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施肥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施肥機。
背景技術:
李子是薔薇科植物李的果實,俗稱“恐龍蛋”。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7~8月間采收成熟果實,洗凈,去核鮮用,或曬干用。飽滿圓潤,玲瓏剔透,形態美艷,口味甘甜,是人們喜食的傳統果品之一。它既可鮮食,又可以制成罐頭、果脯、果干、果酒,是夏季的主要水果之一。李子樹性平、味甘、酸;入肝、腎經,具有生津止渴、清肝除熱、利水的功效;主治陰虛內熱,骨蒸癆熱,消渴引飲,肝膽濕熱,腹水,小便不利等病癥。
目前,對李子樹的施肥方法主要是在樹冠垂直下方的外圍挖掘深度為20-40cm的放射溝、環形溝或條形溝,把肥料集中施用在溝底后,再回填挖出的土。這種施工方式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放射面積大,確定挖溝位置時雖已盡量避開密集根系的分布區域,但仍免不了傷害植物根系。同時,由于李子樹在不同的生長時期需要施加不同的種類的肥料,需要頻繁的挖溝投料,這樣會對李子樹的根系造成較嚴重的影響,不利于李子樹的生長。
針對這種情況,申請號為201320010071.0的專利《一種施肥工具》公開了一種施肥工具,包括機體,機體包括機頭、伸出機頭外的轉軸、手柄、電機和取土螺旋;機頭兩側對稱設置有一對手柄,電機安裝在機頭內部,電機開關設置在其中一個手柄上。轉軸上設有取土螺旋,取土螺旋位于遠離機頭的一端,轉軸上設有刻度。該施肥工具減少對植物根系的傷害,確保植物旺盛生長、產量增加;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勞動強度。但由于施肥工具鉆掘的肥穴較小,從外部投放肥料不變,同時投放的肥料難以進入到肥穴的底部,影響李子樹對肥料的吸收;同時,由于李子樹生長需要不同種類的肥料且各肥料間需要按一定的量進行投放,采用該施肥機鉆掘肥穴,投放肥料時,需要人工另外攜帶肥料進行投放,搬運不便且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自帶肥料盒且能實現快速、精準投放肥料的施肥機。
本方案中的一種施肥機,包括機體,機體包括機頭和伸出機頭外的轉軸;轉軸為中空結構,轉軸的底部鉸接有開閉蓋,開閉蓋的自由端連接有升降桿,升降桿與轉軸滑動連接;所述機頭上設有肥料盒,肥料盒的底部設有通孔,肥料盒和所述轉軸間連接有輸料管,輸料管的一端連接所述通孔,輸料管的另一端穿透轉軸的外壁與轉軸內部相通;所述肥料盒上設有用于控制所述通孔開合的開合板。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在李子樹冠垂直下方位置選擇施肥點,雙手緊握施肥機上的手柄,使轉軸的自由端對準施肥點,打開開關,開挖洞穴。取土螺旋在電機的帶動下旋入地下,并逐漸將土壤旋出地面。當旋入深度達到適宜施肥的深度(從轉軸上的刻度可以讀出)后,打開肥料盒上的開合板,肥料通過通孔流入到轉軸內,當肥料流出量適宜后關閉開合板;由于設有肥料盒,可以將肥料直接放置在肥料盒中,避免了另外攜帶肥料的問題,同時肥料直接從肥料盒中流入轉軸對李子樹進行施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開合板的設置能有效控制肥料的流出量,適宜的肥料添加量有利于李子樹的生長。與此同時,將升降桿向下滑動,將與其相連的開閉蓋向下推開,肥料從轉軸內部的空腔中流出進入到肥穴的底部;由于升降桿采用滑動,通過升降桿滑動控制開閉蓋的開閉,從而控制轉軸內肥料進入到肥穴的肥料量,由于開閉蓋設置在轉軸底部,肥料流出后直接進入到肥穴的底部,有利于李子樹對肥料的吸收。提起施肥機,覆土、灌水,完成施肥過程。
進一步,所述肥料盒設有多個。李子樹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多種營養元素。而單一的肥料難以聽過足夠多的營養元素,通過設置多個肥料盒可以在不同的肥料盒中放置不同的肥料,為李子樹提供均衡的營養元素,有利于提高李子樹的產量;同時也可以在一個肥料盒中盛放水,當多種肥料進入到轉軸的空腔后,在注入水,使肥料形成水溶液,更有利于李子樹對肥料中營養元素的吸收。
進一步,所述肥料盒上設有刻度尺。肥料投放過程中,根據李子樹生長的實際需求,不同種類的肥料投放量可能不一樣。通過設置刻度尺能直觀的看出各肥料盒中肥料的投放量,從而進一步實現對肥料用量的精準控制。
進一步,所述開閉蓋為倒圓錐形。由于開閉蓋首先與泥土接觸,采用倒三角形的開閉蓋,蓋尖的面積小有利于增大單位接觸面的壓力,使肥穴的鉆掘工作更順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施肥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機頭1、肥料盒2、手柄3、刻度尺4、升降桿5、開閉蓋6、滑槽7、取土螺旋8、輸料管9、開合板10、開關11、轉軸12。
如圖1所示的一種施肥機,包括機頭1,機頭1內設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中空的轉軸12,轉軸12遠離輸出軸的一端伸出機頭1;機頭1兩側對稱設置有一對手柄3,電機開關11設置在其中一個手柄3上。轉軸12上設有取土螺旋8,取土螺旋8位于遠離機頭1的一端,轉軸12的底部鉸接有倒圓錐形的開閉蓋6,轉軸12的外壁上開設有滑槽7,開閉蓋6的自由端連接有升降桿5,升降桿5與滑槽7滑動連接;機頭1上設有多個肥料盒2,肥料盒2和轉軸12上均設有刻度尺4,肥料盒2的底部設有通孔,通孔連接有輸料管9的一端,輸料管9的另一端穿透轉軸12的外壁與轉軸12內部相通;肥料盒2的底部設有用于控制通孔開合的開合板10。
李子樹需要施肥時,在李子樹冠垂直下方位置選擇施肥點,雙手緊握施肥機上的手柄3,使轉軸12的自由端對準施肥點,打開開關11,開挖洞穴。取土螺旋8在電機的帶動下旋入地下,并逐漸將土壤旋出地面。當旋入深度達到適宜施肥的深度(從轉軸12上的刻度可以讀出)后,打開肥料盒2上的開合板10,肥料通過通孔流入到轉軸12內,當肥料流出量適宜后關閉開合板10;在投放肥料時,可以根據李子樹的生長需要,在不同的肥料盒2中放置不同種類的肥料,肥料下落過程中,通過肥料盒2上設置的刻度尺4查看肥料的流出量,從而能有效控制肥料的流出量。同時,可以在空置的肥料盒2中注入清水,當肥料停止流出后,向轉軸12內部空腔注入清水,使其與肥料充分混合形成肥料液,然后將升降桿5向下滑動,將與其相連的開閉蓋6向下推開,肥料液從轉軸12內部的空腔中流出進入到肥穴的底部;肥料液流完后提起施肥機,覆土、完成施肥過程。
本方案除了可廣泛應用與李子樹的施肥外,還可以用于深耕植物的施肥。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