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速凍冬瓜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產品深加工工藝領域,具體是一種速凍冬瓜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冬瓜原產中國南方各地及印度,現在東亞和南亞地區廣泛地栽培??梢阅脕碇鬁挚梢猿词场2⑶宜€有減肥、潤肺功效,可消除身體水腫。
[0003]傳統的速凍冬瓜的加工方法因加工過程中工藝技術參數控制的不當會使速凍冬瓜產品變色、變味,營養成分過多流失以及微生物指標的超標,如何在加工過程中規范工藝技術參數,保持冬瓜的新鮮度和生物活性以及有益營養成分不流失是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傳統的速凍冬瓜的加工方法的技術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原料質量檢測嚴,生產工藝技術參數規范的速凍冬瓜的加工方法。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速凍冬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驗收:冬瓜原料來自備案基地,原料到廠后由品官部檢驗,品官部IQC質檢員在確認原料來自安全區域后按公司冬瓜原料質量標準抽檢,合格后方可接收;
(2)原料貯存:將檢驗合格的冬瓜原料放入庫內存放,控制庫內溫度在O?5°C;
(3)領料出庫:按原料先進先出的原則領料;
(4)挑選、清洗:挑選出不合格原料,剔除霉爛變質、機械傷、壞斑瓜、異種瓜;剩下合格原料用流動水清洗冬瓜表面;
(5 )刨皮、剖瓜:用刨刀沿冬瓜的縱向從蒂部向下刨,刨皮時應一刀挨著一刀,刨皮的厚度在Icm左右;冬瓜刨完皮后,沿冬瓜的縱向沿蒂部向下剖開,剖時兩刀之間之間的距離根據冬瓜角與不同產品搭配確定,所述不同產品包括冬瓜腰鼓條、冬瓜楓葉、冬瓜樹葉、冬瓜網打;冬瓜角與冬瓜腰鼓條、冬瓜楓葉、冬瓜樹葉搭配生產,間距在7cm左右,冬瓜角與冬瓜網打搭配生產,間距為4.5cm左右;
(6)去瓢籽:用不銹鋼刀沿瓢與瓜肉之間的白線處削去瓜瓢及籽,并切除兩端;
(7)拉條:先從青面一面在拉條機上拉下2cm厚用于生產冬瓜腰鼓條、冬瓜楓葉、冬瓜樹葉或冬瓜網打,然后再拉1.5cm的白條用于生產冬瓜角;
(8)壓模:根據生產品種的不同安裝相應的模具,在青面條上刻下所需的形狀;壓模后產品規格:冬瓜腰鼓條5 X 2.5 X 2cm,冬瓜楓葉4.6 X 4.3 X 2cm,冬瓜樹葉5.8 X 3 X 2cm ;
(9)刻網:用專用刻模工具在青面條的青面上刻下網狀菱形,菱形兩邊距離約3cm??倘肷疃燃s5mm ;
(10)切塊:用自動切塊機將冬瓜白條切成長3cm,寬2cm的塊;
(11)雕花、修邊:用專用刀具在冬瓜的背面雕成樹葉型、楓葉型或用刀沿冬瓜背面邊緣修邊成腰鼓條,要求修邊寬度2cm ; (12)壓模、修邊:用網打模具將刻網過青面冬瓜壓成4.6X4cm的方塊,并用刀沿冬瓜方塊青面邊緣修邊,修邊寬度2mm ;
(13)半成品檢驗:將切塊機切除的規格、形狀不符合要求的殘次品剔除,并將青面冬瓜角與純白冬瓜角分開;
(14)浸泡養護:加工好的冬瓜半成品應放在水中浸泡養護,浸泡時間為4?6小時;
(15)汽泡漂洗毛發機去雜:將浸泡過的冬瓜半成品用汽泡沖洗機汽泡漂洗、毛發機去雜,撈去清洗槽內漂浮異物和雜質;
(16)汽泡清洗:將汽泡漂洗過的冬瓜半成品用汽泡沖洗機汽泡清洗,再用清水噴淋,再次撈去清洗槽內漂浮異物和雜質;
(17)漂燙:將汽泡清洗過的冬瓜半成品漂燙殺青,漂燙液溫度為98?110°C,其中,冬瓜角漂燙時間為53?80秒,冬瓜腰鼓條、冬瓜楓葉、冬瓜樹葉、冬瓜網打的漂燙時間為120 ?160 秒;
(18)預冷冰水冷卻:將漂燙過的冬瓜半成品在冰水中冷卻,冰水溫度在10°C以下,冰水冷卻時間為80?130秒,冷卻后的冬瓜半成品的中心溫度在10°C以下;
