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鹽堿地種植鹽生草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鹽堿化土壤分布廣泛的國家之一,土壤鹽堿化及次生鹽堿化已嚴重制約了農業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地處大陸腹地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鹽堿化土壤表現在土壤板結與肥力下降,阻礙作物生長,導致糧食等農作物嚴重減產、甚至絕收,逐漸被農業生產所遺棄,植被群落退化,最終演變成荒漠,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我國是人口大國,保障糧食安全是實現社會和諧、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面對當前人口不斷增加,可耕地面積下降,自然災害頻發的現狀,開發利用鹽堿化荒地等后備耕地資源勢在必行。
鹽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是廣泛分布于我國西北旱區,具有極強抗旱耐鹽性的一種鹽生植物。首先,鹽生草作為典型莖葉嚴重肉質化的稀鹽鹽生植物,其獨特的聚鹽特性可用于鹽堿化土壤改良,通過多年種植,可使鹽堿地蛻變成可耕作土地;其次,經測定,鹽生草籽粗蛋白含量高達38%,氨基酸、礦物質含量豐富,是優質的高蛋白飼用源;最后,更難得的是鹽生草籽含油量接近20%,亞麻酸含量更是高達67.5%,是一種理想的保健食用油開發新資源?;谝陨蟽瀯?,我們在甘肅河西地區鹽堿地對鹽生草的種植進行了試驗,為西北旱區、半干旱區鹽堿地種植鹽生草提供了完整的種植方案,實現鹽生草在鹽堿地種植開發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鹽堿地種植鹽生草的方法。針對旱區鹽堿化土地長期無法利用,嚴重制約農業發展的現狀,以最終實現通過多年種植鹽生草改善土壤,使鹽堿地蛻變成可耕作土地的目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鹽堿地種植鹽生草的方法。其主要特點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測定土壤含鹽量:采集擬種植鹽生草鹽堿地表層1-20cm土壤,測定其含鹽量;
(2)整地:當年10-11月對鹽堿地進行犁地后平整;
(3)澆水:在來年5月1日至10日,日平均氣溫在16℃以上時,對平整后的鹽堿地進行灌溉;
(4)種子處理:選取健康飽滿的鹽生草種子,并與粒度為0.35-0.5mm的細沙按體積比1:5-1:10的比例混合均勻;
(5)播種:澆水2-3天后,將步驟(4)中的種子進行穴播,穴距10-20cm,行距10-20cm。播種完后耙平地塊;
(6)管理及收獲:播種后10-15d出苗,待植株高5-10cm時,對田塊集中去除雜草;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鹽生草成熟,連根收割鹽生草,收獲種子。
所述的一種鹽堿地鹽生草種植方法,其步驟(4)中種子量依據步驟(1)中的土壤含鹽量來確定,種子播種量隨土壤含鹽量的增高而相應增大,當土壤含鹽量在0.3%以下時,種子播量為10-13kg/hm2;當土壤含鹽量在0.3%-0.6%之間時,種子播量為13-18kg/hm2;當土壤含鹽量在0.6%以上時,種子播量為18-22kg/hm2。
所述的一種鹽堿地鹽生草種植方法,其步驟(3)中灌水量在400-800m3/hm2之間,以澆透為宜。
所述的一種鹽堿地鹽生草種植方法,其步驟(5)中種子穴播深度在1-2cm之間,播種時夜間平均溫℃在8℃以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利用不適合農業生產的鹽堿地種植鹽生草,通過測定土壤鹽濃度,依據鹽濃度確定具體播種量,確保在不同鹽堿地,鹽生草出苗整齊,存活率高,獲得較高的種子產量。
2.充分利用鹽生草肉質化植株聚鹽特性和籽粒油、飼兩用特性,不僅對鹽堿地土壤進行了改良,更是挖掘了鹽堿地開發利用的經濟效益。
3.鹽生草耐鹽、耐旱、抗病蟲、耐貧瘠性能良好,在鹽生草種植中并未使用任何化肥等化學藥品,且只在種植前澆灌1次水,節省了大量資源,有效防止了對鹽堿地的二次污染,實現對鹽堿地綠色開發。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鹽堿地鹽生草長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下面對本發明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一種鹽堿地種植鹽生草的方法,其步驟如下:
a.采用5點采樣法收集擬種植鹽生草鹽堿地表層20cm土壤,測定含鹽量為0.28%;
b.整地:當年10月對鹽堿地進行犁地后平整;
c.澆水:在來年5月1日,日平均氣溫在16℃以上,夜間平均溫度在8℃以上時。對平整后的鹽堿地進行灌溉。灌水量在400m3/hm2;
d.選取健康飽滿的鹽生草種子,鹽生草種子與粒度為0.35-0.5mm的細沙按體積比1:5混合均勻;
