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豆制品加工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大豆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豆制品加工過程中需要對作為原料的大豆進行清洗,以去除大豆中的砂石、鐵屑等雜質。尤其是在大豆加工過程中,如不將大豆中殘留的石子清除,則對加工設備、豆粉的品質、使用安全有著重大的影響。而一般的大豆在清洗時清洗倉內的石子和鐵屑難以清除,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清理,石子不能被完全清洗干凈,部分殘留的石子往往會給后續的工作造成安全隱患,同時,由于鐵屑體積較小,人工很難清理,費時費力,影響工作效率。
此外,現有技術中在清洗大豆時,一般都采用人工進行上料和攪拌清洗,費時費力,影響工作和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豆清洗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工作和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完整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豆清洗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吸料裝置和清洗裝置;所述吸料裝置設置在所述清洗裝置的上方;所述吸料裝置包括吸料倉和氣動控制裝置;所述氣動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吸料倉上;所述吸料倉的側面上設置有吸料管道;所述吸料倉的底面上設置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位于所述清洗裝置的上方;所述清洗裝置包括清洗罐和自動攪拌裝置;所述清洗罐內設置有過濾網;所述清洗罐上設置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與所述清洗罐相連通;所述清洗罐的底部設置有出豆管道;所述攪拌裝置包括驅動裝置和攪拌頭;所述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攪拌頭的攪拌端深入所述清洗罐內。
進一步的,所述清洗罐包括上罐體和下罐體;所述過濾網設置在所述上罐體內;所述上罐體與所述下罐體相連通;所述上罐體上設置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與所述上罐體相連通;所述下罐體呈錐形;所述下罐體上設置有壓縮空氣管道;所述下罐體的底部設置有出豆管道。
由上可見,應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豆清洗裝置,應用該技術方案,不僅可以實現自動上料,還可以實現自動攪拌清洗,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提高工作和工作效率,保證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上罐體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豆清洗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1上的吸料裝置2和清洗裝置3;吸料裝置2設置在清洗裝置3的上方;吸料裝置2包括吸料倉21和氣動控制裝置22;氣動控制裝置22設置在吸料倉21上;吸料倉21的側面上設置有吸料管道211;吸料倉21的底面上設置有出料管道212;出料管道212位于清洗裝置3的上方;清洗裝置3包括清洗罐31和自動攪拌裝置32;清洗罐31內設置有過濾網4;清洗罐31上設置有進水管5;進水管5與清洗罐31相連通;清洗罐31的底部設置有出豆管道6;攪拌裝置32包括驅動裝置321和攪拌頭322;驅動裝置321設置在機架上為攪拌頭322提供動力;攪拌頭322的 攪拌端深入清洗罐31內。
實施例2:
如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進一步的,清洗罐31包括上罐體311和下罐體312;過濾網4設置在上罐體311內;上罐體311與下罐體312相連通;上罐體311上設置有進水管5;進水管5與上罐體311相連通;下罐體312呈錐形;下罐體312上設置有壓縮空氣管道7;下罐體312的底部設置有出豆管道6。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