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霧化,具體涉及一種發熱體、霧化組件和霧化裝置。
背景技術:
1、霧化組件能夠通過加熱的方式將霧化基質霧化為氣溶膠,霧化組件通常由發熱體和導液體組成,導液體能夠將霧化基質從儲液倉傳輸至發熱體表面,發熱體加熱時將霧化基質霧化為氣溶膠。其中,發熱體主要為發熱絲/發熱網和引腳焊接而成,常規的焊點排列位置固定,在霧化工作時,熱量會集中在靠近發熱線路端部的焊點上,導致溫度更容易擴散到該焊點以及與該焊點所接觸的引腳上,而其他遠離發熱線路的焊點則通過的電流較少、溫度較低,整個發熱體的熱損失較大,進而導致霧化效率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旨在提供一種發熱體、霧化組件和霧化裝置,以提高發熱體的發熱效率,進一步提高霧化效率。
2、根據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發熱體,應用于霧化裝置中,所述霧化裝置用于將霧化基質加熱霧化為氣溶膠,包括:發熱網,包括至少兩條發熱線路;導電部,沿基本垂直于所述發熱線路的長度方向,相對地設置于所述發熱網兩側;以及第一電連接部和第二電連接部,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設置于所述導電部,沿所述發熱線路的長度方向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位于所述發熱線路的端部,且所述發熱線路的端部的延伸方向相交于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之間連接線的中部。
3、作為本申請所提供的發熱體的進一步方案,還包括引腳,所述引腳通過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將所述導電部與供電組件電連接,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為所述引腳與所述導電部之間通過激光點焊的方式形成的焊點。
4、作為本申請所提供的發熱體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發熱網還包括:第一導熱體,至少兩條所述發熱線路間隔設置,所述發熱線路具有預設連接位,所述第一導熱體設置在相鄰兩個所述發熱線路的所述預設連接位之間;第二導熱體,所述第二導熱體設置在所述發熱線路的外側。
5、作為本申請所提供的發熱體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發熱線路的端部的延伸方向相交于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之間連接線的中點,所述連接線的中點與發熱線路端部之間的連線垂直于所述連接線。
6、根據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發熱體,應用于霧化裝置中,所述霧化裝置用于將霧化基質加熱霧化為氣溶膠,包括:發熱網,包括至少兩條發熱線路;導電部,沿基本垂直于所述發熱線路的長度方向,相對地設置于所述發熱網兩側;以及至少兩個電連接部,至少兩個所述電連接部設置于所述導電部并位于所述發熱線路的端部,并位于所述發熱線路的端部與所述導電部之間的連接處的臨近區域上。
7、根據本申請的第三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發熱體,應用于霧化裝置中,所述霧化裝置用于將霧化基質加熱霧化為氣溶膠,包括:發熱網,包括至少兩條發熱線路;導電部,沿基本垂直于所述發熱線路的長度方向,相對地設置于所述發熱網兩側;以及第一電連接部和第二電連接部,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設置于所述導電部,沿所述發熱線路的長度方向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位于所述發熱線路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位于基準線的兩側,所述基準線為第一點到第二點的連線。
8、作為本申請所提供的發熱體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基準線的延伸方向相交于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之間連接線的中點,所述連接線的中點與發熱線路端部之間的連線垂直于所述連接線。
9、作為本申請所提供的發熱體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基準線與所述第一電連接部之間的距離和所述基準線與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之間的距離之和為0.5mm-1.5mm。
10、根據本申請的第四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發熱體,應用于霧化裝置中,所述霧化裝置用于將霧化基質加熱霧化為氣溶膠,包括:發熱網,包括周期性排列的若干個網孔單元,若干個所述網孔單元在所述發熱網的長度方向上形成有至少兩條發熱線路;導電部,沿基本垂直于所述發熱線路的長度方向,相對地設置于所述發熱網兩側;以及第一電連接部和第二電連接部,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設置于所述導電部,沿所述發熱線路的長度方向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位于所述發熱線路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位于基準線的兩側,所述基準線為第一點到第二點的連線。
11、作為本申請所提供的發熱體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網孔單元為三角形、矩形、棱形、五邊形、蜂窩形、圓形或橢圓形。
12、作為本申請所提供的發熱體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基準線的延伸方向相交于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之間連接線的中點,所述連接線的中點與發熱線路端部之間的連線垂直于所述連接線。
13、根據本申請的第五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霧化組件,包括:導液體和所述的發熱體,所述發熱體設于所述導液體的內側或外側,或者,所述發熱體嵌于所述導液體內。
14、根據本申請的第六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霧化裝置,包括:所述的霧化組件和供電組件,所述供電組件與所述霧化組件電連接。
15、依據上述實施例的發熱體、霧化組件和霧化裝置,至少兩個電連接部,至少兩個所述電連接部設置于所述導電部并位于所述發熱線路的端部,且位于所述發熱線路的端部與所述導電部之間的連接處附近。本申請提供的發熱體可使各電連接部與發熱線路的端部之間的距離基本相同,從而使得各電連接部向發熱線路導流電流的傳播路徑長度基本相同,電流更能集中導流到發熱線路,以提高發熱線路的產熱效率,進一步提高霧化效率。
1.一種發熱體,應用于霧化裝置中,所述霧化裝置用于將霧化基質加熱霧化為氣溶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熱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引腳,所述引腳通過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將所述導電部與供電組件電連接,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為所述引腳與所述導電部之間通過激光點焊的方式形成的焊點。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網還包括: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線路的端部的延伸方向相交于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之間連接線的中點,所述連接線的中點與發熱線路端部之間的連線垂直于所述連接線。
5.一種發熱體,應用于霧化裝置中,所述霧化裝置用于將霧化基質加熱霧化為氣溶膠,其特征在于,包括:
6.一種發熱體,應用于霧化裝置中,所述霧化裝置用于將霧化基質加熱霧化為氣溶膠,其特征在于,包括: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準線的延伸方向相交于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之間連接線的中點,所述連接線的中點與發熱線路端部之間的連線垂直于所述連接線。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準線與所述第一電連接部之間的距離和所述基準線與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之間的距離之和為0.5mm-1.5mm。
9.一種發熱體,應用于霧化裝置中,所述霧化裝置用于將霧化基質加熱霧化為氣溶膠,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網孔單元為三角形、矩形、棱形、五邊形、蜂窩形、圓形或橢圓形。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準線的延伸方向相交于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之間連接線的中點,所述連接線的中點與發熱線路端部之間的連線垂直于所述連接線。
12.一種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導液體和如權利要求1-11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所述發熱體設于所述導液體的內側或外側,或者,所述發熱體嵌于所述導液體內。
13.一種霧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霧化組件和供電組件,所述供電組件與所述霧化組件電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