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微保健黑小麥麥芽粉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微保健黑小麥麥芽粉的生產方法,特別是用生物強化法生產富
硒、鉻、鋅食用面粉的方法。
背景技術:
硒是一種比較稀有的準金屬元素,自1817年瑞典化學家Berzelius發現了元素硒 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有毒元素。直到1957年Schwarz和Foctz在對"Factor3"的研究中發 現了硒的營養作用。硒的營養化學研究,日益受到科學家的重視,并且被列為人體必需的微 量元素之一。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硒與許多疾病有關,如大骨節病、克山病、癌癥等。人常 年保持適量的硒攝入,有保護生物膜、消除自由基、抗衰老、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對癌癥、 心血管病等起到治療和預防作用。鉻是胰島素不可缺少的輔助成分,參與糖代謝過程,促進 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化驗證明,糖尿病人的頭發和血液中的含鉻量比正常人要低,而且心 血管疾病和體內鉻的含量低也有關系,增加飲食中鉻的攝入量,可以起到預防和抑制2型 糖尿病的作用,很多人在鉻的攝入上都嚴重不足。鋅是人體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缺 鋅的臨床表現為食欲不振,味覺減退,皮膚粗糙、干燥,創傷不易愈合,思維遲鈍、機體免疫 功能低下等。 目前,由于天然食品中的硒、鉻、鋅等微量元素含量普遍較低,而相應的無機鹽類 因其毒性高只能用于醫藥品而不能用于食品。利用植物的生物轉化法提高食物中的硒、鉻、 鋅的研究方法報道很多。 蔣士龍等[不同富硒條件對麥芽硒含量的影響,廣東微量元素,2001年第8巻第6 期]探討了不同浸麥度、Na2Se04及制麥添加劑濃度對麥芽富硒的影響。其最佳條件浸麥度 為42% ,抗生素P和赤霉素濃度分別為100mg/L和0. 05mg/L. 王志民等[富硒麥芽的制備,四川工業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探討了培養富硒 麥芽的最佳條件及有機硒在麥芽中的分布,用蒸餾水低溫長時間浸泡,去除大部分無機硒, 麥芽采用7(TC以下分段干燥法。 朱虹[富硒麥芽生產工藝研究,山地農業生物學報,1999年第18巻第4期]探討 了采用不同蛋白質含量的麥種,不同溶液濃度,不同發芽條件,對硒麥芽的生產工藝進行了 研究,得到的麥芽粉含硒量達40ug/g以上,有機硒含量大于97X,產率(麥芽粉/麥種)為 45% -50%。 石海英[富硒麥芽的生產工藝研究,釀酒,2003年第30巻第3期]采用啤酒生產 原料大麥,對制麥過程添加微量元素生產出富硒麥芽。即用0. 2g/kg大麥的亞硒酸鈉水溶
