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純化果糖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食品生產工藝,具體是一種純化果糖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大米加工行業,每年產生大量的碎米,這些碎米部分用作飼料、部分用作轉化糖,如將這些原料加工利用,可為農產品加工企業增加一項可觀的收入,同時加工成糖類產品,又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果糖中含6個碳原子,也是一種單糖,是葡萄糖的同分異構體,它以游離狀態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漿汁和蜂蜜中,果糖還能與葡萄糖結合生成蔗糖。作為新一代不依賴胰島素的高能量營養輸液,果糖注射液在世界醫藥市場的表現十分活躍,在某些國家已成為僅次·于葡萄糖的第二大注射液。目前國內果糖的生產方法,主要是以淀粉為原料,經過水解,再通過反應使葡萄糖轉化為果糖。本發明采用葡萄糖在固定化酶的作用下轉化為果糖,并通過濾芯過濾,納濾膜分離純化提高了收率,得到純度較高的果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純化果糖生產方法,在生產過程中添加必要的先進設備,在工藝流程中適當改變工藝參數,具有工藝控制穩定、綜合消耗少、產品質量高、生產成本低、環保壓力小、附加值高等優點。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I、純化果糖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浸泡、磨米原料碎米在水中浸泡一定時間后,除去雜質,磨制成淀
粉乳,加清水或洗渣水調整濃度為30%-35%,同時通過食用純堿調節淀粉乳PH值為
5.9-6. O,以確保液化效果穩定和生產后序工作正常開展;
(2)液化經磨米調配后的淀粉乳按6— 8U/克米重的量添加耐高溫a—淀粉酶,攪拌均勻,十分鐘后,先將蒸汽閥門打開,把噴射器及管路、層流罐預熱至110°C,用淀粉泵把淀粉乳泵入噴射器,將噴射器上的針閥上調或下調控制流量至14m3/h,通過調節進汽和進料閥門,使液化出口溫度穩定在108 — 110°C,此時就形成連續的液化系統,淀粉乳在噴射器內形成空心圓柱薄膜從噴嘴射出,同時在耐高溫a—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鏈a-l,4糖苷鍵被迅速切斷,在保壓罐105— 108°C的高溫下保持5-7 min,調PH值為5. 1-5. 3,淀粉乳得到大量水解;再通過一次閃蒸降溫至95-97°C,再調PH值為5. 9-6. 0,10-15分鐘后,再調PH7. 5-8. 0,經過層流反應,這樣淀粉大顆粒也得到了徹底水解,最終淀粉乳被轉化為含糊精、麥芽糖、三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液化液;
(3)脫渣對液化后的物料通過廂式壓濾機進行過濾,使糖渣與糖液分離,將濾液在濾液罐中加酸調節PH至4. 5-4. 8,通過板式換熱器,把濾液溫度降至60°C,泵入糖化罐進行糖化;將糖渣加水攪拌均勻,通過洗渣壓濾機過濾,一方面可徹底回收糖渣中10%的糖分,以提高收率;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糖渣中的蛋白含量,增加收益;(4)糖化經脫渣工序調配好的液化液進入糖化罐,按照20ml/m3的量添加復合糖化酶,復合糖化酶在PH值4. 5-4. 8、溫度60°C的條件下,經過30-40個小時的糖化反應,生產出含95%-97%的葡萄糖漿和含3%-5%的多糖;
