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鹽堿地種植鹽生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測定土壤含鹽量:采集擬種植鹽生草鹽堿地表層1-20cm土壤,測定其含鹽量;
(2)整地:當年10-11月對鹽堿地進行犁地后平整;
(3)澆水:在來年5月1日至10日,日平均氣溫在16℃以上時,對平整后的鹽堿地進行灌溉;
(4)種子處理:選取健康飽滿的鹽生草種子,并與粒度為0.35-0.5mm的細沙按體積比1:5-1:10的比例混合均勻;
(5)播種:澆水2-3天后,將步驟(4)中的種子進行穴播,穴距10-20cm,行距10-20cm,播種完后耙平地塊;
(6)管理及收獲:播種后10-15d出苗,待植株高5-10cm時,對田塊集中去除雜草;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鹽生草成熟,連根收割鹽生草,收獲種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鹽堿地鹽生草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種子量是依據步驟(1)中的土壤含鹽量來確定,種子播種量隨土壤含鹽量的提高而相應增大,即當土壤含鹽量在0.3%以下時,種子播量為10-13kg/hm2;當土壤含鹽量在0.3%-0.6%之間時,種子播量為13-18kg/hm2;當土壤含鹽量在0.6%以上時,種子播量為18-22kg/hm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鹽堿地鹽生草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灌水量在400-800m3/hm2之間,以澆透為宜。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鹽堿地鹽生草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種子穴播深度在1-2cm之間,播種時夜間平均溫度在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