(19)振動瀝水:開啟機械鼓風和振動瀝水設備將冷卻后的冬瓜半成品瀝出水份,瀝水時間為10?20分鐘;
(20)速凍:將瀝水后的冬瓜半成品在螺旋速凍機網帶上均勻布料,進料量應保證速凍溫度在_25°C以下,其中,冬瓜角速凍時間為17?22分鐘,冬瓜腰鼓條、冬瓜楓葉、冬瓜樹葉、冬瓜網打的速凍時間為40?50分鐘;
(21)振動篩選:將速凍后的冬瓜均勻攤開在篩網上振動篩選,剔除不良品和異物;
(22)內袋預存:將篩選過的冬瓜裝入預存袋中預存,按“出口產品包裝標識通知單”的要求裝袋、計量、封口,預存溫度為_18°C至_25°C,預存時間為20?22小時;
(23)入庫冷藏:將上述內袋預存的冬瓜按“出口產品包裝標識通知單”的要求以金屬探測器對袋裝產品全數檢測后,再按“出口產品包裝標識通知單”的要求進行標識、裝箱、封箱;完成后,入庫冷藏,冷藏溫度為_18°C以下,即得速凍冬瓜成品。
[0006]所述步驟(20)速凍過程中設置速凍機的變頻速度為23?25HZ,凍品中心溫度控制在-18°C以下。
[0007]所述步驟(21)振動篩選過程中選擇間距為7mm的篩網。
[0008]所述步驟(22 )冬瓜裝袋時所用的預存袋要確認其供應商必須是合格供應商,并抽樣檢驗預存袋內的微生物指標。
[0009]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的速凍冬瓜的加工方法針對流程中容易出現的各種質量安全問題,提高原料甄選的要求和嚴格規范加工過程中的各種工藝技術參數,使得生產出來的速凍冬瓜產品質量高,各方面都符合工藝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由于采用了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有效的克服了已有技術的缺點,使冬瓜在加工過程中有效地保持了冬瓜的新鮮度和生物活性以及有益營養成分不流失。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1)原料驗收:冬瓜原料來自備案基地,原料到廠后由品官部檢驗,品官部IQC質檢員在確認原料來自安全區域后按公司冬瓜原料質量標準抽檢,合格后方可接收;
(2)原料貯存:將檢驗合格的冬瓜原料放入庫內存放,控制庫內溫度在2°C;
(3)領料出庫:按原料先進先出的原則領料;
(4)挑選、清洗:挑選出不合格原料,剔除霉爛變質、機械傷、壞斑瓜、異種瓜;剩下合格原料用流動水清洗冬瓜表面;
(5 )刨皮、剖瓜:用刨刀沿冬瓜的縱向從蒂部向下刨,刨皮時應一刀挨著一刀,刨皮的厚度在Icm左右;冬瓜刨完皮后,沿冬瓜的縱向沿蒂部向下剖開,剖時兩刀之間之間的距離根據冬瓜角與不同產品搭配確定,所述不同產品包括冬瓜腰鼓條、冬瓜楓葉、冬瓜樹葉、冬瓜網打;冬瓜角與冬瓜腰鼓條、冬瓜楓葉、冬瓜樹葉搭配生產,間距在7cm左右,冬瓜角與冬瓜網打搭配生產,間距為4.5cm左右;
(6)去瓢籽:用不銹鋼刀沿瓢與瓜肉之間的白線處削去瓜瓢及籽,并切除兩端;
(7)拉條:先從青面一面在拉條機上拉下2cm厚用于生產冬瓜腰鼓條、冬瓜楓葉、冬瓜樹葉或冬瓜網打,然后再拉1.5cm的白條用于生產冬瓜角;
(8)壓模:根據生產品種的不同安裝相應的模具,在青面條上刻下所需的形狀;壓模后產品規格:冬瓜腰鼓條5 X 2.5 X 2cm,冬瓜楓葉4.6 X 4.3 X 2cm,冬瓜樹葉5.8 X 3 X 2cm ;
(9)刻網:用專用刻模工具在青面條的青面上刻下網狀菱形,菱形兩邊距離約3cm??倘肷疃燃s5mm ;
(10)切塊:用自動切塊機將冬瓜白條切成長3cm,寬2cm的塊;
(11)雕花、修邊:用專用刀具在冬瓜的背面雕成樹葉型、楓葉型或用刀沿冬瓜背面邊緣修邊成腰鼓條,要求修邊寬度2cm ;
(12)壓模、修邊:用網打模具將刻網過青面冬瓜壓成4.6X4cm的方塊,并用刀沿冬瓜方塊青面邊緣修邊,修邊寬度2mm ;
(13)半成品檢驗:將切塊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