(5)脫色通過兩次吸附脫色,去除糖液中的有機雜質;
(6)異構葡萄糖和果糖是同分異構體,95%的葡萄糖液通過固定化異構酶的作用,把其中42%的葡萄糖轉化為果糖,得到F42型果葡糖漿,異構時添加O. 05-0. 1%的硫酸鎂、O. 05-0. 1%的焦亞硫酸鈉;
(7)離子交換兩次離子交換,一次在一脫之后、異構之前,二次離子交換異構之后、二脫之前,糖液經過陰離子與陽離子交換樹脂時,糖液中的陰、陽離子與陰、陽離子交換樹脂上的H +、OH—發生交換,最后與糖液中的H +、OH —結合成水,無機雜質生成隨水除去;
(8)濾芯過濾作為高精度的納濾膜的預處理,雖然二脫之后,糖液比較
純凈但還含有少量的懸浮物、炭顆粒等,通過過濾精度為5um的PP濾芯過濾進一步凈化糖液使其達到納濾膜的過濾要求;
納濾膜分離純化果糖和葡萄糖都是單糖,進入該工序的糖化,單糖含量約為95%-97%,根據糖液中單糖和多糖分子式不同,通過納濾膜的篩選、提純,最終得到單糖含量在99. 5%的F42型純化果糖,余下的5%左右的多糖收集后,可作功能性低聚糖;
(9)濃縮真空濃縮至71%固形物;
(10)成品包裝。所述的一種純化果糖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的脫色是用新鮮活性炭。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對加入a-淀粉酶的淀粉乳,采用一次高壓噴射,一次閃蒸在108°C以上的高溫下,a-淀粉酶起生化作用,切入淀粉鏈的a_l,4糖苷鍵。將PH值調到合適范圍后,加入
O.4kg/T的酶,一噴溫度迅速升到110°C后生成混后糖類的水溶液,然后閃蒸把液迅速降至95°C,水解溶液中的糖類分子得到了徹底分解。節約了能耗和酶耗。在離子交換工段,在離子交換樹脂交換能力下降時,利用鹽酸和燒堿對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再生,結合乙醇和鹽水進行洗脫,生產周期相對大大縮短,進一步提高了樹脂交換吸附能力,降低了生產成本。在異構工段,選擇低底物濃度反應,加入相應的鎂離子和亞硫酸鈉,對異構酶進行保護,提高了酶的活性,大大降低了高底物濃度所消耗的大量蒸汽,降低了成本。采用納濾膜分離提純,優化了 F42果糖的組分,因其純度高,使用范圍更廣,可達醫藥輔料級別,同時在分離過程中,隨著水和多糖的去除,純化果糖的果糖含量上升了 5%,濃度提升了 10%。本發明的生產工藝,達到以下五項技術指標及特點
1、一次加酶、一次噴射、一次閃蒸液化,以及在整個工藝流程中多次調節PH值,大大優化了酸堿環境條件,不但將淀粉徹底水解,減少了加酶耗和蒸汽能耗;
2、異構工段,選擇低底物濃度反應,在糖液中添加鎂離子如硫酸鎂,消除糖液中殘留鈣對異構酶活性的抑制,提高異構酶的活性和穩定性;焦亞硫酸鈉作為防氧化劑,添加到糖液中能防止異構酶染菌氧化,也提高了異構酶的活性和穩定性,還能減少糖液色素的產生,大大降低了高底物濃度所消耗的大量蒸汽,降低了成本;
3、循環保護離子交換工藝,可實現酸堿溶液的自動配制,結合乙醇和鹽水 進行洗脫,樹脂能力上升了走料時間從15小時延長至40小時;
4、納濾膜分離提純,優化了F42果糖的組分,因其純度高,使用范圍更廣,可達醫藥輔料級別,同時在分離過程中,隨著水和多糖的去除,純化果糖的果糖含量上升了 5%,濃度提升了 10% ο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純化果糖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浸泡、磨米1千克原料碎米在水中浸泡I小時后,除去雜質,磨制成淀粉乳,加清水或洗渣水調整濃度為30%,同時通過食用純堿調節淀粉乳PH值為5. 9-6. O,以確保液化效果 穩定和生產后序工作正常開展。