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小麥胚芽的保鮮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產品的加工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小麥胚芽保鮮技術。屬于農產品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小麥胚芽是面粉加工業的副產品,是小麥籽粒的精華,約占整粒小麥重量的2%左右。小麥胚芽含有極其豐富且優質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全部1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被譽為“人類天然的營養寶庫”。小麥胚芽的蛋白質含量為30%左右,僅次于大豆,分別是大米和小麥粉的4. 9倍和3. 2倍,瘦牛肉、瘦豬肉和雞蛋的I. 5倍、I. 8倍和
2.I倍;小麥胚芽的脂肪含量可超過10%,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占84% (亞油酸52. 31%, 油酸28. 14%、亞麻酸3. 55%);小麥胚芽中維生素含量豐富、種類多,蘊含豐富的VE和VBpVB2、煙酸、泛酸等;小麥胚芽中還含2% 3%的膳食纖維。然而,新鮮小麥胚芽富含多種酶類,如脂肪酶、脂肪氧化酶、酯酶、α -淀粉酶和蛋白酶等。脂肪酶能催化小麥胚芽脂質中的三酰甘油水解成高級脂肪酸;脂肪氧化酶催化氧化小麥胚芽脂質中的亞油酸,生成氫過氧化油酸,經分解生成揮發性的醛和酮類等。由于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等酶的共同作用,使得小麥胚芽貯藏穩定性極差。常溫下,新鮮小麥胚芽存放兩個星期左右就會酸敗、變質,從而限制了小麥胚芽的高效利用。所以生產出來的小麥胚芽必須立即進行滅酶的穩定化處理,防止酸敗、變質。常用來對小麥胚芽進行滅酶的方法有常壓蒸氣、高壓蒸氣、干熱、微波等,這些方法具有耗時長、能耗大、滅酶率低、麥胚色澤氣味不佳等缺點。真空遠紅外烘烤是通過高溫烘烤使酶的活性喪失,無法催化脂肪氧化,利用脫氧劑處理清除包裝袋中的氧氣,結合真空包裝延長小麥胚芽的保質期,同時烘烤過程發生適度的美拉德反應,使小麥胚芽具有誘人的烤香味。目前已出現關于小麥胚芽的研究,但是在保鮮技術方面尚有空缺。我國專利(200610152034. 8)小麥胚芽加工方法,采用蒸氣殺菌,將蒸氣殺菌后的整包小麥胚芽放置于熱風烘干器內烘干,將烘干后的小麥胚芽放入自動旋轉炒焙機進行炒焙,此操作只是為了保證食料的衛生標準和香味,沒有涉及保鮮技術方面。我國專利(200910163462.4) —種由微波紫外線協同對小麥胚芽穩定化及滅菌的方法,以小麥胚芽為原料,利用微波紫外線協同處理,滅酶、滅菌裝置安裝在小麥面粉加工車間,并與面粉廠的加工生產線相連接。裝置主要由微波及紫外線協同發生系統、物料輸送系統、傳動系統、控制系統、空氣調節系統和溫控系統等六部分組成。延長了小麥胚芽的儲存時間,但是成本高,操作復雜,對加工車間要求高。我國專利(201010225926. 2)小麥胚芽糊的配方及生產方法,應用現代超微粉技術,將粒度為100目 1000目的小麥胚芽細粉配制成方便食品,可調制成糊狀食用,口感細膩、營養豐富、方便快捷,易于消化吸收,屬國內首創。但是沒有涉及到保鮮技術的應用,主要是通過添加抗氧化劑延長保質期的。我國專利(201010225945.5)小麥胚芽粉的生產加工方法,采用超微粉碎技術,將經干燥滅酶的小麥胚芽,粉碎到100目到1000目的微粉,改變了小麥胚芽的適口性、分散性、溶解性和消化吸收性能。采用真空包裝或真空充氣包裝避免產品氧化。該發明的目的在于將小麥胚芽粉碎成100目以上的不同粒度的微粉,改變小麥胚芽的適口性和消化吸收性能,以便當做各種食品原料。我國專利(201010296296. 8)小麥胚芽的加工方法,該方法采用分段式烘烤滅酶前段在220 300°C烘烤,使水份含量在6. 2 7. 8% ;再降溫至180 220°C進行中段烘烤,使水份含量在3. 6 4. 9% ;最后降溫到120 180°C進行后段烘烤,使水份含量在I. 7 2. 5%。采用上述分段式的烘烤工藝操作復雜,不易控制。我國專利(201010299549.7) —種小麥胚芽粉加工工藝技術,其技術方案是,利用高溫和低溫相結合的熱處理技術,并經過冷卻、超微粉碎和篩分后,將小麥胚芽制成100 400目的粉末,保質期最多只可達6個月。我國專利(201110033322. 2)小麥胚芽在線微波滅酶的裝置,將微波滅酶裝置安裝在小麥面粉加工車間并與生產線相連接,該微波滅酶裝置主要由控制系統、微波發生系統、傳動系統、物料輸送系統、溫控系統和空氣調節系統等六部分組成,提高小麥胚芽的穩定性,麥胚可進行真空包裝并可長期保存,但是操作復雜,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和填補這一技術的空白,提供一種 小麥胚芽的保鮮技術,該技術是采用真空遠紅外烘烤結合真空包裝技術延長小麥胚芽的保質期。