液均勻噴入麥芽品溫14-i5t:剛下麥的發芽箱中效果較好。 田亮[富硒麥芽或豆芽的生產方法,中國專利,申請號200310106621.幻采用普通 小麥進行富硒培養,得到的麥芽粉含硒量在40士10ppm。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富鉻酵母的生產方法,中國專利,申請號 200710143066. 6]在酵母發酵過程中流加鉻鹽溶液,通過離心分離、洗滌和干燥得到富鉻酵母產品。 鄭彥巍[一種含麥芽粉的富鉻酵母的制備方法,中國專利,申請號03153233.0]將 麥粒在氯化鉻或硫酸鉻溶液中培養,風干粉碎制備富鉻麥芽粉;用麥芽汁或基本培養基,加 入氯化鉻或硫酸鉻接種酵母培養并提取,制備富鉻酵母;將酵母泥與富鉻麥芽按比例混合, 制成含麥芽粉的富鉻酵母成品。 陳清[富鋅豆芽的生產方法,中國專利,申請號200310107025. 3]將豆子放入鋅離 子濃度小于800卯m、 pH值4. 5 6的鋅溶液中浸泡,然后用水發芽,或用鋅離子濃度小于 800卯m的上述溶液浸泡和發芽,或用上述溶液浸泡,并用此溶液和水發芽,生產含鋅豐富的 豆芽。 上述所有方法均是單一微量元素產品的生產,所用原料為大麥、普通小麥生產或 大豆,而用黑小麥生產含硒、鉻、鋅等多種微量元素麥芽的方法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富硒、鉻、鋅黑小麥麥芽粉的生產方法。應用此方法不 但能得到含有機硒、鉻、鋅豐富的黑小麥麥芽粉,且生產工藝簡單,易推廣普及,成本也低。
本發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其工藝步驟如下 將顆粒飽滿的黑小麥,在15 3(TC的溫度下,首先用濃度為50 300ppm的亞 硒酸鈉水溶液浸泡5-6小時,過濾收集亞硒酸鈉水溶液備用,再用濃度100 600ppm的氯 化鉻和濃度100-1000ppm硫酸鋅混合水溶液浸泡6-7小時,過濾收集氯化鉻、硫酸鋅混合 水溶液備用,將浸泡后的黑小麥放在篩床上發芽;每隔12小時用收集的亞硒酸鈉水溶液和 氯化鉻、硫酸鋅混合水溶液浸泡或噴淋一次每次5-10分鐘,噴淋時以篩床底部見液體滴出 為宜,噴淋間隔期間通過篩床底部對黑小麥進行鼓風5-10分鐘,風壓控制在50-1000Pa,風 溫控制在15 3(TC,濕度控制在60% _70%,早晚各翻麥一次,當麥芽長至1. 5-3CM時,將 麥芽放入30-5(TC蒸餾水中水浴3-5小時以除去無機鹽,瀝干,在室溫下風干24小時,然后 在30-7(TC條件下烘干、磨粉、包裝得到富含硒、鉻、鋅多種微量元素的食用黑小麥麥芽粉成
PR o 本發明的優異效果是 1本發明生產的麥芽粉富含硒、鉻、鋅等多種微量元素。 2采用的黑小麥營養成份比普通小麥均高出許多,生產出的黑小麥芽粉有機硒等 微量元素含量高。 3本發明生產工藝簡單,易普及推廣,成本低,產品可作為食品添加劑或藥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 將顆粒飽滿的黑小麥,在15 3(TC的溫度下,首先用濃度為50 300ppm的亞 硒酸鈉水溶液浸泡5-6小時,過濾收集亞硒酸鈉水溶液備用,再用濃度100 600ppm的氯 化鉻和濃度100-1000ppm硫酸鋅混合水溶液浸泡6-7小時,過濾收集氯化鉻、硫酸鋅混合 水溶液備用,將浸泡后的黑小麥放在篩床上發芽;每隔12小時用收集的亞硒酸鈉水溶液和 氯化鉻、硫酸鋅混合水溶液浸泡或噴淋一次每次5-10分鐘,噴淋時以篩床底部見液體滴出
4為宜,噴淋間隔期間通過篩床底部對黑小麥進行鼓風5-10分鐘,風壓控制在50-1000Pa,風 溫控制在15 3(TC,濕度控制在60% _70%,早晚各翻麥一次,當麥芽長至1. 5-3CM時,將 麥芽放入30-5(TC蒸餾水中水浴3-5小時以除去無機鹽,瀝干,在室溫下風干24小時,然后 在30-7(TC條件下烘干、磨粉、包裝得到富含硒、鉻、鋅多種微量元素的食用黑小麥麥芽粉成
