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復合生物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元復合生物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生物肥料【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由小麥秸稈粉、蠶豆秸稈粉、生根劑、水稻秸稈粉、黃腐酸鉀、尿素、大豆秸稈粉、硫酸銨、鈣鎂磷肥、紅薯粉、藕粉、硫酸鋅、硫酸亞鐵、硼砂、花生殼粉、硫酸銅、甘蔗粉、微生物菌種劑;本發明選用多種材料配制而成,各種營養成份之間的比例適中,實現了微生物肥、有機肥、無機肥三種肥料的良好結合,能夠提高作物的生長速度,改變了植物根際的生態環境,同時易于植物根系吸收,具有改土壯根,調解土壤酸堿度,分解土壤中不易分解被固定的養分,是生產綠色有機產品的理想肥料。主要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易于推廣。
【專利說明】多元復合生物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元復合生物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生物肥料【技術領域】。
[0002]【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上無機化肥的使用導致土壤板結現象,土壤的理化性狀及土壤微生物區系受到嚴重破壞修復和調理土壤。因此,提高化學肥料利用率,減少江河污染,減少病蟲害發生,增強農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農作物果實品質和產量刻不容緩。有機肥料雖說可以緩解這種現象,但其制作復雜,費用昂貴,見效慢,不適合解決農業現存在的問題。目前市場上許多品種的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生物磷肥,生物鉀肥等等良莠不齊,有的在肥料中添加了大量的化肥,有的不切實際的采用昂貴的原料制作,對地下水源還有一定的污染程度。
[0003]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目的是,用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多元復合生物肥料及其制備方法,降低了地下水源的污染程度,保護了土地生態環境,成本低。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述的多元復合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由小麥秸桿粉、蠶豆秸桿粉、生根劑、豬糞、黃腐酸鉀、尿素、大豆秸桿粉、硫酸銨、鈣鎂磷肥、紅薯粉、藕粉、硫酸鋅、硫酸亞鐵、硼砂、花生殼粉、硫酸銅、甘蔗粉、微生物菌種劑;
所述小麥秸桿粉為90~100份;
所述蠶豆秸桿粉為40~50份;
所述生根劑為8~10份;
所述豬糞為30~50份;
所述黃腐酸鉀為10~20份;
所述尿素為5~10份;
所述大豆秸桿粉為70~80份;
所述硫酸銨為I~3份;
所述鈣鎂磷肥為25~40份;
所述紅薯粉為10~20份;
所述藕粉為5~8份;
所述硫酸鋅為4~8份;
所述硫酸亞鐵為2~5份;
所述硼砂為I~3份;
所述花生殼粉為20~30份;
所述硫酸銅為2~4份;
所述甘蔗粉為I~3份;
所述微生物菌種劑為7~10份;
所述的份數為重量份數。
[0005]優選方案如下:
一、所述小麥稻桿粉為96份;所述蠶豆秸桿粉為48份;
所述生根劑為9份;
所述豬糞為40份;
所述黃腐酸鉀為15份;
所述尿素為8份;
所述大豆秸桿粉為75份;
所述硫酸銨為2份;
所述鈣鎂磷肥為30份;
所述紅薯粉為20份;
所述藕粉為7份;
所述硫酸鋅為6份;
所述硫酸亞鐵為3份;
所述硼砂為2份;
所述花生殼粉為25份;
所述硫酸銅為2份;
所述甘蔗粉為2份;
所述微生物菌種劑為8份。
[0006]二、所述小麥秸桿粉為93份;
所述蠶豆秸桿粉為45份;
所述生根劑為10份;
所述豬糞為40份;
所述黃腐酸鉀為15份;
所述尿素為6份;
所述大豆秸桿粉為75份;
所述硫酸銨為3份;
所述鈣鎂磷肥為30份;
所述紅薯粉為15份;
所述藕粉為7份;
所述硫酸鋅為5份;
