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的領域大體而言涉及意圖用于個人穿戴的吸收制品,并且更具體而言涉及具有手指拉片的吸收制品和這種制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吸收制品,諸如尿布、失禁衣服、訓練褲等是本領域中熟知的。這些制品常常是一次性的,能吸收和保持流體和其它身體排出物。由于多種原因,例如為了便于改進的正常感(在失禁衣服的情況下)或者為了激勵正在經歷廁所訓練過程的兒童,某些吸收制品被設計成看起來和感覺起來像是常規的內衣褲。
某些吸收制品,例如失禁衣服和廁所訓練褲,預先組裝為穿戴形態以更加像常規內衣褲。特別地,這種訓練褲的前腰區域和后腰區域通常在接縫處附連(永久地或者可重復緊固地)以限定具有腰開口和腿開口的褲的穿戴形態。這種接縫可以被構造為選擇性地手動分離從而能在不移除穿戴者的衣服或鞋子的情況下移除已穿上的吸收制品。
某些使用者可能發現這種附連部難以打開,因為這種附連部被設計成耐受穿戴者移動時在附連部上施加的應力,而不會意外打開(即,接縫分離)。因此,某些吸收制品包括手指拉片來輔助使用者打開附連部。
在某些吸收制品中,手指拉片單獨于制品形成并且在制造過程中附連到制品上。然而,與沒有手指拉片的制品相比,制造這些制品需要另外復雜的加工步驟(例如,形成手指拉片,對齊手指拉片與正在移動的纖維網或制品,以及將手指拉片附連到正在移動的纖維網或制品上)。因此,某些吸收制品,諸如在機器橫向(即,其中制品的縱向方向垂直于過程的輸送方向定向的過程)上制造的制品沒有令人滿意的分離制品接縫的方式。
因此,仍然需要一種具有手指拉片的吸收制品,其便于分離制品接縫。此外,仍然需要一種制造這類制品的簡化的過程,其并不需要復雜的加工步驟。
技術實現要素:
在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制造吸收制品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機器方向上進給第一材料纖維網;在機器方向上進給第二材料纖維網,第二纖維網與第一纖維網以一定間隙間隔開;將吸收組件附連到第一纖維網和第二纖維網上使得吸收組件跨越在第一纖維網與第二纖維網之間的間隙;形成穿過第二纖維網的部分切割線;在形成部分切割線之后,將第一纖維網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成面對面關系;以及在將第一纖維網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成面對面關系時切割第一纖維網和第二纖維網以分離吸收制品與第一纖維網和第二纖維網。部分切割線限定在吸收制品上的至少一個手指拉片。
在另一方面,公開了一種制造吸收制品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機器方向上進給第一材料纖維網;在機器方向上進給第二材料纖維網;第二纖維網與第一纖維網以一定間隙間隔開;將吸收組件附連到第一纖維網和第二纖維網上使得吸收組件跨越在第一纖維網與第二纖維網之間的間隙;將第一纖維網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成面對面關系;以及在第一纖維網與第二纖維網成面對面關系時切割第一纖維網和第二纖維網以從第一纖維網和第二纖維網分離吸收制品,其中切割第一纖維網和第二纖維網在吸收制品上形成手指拉片。
在又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制造吸收制品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機器方向上進給第一材料纖維網;在機器方向上進給第二材料纖維網;第二纖維網與第一纖維網以一定間隙間隔開;將吸收組件附連到第一纖維網和第二纖維網上使得吸收組件跨越在第一纖維網與第二纖維網之間的間隙;將第一纖維網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成面對面關系;以及形成穿過第一纖維網和第二纖維網中至少一個的波狀切割線以在吸收制品上形成一體式手指拉片。
在又一方面,提供一種吸收制品。吸收制品限定縱向方向和橫向方向。吸收制品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在縱向在前面板與后面板之間延伸并且使前面板和后面板互連的吸收組件以及握持特征。前面板限定在橫向方向上間隔開的前腰邊緣和第一前側邊緣和第二前側邊緣。后面板限定在縱向方向上與第一腰邊緣間隔開的后腰邊緣和在橫向方向上間隔開的第一后側邊緣和第二后側邊緣。當吸收制品處于穿戴形態時前面板通過一對側接縫連接到后面板以限定腰開口和一對腿開口。每個側接縫在腿開口之一與腰開口之間延伸。握持特征包括與前面板和后面板之一一體地形成的一對手指拉片。成對的手指拉片包括第一手指拉片和第二手指拉片,第一手指拉片從前面板或后面板沿著相對應的前面板或后面板的第一側邊緣在橫向向外延伸,第二手指拉片從前面板或后面板沿著相對應前面板或后面板的第二側邊緣在橫向向外延伸。
在又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制造吸收制品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機器方向上進給材料纖維網;纖維網限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在機器橫向上間隔開;將吸收組件附連到纖維網上使得吸收組件在機器橫向上定向;形成穿過纖維網的第一部分的部分切割線;在形成部分切割線之后,將纖維網的第一部分折疊為與纖維網的第二部分成面對面關系;以及在將纖維網的第一部分折疊為與纖維網的第二部分成面對面關系之后切割所述纖維網以分離吸收制品與纖維網,部分切割線限定在吸收制品上的至少一個手指拉片。
在又一方面,提供一種吸收制品。吸收制品限定縱向方向和橫向方向。吸收制品包括底片、吸收組件和握持特征。底片包括前部、后部和襠部,襠部在前部與后部之間延伸并且使前部與后部互連。前部限定在橫向方向上間隔開的第一前側邊緣和第二前側邊緣,后部限定在橫向方向上間隔開的第一后側邊緣和第二后側邊緣。當吸收制品處于穿戴形態時前部通過一對側接縫連接到后部以限定腰開口和一對腿開口。每個側接縫在腿開口之一與腰開口之間延伸。吸收組件沿著至少襠部附連到底片上。握持特征包括與底片的前部和后部之一一體地形成的一對手指拉片。成對的手指拉片包括第一手指拉片和第二手指拉片,第一手指拉片從前部或后部沿著相對應的前部或后部的第一側邊緣在橫向向外延伸,第二手指拉片從前部或后部沿著相對應前部或后部的第二側邊緣在橫向向外延伸。
附圖說明
圖1是呈尿褲形式的根據本公開的吸收制品的一合適實施例的頂視平面圖,尿褲以打開并且平放的狀態示出以展示當尿褲被穿戴時尿褲的朝向穿戴者的內表面。
圖2是處于穿戴形態的尿褲的正視圖。
圖3是圖2的尿褲的正視圖,其具有在尿褲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上的手指拉片。
圖4是具有不可重復緊固的側接縫的圖3的尿褲的正視圖。
圖5是示出了一種適合制造圖1和圖2的尿褲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6是示出了一種適合制造圖3的尿褲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7為示出一種適合制造圖4的尿褲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8是呈尿褲形式的根據本公開的吸收制品的另一合適實施例的頂視平面圖,尿褲以打開并且平放的狀態示出以展示當尿褲被穿戴時尿褲的朝向穿戴者的內表面。
