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食品地加工方法,具體地說是臘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臘肉是我國歷史悠久、食用面廣的大眾食品,特別是在南方各地食用者更多,臘肉生產過程中使用食鹽鹵制,并且風雨干數月后才能出成品,在臘肉中含有一定的亞硝酸鹽,長期食用對人體有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公開一種腌制時間短、臘肉中不含對人體有害物質的生產臘肉方法。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是依據糖具有很強的親水性,用糖將肉中的水分吸出,制成臘肉。
生產方法由以下步驟實現:
一、配制蜜糖
取蜂蜜和白糖混合制成蜜糖,其中蜂蜜和白糖的重量比為0.8-1.2∶0.8-1.2,將蜜糖濃度調制到波美40-45度,蜂蜜可以由淀粉糖漿代替;
二、腌制
將鮮肉擺放在缸體中,每層之間放有隔簾,將蜜糖注入缸體中,淹沒鮮肉,經過20-28小時將稀釋蜜糖放出,再向缸體中注入波美40-45度蜜糖,經過20-28小時將稀釋蜜糖放出,根據鮮肉體積大小,加入蜜糖的次數為二至六次,檢測肉的含水率為15-16%,可以用儀器檢測,也可以將肉切開,斷面顏色全部變成深色,腌制完成;
三、處理
將臘肉從缸體中取出,脫去肉表面上的蜜糖,制成臘肉。
鮮肉的含水率一般在50%以上,波美40-45度蜜糖的蜜糖含水率為17%,蜜糖有很強的親水性,能夠吸出肉中的水分,特別是能使肉中的水分低于蜜糖水分4-5%。
本發明制成的臘肉生產工期短,符合衛生標準,不含對人體有害物質,生產設備投資少,加工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1、取重量比為1-1的蜂蜜和白糖混合制成蜜糖,濃度調制到波美43度備用,將鮮豬肉500公斤切成兩厘米寬的條狀體,擺放于不銹鋼缸體中,每層肉之間放置一個木簾,向缸體中注入蜜糖,淹沒鮮肉,經過24小時將稀釋蜜糖放出,再向缸體中注入波美43度蜜糖,經過24小時將稀釋蜜糖放出,將肉從缸體中取出,用脫水機脫去肉表面上的蜜糖,制成微甜味臘肉。
2、取重量比為1-1的淀粉糖漿和白糖混合制成蜜糖,濃度調制到波美43度備用,將處理過的鮮肉鴨共600公斤淀粉糖漿擺放于缸體中,每層之間放置一個木簾,向缸體中注入蜜糖,淹沒鮮肉,經過22小時將稀釋蜜糖放出,再向缸體中注入波美43度蜜糖,經過五次腌制,測試鴨肉中含水率,含水率為15%,將鴨從缸體中取出,用脫水機脫去肉表面上的蜜糖,制成微甜味板鴨。
需要生產不甜口味的臘肉制品,再用清水噴灑其表面殘留的蜜糖,入離心機脫去水分,再入烘干機去除表層水分即可。
蜜糖放出后變稀,波美度降低,經真空排水后達到波美43度左右可以再次使用,連續使用十幾次,顏色變深不能再使用后,可以用于生產酒精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