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有機苗缽制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農作物秸稈有機苗缽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農作物秸稈,是農業生產中的一種副產品,由于目前對農作物秸稈的應用存在諸多因素影響,其應用范圍受到極大的限制;目前農作物秸稈的應用大多分為以下幾種,一是用作造紙原料;二是粉碎后還田作為有機肥料;三是將其粉碎擠壓成型作為燃料;四是將其粉碎作為建筑物的建筑材料;由于其應用沒有得到普及,大多數的秸稈還存在原地焚燒,給大氣造成污染,近年來,國內科研工作者經過潛心研究,大量的育苗缽成果專利都已出現。該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形成兩大體系,一是以東三省泥炭為主要的壓縮營養缽體,二是南方以植物秸稈和工業廢渣為主的復合型營養缽體。以泥炭為主的營養缽體,使用的是低位草炭,存在著吸水差、彈性低的難題,而且泥炭營養缽的營養不全;添加化肥成份往往因為肥效快,幼苗易徒長,不易育出壯苗;以植物秸稈和工業廢渣為主的育苗缽體,在生產時,由于添加粘合劑和工業廢渣,原料內含有各種重金屬,容易造成土壤污染,不適于生產綠色產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作物秸稈有機苗缽及其制作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農作物秸稈有機苗缽,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農作物秸稈200-300份、樹皮50-80份、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100-150份、草木灰40-60份、畜禽糞便10-30份、殼聚糖10-20份、黃腐酸5-15份、復合菌種2-8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3-10份、胺態氮5-10份、防腐劑10-20份、尼可霉素發酵殘渣20-40份、生根粉10-20份、活性微生物5-12份、甘草2-8份、蛋殼粉10-20份。
優選的,優選的成分配比為:農作物秸稈250份、樹皮65份、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120份、草木灰50份、畜禽糞便20份、殼聚糖15份、黃腐酸10份、復合菌種5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7份、胺態氮8份、防腐劑15份、尼可霉素發酵殘渣30份、生根粉15份、活性微生物9份、甘草5份、蛋殼粉15份。
優選的,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農作物秸稈、樹皮、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畜禽糞便混合后加入粉碎機中粉碎,粉碎機轉速為2000轉/分,粉碎時間為30min,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草木灰、畜禽糞便、殼聚糖、黃腐酸、復合菌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胺態氮、活性微生物混合后進行好氧發酵15-20天;
c、之后再發酵后的混合物中加入防腐劑、尼可霉素發酵殘渣、生根粉、甘草、蛋殼粉混合后加入攪拌釜中進行充分攪拌,攪拌速率為4000轉/分,攪拌時間為20min,得到混合物b;
d、將混合物b加入預先選好的模具內,壓模、成模、脫模后再經烘曬干即是有機苗缽的成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制得的苗缽營養成分高,能夠改善土壤質量,提高育苗效率和育苗效果,降低了育苗成本;本發明制得的有機苗缽成本低、資源豐富、質量穩定,既能解決廢物利用和節能減排問題,同時可以利用農作物廢棄物生產無土有機缽,解決了無公害生產育壯苗難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農作物秸稈有機苗缽,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農作物秸稈200-300份、樹皮50-80份、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100-150份、草木灰40-60份、畜禽糞便10-30份、殼聚糖10-20份、黃腐酸5-15份、復合菌種2-8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3-10份、胺態氮5-10份、防腐劑10-20份、尼可霉素發酵殘渣20-40份、生根粉10-20份、活性微生物5-12份、甘草2-8份、蛋殼粉10-20份。
實施例一:
原料組成:農作物秸稈200份、樹皮50份、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100份、草木灰40份、畜禽糞便10份、殼聚糖10份、黃腐酸5份、復合菌種2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3份、胺態氮5份、防腐劑10份、尼可霉素發酵殘渣20份、生根粉10份、活性微生物5份、甘草2份、蛋殼粉10份。
本實施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農作物秸稈、樹皮、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畜禽糞便混合后加入粉碎機中粉碎,粉碎機轉速為2000轉/分,粉碎時間為30min,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草木灰、畜禽糞便、殼聚糖、黃腐酸、復合菌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胺態氮、活性微生物混合后進行好氧發酵15天;
c、之后再發酵后的混合物中加入防腐劑、尼可霉素發酵殘渣、生根粉、甘草、蛋殼粉混合后加入攪拌釜中進行充分攪拌,攪拌速率為4000轉/分,攪拌時間為20min,得到混合物b;
