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多功能美發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36385閱讀:310來源:國知局
一種多功能美發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屬于美發機領域,具體為一種多功能美發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的追求越來越高,特別的,發型成為女性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為此,人們研發了各種各樣的美發機。

但是現有的美發機普遍存在功能單一的問題,例如燙發機只有加熱頭發的功能,用戶在燙發的過程中,若需吹干頭發,必須要借助外置的電吹風才能完成頭發的風干,從而影響了燙發的效率;另外,現有的燙發機并不具備頭發護理的功能,例如不能對頭發進行加香加濕等,若需對頭發進行加香加濕,必須借助外置的設備才能完成上述操作,這樣會導致工作場所設備過多、雜亂,影響發型師的工作,降低美發的效率,因此研發一種多功能美發機是十分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整合了燙發、風干和護理功能的多功能美發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美發機,包括主機,主機上設有控制電路以及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的燙發組件、熱風組件和霧化組件。

所述燙發組件設有若干個,其包括連接線以及對應設置在所述連接線一端的加熱裝置;所述主機的側部設有若干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的加熱端口,所述連接線的另一端可拆卸地插入對應的一個加熱端口內,實現燙發組件與美發機的電連接。

所述熱風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主機下部的第一出風結構,以及設置在所述主機上并連通所述第一出風結構的第一熱風裝置,所述第一熱風裝置產生的熱氣流通過第一出風結構排出主機的下方。

所述霧化組件包括殼體、儲液腔和霧化器,所述殼體與主機下部可拆卸地連接,所述殼體上設有進液口和出汽口,所述儲液腔和霧化器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儲液腔與所述進液口連通,所述儲液腔的液體經由所述霧化器進行霧化后通過所述出汽口釋放到主機的下方。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發機同時具備加熱、吹風和加濕加香的功能,在燙發的過程中,用戶若需將頭發吹干,并不需要從美發機上移步到其他設備或借助其他設備進行頭發的風干,使燙發更便捷,從而大大地提高了燙發的效率,讓用戶在美發的過程中更舒適;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美發機還具備霧化組件,通過霧化組件可對頭發進行加香加濕等護理,并且還可在熱風組件中增設負離子發生裝置等護理裝置,讓用戶的頭發得到更好的護理;上述美發機的功能豐富,不僅提高了用戶的體驗,而且提高了美發的質量和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線包括接線端子、連接座以及連接所述接線端子和所述連接座的萬向管,所述加熱裝置與所述連接座可拆卸地連接,所述接線端子、連接座通過導線電連接,所述導線穿過所述萬向管分別與所述接線端子、連接座連接;所述主機的側部設有若干貫穿其側壁并與所述加熱端口相適應的過孔,每個所述接線端子通過所述過孔可拆卸地插入對應的一個加熱端口內,實現燙發組件與美發機的電連接;所述加熱裝置的內部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導線包括測溫導線和供電導線。所述接線端子結構簡單,與萬向管和加熱端口的連接方式便于安裝拆卸,所述溫度傳感器可實時監測加熱裝置的溫度,以免溫度過高燙傷頭發和頭皮。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風結構包括開設在所述主機下部并且下側開口的第一出風槽、覆蓋所述第一出風槽的第一出風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出風槽內壁上并且連通所述第一出風槽與所述第一熱風裝置的第一出風口,所述第一出風板上設有連通所述第一出風槽內腔與外界的第一出風通孔。該設置方式,有效地增加了出風的面積,使得頭發與風的接觸面積更大,風干更均勻,提高了風干的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熱風裝置包括第一風機、連接所述第一風機與所述第一出風口的第一出風管道,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出風管道內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風機的風口外側的發熱元件,所述第一風機導引熱風通過所述第一出風管道吹向所述第一出風口,并流進所述第一出風槽的內腔再經由所述第一出風通孔輸送到主機下方。所述第一熱風裝置的結構緊湊,第一出風管道確保第一風機準確地導引熱風吹向第一出風口。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風板的下端設置若干向下延伸的隔檔,所述隔檔將所述第一出風板分隔成若干第一導風通道,所述第一出風通孔設有多個,其均布在所述第一導風通道內。所述第一導風通道起導風作用,有效地引導風吹向用戶的頭部,以免風向雜亂。

