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的種植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主要分布于中國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其莖入藥,屬補益藥中的補陰藥:益胃生津,滋陰清熱。鐵皮石斛適宜在涼爽、濕潤、空氣暢通的環境生長。鐵皮石斛的生物特性要求栽培基質既有良好的保水性又有通風透氣性,規模化生產要求栽培基質原料易得、操作方便。目前常用的基質有水苔、碎石、花生殼、苔蘚、椰子皮、松樹皮、木屑、木炭、木塊等,在生產中應用主要是樹皮、木屑,或樹皮、木屑、碎石、有機肥混合物,其中樹皮粉碎成2-3cm以下顆粒。但是這些材料常常會出現保水性好而透氣性差,透氣性好的保水性卻差。即使有些材料透氣性、保水性都不錯,但其需要將放置在一定的容器中,這種容器本身也使得其透氣性能降低,而且也容易滋長病蟲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透氣性、保水性不可兼得,容易滋長病蟲害等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保水、透氣性好,不易滋長病蟲害的一種鐵皮石斛的種栽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鐵皮石斛的種栽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若干個長度均勻的松果,在水中浸泡,直到松果的鱗片閉合;
2)將浸泡好后的若干個松果通過繩索縱向圍捆在一起,并將鐵皮石斛的植株圍在所述若干個松果的中部,所述的繩索均勻纏繞在所述若干個松果的外側,所述的松果的底部露出棕繩;
3)將圍捆好的松果的底部置于一個托盤內;
4)當松果因干燥而出現鱗片張開時,則需要在托盤內加入水。
松果具有很好的透氣性和適當的親水性,利于鐵皮石斛的生長。松果成熟到一定程度會從松樹上掉落,因此在使用它作為基質時,不需要破壞樹木的生長,有利于減少樹木的使用量,因此,具有環境保護作用。松果內富含松香,松香具有驅蟲的作用,使得生產于其上的鐵皮石斛不容易受病蟲害的影響。通過松果的捆綁種植,可以不使用容器,使得其透氣性達到最佳。
松果在干燥后使得其鱗片張開,當鱗片張開時,說明其濕度不夠,可以對托盤內加水了,起到一個很好的預警作用,方便了人們栽培。
作為優選,所述的步驟1中,松果在水中浸泡的時間為5-10小時。掉落在地上的松果一般是干松果,其鱗片張開,在浸泡5-10小時后,可以使其充分浸透,此時,鱗片閉合,一方面利于捆扎處理,另一方面也使其達到鐵皮石斛需要的濕度。
作為優選,所述的繩索為棕繩,松果底部露出棕繩3-5cm。該方案使得松果底部可以長期浸在水里,而棕繩不會浸在水里,以防止棕繩腐爛。
作為優選,所述的托盤的深度為2-3cm,每次加水深度為0.8-1.5cm。該方案使得松果可以充分吸收水分,同時也使得也使得鐵皮石斛的根部達到充分的透氣性要求。
作為優選,所述的棕繩先橫向螺旋纏繞在松果外,然后在縱向纏繞若干環,最后固定線頭。該種纏繞方式可以使得松果和植株得到充分的固定,形態美觀。
本發明的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所存在的透氣性、保水性不可兼得,容易滋長病蟲害等技術問題,實現了一種保水、透氣性好,不易滋長病蟲害的一種鐵皮石斛的種栽方法。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發明是一種鐵皮石斛的種栽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若干個長度均勻的松果1,在水中浸泡5-10小時,直到松果的鱗片閉合;
2)將浸泡好后的若干個松果通過棕繩縱向圍捆在一起,并將鐵皮石斛3的植株圍在所述若干個松果1的中部,所述的棕繩2均勻纏繞在所述若干個松果的外側,所述的松果的底部露出棕繩3-5cm,所述的棕繩先橫向螺旋纏繞在松果外,然后在縱向纏繞若干環,最后固定線頭;
3)將圍捆好的松果的底部置于一個托盤4內,所述的托盤的深度為2-3cm,每次加水深度為0.8-1.5cm;
4)當松果因干燥而出現鱗片張開時,則需要在托盤內加入水,每次加水深度為0.8-1.5cm。
松果具有很好的透氣性和適當的親水性,利于鐵皮石斛的生長。松果成熟到一定程度會從松樹上掉落,因此在使用它作為基質時,不需要破壞樹木的生長,有利于減少樹木的使用量,因此,具有環境保護作用。松果內富含松香,松香具有驅蟲的作用,使得生產于其上的鐵皮石斛不容易受病蟲害的影響。通過松果的捆綁種植,可以不使用容器,使得其透氣性達到最佳,且本發明的捆綁方法使得其具有優美的形態,有利于家庭、辦公等環境下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