d、將混合物b加入預先選好的模具內,壓模、成模、脫模后再經烘曬干即是有機苗缽的成品。
實施例二:
原料組成:農作物秸稈300份、樹皮80份、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150份、草木灰60份、畜禽糞便30份、殼聚糖20份、黃腐酸15份、復合菌種8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0份、胺態氮10份、防腐劑20份、尼可霉素發酵殘渣40份、生根粉20份、活性微生物12份、甘草8份、蛋殼粉20份。
本實施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農作物秸稈、樹皮、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畜禽糞便混合后加入粉碎機中粉碎,粉碎機轉速為2000轉/分,粉碎時間為30min,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草木灰、畜禽糞便、殼聚糖、黃腐酸、復合菌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胺態氮、活性微生物混合后進行好氧發酵20天;
c、之后再發酵后的混合物中加入防腐劑、尼可霉素發酵殘渣、生根粉、甘草、蛋殼粉混合后加入攪拌釜中進行充分攪拌,攪拌速率為4000轉/分,攪拌時間為20min,得到混合物b;
d、將混合物b加入預先選好的模具內,壓模、成模、脫模后再經烘曬干即是有機苗缽的成品。
實施例三:
原料組成:農作物秸稈220份、樹皮60份、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120份、草木灰45份、畜禽糞便15份、殼聚糖15份、黃腐酸7份、復合菌種3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4份、胺態氮6份、防腐劑12份、尼可霉素發酵殘渣25份、生根粉12份、活性微生物7份、甘草3份、蛋殼粉12份。
本實施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農作物秸稈、樹皮、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畜禽糞便混合后加入粉碎機中粉碎,粉碎機轉速為2000轉/分,粉碎時間為30min,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草木灰、畜禽糞便、殼聚糖、黃腐酸、復合菌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胺態氮、活性微生物混合后進行好氧發酵16天;
c、之后再發酵后的混合物中加入防腐劑、尼可霉素發酵殘渣、生根粉、甘草、蛋殼粉混合后加入攪拌釜中進行充分攪拌,攪拌速率為4000轉/分,攪拌時間為20min,得到混合物b;
d、將混合物b加入預先選好的模具內,壓模、成模、脫模后再經烘曬干即是有機苗缽的成品。
實施例四:
原料組成:農作物秸稈280份、樹皮70份、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140份、草木灰55份、畜禽糞便25份、殼聚糖18份、黃腐酸13份、復合菌種7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9份、胺態氮9份、防腐劑18份、尼可霉素發酵殘渣35份、生根粉18份、活性微生物11份、甘草7份、蛋殼粉18份。
本實施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農作物秸稈、樹皮、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畜禽糞便混合后加入粉碎機中粉碎,粉碎機轉速為2000轉/分,粉碎時間為30min,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草木灰、畜禽糞便、殼聚糖、黃腐酸、復合菌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胺態氮、活性微生物混合后進行好氧發酵18天;
c、之后再發酵后的混合物中加入防腐劑、尼可霉素發酵殘渣、生根粉、甘草、蛋殼粉混合后加入攪拌釜中進行充分攪拌,攪拌速率為4000轉/分,攪拌時間為20min,得到混合物b;
d、將混合物b加入預先選好的模具內,壓模、成模、脫模后再經烘曬干即是有機苗缽的成品。
實施例五:
原料組成:農作物秸稈250份、樹皮65份、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120份、草木灰50份、畜禽糞便20份、殼聚糖15份、黃腐酸10份、復合菌種5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7份、胺態氮8份、防腐劑15份、尼可霉素發酵殘渣30份、生根粉15份、活性微生物9份、甘草5份、蛋殼粉15份。
本實施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農作物秸稈、樹皮、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畜禽糞便混合后加入粉碎機中粉碎,粉碎機轉速為2000轉/分,粉碎時間為30min,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草木灰、畜禽糞便、殼聚糖、黃腐酸、復合菌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胺態氮、活性微生物混合后進行好氧發酵17天;
c、之后再發酵后的混合物中加入防腐劑、尼可霉素發酵殘渣、生根粉、甘草、蛋殼粉混合后加入攪拌釜中進行充分攪拌,攪拌速率為4000轉/分,攪拌時間為20min,得到混合物b;
d、將混合物b加入預先選好的模具內,壓模、成模、脫模后再經烘曬干即是有機苗缽的成品。
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制得的苗缽營養成分高,能夠改善土壤質量,提高育苗效率和育苗效果,降低了育苗成本;本發明制得的有機苗缽成本低、資源豐富、質量穩定,既能解決廢物利用和節能減排問題,同時可以利用農作物廢棄物生產無土有機缽,解決了無公害生產育壯苗難題。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