所述硫酸亞鐵為4份;
所述硼砂為2份;
所述花生殼粉為30份;
所述硫酸銅為3份;
所述甘蔗粉為1份;
所述微生物菌種劑為9份。
[0007]本發明所述的多元復合生物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A)將蠶豆秸桿粉、生根劑、黃腐酸鉀、尿素、大豆秸桿粉、硫酸銨、鈣鎂磷肥、紅薯粉、藕
粉、硫酸鋅、硫酸亞鐵、硼砂、花生殼粉、硫酸銅、甘蔗粉按照重量份數要求送進攪拌混合器
內進行攪拌混合,所述攪拌混合器的攪拌速度為每分鐘65~75轉;(B)將攪拌混合后的原料過60目篩,然后將原料送進發酵池中進行發酵,并在發酵池內投入按照重量份數的微生物菌種劑,并在發酵池內加水,然后加入生物發酵劑,將發酵池內的溫度控制在25~35°C下發酵5天,最后將發酵后的液體進行過濾;
(C)將步驟(B)得到的濾渣與按照重量份數的小麥秸桿粉和豬糞進行混合,得到一個混合原料,自然晾干,密封避光保存并在120~140°C高溫消毒混合原料2小時,最后送進干燥器進行干燥,得到干燥后的混合原料,所述干燥器的溫度設定為120~140°C,干燥時間為10~15分鐘。
[0008](D)將干燥后的混合原料通過造粒機制成顆粒。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選用多種材料配制而成,各種營養成份之間的比例適中,實現了微生物肥、有機肥、無機肥三種肥料的良好結合,發揮了 1+1+1>3的整體效應,具有減少環境污染的特點,改變了植物根際的生態環境,同時易于植物根系吸收,具有改土壯根,調解土壤酸堿度,分解土壤中不易分解被固定的養分,是生產綠色有機產品的理想肥料。主要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易于推廣。
[0010]【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11]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所述小麥秸桿粉為96份;所述蠶豆秸桿粉為48份;所述生根劑為9份;所述豬糞為40份;所述黃腐酸鉀為15份;所述尿素為8份;所述大豆秸桿粉為75份;所述硫酸銨為2份;所述鈣鎂磷肥為30份;所述紅薯粉為20份;所述藕粉為7份;所述硫酸鋅為6份;所述硫酸亞鐵為3份;所述硼砂為2份;所述花生殼粉為25份;所述硫酸銅為2份;所述甘蔗粉為2份;所述微生物菌種劑為8份。
[0012]本實施例所述的多元復合生物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A)將蠶豆秸桿粉、生根劑、黃腐酸鉀、尿素、大豆秸桿粉、硫酸銨、鈣鎂磷肥、紅薯粉、藕粉、硫酸鋅、硫酸亞鐵、硼砂、花生殼粉、硫酸銅、甘蔗粉按照重量份數要求送進攪拌混合器內進行攪拌混合,所述攪拌混合器的攪拌速度為每分鐘70轉;
(B)將攪拌混合后的原料過60目篩,然后將原料送進發酵池中進行發酵,并在發酵池內投入按照重量份數的微生物菌種劑,并在發酵池內加水,然后加入生物發酵劑,將發酵池內的溫度控制在35°C下發酵5天,最后將發酵后的液體進行過濾;
(C)將步驟(B)得到的濾渣與按照重量份數的小麥秸桿粉和豬糞進行混合,得到一個混合原料,自然晾干,密封避光保存并在130°C高溫消毒混合原料2小時,最后送進干燥器進行干燥,得到干燥后的混合原料,所述干燥器的溫度設定為130°C,干燥時間為13分鐘。
[0013](D)將干燥后的混合原料通過造粒機制成顆粒。
[0014]實施例2:
本實施中,所述小麥秸桿粉為93份;所述蠶豆秸桿粉為45份;所述生根劑為10份;所述豬糞為40份;所述黃腐酸鉀為15份;所述尿素為6份;所述大豆秸桿粉為75份;所述硫酸銨為3份;所述鈣鎂磷肥為30份;所述紅薯粉為15份;所述藕粉為7份;所述硫酸鋅為5份;所述硫酸亞鐵為4份;所述硼砂為2份;所述花生殼粉為30份;所述硫酸銅為3份;所述甘蔗粉為1份;所述微生物菌種劑為9份。
[0015]本實施例所述的多元復合生物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A)將蠶豆秸桿粉、生根劑、黃腐酸鉀、尿素、大豆秸桿粉、硫酸銨、鈣鎂磷肥、紅薯粉、藕粉、硫酸鋅、硫酸亞鐵、硼砂、花生殼粉、硫酸銅、甘蔗粉按照重量份數要求送進攪拌混合器內進行攪拌混合,所述攪拌混合器的攪拌速度為每分鐘65轉;
(B)將攪拌混合后的原料過60目篩,然后將原料送進發酵池中進行發酵,并在發酵池內投入按照重量份數的微生物菌種劑,并在發酵池內加水,然后加入生物發酵劑,將發酵池內的溫度控制在30°C下發酵5天,最后將發酵后的液體進行過濾;