進一步的,所述主機的下端設有開口朝下并與所述殼體相適配的安裝槽,所述殼體自下往上插入所述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腔頂部設有鎖緊件,所述殼體的上端對應所述鎖緊件設有與所述鎖緊件相適配的自鎖開關,所述鎖緊件與所述自鎖開關可拆卸地配合。所述連接方式,結構簡單、緊湊,霧化組件的安裝拆卸方便快捷,當安裝霧化組件時,只需向上推頂一下霧化組件,便可實現固定,當拆卸霧化組件時,只需再次向上推頂一下霧化組件,便可觸發自鎖開關解鎖,該方式便于霧化組件的補充液體以及日常的維護,例如往儲液腔內補充香水。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包括上殼體、下殼體和連接所述上殼體和下殼體的隔板,所述上殼體的下端設有開口,其開口朝下設置在所述隔板的上端,所述下殼體的上端設有開口,其開口朝上設置在所述隔板的下端。所述上殼體與所述隔板之間的空間形成所述儲液腔,所述進液口設置在所述上殼體的頂部,所述出汽口設置在所述下殼體上,所述隔板設有連通所述儲液腔和所述出汽口的出液結構,所述霧化器設置在隔板與下殼體之間。所述殼體的設置方式結構簡單,所述儲液腔的設置方式結構緊湊,使霧化組件的體積更小,有效地節省安裝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主機內還設有分別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的信號模塊和處理模塊,所述主機通過所述信號模塊與外部終端連接,外部終端將用戶輸入的美發機工作參數以及工作命令發送至主機,所述信號模塊接受到相應的指令后將其傳輸至處理模塊中進行處理,所述處理模塊將處理后的信號反饋給所述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控制所述燙發組件、熱風組件、霧化組件進行相應的工作。該設置方式便于發型師操控美發機,提高了造型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美發機主機的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A區域的放大圖

圖3為美發機除去燙發組件的立體圖

圖4為熱風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主機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霧化組件布置方式的示意圖

圖7為燙發組件第一種設置方式的立體圖

圖8為燙發組件第一種設置方式的爆炸圖

圖9為燙發組件第二種設置方式的立體圖

圖10為燙發組件第二種設置方式的爆炸圖

圖11為燙發組件與主機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第一熱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第二熱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4為第三熱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霧化組件與安裝槽的裝配示意圖1

圖16為霧化組件的立體圖

圖17為下殼體的立體圖

圖18為霧化組件與安裝槽的裝配示意圖2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3和圖5,一種多功能美發機,包括主機100,主機100上設有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圖中未示)以及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的燙發組件、熱風組件和霧化組件5。

參見圖2、圖7至圖11,所述燙發組件設有若干個,其包括連接線1以及對應設置在所述連接線1一端的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圖中未示);所述主機100的側部設有若干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的加熱端口16,所述連接線1的另一端可拆卸地插入對應的一個加熱端口16內,實現燙發組件與美發機的電連接。

所述連接線1包括接線端子11、連接座12以及連接所述接線端子11和所述連接座12的萬向管13,所述加熱裝置與所述連接座12可拆卸地連接,所述接線端子11、連接座12通過導線(所述導線圖中未示)電連接,所述導線穿過所述萬向管13分別與所述接線端子11、連接座12連接;每個所述接線端子11可拆卸地插入對應的一個加熱端口16內,實現燙發組件與美發機的電連接。

參見圖11,所述接線端子11包括第一管體111和設置在所述第一管體111前端的第一連接柱112,所述萬向管13的前端插入所述第一管體111的末端,實現接線端子11與萬向管13的配合,所述導線穿過所述第一管體111、萬向管13與所述第一連接柱112和所述連接座12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柱112的前端插入所述加熱端口16內,實現燙發組件與主機100的連接。所述接線端子11結構簡單,與萬向管13的連接方式便于安裝拆卸。

所述連接座12有兩種設置方式。

參見圖7和圖8,作為所述連接座12的第一種設置方式,所述連接座12包括第二管體121和設置在所述第二管體121末端的第一接線端口122,所述萬向管13的末端插入所述第二管體121的前端,實現連接座12與萬向管13的配合,所述加熱裝置與所述第一接線端口122連接,所述導線穿過所述第一管體111、萬向管13、第二管體121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柱112和所述第一接線端口122連接,所述連接座12結構簡單,與萬向管13、加熱裝置的連接方式便于安裝拆卸。