圖9是處于穿戴形態的尿褲的正視圖。
圖10是一種適合制造圖9和圖10的尿褲的方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參考附圖,圖1和圖2示出了大體上以10表示的呈尿褲形式的本公開的吸收制品的一合適實施例。雖然本公開將以尿褲10為背景進行闡述,但應當理解,本公開的各個方面也適用于其他吸收制品,諸如可重復緊固尿布、成人失禁衣服、兒童訓練褲尿褲、游泳尿褲、女性護理制品等。
在一個合適的實施例中,尿褲10為一次性吸收制品。如本文所用,術語“一次性吸收制品”是指吸收和容納身體排出物并且旨在在有限使用期限后丟棄的制品。制品并非旨在被洗滌或以其他方式恢復以供再利用。制品可抵靠或緊鄰穿戴者的身體放置以吸收和容納從身體排出的各種排出物。應當理解,在其他合適的實施例中,該尿褲10(或更廣義地說是吸收制品)可重復使用。也就是說,在不脫離本公開的一些方面的情況下,吸收制品可旨在用于多種用途。
圖1示出了呈打開并且平放狀態的尿褲10,以展示當尿布被穿戴時朝向穿戴者的尿布的內表面。如在這里可以看出,尿褲10具有縱向方向30和橫向方向或側向32。在縱向方向30上,尿褲10限定前區12、后區14和襠區16,襠區16在前區12與后區14之間延伸并且使前區12和后區14連接。尿褲10的前區12在使用中計劃總體上位于穿戴者前部;后區14在使用中計劃總體上位于穿戴者后部;并且襠區16在使用中計劃總體上位于穿戴者的腿之間。
在前區12中,尿褲10具有前腰邊緣18和在橫向相對的第一前側邊緣20和第二前側邊緣22。后腰邊緣24和橫向相對的第一后側邊緣26和第二后側邊緣28位于尿褲10的后區14中。在圖示實施例中,前腰邊緣18和后腰邊緣24是直邊緣。即,前腰邊緣18和后腰邊緣24基本上沒有曲線、彎曲、角度、缺口或不規則性。然而應當理解,可以將前腰邊緣18和后腰邊緣24切割成如本領域已知的任何合適的形狀(例如,弓形)。
在圖示實施例中,尿褲10包括總體上以34表示的中央吸收組件,其在縱向從前區12穿過襠區16延伸到后區14。圖示實施例的中央吸收組件34包括外覆層42和通過合適的方式諸如粘合劑、超聲粘結、熱粘結、壓力粘結或它們的組合以疊加關系連接到外覆層42的身體側襯里44。吸收結構46設置在外覆層42與身體側襯里44之間。身體側襯里44的一部分在圖1中剖視以顯示下面的吸收結構46和外覆層42。在一合適實施例中,身體側襯里44的邊緣繞吸收結構46的底部包圍并且固定到吸收結構46的底部,并且外覆層42的邊緣繞身體側襯里44和吸收結構46的邊緣包圍,并且固定到吸收結構46的頂部上。可將吸收結構46也可以通過有助于維持吸收結構完整性和形狀的合適芯包材(未示出)包裹或封裝。
在一合適實施例中,尿褲10的前區12和后區14分別由單獨的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構成,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經由吸收組件34互連。即,前區12由前面板36形成,并且后區14由單獨后面板38形成。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尿褲10的前區12和后區14可以由單個連續材料片諸如液體不可滲透的材料構成,在其中形成切口以限定腿開口(參看例如圖8和圖9)。
在圖示實施例中,每個面板36、38通過合適手段諸如粘合劑、超聲粘結、熱粘結、壓力粘結和其組合附連到吸收組件34的外覆層42上。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面板36、38可以聯結到中央吸收組件34的其它部分諸如身體側襯里44上。如在圖1中看出,前面板36與后面板38間隔開以限定間隙52。吸收組件34跨越間隙52并且將前面板36連接到后面板38。
在圖1和圖2中示出的尿褲10還包括緊固系統60以便于繞穿戴者的腰固定和移除尿褲10。在圖示實施例中,緊固系統60包括設置于后面板38上的一對第一緊固件組件62和設置于前面板36上的一對第二緊固件組件64。每個第一緊固件組件62被構造為配合地接合第二緊固件組件64之一以將尿褲10可重復地緊固地固定為穿戴形態(在圖2中示出)。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尿布可以只包括第一對緊固件組件62,第一對緊固件組件62設置于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之一上并且被構造成與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中另一個直接配合地接合。在某些實施例中,尿褲10可以通過在制造過程中將第一緊固件組件62附連到第二緊固件組件64而制造成預先緊固的形態。
如在圖2中看出,尿褲10的前區12經由一對可重復緊固的接縫40聯結到后區14以限定尿褲10的套穿褲型形態,尿褲10具有以48表示的腰開口和以50表示的兩個腿開口。更具體而言,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由緊固系統60可釋放地附連到彼此。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尿褲10的前區12能經由一對不可重復緊固的側接縫(參看例如圖4)聯結到后區14。
關于圖2所示的呈套穿、褲型(或穿戴式)形態的尿褲10,前區12包括在穿戴時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穿戴者正面的尿褲10的部分,而后區14包括尿褲10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穿戴者背面的尿褲10的部分。尿褲10的襠區16包括尿褲10定位在穿戴者腿部之間并覆蓋穿戴者下體的部分。
如圖1和圖2所示,尿褲10還包括以一對一體形成的手指拉片66形式示出的握持或接縫分離特征。手指拉片66通過便于手動分離接縫40而便于移除尿褲10特別地,手指拉片66向穿戴者提供拉片,拉片能使穿戴者容易地向尿褲10的接縫40施加剝離或撕力。如在下文中更詳細地描述,與用來制造具有單獨于尿褲形成并且附連到尿褲上的手指或握持拉片的尿褲的過程相比,制造尿褲10的方法便于利用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中的一者或二者一體地形成手指拉片66,減少了制造過程的步驟數量和復雜性。
仍參考圖1和圖2,中央吸收組件34被構造成容納和/或吸收從穿戴者排出的排出物。外覆層42合適地包含基本上液體不可滲透的材料。外覆層42可以為液體不可滲透的材料的單層,但更合適地包括多層層合結構,其中至少一層是液體不可滲透的。
外覆層42的內層可以是液體和蒸氣均不可滲透的,或者它可以是液體不可滲透的而蒸氣可滲透的。內層可由薄的塑料膜制成,但也可以使用其他柔性的液體不可滲透的材料。內層或液體不可滲透的外覆層42為單層時防止廢物弄濕諸如床單和衣服之類的物品以及穿戴者和護理者。
如果外覆層42為單層材料,則可以對其進行壓花和/或糙面精整以提供更像布一樣的外觀。如早前所提及的那樣,液體不可滲透的材料可使得蒸氣可從一次性吸收制品的內部逸出,而仍然防止液體通過外覆層42。一種合適的“可呼吸的”材料由進行了涂布或以其他方式處理以賦予所需程度的液體不可滲透性的微孔聚合物膜或非織造織物構成。
