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保健風味食品,具體涉及一種粵式荸薺面點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馬蹄又叫荸薺、地栗、地梨等,其皮色紫黑,肉質潔白,質量以新鮮、個大、皮薄、肉細、味甜、汁多脆嫩為上品,自古有“地下雪梨”的美譽,北方人更將其稱為“江南人參”。馬蹄不僅是佳蔬美果,營養豐富,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元素,可做成多種美味佳肴,還是一味天然良藥,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能清熱潤肺、生津消滯、舒肝明目、利氣通化作用。根據資料,馬蹄入藥,歷史悠久,正如《隨息居飲食譜》中概括:“荸薺甘寒。清熱、消食、醒酒、療膈、殺疳、化銅、辟蠱、除黃、泄脹、治痢、調崩”等。《本草綱目》也記有“馬蹄能清熱消渴,治脾熱,濕中益氣,開胃下食,清心明目,解熱殺菌,清黃疸,降血壓,治療多種疾病”;現代研究還表明,馬蹄中含有一種叫做“荸薺英”的抗菌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以馬蹄為主要原料制作的馬蹄糕,是廣式點心中富有代表性的品種,也是全國首批認定的“中華名小吃”之一。傳統制作是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制而成。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味極香甜。馬蹄糕以其工藝獨特、形態美觀、富有彈性、清香滋潤、口感清甜、爽脆的特點,具有養顏滋補、消暑降火、生津止渴、去燥利尿的功效,廣泛應用于早茶、午茶、晚茶和筵席上。是享譽全國,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一道著名點心。
經過點心師們的長期實踐與創新交流,已形成了一系列的馬蹄糕品種,如九層馬蹄糕、芝麻馬蹄糕、軟煎馬蹄糕、生磨馬蹄糕、白果馬蹄糕、白蓮馬蹄糕、羅漢馬蹄糕、橙汁馬蹄糕及各式馬蹄卷、各種馬蹄糕造型等等,品種之多,不勝枚舉。由于它的制作工藝講究、獨特、復雜。要達到其成品具有質地細滑柔韌、口感清甜爽脆、軟硬適度、富有彈性的質量要求,有一定的技術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藝簡單、風味獨特、口感豐富清甜、健康保健的粵式荸薺面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易于推廣的粵式荸薺面點制備方法。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體是一種粵式荸薺面點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鮮馬蹄100~200重量份,馬蹄粉50~100重量份,冰糖片50~60重量份,水3000~5000重量份,奶粉50~100重量份,橄欖油30~50重量份,
生產工藝具體步驟包括:
(1)選擇優質、純正、細膩、潔白的馬蹄粉,加入300克清水,攪拌均勻成生粉漿;
(2)挑選新鮮無變質馬蹄洗凈,削去外皮,放入磨碎機中磨碎,拌入生粉漿中,攪拌均勻,備用;
(3)取冰糖片放入夾層鍋中,并加入清水加熱至糖融化,形成糖水;
(4)待糖水充分沸騰時,分少量多次加入生粉漿和奶粉到糖水中,邊加入邊攪拌,直至攪拌成濃稠透明的熟粉漿;
(5)趁熱將熟粉漿倒入生粉漿中,邊加入邊攪拌,熟粉漿和生粉漿的配比為1:1,做成半生熟粉漿;
(6)取潔凈光滑的光滑楠竹竹筒,置于橄欖油中預熱5~30min;之后另取一口徑稍大且恰好能緊扣楠竹竹筒的竹筒蓋,置于90~95℃清水中加熱5~10min;
(7)在竹筒內筒底層內壁涂上一層橄欖油后,將拌好的半生熟粉漿倒入竹筒內筒底層內,底竹筒筒口向下恰好套蓋住竹筒內筒下層筒口,之后迅速倒置使底竹筒在下,竹筒內筒完全置于底竹筒內且竹筒內筒上層筒口向上,再蓋上竹筒蓋,豎直置于沸水中加熱50min,沸水恰好淹沒竹筒的高度略高于竹筒內筒竹節的高度;
(8)蓋有竹筒蓋的竹筒在沸水中加熱5min后,在沸水上添加一層95℃的橄欖油,橄欖油油層恰好可以淹沒略高于竹筒內筒竹節的高度,繼續蒸煮35~40min;
(9)將蓋有竹筒蓋的竹筒取出冷卻,晾涼切片即可。
進一步的,所述底竹筒分為上下兩層,底竹筒中間有一個竹節隔層;底竹筒上層在蒸煮過程盛裝竹筒內筒。