(2)液化經磨米調配后的淀粉乳添加7000U的耐高溫a—淀粉酶,攪拌均勻,十分鐘后,先將蒸汽閥門打開,把噴射器及管路、層流罐預熱至110°c,用淀粉泵把淀粉乳泵入噴射器,將噴射器上的針閥上下調節控制流量至14m3 /h。通過調節進汽和進料閥門,使液化出口溫度穩定在108 — 110°C,此時就形成連續的液化系統,淀粉乳在噴射器內形成空心圓柱薄膜從噴嘴射出,同時在耐高溫a—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鏈a-1,4糖苷鍵被迅速切斷,在保壓罐105— 108°C的高溫下保持6 min,調PH值為5. I,淀粉乳得到大量水解;再通過一次閃蒸降溫至96°C,調PH值為5. 9,10分鐘后,調PH為7. 6經過層流反應,淀粉大顆粒也得到了徹底水解,最終淀粉乳被轉化為含糊精、麥芽糖、三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液化液。(3)脫渣對液化后的物料通過廂式壓濾機進行過濾,使糖渣與糖液分離,將濾液在濾液罐中加酸調節PH至4. 6,通過板式換熱器,把濾液溫度降至60°C,泵入糖化罐進行糖化;將糖渣加水攪拌均勻,通過洗渣壓濾機過濾,徹底回收糖渣中10%的糖分。(4)糖化經脫渣工序調配好的液化液進入糖化罐,按照20ml/m3的量添加復合糖化酶。復合糖化酶在PH值4. 5-4. 8、溫度60°C的條件下,經過35個小時的糖化反應,生產出含96%的葡萄糖漿和4%的多糖。(5)脫色用新鮮活性炭進行吸附脫色。(6)離子交換糖液經過陰離子交換樹脂與陽離子交換樹脂,糖液中的陰、陽離子與陰、陽離子交換樹脂上的H +、0H—發生交換,最后與糖液中的H +、0H —結合成水,無機雜質生成隨水除去。(7)異構葡萄糖和果糖是同分異構體,96%的葡萄糖液通過固定化異構酶的作用,把其中42%的葡萄糖轉化為果糖,得到F42型果葡糖漿;,異構時添加O. 05-0. 1%的硫酸鎂、O. 05-0. 1%的焦亞硫酸鈉。此時的糖化液的濃度只有30%,為了能讓異構酶發揮最大酶效,通常的作法是在異構之前把糖液的濃度利用蒸發器濃縮至40-45%,需要增加大型的蒸發設備,且高于膜純化需低底物濃度(不高于25%)運行的條件,而造成能源浪費。此方法采用較低的底物濃度(30%左右),沒有采用異構前濃縮,在糖液中添加鎂離子如硫酸鎂,消除糖液中殘留鈣對異構酶活性的抑制,提高異構酶的活性和穩定性;焦亞硫酸鈉作為防氧化劑,添加到糖液中能防止異構酶染菌氧化,也提高了異構酶的活性和穩定性,還能減少糖液色素的產生。此方法在提高異構酶活性的同時,減少了設備投入節約了能耗并為后序工作埋下伏筆;
(8)離子交換根據步驟(6)所述進行二次離子交換。(9)脫色用新鮮活性炭二次吸附脫色,去除糖液中的有機雜質。(10)濾芯過濾作為高精度的納濾膜的預處理,雖然二脫之后,糖液比較 純凈但還含有少量的懸浮物、炭顆粒等,通過過濾精度為5um的PP溏芯過濾進一步凈 化糖液使其達到納濾膜的過濾要求。(11)納濾膜分離純化果糖和葡萄糖都是單糖,進入該工序的分離純化,底物濃度不高于25%,需要添加少量的去離子水減低濃度,單糖含量約為95%-97%,根據糖液中單糖和多糖分子式不同,通過納濾膜250分子式的篩選、提純,最終得到單糖含量在99. 5%的F42型純化果糖,余下的5%左右的多糖收集后,作功能性低聚糖。(12)濃縮真空濃縮至71%固形物。(13)成品包裝。
權利要求
1.一種純化果糖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浸泡、磨米原料碎米在水中浸泡一定時間后,除去雜質,磨制成淀 粉乳,加清水或洗渣水調整濃度為30%-35%,同時通過食用純堿調節淀粉乳PH值為5. 