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柔性谷物脫粒裝置,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谷物脫粒作為農作物收獲機和脫粒機中的核心部件,其脫粒性能對作物的收獲品質和后期的安全貯存具有重要的影響。目前大多的收獲機和脫粒機都采用紋桿式或者板齒式脫粒裝置,雖然其具有脫粒效率高的特點,但是由于其脫粒部件均為高速剛性接觸,所以導致籽粒的破碎率較多,從而導致籽粒破碎率的上升,尤其對含水分較高的谷物該問題表現特別突出。其次,由于縱向軸流脫粒裝置還存在喂入過程由切向向軸向的轉換,所以當谷物喂入不均或者較大時,常表現出脫粒滾筒入口的堵塞問題,嚴重影響脫粒機或者收獲機脫粒系統的工作可靠性,為此,開發了該柔性谷物脫粒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提高脫粒效果,降低籽粒破碎率的柔性谷物脫粒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所述的柔性谷物脫粒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脫粒滾筒,脫粒滾筒上方設置上分離篩,對應上分離篩在其外側密封設置上殼體,脫粒滾筒下方設置凹板篩,脫粒滾筒、凹板篩、上分離篩和上殼體均固定在機架上。
柔性谷物脫粒裝置通過上分離篩和凹板篩的配合,能夠有效防止脫粒過程中發生堵塞現象,提高脫粒效率,同時配合脫粒滾筒能夠方便的進行谷物脫粒,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進一步的優選,上分離篩包括沖孔篩和導流板,導流板沿軸向呈螺旋線形分布焊接在沖孔篩上,其螺旋升角為68-78°,沖孔篩上的篩孔呈長槽形,且其排列方向與導流板平行。在谷物被脫粒滾筒帶到上部時,導流板的設置能夠對谷物進行導流,提高谷物流運動的順暢性和改善后期脫粒效果。
進一步的優選,導流板等螺距設置,且導流板的高度沿脫粒滾筒的轉動方向逐漸增高。導流板逐漸增高的設計,能夠有效防止谷物在脫離滾筒上部發生堵塞,提高脫粒效率。
進一步的優選,凹板篩包括柵格板和鋼絲,柵格板設置4-6根,4-6根柵格板沿脫粒滾筒的軸向且垂直于鋼絲分布,鋼絲沿脫粒滾筒轉動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其間隔大于籽粒的最大長度1-3mm。柵格板和鋼絲的配合,在谷物轉過柵格板時,由于空間增大,使谷物獲得一次蓬松的機會,從而使脫下的籽粒更容易穿過凹板篩分離出來,提高谷物脫粒效率。
進一步的優選,柵格板高出鋼絲30mm-40mm。更好的配合籽粒的分離。
進一步的優選,脫粒滾筒上設置板齒和彈性脫粒部件,板齒頂部設有與其頂邊垂直的齒形結構,板齒和彈性脫粒部件設置4-8頭且呈,其安裝位置與脫粒滾筒的軸線夾角為35-75°。板齒呈螺旋線形分布且采用梯形結構,能夠防止脫粒滾筒入口的堵塞,同時脫粒段采用彈性脫粒部件,不僅能夠提高對農作物的揉搓效果,而且能夠降低籽粒的破碎率。脫粒滾筒根據其直徑在前部焊接有4-8頭板齒,板齒與脫粒滾筒軸線呈45-75°,板齒沿脫粒滾筒軸線方向共有3排,且該板齒高度沿著脫粒滾筒旋轉的圓周方向逐漸減小。脫粒滾筒根據其直徑在后部設有6-8頭、且與脫粒滾筒軸線成40-60°的彈性脫粒部件。
進一步的優選,彈性脫粒部件的排列螺距為板齒排列螺距的3-5倍。防止堵塞的發生,提高脫粒效率。
進一步的優選,彈性脫粒部件的一端焊接或者采用螺釘連接方式連接在脫粒滾筒上,彈性脫粒部件的另一端懸空,且彈性脫粒部件表面設有與脫粒滾筒軸線夾角為25-35°、間距為5-10mm的螺紋結構。
進一步的優選,彈性脫粒部件的一端焊接在脫粒滾筒上,另一端可動支撐于脫粒滾筒的外表面。
進一步的優選,彈性脫粒部件一端連接鉸接座,彈性脫粒部件的另一端懸空,鉸接座焊接在脫粒滾筒的表面,鉸接座內側設置扭簧,扭簧和彈性脫粒部件通過銷軸安裝在鉸接座上。
彈性脫粒部件采用前部與脫粒滾筒焊接或者用銷軸鉸接連接,后部處于懸空或者彈性可動壓在脫粒滾筒的外表面,使其與凹板篩上的柵格板、上分離篩上的導流板一起,完成谷物的脫粒。
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所述的柔性谷物脫粒裝置通過在脫粒滾筒上方設置帶導流板的上分離篩,能夠對到達上部的谷物進行有效的導流,避免脫粒過程中發生堵塞,提高后期的脫粒效果。
2、本發明所述的柔性谷物脫粒裝置在開始進行谷物脫粒時,在螺旋線分布的板齒的作用下,能夠防止脫粒入口的堵塞,且在進行脫粒時,通過彈性脫粒部件的作用,能夠提高對作物的揉搓效果,降低籽粒的破碎率。