液體可滲透的身體側襯里44示為覆蓋在外覆層42和吸收結構46上面,并且可以但不需要具有與外覆層42相同的尺寸。身體側襯里44合適地為順應性的、柔軟感的且對穿戴者皮膚無刺激。身體側襯里44還可充分滲透液體,以使得液體身體排出物容易地穿透其厚度到達吸收結構46。另外,身體側襯里44的親水性可比吸收結構46低,以向穿戴者提供相對干燥的表面并使得液體可容易地穿透其厚度。親水/疏水性可在身體側襯里44和吸收結構46的長度、寬度和/或深度上變化以實現所需的濕潤感或滲漏性能。
身體側襯里44可由廣泛選擇的網面材料制成,諸如多孔泡沫、網狀泡沫、穿孔塑料膜、織造和非織造網或任何這樣的材料的組合。例如,身體側襯里44可包括由天然纖維、合成纖維或它們的組合構成的熔噴網、紡粘網或粘合梳理網。身體側襯里44可由基本上疏水的材料構成,而疏水性材料可任選地用表面活性劑處理或以其他方式處理以賦予所需程度的可潤濕性和親水性。表面活性劑可通過任何常規的方式諸如噴霧、印刷、刷涂等施加。表面活性劑可施加到整個身體側襯里44或可選擇性施加到身體側襯里44的特定段,諸如沿著縱向中心線的中間段。
吸收結構46合適地為可壓縮的、可適形的、對穿戴者皮膚無刺激且能夠吸收和保持液體及某些身體廢物。例如,吸收結構46可包括纖維素纖維(例如,木漿纖維)、其他天然纖維、合成纖維、織造或非織造片、稀松布結網或其他穩定化結構、超吸收性材料、粘結劑材料、表面活性劑、選定的疏水性材料、顏料、洗劑、氣味控制劑等以及它們的組合。
這些材料可通過采用各種常規的方法和技術形成網結構。例如,吸收結構46可通過干法成型技術、空氣成型技術、濕法成型技術、泡沫成型技術等以及它們的組合形成。此外,吸收結構46本身可以在吸收結構46的z方向(例如,厚度)上涵蓋多層。這樣的多個層可利用吸收能力的差異,諸如通過將吸收能力較低的材料層置于更靠近身體側襯里44,而將吸收能力更高的材料置于更靠近外覆層42。同樣,單層吸收結構的離散部分可涵蓋能力更高的吸收劑,而該結構的其他離散部分可涵蓋能力更低的吸收劑。
在一合適實施例中,超吸收性材料按吸收結構46的總重量計以約0至約100重量%的量存在于吸收結構46中。吸收結構46可合適地具有在每立方厘米約0.10至約0.60克范圍內的密度。超吸收性材料在本領域中是熟知的,并可選自天然、合成和改性天然聚合物及材料。超吸收性材料可以為無機材料,諸如硅膠;或有機化合物,諸如交聯聚合物。通常,超吸收性材料能夠吸收其重量至少約10倍的液體,并且優選地能夠吸收其重量約25倍以上的液體。
作為另外一種選擇,吸收結構46可包括適形材料。術語“適形材料”泛指包括熱塑性纖維和第二非熱塑性材料的混合物或穩定化基質的復合材料。例如,適形材料通過這樣一種工藝制成,其中將至少一個熔噴模頭布置在斜槽附近,通過該斜槽在形成網的同時向網添加其他材料。這樣的其他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纖維有機材料,諸如木質或非木質紙漿,諸如棉、人造絲、再生紙、漿絨毛,以及超吸收性顆粒、無機吸收材料、經處理的聚合物短纖維等。多種合成聚合物中的任一種均可用作適形材料的熔紡組分。例如,在某些方面,可以利用熱塑性聚合物。可以使用的合適的熱塑性塑料的一些例子包括聚烯烴,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等;聚酰胺;和聚酯。在一實施例中,熱塑性聚合物為聚丙烯。
中央吸收組件34也可包括位于吸收結構46附近的涌流管理層(未示出)(例如,介于吸收結構46與身體側襯里44之間)以有助于降低可因穿戴者而被快速引入尿褲10的吸收結構46中的液體涌流或迸出的速度及擴散這些液體。有利地,涌流管理層可在將液體釋放進吸收結構46的儲存或保持部分前快速接納并暫時保留液體。合適的涌流管理層的例子在1996年1月23日授予bishop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486,166、1996年2月13日授予ellis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490,846和1998年10月13日授予dodge,ii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820,973中有所描述,這些專利的公開內容據此以引用方式并入。
吸收組件34還可以包括一對容納翼片(未示出),容納翼片沿著吸收組件34縱向延伸并且適于對身體排出物的側向流動提供屏障,如本領域中已知的那樣。容納翼片可連接至身體側襯里44或吸收組件34的其他部件。容納翼片148的合適構造在例如1997年2月4日授予k.enloe的美國專利no.5,599,338中有所描述,該專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前面板36可以由單片材料形成或者可以形成為由兩個或更多個層組成的層合件。層合件的層可以是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在一實施例中,前面板36包括由設置于兩個非織造層之間的兩個或更多個彈性股形成的層合件。非織造層可以是單層非織造物如紡粘纖維網,或非織造層合件如紡粘層合件(例如,紡粘/紡粘/紡粘(sss))和紡粘/噴熔層合件(例如,紡粘/熔噴/紡粘(sms))。彈性股可以由
在其它實施例中,前面板36包括設置于兩個非織造面對層之間的彈性體膜。彈性體膜層合層的一個例子描述于在2010年9月28日授予siqueira等人的美國專利no.7,803,244中,該專利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到本文中。
前面板36可以由可呼吸的或不可呼吸的材料形成。在某些實施例中,前面板36由可呼吸的材料或者經處理或加工成可呼吸的材料形成。合適可呼吸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紡粘纖維網、粘結梳理纖維網和紡粘/熔噴/紡粘層合件。可以用來形成前面板36的其它合適材料包括由天然或合成纖維形成的織造和非織造材料;聚烯烴諸如聚丙烯或聚乙烯;熱塑性膜;以及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其它材料。
在圖示實施例中,前面板36由從前區12的第一前側邊緣20延伸到前區的第二前側邊緣22的單個連續薄片或層合件形成。
后面板38可以由與前面板36相同材料構成并且具有相同構造。即,后面板38可以由單片材料形成或者可以形成為由兩個或更多個層組成的層合件。后面板38可以包括由設置于兩個非織造層之間的兩個或更多個彈性股形成的層合件。在其它實施例中,后面板38可以包括設置于兩個非織造面對層之間的彈性體膜。
后面板38可以由可呼吸或不可呼吸的材料形成。在某些實施例中,后面板38由可呼吸的材料或者通過處理或加工成可呼吸的材料形成。可以用來形成后面板38的其它合適材料包括由天然或合成纖維形成的織造和非織造材料;聚烯烴諸如聚丙烯或聚乙烯;熱塑性膜;以及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其它材料。
在圖示實施例中,后面板38由從后區14的第一后側邊緣26延伸到后區14的第二前側邊緣28的單個連續薄片或層合件形成。
第一緊固件組件62包括第一緊固部件68,第一緊固部件68被構造成可重復地接合和脫離第二緊固組件64的第二緊固部件70。在一實施例中,緊固部件68、70中每一個的一個表面包括設置于該表面上的多個接合元件。例如,在一合適實施例中,第一緊固部件68各包括凹型緊固件,諸如環型緊固件,并且第二緊固部件70各包括互補的凸型緊固件諸如鉤型緊固件。在另一合適實施例中,諸如圖1和圖2的實施例,各第一緊固部件68包括凸型緊固件并且各第二緊固部件70包括互補的凹型緊固件。
