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的插秧機分插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插秧機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的插秧機分插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經試驗研究表明,有些地區的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所需行距為170mm左右,而目前水稻插秧機的行距多為300mm或240mm,無法滿足這些地區的雜交稻制種要求;而且現有的母本移栽方式多為人工移栽,其工序繁瑣、耗工量大、工時長、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并且會影響種子的產量和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的插秧機分插機構,解決了現有的雜交稻雜交制種大多數使用人工移栽的落后生產方法,其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同時水稻插秧機的行距多為300mm或240mm,不能滿足該地區的雜交稻制種要求等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用于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的插秧機分插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撐臂、鏈輪軸、栽植臂、曲柄、搖桿、秧爪、凸輪、撥叉、推秧器,所述支撐臂前端設有鏈輪軸,所述鏈輪軸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曲柄,所述曲柄的端部固定安裝有栽植臂,所述栽植臂后端連接有搖桿,所述搖桿轉動安裝在支撐臂前端面上的支架上,所述栽植臂前端安裝有秧爪和推秧器,所述推秧器位于秧爪的中部,且由凸輪和撥叉驅動,所述凸輪和撥叉相互配合的安裝于栽植臂內,所述撥叉上方的栽植臂內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孔中設有彈簧,所述彈簧下端頂在撥叉上。所述的鏈輪軸上固定安裝有鏈輪,所述鏈輪通過支撐臂內的鏈條與動力傳動連接。所述的支架固定安裝與支撐臂的前端面上,其呈Y形結構,其兩側分別的固定軸的端部轉軸安裝有軸套,所述軸套固定安裝于搖桿的后端部。所述的推秧器包括有桿體,所述桿體后端部與撥叉固定連接,所述桿體前端面設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秧爪之間的間隙內。所述的撥叉為一桿體,其后端部設有與凸輪配合的圓弧面,所述凸輪轉動安裝于栽植臂內,所述撥叉的前端部與推秧器固定連接。其原理是曲柄固定在鏈輪軸上,動力傳動到鏈輪,帶動曲柄做圓周運動,搖桿做一定角度的往復擺動,栽植臂做平面內的復雜運動。當秧爪插入田面時,凸輪與撥叉分離接觸,并在推秧彈簧的作用下推動推秧器使秧苗脫離秧爪而栽植于田間。如支撐臂兩側栽植臂的行距設計為170mm,比普通插秧機的行距縮短130mm,滿足了使用要求。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設計其支撐臂兩側的栽植臂行距,能夠滿足這些地區對母本移栽的行距要求,該機構的整機是獨輪乘坐式,因此能夠大大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插秧效率,節省農時,降低生產成本,并解決了勞力緊缺和種子質量不穩定等問題。
圖I是本發明的俯視圖。圖2是本發明的左側視圖。圖3是圖I中A-A的剖面圖。·圖4是本發明與秧箱的裝配簡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附圖,一種用于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的插秧機分插機構,包括有支撐臂3、鏈輪軸I、栽植臂5、曲柄2、搖桿4、秧爪6、凸輪8、撥叉10、推秧器7,支撐臂3前端設有鏈輪軸1,鏈輪軸I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曲柄2,曲柄2的端部固定安裝有栽植臂5,栽植臂5后端連接有搖桿4,搖桿4轉動安裝在支撐臂3前端面上的支架上,栽植臂5前端安裝有秧爪6和推秧器7,推秧器7位于秧爪6的中部,且由凸輪8和撥叉10驅動,凸輪8和撥叉10相互配合的安裝于栽植臂5內,撥叉10上方的栽植臂5內設有導向孔,導向孔中設有彈簧9,彈簧9下端頂在撥叉10上;鏈輪軸I上固定安裝有鏈輪,鏈輪通過支撐臂3內的鏈條與動力傳動連接;支架固定安裝與支撐臂3的前端面上,其呈Y形結構,其兩側分別的固定軸的端部轉軸安裝有軸套,軸套固定安裝于搖桿4的后端部;推秧器7包括有桿體,桿體后端部與撥叉10固定連接,桿體前端面設有推板,推板位于秧爪6之間的間隙內;撥叉10為一桿體,其后端部設有與凸輪8配合的圓弧面,凸輪8轉動安裝于栽植臂5內,撥叉10的前端部與推秧器7固定連接。