進一步的,所述竹筒內筒分為上下兩層,竹筒內筒中間有一個竹節隔層;竹筒內筒下層用于盛裝竹筒;竹筒內筒上層在蒸煮過程盛裝香醋。
進一步的,所述竹筒內筒置于底竹筒內時竹筒內筒上層筒口恰好與底竹筒筒口持平。
進一步的,所述竹筒頂蓋為一端開口一端封閉。
進一步的,在沸水加熱的過程中可在所述底竹筒的下層加入橄欖油共同加熱。
本發明成品色澤淡黃,呈半透明,可以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味道香甜。尤其是本發明加入新鮮馬蹄合在粉漿中使用竹筒同蒸,食用起來潤滑中有爽滑,甜冽之余還有新鮮馬蹄以及竹子特有的清香風味。本發明產品的生產在普通生產的基礎上不需要添置其他大型設備,易于管理,易于轉產,經濟效益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申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申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請。
實施例1:
新鮮馬蹄100g,馬蹄粉70g,冰糖片50g,水3000g,奶粉50g,橄欖油50g,
生產工藝具體步驟包括:
(1)選擇優質、純正、細膩、潔白的馬蹄粉,加入300克清水,攪拌均勻成生粉漿;
(2)挑選新鮮無變質馬蹄洗凈,削去外皮,放入磨碎機中磨碎,拌入生粉漿中,攪拌均勻,備用;
(3)取冰糖片放入夾層鍋中,并加入清水加熱至糖融化,形成糖水;
(4)待糖水充分沸騰時,分少量多次加入生粉漿和奶粉到糖水中,邊加入邊攪拌,直至攪拌成濃稠透明的熟粉漿;
(5)趁熱將熟粉漿倒入生粉漿中,邊加入邊攪拌,熟粉漿和生粉漿的配比為1:1,做成半生熟粉漿;
(6)取潔凈光滑的光滑楠竹竹筒,置于橄欖油中預熱5min;之后另取一口徑稍大且恰好能緊扣楠竹竹筒的竹筒蓋,置于90~95℃清水中加熱5~10min;
(7)在竹筒內壁涂上一層橄欖油后,將拌好的半生熟粉漿倒入,并將竹筒豎直置于沸水中加熱,并竹筒蓋蓋好,沸水恰好將竹筒蓋淹沒三分之二高度,并用管道將橄欖油通入竹筒的下層,往竹筒的下層通入盡量多的橄欖油,共同加熱;
(8)蓋有竹筒蓋的竹筒在沸水中加熱5min后,調低沸水高度,使沸水恰好淹沒竹筒的高度略高于竹筒中間竹節的高度,使在沸水上添加一層95℃的橄欖油,橄欖油油層恰好可以淹沒竹筒蓋三分之二高度,繼續蒸煮35~40min;
(9)將蓋有竹筒蓋的竹筒取出冷卻,晾涼切片即可。
實施例2:
新鮮馬蹄100g,馬蹄粉70g,冰糖片50g,水3000g,奶粉50g,橄欖油50g,
生產工藝具體步驟包括:
(1)選擇優質、純正、細膩、潔白的馬蹄粉,加入300克清水,攪拌均勻成生粉漿;
(2)挑選新鮮無變質馬蹄洗凈,削去外皮,放入磨碎機中磨碎,拌入生粉漿中,攪拌均勻,備用;
(3)取冰糖片放入夾層鍋中,并加入清水加熱至糖融化,形成糖水;
(4)待糖水充分沸騰時,分少量多次加入生粉漿和奶粉到糖水中,邊加入邊攪拌,直至攪拌成濃稠透明的熟粉漿;
(5)趁熱將熟粉漿倒入生粉漿中,邊加入邊攪拌,熟粉漿和生粉漿的配比為1:1,做成半生熟粉漿;
(6)取潔凈光滑的光滑楠竹竹筒,置于橄欖油中預熱5min;之后另取一口徑稍大且恰好能緊扣楠竹竹筒的竹筒蓋,置于90~95℃清水中加熱5~10min;
(7)在竹筒內筒底層內壁涂上一層橄欖油后,將拌好的半生熟粉漿倒入竹筒內筒底層內,底竹筒筒口向下恰好套蓋住竹筒內筒下層筒口,之后迅速倒置使底竹筒在下,竹筒內筒完全置于底竹筒內且竹筒內筒上層筒口向上,再蓋上竹筒蓋,豎直置于沸水中加熱50min,沸水恰好淹沒竹筒的高度略高于竹筒內筒竹節的高度;
(8)蓋有竹筒蓋的竹筒在沸水中加熱5min后,在沸水上添加一層95℃的橄欖油,橄欖油油層恰好可以淹沒略高于竹筒內筒竹節的高度,繼續蒸煮35~40min;
(9)將蓋有竹筒蓋的竹筒取出冷卻,晾涼切片;
(10)將切片后的馬蹄糕平放入煎鍋中,用少量橄欖油大火煎至兩面發黃,冷卻包裝即為成品。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僅為本申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請,盡管參照實施例對本申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但是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