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食品防腐保鮮作用的植物乳桿菌929-2菌株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食品保鮮領域,具體涉及具有食品防腐保鮮作用的植物乳桿菌929-2株及其應用。本發明新菌株具有食品防腐保鮮作用,可確保食品貨架期。該菌株為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編號929-2,2012年8月21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編號為CGMCC?No.6463。采用本發明菌株及其菌劑制備食品,制備過程未添加化學防腐劑,避免了化學防腐劑影響人體健康;采用本發明菌株及其菌劑制備食品,制備過程不采用輻照處理,徹底解除輻照對殘留擔憂,同時也避免風味和質地破壞,并降低成本;不改變組織狀態,保持肉類食品原有鮮度,顯著提升品質;貨架期能超過6個月;去除肉類食品的腥膻味,改善其口味;長期食用,可增加人體益生菌數量。
【專利說明】一種具有食品防腐保鮮作用的植物乳桿菌929-2菌株及其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食品保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食品防腐保鮮作用的植物乳桿菌929-2菌株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食品加工后均需要加入食品化學防腐劑,以確保貨架期、保持原有風味和品質。特別是泡椒鳳爪、雞翅、豬蹄、豬皮、豬耳朵和竹筍等加工食品,除了需要加入脫氫乙酸鈉、雙乙酸鈉、山梨酸鉀和乳酸鏈球菌素等化學食品防腐劑外,還必須經過輻照,才能確保6個月貨架期。食品化學防腐劑和輻照殘留的安全擔憂已經引起社會普遍關注,國家食品新標準出臺,更嚴格控制使用一些加工助劑后,泡椒鳳爪生產形勢變得十分嚴峻,常常因防腐保鮮不合格導致制廠家停產。
[0003]已有報道的食品保鮮劑有,中國專利申請CN102138668A公開了一種泡椒鳳爪食品保鮮劑,所述的保鮮劑由肉桂酸鉀、乳酸鏈球菌素、D-異抗壞血酸鈉、雙乙酸鈉和山梨酸鉀組成。《江蘇農業學報》,2010,26 (4)報道了復合生物保鮮劑對南美白對蝦的保鮮效果,所述的復合生物保鮮劑由殼聚糖、茶多酚和乳酸鏈球菌素組成。食品科學2008,29,(11)報道了一種復合型生物保鮮劑在牡蠣保鮮中的應用研究,所述的復合生物保鮮劑由殼聚糖、茶多酚、溶菌酶組成。上述生物保鮮劑本質上雖然是天然化學防腐劑,但仍屬化學防腐保鮮劑。而中國專利申請中CN1802937公開了一種含有酵母活菌與枯草芽孢桿菌活菌重量比為I: I的混合微生物活菌防腐保鮮劑及生產方法,但所菌種、制備方法、應用方式和對象與本發明也完全不一樣。特別是酵母活菌與枯草芽孢桿菌恰好正是泡椒鳳爪食品等加工食品的主要危害菌,因此,該專利不適合在泡制食品中應用。該行業盡管已經投入大量物力、人力和財力進行食品生物保鮮劑研究,目前也側重于篩選具有抗微生物作用的菌株,提取分離抗菌成分,研制成天然化學防腐劑,如乳酸鏈球菌素和納他霉素,該方法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成本高和防腐效果差,還需要結合輻照才能達到保鮮,成為目前制約行業品質提升主要技術瓶頸。
[0004]本發明的發明人經過4年多的篩選、研究、試制,最終優選出活力強的植物乳桿菌929-2,能主動地在熟肉加工食品表面形成一道強有力的生物屏障,抵御和防止腐敗細菌的侵染和繁殖,確保食品在不加化學防腐劑和輻照條件下的安全性,確保了貨架期,并保持原有風味和品質。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一種新的菌株,具有食品防腐保鮮作用,可確保食品貨架期。
[0006]該菌株為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編號929-2,該菌株于2012年8月21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編號為CGMCCN0.6463。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郵編 100101。
[0007]植物乳桿菌929-2菌株的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
[0008]植物乳桿菌929-2菌株不能利用甘油、赤廯醇、D-阿拉伯糖、L-阿拉伯糖、D-木糖、L-木糖、阿東醇、β _甲基-D-木糖式、山梨糖、鼠李糖、衛茅糖、肌醇、ct _甲基_D_匍萄糖甙、菊糖、淀粉、肝糖、木糖醇、D-松二糖、D-來蘇糖、D-塔格糖、D-巖糖、L-巖糖、D-阿拉伯糖醇、L-阿拉伯糖醇、葡萄糖酸鹽和5-酮基-葡萄糖酸鹽產酸,但能利用核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甘露醇、山梨醇、α-甲基-D-甘露糖甙、N-乙酰-葡糖胺、苦杏仁甙、熊果甙、七葉靈、柳醇、纖維二塘、麥芽糖、乳糖、蜜二糖、蔗糖、海藻糖、松叁糖、棉子糖、龍膽二糖和2-酮基-葡萄糖酸鹽產酸。