參見圖9和圖10,作為所述連接座12的第二種設置方式,所述連接線1還包括連接件14,所述連接座12包括第二管體121、設置在所述第二管體121末端的第一接線端口122,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管體121前端的彈性件15,所述連接件14、彈性件15均為中空結構,所述連接件14可拆卸地連接所述萬向管13的末端和所述彈性件15的前端,所述萬向管13的末端插入所述連接件14的前端,所述彈性件15的前端與所述連接件14的末端連接,實現萬向管13、連接件14、連接座12的配合,所述導線穿過所述第一管體111、萬向管13、連接件14、彈性件15、第二管體121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柱112和第一接線端口122連接。優選的,所述彈性件15可為塑料波紋管或彈簧等。所述連接座12通過連接件14與萬向管13連接的方式便于零件的安裝和拆卸,彈性件15可使連接座12的活動范圍更廣,便于加熱裝置的工作角度的調節,有利于頭發的造型。

所述加熱裝置的前端設有第二連接柱,所述第二連接柱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接線端口122內,實現所述接線端子11、連接座12和加熱裝置的電連接,所述加熱裝置的內部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圖中未示),所述導線包括測溫導線和供電導線。所述加熱裝置的設置方式,結構簡單,與連接座12的連接方式便于安裝拆卸,溫度傳感器可實時監測加熱裝置的溫度,以免溫度過高燙傷頭發和頭皮。

參見圖1、圖2和圖11,所述主機100的側部開設有若干與所述加熱端口16相適應應并且供所述接線端子11通過的過孔101,每一個接線端子11通過所述過孔101與對應的一個加熱端口16配合。該設置方式結構簡單,便于燙發組件與主機100的連接。

參見圖2和圖11,所述主機100還包括若干設置在每一個過孔101內側的緊固件102,所述緊固件102包裹在所述第一管體111的外側,其外表面設有防滑槽102a,其中部設有供所述接線端子11通過的通道102b,所述接線端子11穿過所述通道102b與所述加熱端口16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緊固件102的設置方式,結構簡單,與接線端子11之間的配合緊湊,能有效地防止接線端子11脫落,并且能減少接線端子11的負荷,使接線端子11不易折彎、折斷,所述防滑槽102a便于緊固件102的握持。優選的,為了使緊固件102更加穩固,所述緊固件102為柱體,如三棱柱,所述過孔101為與緊固件102相適配的三角形孔。

參見圖2和圖11,所述主機100還包括設置在加熱端口16處的指示燈組件組件17,其包括透明燈罩173和發光元件172,所述透明燈罩173的外端圍繞過孔101的外周設置,所述發光元件172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所述發光元件172根據燙發組件的工作狀態向透明燈罩173照射不同的燈光,以指示燙發組件的不同工作狀態,所述不同的光可為不同強度的光,或不同顏色的光。優選的,所述發光元件172采用三色LED燈,所述控制電路控制發光元件172發射不同顏色的光以區分燙發組件的工作狀態,如區分燙發組件的加熱狀態、閑置狀態、異常狀態等。

所述指示燈組件組件17還包括電路板171,所述加熱端16包括接線板161和第二接線端口162,所述接線板161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所述發光元件172、透明燈罩173、接線板161、第二接線端口162分別設置在所述電路板171上,所述電路板171、發光元件172、第二接線端口162分別與所述接線板161電連接。

所述透明透明燈罩173為柱狀的中空結構,其內部設有隔板173c,所述隔板173c將所述透明透明燈罩173的內腔分隔成位于透明燈罩173內端的第一安裝區173a,以及位于透明燈罩173外端的第二安裝區173b,所述隔板173c上設有連通所述第一安裝區173a和第二安裝區173b,并且供所述第二接線端口162通過的端口過孔173d,所述發光元件172和第二接線端口162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安裝區173a內,所述透明透明燈罩173的形狀與所述過孔101的形狀相適應,所述透明燈罩173的外端嵌入所述過孔101內并向外伸出過孔101,所述第二安裝區173b的形狀與所述緊固件102的形狀相適應,所述緊固件102插入所述第二安裝區173b內,所述第二接線端口162通過所述端口過孔173d與所述接線端子11的第一連接柱112可拆卸地連接。

所述透明燈罩173向外伸出所述過孔101的部分形成透光圈,所述發光元件42與控制電路連接,控制電路可根據燙發組件的工作狀態控制發光元件172發射不同的光,所述發光元件172發射的光可傳播到所述透光圈上并顯示出來,從而直觀地反映燙發組件的工作狀態。優選的,所述發光元件172所發射的光包括藍色光、綠色光和紅色光,藍色光代表燙發組件處于空閑狀態,綠色光代表燙發組件處于加熱狀態,紅色光代表燙發組件處于溫度過高狀態。優選的,所述控制電路根據燙發組件的工作狀態控制發光元件切換顏色,并控制發光元件172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該顏色由亮變暗,再由暗變亮的逐漸變化,并且重復該亮度的變化過程。