9-6. O,以確保液化效果穩定和生產后序工作正常開展; (2)液化經磨米調配后的淀粉乳按6— 8U/克米重的量添加耐高溫a—淀粉酶,攪拌均勻,十分鐘后,先將蒸汽閥門打開,把噴射器及管路、層流罐預熱至110°C,用淀粉泵把淀粉乳泵入噴射器,將噴射器上的針閥上調或下調控制流量至14m3/h,通過調節進汽和進料閥門,使液化出口溫度穩定在108 — 110°C,此時就形成連續的液化系統,淀粉乳在噴射器內形成空心圓柱薄膜從噴嘴射出,同時在耐高溫a—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鏈a-l,4糖苷鍵被迅速切斷,在保壓罐105— 108°C的高溫下保持5-7 min,調PH值為5. 1-5. 3,淀粉乳得到大量水解;再通過一次閃蒸降溫至95-97°C,再調PH值為5. 9-6. 0,10-15分鐘后,再調PH7. 5-8. 0,經過層流反應,這樣淀粉大顆粒也得到了徹底水解,最終淀粉乳被轉化為含糊精、麥芽糖、三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液化液; (3)脫渣對液化后的物料通過廂式壓濾機進行過濾,使糖渣與糖液分離,將濾液在濾液罐中加酸調節PH至4. 5-4. 8,通過板式換熱器,把濾液溫度降至60°C,泵入糖化罐進行糖化;將糖渣加水攪拌均勻,通過洗渣壓濾機過濾,一方面可徹底回收糖渣中10%的糖分,以提高收率;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糖渣中的蛋白含量,增加收益; (4)糖化經脫渣工序調配好的液化液進入糖化罐,按照20ml/m3的量添加復合糖化酶,復合糖化酶在PH值4. 5-4. 8、溫度60°C的條件下,經過30-40個小時的糖化反應,生產出含95%-97%的葡萄糖漿和含3%-5%的多糖; (5)脫色通過兩次吸附脫色,去除糖液中的有機雜質; (6)異構葡萄糖和果糖是同分異構體,95%的葡萄糖液通過固定化異構酶的作用,把其中42%的葡萄糖轉化為果糖,得到F42型果葡糖漿,異構時添加O. 05-0. 1%的硫酸鎂、O.05-0. 1%的焦亞硫酸鈉; (7)離子交換兩次離子交換,一次在一脫之后、異構之前,二次離子交換異構之后、二脫之前,糖液經過陰離子與陽離子交換樹脂時,糖液中的陰、陽離子與陰、陽離子交換樹脂上的H +、OH—發生交換,最后與糖液中的H +、OH —結合成水,無機雜質生成隨水除去; (8)濾芯過濾作為高精度的納濾膜的預處理,雖然二脫之后,糖液比較 純凈但還含有少量的懸浮物、炭顆粒等,通過過濾精度為5um的PP濾芯過濾進一步凈化糖液使其達到納濾膜的過濾要求; 納濾膜分離純化果糖和葡萄糖都是單糖,進入該工序的分離純化,底物濃度不高于25%,需要添加少量的去離子水減低濃度,單糖含量約為95%-97%,根據糖液中單糖和多糖分子式不同,通過納濾膜的篩選、提純,最終得到單糖含量在99. 5%的F42型純化果糖,余下的5%左右的多糖收集后,可作功能性低聚糖; (9)濃縮真空濃縮至71%固形物; (10)成品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純化果糖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的脫色是用新鮮活性炭。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純化果糖的生產方法,包括浸泡磨米、液化、脫渣、糖化、脫色、離子交換、異構、濾芯過濾、納濾膜分離純化、濃縮、成品包裝等步驟,本發明采用葡萄糖液通過固定化異構酶將葡萄糖轉化為果糖,并用濾芯過濾,通過納濾膜250分子式的篩選、提純,得到單糖含量較高的純化果糖。此方法降低了高底物濃度所消耗的大量蒸汽,降低了成本,同時純化了果糖,提高了收率。
文檔編號C13K11/00GK102912043SQ201210408079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4日
發明者謝虎, 彭紹春, 賀存鮮, 余正東, 金海元, 陸從均, 彭秀芹, 劉剛 申請人:安徽匯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