環型緊固件通常包括下面這樣的織物或材料:其具有基底或墊襯結構和從墊襯結構的至少一個表面向外延伸的多個環形構件。環形材料可以由任何合適材料形成,諸如丙烯酸類、尼龍或聚酯,并且可以通過諸如經編、針腳式結合或針刺等方法形成。一種特別合適的環型緊固件是圖案未粘結(pub)非織造纖維網。合適pub材料的例子描述于在1999年1月12日授予給stokes等人的美國專利申請no.5,858,515中和在2005年7月26日授予給belau等人的美國專利no.6,921,570中,其公開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到本文中。
鉤型緊固件通常包括下面這樣的織物或材料:其具有基底或墊襯結構和從墊襯結構的至少一個表面向外延伸的多個鉤構件。鉤形材料可以包括彈性材料以最小化由于鉤形材料變形造成的緊固件部件的意外脫離。如本文所用的術語“彈性”指具有聯鎖材料的預定形狀和性質以在與配合的互補聯鎖材料接合和脫離之后恢復預定形狀的聯鎖材料。合適鉤形材料可以由尼龍、聚丙烯或另一合適材料模制或擠壓而成。合適鉤形材料可以購自美國新罕布什爾曼徹斯特(manchester,newhampshire,u.s.a.)的velcrousainc.或者其附屬公司。
在圖示實施例中,第一緊固部件68中每一個包括鉤型材料條帶,其被構造成與第二緊固部件70可釋放地附連。另外,緊固部件68中每一個設置于相應載片72上,相應載片72附連到后面板38上。更具體而言,每個載片72沿著第一后側邊緣26或第二后側邊緣28之一通過任何合適方式例如粘合劑、超聲粘結、熱粘結、壓力粘結或其組合附連到后面板38的朝向身體的側部。更特定而言,每個載片72包括附連到后面板38上的第一固定邊緣74和與第一邊緣74相對的第二自由邊緣76。在圖示實施例中,每個載片72的第一邊緣74與后區14的后側邊緣26、28之一毗連,但是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邊緣74可以與后區的相對應側邊緣26或28間隔開。每個第一緊固部件68通過任何合適方式例如粘合劑、超聲粘結、熱粘結、壓力粘結或其組合附連到載片72之一。另外,每個第一緊固部件68在相應載片72的自由邊緣76附近附連使得當尿褲10呈穿戴形態時(在圖2中示出),第一緊固部件68能遠離后面板38的朝向身體的側部移動。因此,在穿戴尿褲10期間賦予給緊固系統60的力傾向于具有更大的剪切分量(即,平行于緊固部件68、70的平面)而不是拉力或剝離分量(即,垂直于緊固部件68、70的平面),從而減小接縫40意外打開的可能性。
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緊固部件68可以直接附連到后面板38的朝向身體的側部上(即,沒有互連的載片)。在這些實施例中,第一緊固部件68中的一個或兩個可以包括緊固材料片(例如,鉤型或環型材料),其具有與后區14的后側邊緣26、28之一毗連的第一或固定邊緣和與固定邊緣相對的第二或自由邊緣。作為補充或替代,第二緊固部件70中的一個或兩個可以包括互補緊固材料片(例如,環型或鉤型材料),其具有與前區12的前側邊緣20、22之一毗連的第一或固定邊緣和與固定邊緣相對的第二或自由邊緣。合適地,在其中第一緊固部件68和第二緊固部件70之一具有自由邊緣的實施例中,第一緊固部件68和第二緊固部件70中的另一個具有固定到相對應前面板36或后面板38的兩個邊緣。
在圖示實施例中,第二緊固部件70中每一個包括附連到前面板36的朝向身體的表面的鉤型緊固材料片。第二緊固部件70通過合適方式諸如粘合劑、超聲粘結、熱粘結、壓力粘結或其組合而附連到前面板36上。第二緊固部件70之一延伸到第一前側邊緣20并且與第一前側邊緣20毗連,并且另一第二緊固部件70延伸到第二前側邊緣22并且與第二前側邊緣22毗連。在圖示實施例中,第二緊固部件70中每一個在第二緊固部件70的整個表面上附連到前面板36上。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二緊固部件70可以包括與前區12的相應側邊緣20、22間隔開的緊固材料條帶(例如,環型或鉤型材料)。
如在上文中所指出的那樣,尿褲10包括一體形成的手指拉片66,手指拉片66便于手動分離可重復緊固的接縫40以從穿戴者移除尿褲10。如本文參考手指拉片所用的“一體地形成”表示手指拉片與手指拉片從其伸出的面板整體地或連續地形成,而不是單獨地形成并且粘結到面板、與面板置于一起或者置于面板附近。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例如,手指拉片66由與用來形成前面板36的相同的材料纖維網或片形成。
手指拉片66從前面板36沿著第一側邊緣20和第二側邊緣22在橫向向外延伸,并且具有合適大小和形狀以允許使用者抓握手指拉片66并且向手指拉片66施加剝離或撕力。在圖示實施例中,每個手指拉片66具有大體上弓形的形狀,并且更具體而言,半圓形狀,但是應設想到手指拉片66可以具有允許手指拉片66如本文所描述那樣起作用的任何合適形狀。在一合適實施例中,例如,手指拉片66具有大體上正方形、三角形或矩形形狀。
每個手指拉片66部分地由切口78限定,切口78沿著第一前側邊緣20和第二前側邊緣22之一在橫向向內伸入到前面板36內。每個切口78的形狀與由切口78部分地限定的相對應手指拉片66的形狀互補。另外,每個切口78的形狀與前面板36的與切口78相對的側邊緣上的手指拉片66的形狀互補。
如圖1和圖2所示,設置于第一前側邊緣20上的手指拉片66相對于設置于第二前側邊緣22上的手指拉片66在縱向(即,在尿褲10的縱向方向30上)偏移。另外,設置于第一前側邊緣20上的手指拉片66與設置于第二前側邊緣22上的切口78在側向(即,在尿褲10的側向方向32上)對準并且設置于第二前側邊緣22上的手指拉片66與設置于第一前側邊緣20上的切口78在側向對準。如圖1和圖2所示,手指拉片66和切口78給予第一前側邊緣20和第二前側邊緣22波形或波狀外觀。
在另一合適實施例中,在前面板36一側上的手指拉片66可能并非與前面板36的相對側邊緣上的切口78在側向對準,和/或在前面板36的一個側邊緣上的手指拉片66可能并非與前面板36的另一側邊緣上的手指拉片66在縱向偏移。
在使用中,通過將使用者的腿穿過腿開口50插入并且使尿褲10向上滑動并且圍繞使用者的腰部而穿上預先緊固的尿褲10。為了從穿戴者移除尿褲10(例如,在尿褲10被身體排出物弄臟之后),通過抓握手指拉片66并且用充分的力克服第一緊固件組件62與第二緊固件組件64之間的接合將手指拉片66從載片72拉離來分開可重復緊固的接縫40。然后可以從穿戴者移除尿褲10。
盡管圖示尿褲10被示出為在前面板36上包括手指拉片66,設想到尿褲10可以包括在后面板38上的手指拉片66,作為在前面板36上包括手指拉片66的補充或替代。
在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例如,尿褲10包括在第一后側邊緣26和第二后側邊緣28中每一個上的手指拉片66,作為在第一前側邊緣20和第二前側邊緣22上的手指拉片66的補充。在此實施例中,通過用一只手抓握在前面板36上的手指拉片66之一,用另一只手抓握在后面板38上的手指拉片66之一,并且用足以分開可重復緊固的接縫40的力將手指拉片66彼此拉開能夠分離可重復緊固的接縫40。替代地,可以通過將前面板36或后面板38上的手指拉片66之一從接縫40拉離而可分離可重復緊固的接縫40。
圖4是具有不可重復緊固的側接縫90的尿褲10的正視圖。更具體而言,前面板36可以通過合適方式諸如粘合劑、超聲粘結、熱粘結、壓力粘結或其組合而沿著接縫90永久地聯結到后面板38上。術語“永久性聯結”與諸如“永久性附連”、“永久性粘附”和“永久性粘結”的術語同義,并在本文旨在表示在不對永久性附連到吸收制品的部件造成一些損壞或不明顯減弱其功能的情況下通常不可釋放的附連。