3、本發明所述的柔性谷物脫粒裝置通過鋼絲與柵格板的設置,能夠進一步提高分離效率和分離效果,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4、本發明所述的柔性谷物脫粒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既可以用在脫粒機上,也可以用在收獲機的脫粒系統上,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柔性脫粒滾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上分離篩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凹板篩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彈性脫粒部件的示意圖一;
圖6為本發明彈性脫粒部件的示意圖二;
圖7為本發明彈性脫粒部件的示意圖三;
圖8為圖2中板齒的A向圖;
圖9為本發明彈性脫粒部件的表面示意圖;
其中,1、上殼體;2、上分離篩;3、脫粒滾筒;4、凹板篩;5、機架;6、板齒;7、彈性脫粒部件;8、鋼絲;9、柵格板;10、銷軸;11、扭簧;12、鉸接座;13、沖孔篩;14、導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柔性谷物脫粒裝置,包括機架5,機架5上設置脫粒滾筒3,脫粒滾筒3上方設置上分離篩2,對應上分離篩2在其外側密封設置上殼體1,脫粒滾筒3下方設置凹板篩4,脫粒滾筒3、凹板篩4、上分離篩2和上殼體1均固定在機架5上。
如圖2、圖8所示,所述的脫粒滾筒3上設置板齒6和彈性脫粒部件7,板齒頂部設有與其頂邊垂直的齒形結構,板齒6和彈性脫粒部件7呈螺旋線形分布,其安裝位置與脫粒滾筒3的軸線夾角為35-75°,彈性脫粒部件7的排列螺距為板齒6排列螺距的3-5倍。
如圖3所示,所述的上分離篩2包括沖孔篩13和導流板14,導流板14沿軸向呈螺旋線形分布焊接在沖孔篩13上,其螺旋升角為68-78°,沖孔篩13上的篩孔呈長槽形,且其排列方向與導流板14平行,導流板14等螺距設置,且導流板14的高度沿脫粒滾筒3的轉動方向逐漸增高。
如圖4所示,所述的凹板篩4包括柵格板9和鋼絲8,柵格板9設置4-6根,4-6根柵格板9沿脫粒滾筒3的軸向且垂直于鋼絲8分布,鋼絲8沿脫粒滾筒3轉動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其間隔大于籽粒的最大長度1-3mm。柵格板9高出鋼絲8 30mm-40mm。
如圖5、圖9所示,所述的彈性脫粒部件7的一端焊接或者采用螺釘連接方式連接在脫粒滾筒3上,彈性脫粒部件7的另一端懸空,且彈性脫粒部件7表面設有與脫粒滾筒3軸線夾角為25-35°、間距為5-10mm的螺紋結構。
如圖6所示,所述的彈性脫粒部件7的一端焊接在脫粒滾筒3上,另一端支撐于脫粒滾筒3的外表面。
如圖7所示,彈性脫粒部件7一端連接鉸接座12,彈性脫粒部件7的另一端懸空,鉸接座12焊接在脫粒滾筒3的表面,鉸接座12內側設置扭簧11,扭簧11和彈性脫粒部件7通過銷軸10安裝在鉸接座12上。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和使用過程:
所述的柔性谷物脫粒裝置在使用時,谷物通過谷物進口進入到脫粒裝置內部后,首先被脫粒滾筒3前部呈螺旋線分布的板齒6抓取,板齒6高度沿著脫粒滾筒3旋轉的圓周方向逐漸減小,以提高對谷物、果穗的抓取能力,防止脫粒滾筒3入口的堵塞,然后谷物在板齒6的帶動下沿脫粒滾筒圓周運動,當遇到沿軸向分布的高于鋼絲8篩面30mm-40mm的柵格板9時,能夠增強對谷物的揉搓和沖擊效果,當轉過柵格板9時,由于空間的增大,使作物獲得一次蓬松的機會,從而使脫下的籽粒更容易穿過凹板篩4分離出來;當谷物被帶到脫粒滾筒3上部時,由于導流板14的高度沿脫粒滾筒3的轉動方向逐漸增高,不僅能夠防止在此堵塞,還能提高后期的脫粒效果,脫粒段采用彈性脫粒部件7,彈性脫粒部件7設置在脫粒滾筒3的后部,與脫粒滾筒3軸線成40-60°,該彈性脫粒部件7的前部與脫粒滾筒3焊接或者用銷軸鉸接連接,后部處于懸空或者彈性可動壓在脫粒滾筒3的外表面,不僅能夠提高對農作物的揉搓效果,而且能夠降低籽粒的破碎率,彈性脫粒部件7與凹板篩4上的柵格板9、上分離篩2上的導流板14一起,完成谷物的脫粒。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有效防止脫粒過程中發生堵塞,提高了脫粒效果,降低了籽粒破碎率,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本發明并不僅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