e.播種:澆水2d后,將處理后的鹽生草種子進行穴播,種子穴播深度在1-2cm之間,穴距20cm,行距20cm。播量為10kg/hm2,播種完后耙平地塊;
f.管理及收獲:播種后10d出苗,待植株高8cm時,對田塊集中去除雜草。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鹽生草成熟,連根收割鹽生草,收獲種子,測定籽粒產量。5點采樣法收鹽生草鹽堿地表層20cm土壤,再次測定含鹽量。
實施結果:幼苗出苗整齊,成熟后測產,鹽生草籽粒產量為426kg/hm2,收獲后土壤含鹽量為0.21%,種植鹽生草后降低土壤含鹽量25.0%。
實施例2:一種鹽堿地種植鹽生草的方法,其步驟如下:
a.采用5點采樣法收集擬種植鹽生草鹽堿地表層20cm土壤,測定含鹽量為0.42%;
b.整地:當年11月對鹽堿地進行犁地后平整;
c.澆水:在來年5月10日,日平均氣溫在16℃以上,夜間平均溫度在8℃以上時。對平整后的鹽堿地進行灌溉。灌水量在600m3/hm2;
d.選取健康飽滿的鹽生草種子,鹽生草種子與細沙(0.35-0.5mm)按體積比1:7混合均勻;
e.播種:澆水2d后,將處理后的鹽生草種子進行穴播,種子穴播深℃在1-2cm之間,穴距20cm,行距10cm。播量為14kg/hm2,播種完后耙平地塊;
f.管理及收獲:播種后12d出苗,待植株高10cm時,對田塊集中去除雜草。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鹽生草成熟,連根收割鹽生草,收獲種子,測定籽粒產量。5點采樣法收鹽生草鹽堿地表層20cm土壤,再次測定含鹽量。
實施結果:幼苗出苗整齊,成熟后測產,鹽生草籽粒產量為420kg/hm2,收獲后土壤含量為0.34%,種植鹽生草后降低土壤含鹽量24.4%。
實施例3:一種鹽堿地種植鹽生草的方法,其步驟如下:
a.采用5點采樣法收集擬種植鹽生草鹽堿地表層20cm土壤,測定含鹽量為0.65%;
b.選取健康飽滿的鹽生草種子,鹽生草種子與粒度為0.35-0.5mm的細沙按體積比1:10混合均勻;
c.整地:當年11月對鹽堿地進行犁地后平整;
d.澆水:在來年5月4日,日平均氣溫在16℃以上,夜間平均溫度在8℃以上時。對平整后的鹽堿地進行灌溉。灌水量在700m3/hm2;
e.播種:澆水3d后,將處理后的鹽生草種子進行穴播,種子穴播深℃在1-2cm之間,穴距15cm,行距10cm。播量為18kg/hm2,播種完后耙平地塊;
f.管理及收獲:播種后15d出苗,待植株高8cm時,對田塊集中去除雜草。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鹽生草成熟,連根收割鹽生草,收獲種子,測定籽粒產量。5點采樣法收鹽生草鹽堿地表層20cm土壤,再次測定含鹽量。
實施結果:幼苗出苗整齊,成熟后測產,鹽生草籽粒產量為414kg/hm2,收獲后土壤含量為0.48%,種植鹽生草后降低土壤含鹽量26.2%。
實施例4:一種鹽堿地種植鹽生草的方法,其步驟如下:
a.采用5點采樣法收集擬種植鹽生草鹽堿地表層20cm土壤,測定含鹽量為0.78%;
b.整地:當年11月對鹽堿地進行犁地后平整;
c.澆水:在來年5月7日,日平均氣溫在16℃以上,夜間平均溫度在8℃以上時。對平整后的鹽堿地進行灌溉。灌水量在800m3/hm2;
d.選取健康飽滿的鹽生草種子,鹽生草種子與粒度為0.35-0.5mm的細沙按體積比1:5混合均勻;
e.播種:澆水3d后,將處理后的鹽生草種子進行穴播,種子穴播深℃在1-2cm之間,穴距10cm,行距10cm。播量為20kg/hm2,播種完后耙平地塊;
f.管理及收獲:播種后15d出苗,待植株高10cm時,對田塊集中去除雜草。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鹽生草成熟,連根收割鹽生草,收獲種子,測定籽粒產量。5點采樣法收鹽生草鹽堿地表層20cm土壤,再次測定含鹽量。
實施結果:幼苗出苗整齊,成熟后測產,鹽生草籽粒產量為412kg/hm2,收獲后土壤含量為0.55%,種植鹽生草后降低土壤含鹽量29.48%。
實施例5:一種鹽堿地種植鹽生草的方法,其步驟如下:
a.采用5點采樣法收集擬種植鹽生草鹽堿地表層20cm土壤,測定含鹽量為0.5%;
b.整地:當年11月對鹽堿地進行犁地后平整;
c.澆水:在來年5月3日,日平均氣溫在16℃以上,夜間平均溫度在8℃以上時。對平整后的鹽堿地進行灌溉。灌水量在600m3/hm2;
d.選取健康飽滿的鹽生草種子,鹽生草種子與粒度為0.35-0.5mm的細沙按體積比1:8混合均勻;
e.播種:澆水2d后,將處理后的鹽生草種子進行穴播,種子穴播深℃在1-2cm之間,穴距10cm,行距15cm。播量為15kg/hm2,播種完后耙平地塊;
f.管理及收獲:播種后15d出苗,待植株高8cm時,對田塊集中去除雜草。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鹽生草成熟,連根收割鹽生草,收獲種子,測定籽粒產量。5點采樣法收鹽生草鹽堿地表層20cm土壤,再次測定含鹽量。
實施結果:幼苗出苗整齊,成熟后測產,鹽生草籽粒產量為419kg/hm2,收獲后土壤含量為0.38%,種植鹽生草后降低土壤含鹽量24.0%。
由此可見,采用本發明在鹽堿地環境種植鹽生草,不僅能有效降低土壤含鹽量,并可取得較高鹽生草籽粒的產量。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