圖5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種適合于制造圖1和圖2所示的尿褲10的方法100。
方法100包括在機器方向101上進給第一材料纖維網102,并且在機器方向101上進給第二材料纖維網104。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從相應供應源(未圖示)進給。任何適合的設備均可用于沿機器方向101進給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這些設備包括例如但不限于壓料輥、張緊輥以及它們的組合。
如圖5所示,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當它們在機器方向101上進給時彼此間隔開。即,第一纖維網102與第二纖維網104在機器橫向(即,在基本上垂直于機器方向101的方向上)以間隙106間隔開。在第一纖維網102與第二纖維網104之間的間隙106可以具有與前面板36與后面板38之間的間隙52(全都在圖1中示出)基本上相同的尺寸。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中每一個包括分別在機器方向101上延伸的側向相對的側邊緣108和109。
第一材料纖維網102可以由與上文所描述的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相同的材料構成。即,第一材料纖維網102可以由單件材料形成或者可以形成為包括兩個或更多個層的層合件。層合件的層可以具有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纖維網102包括彈性體層合件,彈性體層合件由設置于兩個非織造面對層之間的兩個或更多個彈性股形成。非織造層可以是單層非織造物,諸如紡粘纖維網或非織造層合件,諸如紡粘層合件(例如,紡粘/紡粘/紡粘(sss))和紡粘/熔噴層合件(例如,紡粘/熔噴/紡粘(sms))。彈性股可以由
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纖維網102包括設置于兩個非織造面對層之間的彈性體膜。彈性體膜層合層的一個例子描述于在2010年9月28日授予siqueira等人的美國專利no.7,803,244中。
第一材料纖維網102可以由可呼吸或不可呼吸的材料形成。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一纖維網102由可呼吸材料或者經處理或加工成可呼吸的材料形成。合適可呼吸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紡粘纖維網、粘結梳理纖維網和sms層合件。可以形成第一纖維網102的其它合適材料包括由天然或合成纖維形成的織造或非織造材料;聚烯烴諸如聚丙烯或聚乙烯;熱塑性膜;以及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其它材料。
第二材料纖維網104可以包括與第一纖維網102相同的材料。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二材料纖維網104為與第一材料纖維網102相同的材料。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二材料纖維網104具有與第一材料纖維網102不同的材料。
在圖示實施例中,第一材料纖維網102限定尿褲10的后面板38(在圖1中示出)并且第二材料纖維網104限定前面板36(在圖1中示出)。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纖維網102可以限定前面板36(在圖1中示出)并且第二纖維網可以限定后面板38(在圖1中示出)。
方法100還包括在吸收組件附連工位110處將吸收組件11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上。吸收組件112可具有與上文參照圖1和圖2所描述的吸收組件34相同的構造并包括相同的材料。在某些實施例中,吸收組件112粘合地粘結到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在這些實施例中,粘合劑施加到第一纖維網102、第二纖維網104和/或吸收組件112,之后將吸收組件11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在其它實施例中,在吸收組件附連工位110處將吸收組件11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包括超聲粘結、熱粘結、壓力粘結和其組合。吸收組件附連工位110可以包括將吸收組件11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的任何合適設備,包括(但不限于)粘合劑施加器、壓縮輥、壓料輥、層合器輥、冷卻輥、超聲變幅器、砧和其組合。
如圖5所示,吸收組件112跨越或橋接間隙106,間隙106分離第一纖維網102與第二纖維網104。在纖維網在機器方向101上移動時,吸收組件11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上。
如圖5所示,方法100還包括在第一緊固部件附連工位114處將第一緊固部件116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并且在第二緊固部件附連工位118處將第二緊固部件120附連到第二纖維網104上。第一緊固部件116和第二緊固部件120被構造成可釋放地附連到彼此,并且可以包括與上文所描述的第一緊固部件68和第二緊固部件70相同的材料和構造。使用合適方式諸如粘合劑、超聲粘結、熱粘結、壓力粘結或其組合將第一緊固部件116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上。使用合適方式諸如粘合劑、超聲粘結、熱粘結、壓力粘結或其組合將第二緊固部件120附連到第二纖維網104上。緊固部件附連工位114、118可以包括用于將第一緊固部件116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將第二緊固部件120附連到第二纖維網104上的任何合適設備,包括(但不限于)粘合劑施加器、壓縮輥、壓料輥、層合器輥、冷卻輥、超聲變幅器、砧和其組合。在圖示實施例中,兩個第一緊固部件116在第一緊固部件附連工位114處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第一緊固部件116可以在單個步驟(即同時)或者以單獨步驟(即單獨地)附連。
在某些實施例中,諸如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將第一緊固部件116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上包括將載片12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上和將第一緊固部件116附連到載片122上。如圖5所示,載片122包括前緣124和后緣126并且粘結到第一纖維網102使得前緣124和后緣126為自由邊緣。在圖示實施例中,載片122沿著大致位于載片122的前緣124與后緣126之間中間的粘結區128粘結到第一纖維網102,使前緣124和后緣126為自由邊緣。如圖5所示,一對第一緊固部件116附連到載片122上。在圖示實施例中,第一緊固部件116之一在載片122的前自由邊緣124附近附連并且另一第一緊固部件116在載片122的后自由邊緣126附近附連。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第一緊固部件116可以在粘結區128與前緣124和后緣126之一之間的任何合適位置附連到載片122。可以在載片12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之后,將第一緊固部件116附連到載片122上,或者如圖5所示,可以在將載片12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之前將第一緊固部件116附連到載片122上。
