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植物蛋白質
技術領域:
,涉及酸水解植物調味液精制除醇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酸水解植物調味液主要原料是采用東北優質脫脂大豆粕、玉米粕,經食品級鹽酸水解、中和、除臭、濃縮、提純精制而成的液體調味料,產品味道鮮美、醇厚,富含二十多種氨基酸,并含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在食品界,尤其是調味品、香料、配料等行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在加工過程中產生3-氯1,2-丙二醇(3-MCPD),現有技術中的生產工藝不能有效降低3-氯1,2-丙二醇(3-MCPD)的含量,并存在工藝復雜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提出酸水解植物調味液精制除醇生產工藝,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植物調味液工藝不能有效降低3-氯1,2-丙二醇(3-MCPD)含量的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酸水解植物調味液精制除醇生產工藝,包括:步驟一,投料:按照原料配比標準投入豆粕、酸和水,步驟二,升溫:加熱至105±10℃,步驟三,保溫:使步驟二得到的液體溫度保持在105±2℃,保溫21小時,步驟四,中和:將步驟三得到的液體用純堿中和,并用液堿調PH值至8.50-8.70之間,步驟五,精制:將步驟四得到的液體升溫至103±5℃,并保溫3.5-4h,再降溫至85±10℃,最后通過加入鹽酸回調PH值至4.82-4.95。進一步,還包括步驟六,過濾:將回調PH得到的液體進行過濾操作。進一步,還包括步驟七,脫色:將步驟五得到的溶液升溫至75±20℃后,加入活性炭進行脫色。進一步,步驟五中,在通入蒸汽升溫至103±5℃時,對液體進行攪拌。進一步,步驟四中用純堿中和時,調整純堿的加入速度,使中和過程無氨味。進一步,步驟二和步驟四中通過蒸汽進行升溫。進一步,步驟六中過濾得到的濾渣用水清洗得到洗液,并將這部分洗液加入至步驟五的降溫操作中。進一步,步驟一中的酸為鹽酸,水為步驟六得到的洗液。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1、本發明中的工藝可以顯著降低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中的3-氯1,2-丙二醇(3-MCPD),使調味液符合安全標準,且還具備能耗小、成本低的優點,符合生產需求,有助于促進食品工業的發展。2、步驟六中,通過板框過濾機根據要求過濾,將液打入指定的貯液池中。在過濾過程中,過濾至1/3時取樣化驗,通過化驗可以知道過濾情況,從而方便用戶調節,保證產品過濾效果。3、步驟七的脫色,將濾液打入脫色罐,開始升溫至75℃時,根據不同產品要求加入適量活性碳,75~80℃保溫30分鐘,測透光,符合標準進行過濾。濾前需將板框、管道中液體提前頂干凈,以免影響液體顏色,從而保證最終的產品質量。步驟五中,邊攪拌邊通入蒸汽加熱,可以保證加熱的均勻性,提高生產過程的穩定性,并提高最終產品的均勻程度,保證產品質量。4、步驟六中用水清洗濾渣,并將洗液加入步驟五中,通過加入洗液使液體降溫至85±10℃,可以使液體迅速降溫,且能避免濾渣中植物調味液直接丟棄導致的浪費,從而減少企業生產成本。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為本發明工藝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本發明提出了酸水解植物調味液精制除醇生產工藝:實施例1:步驟一,投料:按照原料配比標準投入豆粕、酸和水,步驟二,升溫:通入蒸汽,加熱至105±10℃,步驟三,保溫:使步驟二得到的液體溫度保持在105±2℃,保溫21小時,步驟四,中和:將步驟三得到的液體用純堿中和,調整純堿的加入速度,使中和過程無氨味,最后用液堿調PH值至8.50-8.70之間,步驟五,精制:將步驟四得到的液體不斷攪拌,并通過通入蒸汽升溫至103±5℃,并保溫3.5-4h,再降溫至85±10℃,最后通過加入鹽酸回調PH值至4.82-4.95。步驟六,過濾:將回調PH得到的液體進行過濾操作。步驟七,脫色:將步驟六得到的溶液升溫至75±20℃后,加入活性炭進行脫色。進一步,步驟六中過濾得到的濾渣用水清洗得到洗液,并將這部分洗液加入至步驟五的降溫操作中。進一步,步驟一中的酸為鹽酸,水為步驟六得到的洗液。實施例2:步驟一,投料:按照原料配比標準投入豆粕、酸和水,步驟二,升溫:通入蒸汽,加熱至97℃,步驟三,保溫:使步驟二得到的液體溫度保持在82℃,保溫6小時,步驟四,中和:將步驟三得到的液體用液堿調PH值至8.50-8.70之間,步驟五,精制:將步驟四得到的液體用鹽酸調PH值為5。步驟六,過濾:將步驟五得到的液體進行過濾操作。步驟七,脫色:將步驟六得到的溶液加入活性炭進行脫色。實施例3:步驟一,投料:按照原料配比標準投入豆粕、酸和水,步驟二,升溫:通入蒸汽,加熱至100℃,步驟三,保溫:使步驟二得到的液體溫度保持在100℃,保溫20小時,步驟四,中和:將步驟三得到的液體用液堿調PH值約為5,步驟五,精制:將步驟四得到的液體加入液堿,調節PH至8.4,用水蒸氣攪拌進行加熱后,樣品溫度達到90℃后停止加熱,并保溫10小時,最后加入鹽酸,調節至PH5.0。步驟六,過濾:將步驟五得到的液體進行過濾。步驟七,脫色:將步驟六得到的溶液加入活性炭進行脫色。按照上述實施例的方法分別進行三次實驗,并將得到的液體進行3-氯1,2-丙二醇(3-MCPD)的含量檢測,結果如下表:(3-MCPD)/mg/kg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10.110.960.6820.161.201.1230.140.870.67從上表可知,實施例1中所得的液體能夠有效去除水解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成分3-氯1,2-丙二醇(3-MCPD),且誤差率小,但實施例2-3中所得的液體的3-氯1,2-丙二醇(3-MCPD)的含量不穩定,且容易超出安全標準,造成生產成本的增加,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因此,本發明中的工藝可以顯著降低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中的3-氯1,2-丙二醇(3-MCPD),使調味液符合安全標準,且還具備能耗小、成本低的優點,符合生產需求,有助于促進食品工業的發展。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