所述指示燈組件17結構簡單,與加熱端口16、緊固件102、過孔101之間的配合緊湊,指示燈組件17與控制電路連接的方式,可根據不同的顏色來區分燙發組件的工作狀態,十分人性化。

參見圖3至圖5,所述熱風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主機100下部的第一出風結構,以及設置在所述主機100上并連通所述第一出風結構的第一熱風裝置,所述第一熱風裝置產生的熱氣流通過第一出風結構排出主機100的下方。

參見圖4,所述第一出風結構包括開設在所述主機100下部并且下側開口的第一出風槽21、覆蓋所述第一出風槽21的第一出風板22,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出風槽21內壁上并且連通所述第一出風槽21與所述第一熱風裝置的第一出風口23,所述第一出風板22上設有連通所述第一出風槽21內腔與外界的第一出風通孔221。該設置方式,有效地增加了出風的面積,使得頭發與風的接觸面積更大,風干更均勻,提高了風干的效率。

參見圖5和圖12,所述第一熱風裝置包括第一風機24、連接所述第一風機24與所述第一出風口23的第一出風管道25,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出風管道25內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風機24的風口外側的發熱元件26,所述第一風機24設置在所述第一出風槽21的上側,所述第一出風管道25的內腔設有第一橫向風道251和第一縱向風道252,所述第一橫向風道251連接第一風機24的風口以及所述第一縱向風道252的上端,所述第一縱向風道252下端連接所述第一出風口23,所述第一風機24產生的氣流經過發熱元件26加熱后通過所述第一出風管道25吹向所述第一出風口23,并流進所述第一出風槽21的內腔再經由所述第一出風通孔221輸送到主機100的下方。所述第一熱風裝置的結構緊湊,第一出風管道25確保第一風機24導引熱風吹向第一出風口23。

參見圖4和圖5,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為了使主機100出風能力更強,所述熱風組件還包括第二出風結構、第二熱風裝置和第三熱風裝置。

所述第二出風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主機100下部位于所述第一出風槽21后方并且下側開口的第二出風槽31、覆蓋所述第二出風槽31的第二出風板32,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出風槽31內壁上的第二出風口33和第三出風口34,所述第二出風口33連通所述第二出風槽31與所述第二熱風裝置,所述第三出風口34連通所述第二出風槽31與所述第三熱風裝置,所述第二出風板32上設有連通所述第二出風槽31內腔與外界的第二出風通孔321。該設置方式,有效地增加了出風的面積,使得頭發與風的接觸面積更大,風干更均勻,提高了風干的效率。

參見圖5和圖13,所述第二熱風裝置包括第二風機35、連接所述第二風機35與所述第二出風口33的第二出風管道36,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出風管道36內并且位于所述第二風機35的風口外側的發熱元件26,所述第二風機35設置在所述第二出風槽31的上側,所述第二出風管道36的內腔設有第二橫向風道361和第二縱向風道362,所述第二橫向風道361連接第二風機35的風口以及所述第二縱向風道362的上端,所述第二縱向風道362下端連接所述第二出風口33,所述第二風機35產生的氣流經過發熱元件26加熱后通過所述第二出風管道36吹向所述第二出風口33,并流進所述第二出風槽31的內腔再經由所述第二出風通孔321輸送到外界。

參見圖5和圖14,所述第三熱風裝置包括第三風機37、連接所述第三風機37與所述第三出風口34的第三出風管道38,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三出風管道38內并且位于所述第三風機37的風口外側的發熱元件26,所述第三風機37設置在所述第二出風槽31的上側,所述第三出風管道38的內腔設有第三橫向風道381和第三縱向風道382,所述第三橫向風道381連接第三風機37的風口以及所述第三縱向風道382的上端,所述第三縱向風道382下端連接所述第三出風口34,所述第三風機37產生的氣流經過發熱元件26加熱后通過所述第三出風管道38吹向所述第三出風口34,并流進所述第二出風槽31的內腔再經由所述第二出風通孔321輸送到外界。優選的,所述第三熱風裝置與所述第二熱風裝置相鄰設置。

所述發熱元件26可為PTC發熱元件或紅外加熱裝置。

所述第二熱風裝置和第三熱風裝置結構簡單,能有效地增強主機100的送風能力,提高用戶頭發的風干效率。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為了豐富美發機的護理功能,所述熱風組件還設有負離子發生裝置(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圖中未示),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出風槽21和/或第二出風槽31內。