方法100還包括在第一切割工位130處穿過第二纖維網104形成部分切割線132。術語“部分切割線”指并未將第二纖維網104完全切成兩個單獨片的切割線。部分切割線132可以穿過第二纖維網104的整個厚度延伸,但是并不從一個側邊緣109連續地延伸到另一側邊緣109。在圖示實施例中,部分切割線132與第二纖維網104的側邊緣109中每一個間隔開。第一切割工位130可以包括用來在第二纖維網104中形成部分切割線132的任何合適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刀輥和砧輥。
部分切割線132穿過第二纖維網104和第二緊固部件120二者形成。部分切割線132大約位于第二緊固部件120的前緣134與第二緊固部件120的后緣136之間的中間。
如圖5所示,當形成尿褲10時,部分切割線132限定在尿褲10上的手指拉片66和切口78。更具體而言,部分切割線132限定在兩個單獨尿褲10即前尿褲和后尿褲上的手指拉片66和切口78。為了在前尿褲和后尿褲上都形成手指拉片66,部分切割線132包括波狀區域142。波狀區域142限定在前尿褲10和后尿褲10二者上的手指拉片66和切口78。在圖示實施例中,部分切割線132具有圓波浪形,給予波狀區域142正弦波的外觀,但是應了解部分切割線132可以具有在前尿褲10和后尿褲10上形成手指拉片66的任何合適構造。例如,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部分切割線132可以具有方形波浪形,給予波狀區域142方波或三角形波狀的外觀,給予波狀區域142鋸齒形線的外觀。在另外的實施例中,部分切割線132可以限定在僅一個尿褲上的手指拉片66和/或切口78。在一個合適實施例中,例如,第一部分切割線132限定在前尿褲10的后緣上的手指拉片66和切口78,并且第二部分切割線132限定在后尿褲10的前緣上的手指拉片66和切口78。
在圖示實施例中,在吸收組件11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上之后,部分切割線132穿過第二纖維網104形成。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可以在將吸收組件11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之前形成部分切割線132。
如圖5所示,方法100還包括在第二切割工位144處穿過第一纖維網102形成切割線146。如圖5所示,切割線146是部分切割線。第二切割工位144可以包括用來在第一纖維網102中形成切割線146的任何合適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刀輥和砧輥。
在圖示實施例中,在第一纖維網102中的切割線146形成于一對第一緊固部件116之間的大體上中間并且穿過第一纖維網102和載片122二者形成。更具體而言,沿著粘結區128形成的切割線146用來將載片12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上。圖示的切割線146為大體上垂直于機器方向101延伸的基本上直線,但是設想到切割線146可以具有其它形狀和取向。
如圖5所示,方法100還包括在形成了部分切割線132和切割線146之后,在折疊工位148處將第一纖維網102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104成面對面關系。在折疊工位148處將第一纖維網102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104成面對面關系造成第一緊固部件116可釋放地緊固到第二緊固部件120上,從而提供預先緊固的尿褲10。當第一纖維網102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104成面對面關系時,在第二纖維網104中的部分切割線132與第一纖維網102中的切割線146基本上對準。
將第一纖維網102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纖維104成面對面關系包括使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之一繞平行于機器方向101的折疊線150旋轉。在圖示實施例中,第二纖維網104被示出繞折疊線150旋轉,但是應設想到第一纖維網102(不是第二纖維網104)可以繞折疊線150而旋轉。折疊工位148可以包括任何合適折疊機構以將第一纖維網102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104成面對面關系。
方法100還包括在第一纖維網102與第二纖維網104成面對面關系時在第三切割工位152處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以分離前尿褲10與后尿褲10。如圖5所示,在第二纖維網104中形成的部分切割線132限定在前尿褲10和后尿褲10中每一個上的手指拉片66。部分切割線132還限定在尿褲10中每一個中的切口78。第三切割工位152可以包括用來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的任何合適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刀輥和砧輥。
在圖示實施例中,在第三切割工位152處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包括沿著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中每一個的側向相對的側邊緣108和109來形成切口154。切口154與形成于第二纖維網104中的部分切割線132和形成于第一纖維網102中的切割線146相交,從而形成橫穿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中每一個延伸的連續切割線。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可以包括沿著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的側邊緣108或109中僅一個形成切口154。在另外的合適實施例中,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可以包括形成與部分切割線132和切割線146相交的一個或多個線性切割線以形成橫穿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中每一個延伸的連續切割線。