動力通過支撐臂3內的鏈條傳動給鏈輪軸1,帶動曲柄2做圓周運動,搖桿4做往復擺動,而栽植臂5做平面內的復雜運動。動力除了傳遞給分插機構外,還要傳遞給秧箱,使得秧箱沿著導軌作左右往復運動。在與栽植臂5固結為一個構件的秧爪6按預定軌跡(SP連桿曲線)進入導軌12上取秧口 13切取秧箱11上的秧苗后插入田面。當秧爪6插入田面時由凸輪8與撥叉10脫離接觸,在推秧彈簧9的壓力作用下,推動推秧器7使秧苗脫離秧爪6而栽植于田間,之后隨著凸輪8與撥叉10的再次接觸,推秧器7又返回到分離前的位置,分插機構就是通過這個周而復始的回轉過程進行工作的。與現有的插秧機相比,本發明行距為170mm,可保證一些地區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的行距要求,本發明插秧深度可調,結構合理,可操作性強。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的插秧機分插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撐臂、鏈輪軸、栽植臂、曲柄、搖桿、秧爪、凸輪、撥叉、推秧器,所述支撐臂前端設有鏈輪軸,所述鏈輪軸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曲柄,所述曲柄的端部固定安裝有栽植臂,所述栽植臂后端連接有搖桿,所述搖桿轉動安裝在支撐臂前端面上的支架上,所述栽植臂前端安裝有秧爪和推秧器,所述推秧器位于秧爪的中部,且由凸輪和撥叉驅動,所述凸輪和撥叉相互配合的安裝于栽植臂內,所述撥叉上方的栽植臂內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孔中設有彈簧,所述彈簧下端頂在撥叉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的插秧機分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鏈輪軸上固定安裝有鏈輪,所述鏈輪通過支撐臂內的鏈條與動力傳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的插秧機分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固定安裝與支撐臂的前端面上,其呈Y形結構,其兩側分別的固定軸的端部轉軸安裝有軸套,所述軸套固定安裝于搖桿的后端部。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的插秧機分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秧器包括有桿體,所述桿體后端部與撥叉固定連接,所述桿體前端面設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秧爪之間的間隙內。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的插秧機分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撥叉為一桿體,其后端部設有與凸輪配合的圓弧面,所述凸輪轉動安裝于栽植臂內,所述撥叉的前端部與推秧器固定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雜交稻制種母本移栽的插秧機分插機構,包括有支撐臂、鏈輪軸、栽植臂、曲柄、搖桿、秧爪、凸輪、撥叉、推秧器,支撐臂前端設有鏈輪軸,鏈輪軸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曲柄,曲柄的端部固定安裝有栽植臂,栽植臂后端連接有搖桿,搖桿轉動安裝在支撐臂前端面上的支架上,栽植臂前端安裝有秧爪和推秧器,推秧器位于秧爪的中部,且由凸輪和撥叉驅動,凸輪和撥叉相互配合的安裝于栽植臂內,撥叉上方的栽植臂內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孔中設有彈簧,彈簧下端頂在撥叉上。本發明設計其支撐臂兩側的栽植臂行距,能夠滿足這些地區對母本移栽的行距要求,該機構的整機是獨輪乘坐式,因此能夠大大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插秧效率,節省農時,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A01C11/02GK102783294SQ20121026453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8日
發明者周杰敏, 張健美, 朱德泉, 朱梅, 楊申, 紀要, 陳啟圍, 陳迎春 申請人:安徽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