參見圖3、圖4、圖12、圖13和圖14,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第一出風板22和第二出風板32的下端分別設有若干向下延伸的隔檔4,所述隔檔4將所述第一出風板22分隔成若干第一導風通道41,所述隔檔4將所述第二出風板32分隔成若干第二導風通道42,所述第一出風通孔221設有多個,其均布在所述第一導風通道41內,所述第二出風通孔321設有多個,其均布在所述第二導風通道42內。所述隔檔4的設置方式,有效地引導風吹向用戶的頭部,使風流動更均勻,以免風向雜亂。

參見圖15、圖16和圖18,所述霧化組件5包括殼體51、儲液腔52和霧化器53,所述殼體51與主機100下部可拆卸地連接,所述殼體51上設有進液口511和出汽口512;所述儲液腔52設置在所述殼體51內,并與所述進液口511連通;所述霧化器53設置在所述殼體51內,所述儲液腔52的液體經由所述霧化器53進行霧化后通過所述出汽口釋放到主機100的下方,所述儲液腔52內的液體可為香水或自來水或純凈水,當儲液腔52內的液體為香水時,霧化組件5可向用戶的頭發噴射霧化后的香水。所述主機100的下端設有開口朝下并與所述殼體相適配的安裝槽104,所述殼體51自下往上插入所述安裝槽104。

所述殼體51與安裝槽104有兩種連接方式。

參見圖18,第一種連接方式:所述安裝槽104的內腔頂部設有鎖緊件541,所述殼體51的上端對應所述鎖緊件541設有與所述鎖緊件541相適配的自鎖開關513,所述鎖緊件與所述自鎖開關可拆卸地配合。

第二種連接方式(該種設置方式圖中未示):所述安裝槽的內腔頂部設有自鎖開關,所述殼體的上端對應所述自鎖開關設有與所述自鎖開關相適配的鎖緊件,所述鎖緊件與所述自鎖開關可拆卸地配合。

上述連接方式,結構簡單、緊湊,霧化組件5的安裝拆卸方便快捷,當安裝霧化組件5時,只需向上推頂一下霧化組件5,便可觸發自鎖開關513實現鎖緊固定,當拆卸霧化組件5時,只需再次向上推頂一下霧化組件5,便可觸發自鎖開關513進行解鎖,該方式便于霧化組件5的補充液體以及日常的維護。

參見圖16和圖18,所述殼體51的上端設有安裝所述自鎖開關513的凹槽514,所述安裝槽104內腔上端分別設有與所述凹槽514的每一個拐角相對應的定位凸起542,所述定位凸起542分布在所述鎖緊件541的外周,所述定位凸起542隨殼體51與安裝槽104的連接插入所述凹槽514內,起到霧化組件5的安裝導向作用。

參見圖18,所述殼體51包括上殼體515、下殼體516和連接所述上殼體515和下殼體516的隔板517,所述上殼體515的下端設有開口,其開口朝下設置在所述隔板517的上端,所述下殼體516的上端設有開口,其開口朝上設置在所述隔板517的下端;所述上殼體515與所述隔板517之間的空間形成所述儲液腔52,所述進液口511設置在所述上殼體515的頂部,所述出汽口512設置在所述下殼體516上,所述隔板517設有連通所述儲液腔52和所述出汽口512的出液結構,所述霧化器53設置在隔板517與下殼體516之間。所述殼體51的設置方式結構簡單,所述儲液腔52的設置方式結構緊湊,使霧化組件5的體積更小,有效地節省安裝空間。

所述出液結構包括貫穿所述隔板517上、下端面的隔板通孔517a,以及環設在所述隔板通孔517a外側并且向上延伸的出液管518,所述出液管518的側部設有貫穿其側壁的出液槽518a,所述出液槽518a連通所述儲液腔52和所述隔板通孔517a。優選的,所述出液結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出液管518內腔的過濾裝置518b,所述過濾裝置518b包括濾芯。優選的,所述霧化器53包括霧化片531,所述霧化片531密封設置在所述隔板517位于所述隔板通孔517a的下方,所述霧化片531覆蓋所述隔板通孔517a,其上端面貼合于所述隔板517的下端面。所述儲液腔52內的液體從所述出液槽518a進入所述出液管518的內腔,并通過所述過濾裝置518b進行過濾,隨后通過隔板通孔517a流向霧化器53進行霧化,所述霧化片531霧化效率高、霧化量大、霧化效果好、壽命長。