在圖5中示出的方法100提供一體形成的手指拉片66,當使用者希望移除尿褲10時,手指拉片66便于分離尿褲10(在圖1和圖2中示出)的可重復緊固的接縫40。在第二纖維網104中形成部分分割線132,而不是完全切割線,允許手指拉片66選擇性地形成于尿褲10的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中僅一個上,取決于哪個面板由第二纖維網104形成。在圖示實施例中,第二纖維網104形成尿褲10的前面板36,并且因此手指拉片66形成于前面板36上。在其它實施例中,手指拉片66可以形成于后面板38上,例如通過用第二纖維網104形成尿褲10的后面板38。在另一合適實施例中,部分切割線132可以形成于第一纖維網102中,并且切割線146可以形成于第二纖維網104中。
圖6示意性地示出了制造圖3所示的尿褲10的一種合適方法200,尿褲10具有在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上的手指拉片66。在圖6中示出的方法200與圖5示出的方法100基本上相同,除了圖6的方法200利用一步切割過程來在尿褲10(在圖3中示出)的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上形成手指拉片66。
更具體而言,方法200包括:在機器方向101上進給第一材料纖維網102,在機器方向101上進給第二材料纖維網104,在吸收組件附連工位110處將吸收組件11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在折疊工位148處將第一纖維網102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104成面對面關系,以及,在第一纖維網102與第二纖維網104成面對面關系時在切割工位202處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
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可以基本具有與上文參考圖5所描述的相同的構造。另外,在機器方向101上進給第一纖維網102,在機器方向上進給第二纖維網104,在吸收組件附連工位110處將吸收組件11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以及在折疊工位148處將第一纖維網102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104成面對面關系可以以與上文參考圖5所描述的相同方式來進行。
如圖6所示,該方法200還可以包括在第一緊固部件附連工位114處將第一緊固部件116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在第二緊固部件附連工位118處將第二緊固部件120附連到第二纖維網104,這兩個步驟都以上文參考圖5所描述的方法相同方式來進行。
在切割工位202處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包括形成波狀切割線204,波狀切割線204延伸穿過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在圖示實施例中,波狀切割線204也延伸穿過載片122和第二緊固部件120。
如圖6所示,用波狀切割線204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使前尿褲10與后尿褲10分離,并且在前尿褲10和后尿褲10中每一個上形成手指拉片66。更具體而言,在切割工位202處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在前尿褲10和后尿褲10中每一個的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在圖3中示出)上都形成了手指拉片66。
在圖示實施例中,波狀切割線204具有圓波浪形,給予切割線204正弦波的外觀,但是應了解割線204可以具有在前尿褲10和后尿褲10上形成手指拉片66的任何合適構造。例如,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波狀切割線204可以具有方形波浪形,給予切割線204方波或三角形波狀的外觀,給予切割線204鋸齒狀線的外觀。在另外的合適實施例中,波狀切割線202可以僅在一個尿褲上限定手指拉片66和/或切口78。
如圖6所示,波狀切割線204在機器方向101上具有由切割線204的相對末端限定的寬度206。用來將載片12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上的粘結區128還在機器方向101上具有寬度208。波狀切割線204的寬度206小于粘結區128的寬度208以確保載片122并不沿著尿褲10的第一后側邊緣26和第二后側邊緣28(全都在圖3中示出)與第一纖維網102分離。
在圖6中示出的方法200在尿褲10的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在圖3中示出)上均提供一體地形成的手指拉片66。當使用者希望移除尿褲10時,手指拉片66便于分離尿褲10的可重復緊固的接縫40。通過在第一纖維網102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104成面對面關系之后用波狀切割線204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一體手指拉片66可以以一步切割過程形成于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上。
圖7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種適合于制造圖4中示出的尿褲10的方法300,尿褲10具有不可重復緊固的側接縫90。該方法300基本上類似于圖6中示出的方法200,除了圖7的方法利用不可重復緊固的側接縫來將第一纖維網102附連到第二纖維網104。更具體而言,方法300包括:在機器方向101上進給第一材料纖維網102,在機器方向101上進給第二材料纖維網104,在吸收組件附連工位110處將吸收組件11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在折疊工位148處將第一纖維網102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104成面對面關系,在粘結工位302處將第一纖維網102在第一接縫304和第二接縫306處粘結到第二纖維網104,并且在第一纖維網102與第二纖維網104折疊為面對面關系時在切割工位308處在第一接縫304與第二接縫306之間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
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可以基本具有與上文參考圖5所描述的相同的構造。另外,在機器方向101上進給第一材料纖維網102,在機器方向上進給第二材料纖維網104,在吸收組件附連工位110處將吸收組件112附連到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在折疊工位148處將第一纖維網102折疊為與第二纖維網104成面對面關系可以以與上文參考圖5所描述的相同方式來執行。
