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藥材種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藥材栽培不露頭栽培裝置。
背景技術:
1、中藥材種植的情況是機械化程度高,因為中藥材很多是埋根或者直接種苗,甘肅適合多種中藥材的種植。
2、比如黃芪,需要在土下種植,但是有的中藥材需要在土上栽種。
3、目前的栽種都是人力栽種,耗時、費力、不成規模。
4、目前的栽種機械不斷發展,但是兼容性普遍不強,具有施肥難度大,栽種難度大,或者機械專用,成本過高的問題。
5、2024年7月1日,以“中藥材and種植and開溝and肥料”為摘要關鍵詞,勾選允許同義詞拓展,在中國專利公開數據庫中進行了檢索,發現14篇相關文獻。cn206977979u-一種中藥材開溝裝置;
6、cn220292548u-一種桃兒七種植用開溝農機;cn209151503u-一種種苗種植機;cn111406478a-中藥材紅花種植用開溝覆膜播種一體機;cn213368618u-中藥材紅花種植用開溝覆膜播種一體機;cn216775452u-一種中藥材種植用開溝播種裝置;cn108012795a-一種根莖類中藥材種植方法;cn104170619a-一種中藥材的優質高產種植方法;cn106538162a-一種中藥材的高產種植方法;cn109832103a-一種中藥材的優質高產種植方法;cn104686037a-黃芪種苗移栽覆膜打孔一體機及其栽種方法;cn204579103u-黃芪種苗移栽覆膜打孔一體機;cn109006227a-一種黃芪莖葉還田生態種植方法;cn107548799a-一種白術種植裝置及其種植方法。
7、經過仔細閱讀這些機械裝置和方法,發現,這些裝置都是覆膜打孔的居多,同時部分方案,也和本專利基本設計思路不同,故無法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目前的栽種都是人力栽種,耗時、費力、不成規模。目前的栽種機械不斷發展,但是兼容性普遍不強,具有施肥難度大,栽種難度大,或者機械專用,成本過高的問題。
8、2024年7月1日,以“中藥材and種植and開溝and肥料”為摘要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摘要檢索,西華大學的白鑫發表了《川芎追肥機的設計與研究》和本專利基本設計思路不同,故無法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目前的栽種都是人力栽種,耗時、費力、不成規模。目前的栽種機械不斷發展,但是兼容性普遍不強,具有施肥難度大,栽種難度大,或者機械專用,成本過高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提供效果更好的一種藥材栽培不露頭栽培裝置,具體目的見具體實施部分的多個實質技術效果。
2、為了達到如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3、方案一:一種藥材栽植機施肥翻溝裝置;該方案的核心內容是施肥部分;
4、方案二:一種藥材栽植機下苗翻溝裝置;該方案的核心內容是下苗部分;
5、方案三:一種藥材栽培不露頭栽培裝置;該方案和核心是用于栽種黃芪等土下種植的藥材,最后直接平土即可;
6、方案四:一種藥材栽培露頭苗栽培裝置;該方案和核心是用于栽種需要露頭的苗壯的藥材,核心是兩組的翻溝機械的間隙配置,實現栽種培種,不可以平土。
7、其中:
8、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整體密切相關,屬于彼此緊密結合的技術整體,但是四個方案分別有自己的側重點;
9、為了達到如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10、方案一:
11、一種藥材栽植機施肥翻溝裝置,其特征在于,
12、藥材栽植機施肥裝置包含有肥料施肥部分8,該肥料施肥部分8包含有上方的肥料斗,肥料斗下方包含一個以上的開口,一個以上的開口分別對應著分肥料斗804,分肥料斗804中部穿過有電機軸802上固定的轉動撥動齒803;電機軸802的一端通過聯軸器連接著直流電機801;
13、肥料斗固定在車體上;
14、每個分肥料斗804的下方均伸出有下肥料管805。
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在分肥料斗804上包含兩個孔用于穿過轉動撥動齒803。
1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轉動撥動齒803上布置有兩組軟質的分隔壁806,該分隔壁806尺寸大于兩個孔的孔徑。
1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下肥料管805為軟管。
1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下肥料管805的出口對著開好的溝。
1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開好的溝是通過開溝結構實現的,開溝結構為開溝鏟162或者是雙圓片式夾持開溝部分7。
20、方案二:
21、一種藥材栽植機下苗翻溝裝置,其特征在于,下苗翻溝裝置包含儲苗箱12,儲苗箱12位于車體的中部的,在儲苗箱12兩側布置有第一放苗位10和第二放苗位13,在第一放苗位10邊側有第一乘坐位9,在第二放苗位13邊側有第二乘坐位14;
22、第一乘坐位9和第二乘坐位14為座位;
23、第一放苗位10和第二放苗位13中各自能夠放置藥材的苗;通過第一放苗位10和第二放苗位13能夠將藥材的苗放置在開好的溝中。
2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的第一放苗位10和第二放苗位13為上大下小的口。