Cl 實施例2 黑小麥種子在20°C的條件下,用含硒200卯m的亞硒酸鈉溶液浸泡6 7小時,再 用150ppm的氯化鉻100ppm的硫酸鋅混合溶液浸泡5_6小時,瀝干保溫進行發芽。在最初 的24小時,每12小時用上述溶液分別浸泡10分鐘,以后每天早晚各用水沖洗翻拌使麥層 適當降溫,促使發芽均勻,防止麥層粘結,并通入新鮮空氣,排出二氧化碳。在整個發芽期間 要控制空氣濕度,保持麥粒既有的水分。當麥芽長至1. 5-3CM時,將麥芽放入30-5(TC蒸餾 水中水浴3-5小時以除去無機鹽,瀝干,在室溫下風干24小時,然后在30-7(TC條件下烘干,
磨粉,可得到富含硒、鉻、鋅等多種微量元素的黑小麥麥芽粉。
實施例3 : 黑小麥種子在20°C的條件下,用含硒200卯m的亞硒酸鈉溶液浸泡6 7小時,再 用150ppm的氯化鉻100ppm的硫酸鋅混合溶液浸泡5_6小時,瀝干保溫進行發芽。在最初 的24小時,每12小時用上述溶液分別浸泡10分鐘,以后每天早晚各用水沖洗翻拌使麥層 適當降溫,促使發芽均勻,防止麥層粘結,并通入新鮮空氣,排出二氧化碳。在整個發芽期間 要控制空氣濕度,保持麥粒既有的水分。當麥芽長至1. 5-3CM時,將麥芽放入30-5(TC蒸餾 水中水浴3-5小時以除去無機鹽,瀝干,加水磨漿,噴霧干燥,可得到富含硒、鉻、鋅等多種 微量元素的黑小麥麥芽粉。
權利要求
一種多微保健黑小麥麥芽粉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產步驟如下將顆粒飽滿的黑小麥,在15~30℃的溫度下,首先用濃度為50~300ppm的亞硒酸鈉水溶液浸泡5-6小時,過濾收集亞硒酸鈉水溶液備用,再用濃度100~600ppm的氯化鉻和濃度100-1000ppm硫酸鋅混合水溶液浸泡6-7小時,過濾收集氯化鉻、硫酸鋅混合水溶液備用,將浸泡后的黑小麥放在篩床上發芽,每隔12小時用收集的亞硒酸鈉水溶液和氯化鉻、硫酸鋅混合水溶液浸泡或噴淋一次,每次5-10分鐘,噴淋時以篩床底部見液體滴出為宜,噴淋間隔期間通過篩床底部對黑小麥進行鼓風5-10分鐘,風壓控制在50-1000Pa,風溫控制在15~30℃,濕度控制在60%-70%,早晚各翻麥一次,當麥芽長至1.5-3CM時,將麥芽放入30-50℃蒸餾水中水浴3-5小時以除去無機鹽,瀝干,在室溫下風干24小時,然后在30-70℃條件下烘干、磨粉、包裝得到富含硒、鉻、鋅多種微量元素的食用黑小麥麥芽粉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微保健黑小麥麥芽粉的生產方法,其生產步驟如下將顆粒飽滿的黑小麥,在15~30℃的溫度下,首先用濃度為50~300ppm的亞硒酸鈉水溶液浸泡5-6小時,過濾收集亞硒酸鈉水溶液備用,再用濃度100~600ppm的氯化鉻和濃度100-1000ppm硫酸鋅混合水溶液浸泡6-7小時,過濾收集氯化鉻、硫酸鋅混合水溶液備用,將浸泡后的黑小麥放在篩床上發芽;當麥芽長至1.5-3CM時,將麥芽放入30-50℃蒸餾水中水浴3-5小時以除去無機鹽,瀝干,在室溫下風干24小時,然后在30-70℃條件下烘干、磨粉、包裝得到富含硒、鉻、鋅多種微量元素的食用黑小麥麥芽粉成品。本發明的黑小麥麥芽粉富含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硒、鉻、鋅。生產的麥芽粉,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也可以作為藥用營養補劑。
文檔編號A23L1/186GK101692886SQ20091001489
公開日2010年4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1日
發明者孫愛玲, 柳仁民 申請人:聊城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