[0009]植物乳桿菌929-2菌株對碳水化合物利用情況與標準植物乳桿菌ASl.577區別如下:
[0010]植物乳桿菌929-2與標準植物乳桿菌AS 1.577生化區別
【權利要求】
1.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為植物乳桿菌菌株929_2,保藏編號為CGMCCN0.6463。
2.植物乳桿菌用于食品防腐保鮮的用途。
3.生物保鮮劑,其特征在于:以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桿菌菌株929-2制成生物保鮮劑,每Iml或Ig生物保鮮劑含IO2~IO14個菌細胞。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物保鮮劑,其特征在于:生物保鮮劑中還含有副干酪乳桿菌 Lactobacillus paracasei,嗜酸乳桿菌 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戍糖片球菌 Pediococcus pentosaceus,所述的幾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s中的任意一種或其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保鮮劑,其特征在于:當植物乳桿菌929-2與其他益生菌混合時,菌株之間以任意比例混合,但植物乳桿菌929-2不取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保鮮劑,其特征在于:菌株之間比例為1-10:l-10o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保鮮劑,其特征在于:菌株之間以等比例混合。
8.根據權利要求3-7任一項所述的生物保鮮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液體形式或固體形式。
9.權利要求2-8任一項所述的生物保鮮劑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食品防腐保鮮。
10.根據權利要求9 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為鳳爪、雞翅、豬蹄、豬皮、豬耳朵或竹笑。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在食品中,權利要求3-8任一項所述的生物保鮮劑中的菌細胞數量為IO2~IO14個cfu/g。
12.根據權利要求9-11任一項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以權利要求3-8任一項所述的生物保鮮劑為主要原料,輔以食品領域可接受的輔料制備保鮮食品。
13.保鮮食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預處理、清洗; (2)沸水燙漂:沸水中煮至3-7成熟,濾過,冷卻,備用; (3)配制泡制母液:按常規用量將調味輔料加水配制成泡制母液,煮沸后,冷卻至45°C以下; (4)泡制:取步驟(3)所得泡制母液,加入權利要求3-8任一項所述的生物保鮮劑和步驟(2 )處理后的食品,在溫度15-45 °C下浸泡,即得。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預處理、清洗; (2)沸水燙漂:沸水中煮至3-7成熟,濾過,冷卻,備用; (3)配制泡制母液:取適量泡椒,按常規用量將調味輔料加水配制成泡制母液,煮沸后,冷卻至45°C以下; (4)泡制:取步驟(3)所得泡制母液,加入權利要求3-8任一項所述的生物保鮮劑和步驟(2 )處理后的食品,在溫度15-45 °C下浸泡,即得。
15.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保鮮食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煮沸時間15-30分鐘。
16.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保鮮食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益生菌添加量以固體益生菌計算, 每100升泡制母液加入200-1200克益生菌,或以含2%鮮菌細胞的液體益生菌計算,每100升泡制母液加入5-30升。
【文檔編號】C12N1/20GK103667093SQ201210349849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9日
【發明者】鄭一敏, 曾雁鳴, 胥秀英 申請人:成都與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