參見圖17和圖18,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下殼體516的內腔設有與所述霧化片531相適配的霧化片安裝槽516a,所述霧化片531安裝在所述霧化片安裝槽516a內,所述出汽口512設置在所述霧化片安裝槽516a上并且貫穿所述下殼體516的底壁。優選的,所述霧化片安裝槽516a內部位于所述霧化片531的下側設有向上延伸的凸起516b,所述凸起516b的頂端抵頂于所述霧化片531的下端面。優選的,為了更好地支撐所述霧化片531,所述凸起516b環設在所述霧化片安裝槽516a內。所述下殼體516與霧化片531之間的配合緊湊,霧化片531安裝在所述霧化片安裝槽516a中,其安裝穩固,不易晃動、移位;所述凸起516b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不僅起到撐托霧化組件5的作用,使霧化片531與隔板517之間的配合更緊密,提高了霧化組件5的密封性能。

參見圖18,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下殼體516的下端位于所述出汽口512的位置處設有導向結構519,所述導向結構519環設在所述出汽口512的外側,經由所述霧化片531處理的液體從所述出汽口512噴出,并通過所述導向結構519導引到外界。優選的,所述導向結構519包括環設在所述出汽口512外側的弧面或內球面或錐面。所述導向結構519導引霧氣更好地噴向設定的區域,提高加濕或加香的效果。

參見圖3和圖6,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霧化組件5設有五個,其分布于所述熱風組件的外周。優選的,所述以主機100的美發區域103的中心為O點,所述五個霧化組件5分別用A點、B點、C點、D點、E點表示,其中E點與O點共軸,兩者均設置在主機100長度方向的中心軸上,E點設置在O點的后方,以EO為對稱軸,A點、B點設置在EO的一側,C點、D點設置在EO的另一側,A點與C點對稱,B點與D點對稱,EO與BO之間的夾角為60度,EO與AO之間的夾角為120度,EO與DO之間的為60度,EO與CO之間的夾角為120度。所述霧化組件5的布置方式,使霧化組件5的噴霧范圍更廣,加濕更均勻,效果更好,上述角度數據的合理地控制了加濕的范圍,人性化地避開了用戶的眼部和耳部。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本方案圖中未示),為了使美發機使用更方便,所述主機內還設有分別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的信號模塊和處理模塊,所述主機通過所述信號模塊與外部終端連接,外部終端將用戶輸入的美發機工作參數以及工作命令發送至主機,所述信號模塊接受到相應的指令后將其傳輸至處理模塊中進行處理,所述處理模塊將處理后的信號反饋給所述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控制所述燙發組件、熱風組件、霧化組件5進行相應的工作,待工作結束或工作發生故障時,所述控制電路控制燙發組件、熱風組件、霧化組件5停止工作,并命令所述信號模塊將工作結果反饋給外部終端,所述外部終端包括手機或平板電腦或同時具備信號收發功能、信號輸入功能的設備。該設置方式便于發型師操控美發機,提高了造型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發機同時具備加熱、吹風和加濕加香的功能,在燙發的過程中,用戶若需將頭發吹干,并不需要從美發機上移步到其他設備或借助其他設備進行頭發的風干,使燙發更便捷,從而大大地提高了燙發的效率,讓用戶在美發的過程中更舒適;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美發機還具備霧化組件5,通過霧化組件5可對頭發進行加香加濕等護理,并且在熱風組件中增設負離子發生裝置等護理裝置,讓用戶的頭發得到更好的護理;上述美發機的功能豐富,不僅提高了用戶的體驗,而且提高了美發的質量和效果。本實用新型還利用了外部終端對美發機進行控制,該種人機互動的設置方式,使美發機使用更方便,發型師造型的效率更高,造型更輕松。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泉州市| 手游| 平谷区| 鲁甸县| 嫩江县| 新营市| 麻城市| 旬邑县| 景东| 怀远县| 苗栗县| 克拉玛依市| 嘉鱼县| 金秀| 齐齐哈尔市| 涡阳县| 类乌齐县| 宾阳县| 南靖县| 绵阳市| 肃南| 富阳市| 扶风县| 凤台县| 武乡县| 益阳市| 肃北| 维西| 定州市| 繁峙县| 阳信县| 吴川市| 星子县| 犍为县| 崇礼县| 洞口县| 大连市| 潮安县| 唐河县| 舞阳县| 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