2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的第一放苗位10和第二放苗位13包含有多組放苗位隔板11阻隔的空隙用于放苗。
2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阻隔的空隙和前邊開好的溝的溝槽對應。
2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開好的溝是通過開溝結構實現的,開溝結構為開溝鏟162或者是雙圓片式夾持開溝部分7。
28、方案三:
29、一種藥材栽培不露頭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不露頭栽培裝置包含車體,車體前端包含有牽引頭6,車體上從前往后依次布置著開溝結構、肥料施肥部分8、放苗位13和儲苗箱12、平整部分15;
30、其中的平整部分15包含平整件連接部分152,還包含和平整件連接部分152連接在一起的平整板151,平整板151平行于地面;
31、前方放置進溝槽的藥材苗為土下種植的藥材苗;平整板151滑過,能夠將藥材苗掩埋起來。
3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放苗位13和儲苗箱12的布置結構包含儲苗箱12,儲苗箱12位于車體的中部的,在儲苗箱12兩側布置有第一放苗位10和第二放苗位13,在第一放苗位10邊側有第一乘坐位9,在第二放苗位13邊側有第二乘坐位14;
3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開溝結構為開溝鏟162或者是雙圓片式夾持開溝部分7。
3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雙圓片式夾持開溝部分7結構包含豎直軸,豎直軸下方焊接有橫軸702,橫軸702的兩側固定有單片704,兩組的單片704呈夾角布置,兩組的單片704接近的一端為開溝頭。
3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兩組的單片704上方布置有上覆蓋蓋703,下肥料管805穿過上覆蓋蓋703后指向兩組的單片704的中部,能夠直接放置進開好的溝中。
3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開溝鏟162通過桿件161連接在車體上。
3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車體的四角包含有四角輪主結構1,四角輪主結構1中部包含有螺紋孔,螺紋孔中布置有螺紋桿4,螺紋桿4下方包含有橫桿,橫桿上布置有行走輪;螺紋桿4上方布置有調整手輪3;轉動埋溝結構能調整整個車體到地面的距離。
3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藥材為黃芪。
39、方案四:
40、一種藥材栽培露頭苗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露頭苗栽培裝置包含車體,車體前端包含有牽引頭6,車體上從前往后依次布置著開溝結構、肥料施肥部分8、放苗位13和儲苗箱12、埋溝結構;
41、開溝結構為開溝鏟162或者是雙圓片式夾持開溝部分7;
42、埋溝結構為開溝鏟162或者是雙圓片式夾持開溝部分7;
43、開溝結構和埋溝結構的具體的開溝鏟162或者是雙圓片式夾持開溝部分7錯位布置;
44、即開溝結構開好的溝中種植的露頭苗會被后方的埋溝結構將土翻起來埋住藥材根部。
4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車體的四角包含有四角輪主結構1,四角輪主結構1中部包含有螺紋孔,螺紋孔中布置有螺紋桿4,螺紋桿4下方包含有橫桿,橫桿上布置有行走輪;螺紋桿4上方布置有調整手輪3;轉動埋溝結構能調整整個車體到地面的距離;
46、該距離大于藥材苗露出地面的部分。
4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雙圓片式夾持開溝部分7結構包含豎直軸,豎直軸下方焊接有橫軸702,橫軸702的兩側固定有單片704,兩組的單片704呈夾角布置,兩組的單片704接近的一端為開溝頭;兩組的單片704上方布置有上覆蓋蓋703,下肥料管805穿過上覆蓋蓋703后指向兩組的單片704的中部,能夠直接放置進開好的溝中。
4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開溝鏟162通過桿件161連接在車體上。
4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放苗位13和儲苗箱12的布置為如下任意一種:
50、a第一放苗位10和第二放苗位13為上大下小的口;
51、b.所述的第一放苗位10和第二放苗位13包含有多組放苗位隔板11阻隔的空隙用于放苗,阻隔的空隙和前邊開好的溝的溝槽對應。
5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多組放苗位隔板11上方有腳踩位置17。
53、采用如上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有如下有益效果:針對缺陷:目前的栽種都是人力栽種,耗時、費力、不成規模;本專利開創性將開溝、施肥、中藥種植一體化實現,實現機械在栽種,省時省力,能夠快速實現規模化種植。本專利生產的中藥材栽培機械,是拖拉機牽引式的機具;廢料箱布置在機具的前端上部,肥料想底部安裝有施肥盒;具有兩種開溝形式。投苗槽優選的尺寸是焊接而成的500*60*450mm的u型槽前端底部焊接有鏟尖式樣的開溝頭,人將藥材苗放置在其中即可。該栽植機械由拖拉機牽引,使得大面積的藥材種植,大大提供工作效率,節省栽種時間,能夠為發展中藥材事業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