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富硒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育苗,包括: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和催芽處理;
(2)移栽,步驟為:在水稻秧齡為30-40天時,將秧苗移植于平整好的大田,其中秧苗的密度為每畝1.2-1.6萬株;
(3)田間管理;
(4)施富硒營養(yǎng)劑,采用葉面施肥的方法對水稻施加富硒營養(yǎng)劑,所述葉面施肥的過程為:
將海底富硒海藻泥干燥、粉碎為粒徑1000目以上的粉末,得到富硒海藻泥細粉,所述海底富硒海藻泥細粉的硒元素含量大于500μg/kg,
將所述富硒海藻泥細粉加入海藻充分發(fā)酵后的有機溶液中,經充分溶解后形成富硒礦物質營養(yǎng)液,所述富硒海藻泥細粉與所述有機溶液的重量比為1:10-20,
向所述富硒礦物質營養(yǎng)液中加入水稀釋,得到富硒礦物質營養(yǎng)液稀釋液,
在水稻揚花五天后第一次葉面噴灑富硒礦物質營養(yǎng)液稀釋液,在水稻揚花十天后第二次葉面噴灑富硒礦物質營養(yǎng)液稀釋液,在水稻揚花十五天后第三次葉面噴灑富硒礦物質營養(yǎng)液稀釋液,每次噴灑用量均為每畝含300-500g富硒海藻泥細粉;
(5)水稻加工,所述水稻加工包括稻谷成熟后的收割、晾曬和碾米,即得所述富硒米,所述富硒米的硒元素的含量為100-200μg/k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移栽前向大田中施加基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富硒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移栽前向大田中施加所述富硒海藻泥,所述富硒海藻泥經干燥、粉碎為粒徑為0.3-1mm的富硒海藻泥粉,每畝大田施加200-300g所述富硒海藻泥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富硒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海藻泥粉的施加步驟為將所述富硒海藻泥粉與所述基肥均勻混合,將均勻混合后的所述富硒海藻泥粉與所述基肥均勻施加在大田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消毒處理的步驟為:將水稻種子浸泡在質量分數為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中20-24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催芽的條件為:溫度為28-32℃,當種子的發(fā)芽率為90%以上,芽長為2-3mm時,停止催芽。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田間管理包括灌溉,所述灌溉為:
移栽后對稻秧苗進行灌溉,其中水深為水稻地面上高度的1/3-2/3;
水稻返青后灌溉水深度保持在3-4cm;
水稻分蘗后灌溉水深度保持在3-5c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田間管理包括施肥,所述施肥為:
在移栽之后稻秧返青之前施分蘗肥,所述分蘗肥為尿素,其中每畝地施加50-75kg;
在水稻孕穗期每畝地施加碳銨30-35kg或者尿素10-12kg;
從抽穗到成熟期,每畝地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混合海藻酸碘40-45kg。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的田間管理包括除草,所述除草方法為人工除草。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富硒礦物質營養(yǎng)液與所述水的重量比為1: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