(C)將步驟(B)得到的濾渣與按照重量份數的小麥秸桿粉和豬糞進行混合,得到一個混合原料,自然晾干,密封避光保存并在135°C高溫消毒混合原料2小時,最后送進干燥器進行干燥,得到干燥后的混合原料,所述干燥器的溫度設定為125°C,干燥時間為15分鐘。
[0016](D)將干燥后的混合原料通過造粒機制成顆粒。
[0017]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元復合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由小麥秸桿粉、蠶豆秸桿粉、生根劑、豬糞、黃腐酸鉀、尿素、大豆秸桿粉、硫酸銨、鈣鎂磷肥、紅薯粉、藕粉、硫酸鋅、硫酸亞鐵、硼砂、花生殼粉、硫酸銅、甘蔗粉、微生物菌種劑; 所述小麥秸桿粉為90~100份; 所述蠶豆秸桿粉為40~50份; 所述生根劑為8~10份; 所述豬糞為30~50份; 所述黃腐酸鉀為10~20份; 所述尿素為5~10份; 所述大豆秸桿粉為70~80份; 所述硫酸銨為I~3份; 所述鈣鎂磷肥為25~40份; 所述紅薯粉為10~20份; 所述藕粉為5~8份; 所述硫酸鋅為4~8份; 所述硫酸亞鐵為2~5份; 所述硼砂為I~3份; 所述花生殼粉為20~30份; 所述硫酸銅為2~4份; 所述甘蔗粉為I~3份; 所述微生物菌種劑為7~10份; 所述的份數為重量份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復合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麥稻桿粉為96份; 所述蠶豆秸桿粉為48份; 所述生根劑為9份; 所述豬糞為40份; 所述黃腐酸鉀為15份; 所述尿素為8份; 所述大豆秸桿粉為75份; 所述硫酸銨為2份; 所述鈣鎂磷肥為30份; 所述紅薯粉為20份; 所述藕粉為7份; 所述硫酸鋅為6份; 所述硫酸亞鐵為3份; 所述硼砂為2份; 所述花生殼粉為25份; 所述硫酸銅為2份;所述甘蔗粉為2份; 所述微生物菌種劑為8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復合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麥秸桿粉為93份; 所述蠶豆秸桿粉為45份; 所述生根劑為10份; 所述豬糞為40份; 所述黃腐酸鉀為15份; 所述尿素為6份; 所述大豆秸桿粉為75份; 所述硫酸銨為3份; 所述鈣鎂磷肥為30份; 所述紅薯粉為15份; 所述藕粉為7份; 所述硫酸鋅為5份; 所述硫酸亞鐵為4份; 所述硼砂為2份; 所述花生殼粉為30份; 所述硫酸銅為3份; 所述甘蔗粉為1份; 所述微生物菌種劑為9份。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任意一項所述的多元復合生物肥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A)將蠶豆秸桿粉、生根劑、黃腐酸鉀、尿素、大豆秸桿粉、硫酸銨、鈣鎂磷肥、紅薯粉、藕粉、硫酸鋅、硫酸亞鐵、硼砂、花生殼粉、硫酸銅、甘蔗粉按照權利要求2的重量份數要求送進攪拌混合器內進行攪拌混合,所述攪拌混合器的攪拌速度為每分鐘65~75轉; (B)將攪拌混合后的原料過60目篩,然后將原料送進發酵池中進行發酵,并在發酵池內投入按照權利要求2的重量份數的微生物菌種劑,并在發酵池內加水,然后加入生物發酵劑,將發酵池內的溫度控制在25~35°C下發酵5天,最后將發酵后的液體進行過濾; (C)將步驟(B)得到的濾渣與按照權利要求2的重量份數的小麥秸桿粉和豬糞進行混合,得到一個混合原料,自然晾干,密封避光保存并在120~140°C高溫消毒混合原料2小時,最后送進干燥器進行干燥,得到干燥后的混合原料,所述干燥器的溫度設定為120~140°C,干燥時間為10~15分鐘; (D)將干燥后的混合原料通過造粒機制成顆粒。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613446SQ201310550258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8日
【發明者】吳志剛 申請人:蘇州仁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