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小麥胚芽原料經過烘烤、冷卻、添加脫氧劑、包裝得到可室溫長期保存的小麥胚芽成品。該技術操作簡單,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采用純物理加熱處理方法鈍化酶的活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是這樣來實現的,操作步驟方法為(I)烘烤采用真空遠紅外烘烤,選用適合于小顆粒物料的烘烤設備,要求能夠攪拌均勻,防止局部過熱或溫度不夠,達不到滅酶效果。(2)冷卻置于冷卻池中冷卻到室溫。(3)添加脫氧劑脫氧劑處理清除包裝袋中的氧氣。(4)包裝真空包裝。(4)貯藏室溫貯藏。該技術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采用純物理加熱處理方法鈍化酶的活性,通過高溫烘烤可以使酶的活性喪失,無法催化脂肪氧化,結合脫氧劑處理清除包裝袋中的氧氣,使小麥胚芽室溫貯藏達到保質18個月的效果。同時烘烤過程發生適度的美拉德反應,使小麥胚芽具有誘人的烤香味。下面結合實例對一種小麥胚芽的保鮮技術的發明做進一步描述,但本發明不僅限于這些例子。實施例I將新鮮小麥胚芽經過真空遠紅外烘烤,溫度為160°C,真空度為-O. 08MPa,達到水分小于6%,此過程對小麥胚芽起到滅酶作用。將烘烤完的小麥胚芽在冷卻池中冷卻到室溫。把脫氧劑放入包裝袋中,采用真空包裝,室溫可以保質18個月以上。實施例2
將新鮮小麥胚芽經過真空遠紅外烘烤,溫度為170°C,真空度為-O. 07MPa,達到水分小于6%,此過程對小麥胚芽起到滅酶作用。將烘烤完的小麥胚芽在冷卻池中冷卻到室溫。把脫氧劑放入包裝袋中,采用真空包裝,室溫可以保質18個月以上。實施例3
將新鮮小麥胚芽經過真空遠紅外烘烤,溫度為180°C,真空度為-O. 06MPa,達到水分小于6%,此過程對小麥胚芽起到滅酶作用。將烘烤完的小麥胚芽在冷卻池中冷卻到室溫。把脫氧劑放入包裝袋中,采用真空包裝,室溫可以保質18個月以上。
權利要求
1.一種小麥胚芽的保鮮技術,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遠紅外烘烤結合真空包裝技術延長小麥胚芽的保質期。
2.根據權利要求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麥胚芽原料經過真空遠紅外烘烤、冷卻、添加脫氧劑、真空包裝得到可室溫長期保存的小麥胚芽成品。
3.根據權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技術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采用純物理加熱處理方法鈍化酶的活性,通過高溫烘烤可以使酶的活性喪失,無法催化脂肪氧化。烘烤溫度為120°C 200°C,烘烤時間為5 30min,真空度-O. 05 -O. 09MPa。
4.根據權利要求1、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結合脫氧劑處理清除包裝袋中的氧氣。
5.根據權利要求1、2、3、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結合真空包裝技術。
6.根據權利要求1、2、3、4、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經過該保鮮技術處理后的小麥胚芽室溫貯藏達到保質18個月的效果。同時烘烤過程發生適度的美拉德反應,使小麥胚芽具有誘人的烤香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小麥胚芽的保鮮技術,該技術是采用真空遠紅外烘烤結合真空包裝技術延長小麥胚芽的保質期。屬于農產品加工技術領域。小麥胚芽原料經過真空遠紅外烘烤、冷卻、添加脫氧劑、真空包裝得到可室溫長期保存的小麥胚芽成品。該技術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采用純物理加熱處理方法鈍化酶的活性,通過高溫烘烤可以使酶的活性喪失,無法催化脂肪氧化,利用脫氧劑處理清除包裝袋中的氧氣,結合真空包裝,使小麥胚芽室溫貯藏達到保質18個月的效果。同時烘烤過程發生適度的美拉德反應,使小麥胚芽具有誘人的烤香味。
文檔編號A23B9/00GK102894079SQ201210337138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
發明者盧正良 申請人:青島維良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