡咯類化合物及其異構體,其特征在于通 式⑴所示的化合物是(R/S) I-(2-氯-I-甲氧基こ基)-4-溴-2- (4-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 (R/S) I-(2-氯-I-こ氧基こ基)-4-溴-2- (4-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I- (3,3- ニ氯-2-烯丙基)-4-溴-2- (4-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_3_腈;I- (2-烯丙基)-4-溴-2- (4-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I- (2-甲基-2-烯丙基)-4-溴-2- (4-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E) I-(3-氯-2-烯丙基)-4-溴-2- (4-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_3_腈;(Z) I-(3-氯-2-烯丙基)-4-溴-2- (4-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
4.根據權利要求I 3中任一項所述的芳基吡咯類化合物及其異構體的制備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溶劑四氫呋喃或N,N-ニ甲基甲酰胺中,用堿氫化鈉、醇鈉或氫氧化鈉處理式 (II)的化合物,然后加入式(III)或式(IV)的化合物,即得通式(I)的化合物,如反應式1-1或反應式1-2 反應式1-1
5.根據權利要求I 3中任一項所述的芳基吡咯類化合物及其異構體在制備對害蟲、 害螨或病菌有防治效果的藥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式(I)所示的具有殺蟲、殺螨和/或殺菌生物活性的芳基吡咯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其中I.R選自以下基團X是鹵素;R4,R5是氫、烷基、鹵代烷基;R6,R7,R8是氫、鹵素、烷基、鹵代烷基;II.Ln選自以下基團的一個或多至5個氫,鹵素,烷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亞磺酰基,烷基磺酰基,鹵代烷基,鹵代烷氧基,鹵代烷硫基,鹵代烷基亞磺酰基,鹵代烷基磺酰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III.n是一個從1至5的整數;IV.R1,R2和R3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并代表氫,鹵素,氰基,硝基,三氟甲基。本發明公開了式(I)所示的芳基吡咯類化合物,在0.5~5000mg/L用量下具有殺蟲、殺螨和/或殺菌生物活性。
文檔編號A01P7/04GK102584667SQ20111043294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明者余淑英, 劉興平, 喻快, 左文清, 柳愛平, 歐曉明, 毛冠群, 裴暉, 陳明, 黃超群 申請人:湖南化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