如圖7所示,在粘結工位302處將第一纖維網102粘結到第二纖維網104包括在第一接縫304和第二接縫306處將第一纖維網102粘結到第二纖維網104。第一接縫304與第二接縫306在機器方向101上以距離310間隔開。特別地,第一接縫304和第二接縫306的內邊緣在機器方向101上以距離310間隔開。第一纖維網102可以通過任何合適方式粘結到第二纖維網104上,包括粘合劑、超聲粘結、熱粘結、壓力粘結和其組合。粘結工位302可以包括用于將第一纖維網102結合到第二纖維網104上的任何合適設備,包括(但不限于)粘合劑施加器、壓縮輥、壓料輥、層合器輥、冷卻輥、超聲變幅器、砧和其組合。
在切割工位308處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包括在第一接縫304與第二接縫306之間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在切割工位308處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還包括形成波狀切割線312,波狀切割線312穿過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延伸。
在圖示實施例中,粘結工位302和切割工位308還示出為單個工位。換言之,將第一纖維網102粘結到第二纖維網102和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的步驟在圖示實施例中在單個工位執行。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粘結工位302和切割工位308可以是單獨、離散的工位,并且將第一纖維網102粘結到第二纖維網104上的步驟和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的步驟可以在不同的工位執行。例如,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第一纖維網102在粘結工位處粘結到第二纖維網104,并且隨后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在切割工位處切割。
如圖7所示,用波狀切割線312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將前尿褲10與后尿褲10分離,并且在前尿褲10和后尿褲10中每一個上形成手指拉片66。更具體而言,切割第一纖維網102和第二纖維網104在前尿褲10和后尿褲10中每一個的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在圖4中示出)上形成手指拉片66。
在圖示實施例中,波狀切割線312具有圓波浪形,給予切割線312正弦波的外觀,但是應了解割線312可以具有在前尿褲10和后尿褲10上形成手指拉片66的任何合適構造。例如,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波狀切割線312可以具有方形波浪形,給予切割線312方波或三角形波狀的外觀,給予切割線312鋸齒狀的外觀。在另外的合適實施例中,波狀切割線312可以僅在一個尿褲上限定手指拉片66和/或切口78。
如圖7所示,波狀切割線312在機器方向101上具有由切割線312的相對末端限定的寬度314。波狀切割線312的寬度314小于在第一接縫304與第二接縫306之間的距離310以確保切割線312并不切斷尿褲10的側接縫90(在圖4中示出)。
圖7所示的方法300在具有不可重復緊固側接縫90的尿褲10的前面板36和后面板38上提供一體形成的手指拉片66(在圖4中示出)。當使用者希望移除尿褲10時,手指拉片66便于分離尿褲10的不可重復緊固的接縫90。
圖8是吸收制品的另一合適實施例的頂視平面圖,吸收制品示出呈尿褲的形式,大體上以400示出。圖9是呈穿戴形態的尿褲400的正視圖。除非另外指出,在圖8和圖9中示出的尿褲400與上文關于圖1和圖2所示出和描述的尿褲10基本上相同。
如圖8所示,尿褲400包括前區402、后區404和在前區402與后區404之間延伸并且使前區402與后區404互連的襠區406。在圖8所示的實施例中,前區402、后區404和襠區406由單個連續底板或底片408形成。底片408包括前部410、后部412和在前部410與后部412之間延伸并且使前部410與后部412互連的縱向中央部分414。前部410限定前腰邊緣416和在橫向相對的第一前側邊緣418和第二前側邊緣420。后部412限定后腰邊緣422和橫向相對的第一后側邊緣424和第二后側邊緣426。
吸收組件428通過合適的附連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合劑、超聲粘結、熱粘結、壓力粘結以及它們的組合)沿著至少中央部分414附連到底片408。吸收組件428與上文參考圖1和圖2所描述的吸收組件34基本上相同,包括外覆層430、身體側襯里432和設置于身體側襯里432與吸收結構434之間的吸收結構434。身體側襯里432的一部分在圖8中被示出剖開以展示下面的吸收結構434和外覆層430。在某些實施例中,外覆層430可以從吸收組件428省略,并且吸收結構434可以夾在身體側襯里432與底片408之間。
在圖8和圖9中示出的尿褲400還包括緊固系統436。緊固系統436與上文參考圖1和圖2所描述的緊固系統60基本上相同,包括設置于底片408的后部412上的一對第一緊固件組件62和設置于底片408的前部410上的一對第二緊固件組件64。
如圖9所示,尿褲400的前區402經由一對可重復緊固的接縫438聯結到后區404以限定具有以440表示的腰開口和以442表示的兩個腿開口的尿褲400的套穿褲型形態。更具體而言,底片408的前部410和底片408的后部412由緊固系統436可釋放地附連到彼此。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尿褲400的前區402可以經由一對不可重復緊固的側接縫聯結到后區404,以類似于上文參考圖4所示出和描述的尿褲10的方式。
在圖8和圖9中示出的尿褲400還包括一對一體形成的手指拉片444。手指拉片444具有與上文參考圖1和圖2所描述的手指拉片66基本上相同的構造和功能。手指拉片444從底片408的前部410沿著第一前側邊緣418和第二前側邊緣420在橫向向外延伸,并且大小和形狀適合于允許使用者抓握手指拉片444并且向手指拉片444施加剝離或撕力。每個手指拉片444部分地由切口446限定,切口446沿著第一前側邊緣418和第二前側邊緣420之一在橫向向內伸入到前部410內。每個切口446的形狀與由切口446部分地限定的相對應手指拉片444的形狀互補。另外,每個切口446的形狀與前部410的與切口446相對的側邊緣上設置的手指拉片444的形狀互補。
如圖8和圖9所示,設置于第一前側邊緣418上的手指拉片444相對于設置于第二前側邊緣420上的手指拉片444在縱向偏移(即,在尿褲400的縱向方向上)。另外,設置于第一前側邊緣418上的手指拉片444與設置于第二前側邊緣420上的切口446在側向對準(即,在尿褲400的側向方向上),并且設置于第二前側邊緣420上的手指拉片444與設置于第一前側邊緣418上的切口446在側向對準。如圖8和圖9所示,手指拉片444和切口446給予第一前側邊緣418和第二前側邊緣420波形或波狀的外觀。
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在前部410的一側上的手指拉片444可能并未與前部410的相對側邊緣上的切口446在側向對準,和/或在前部410的一個側邊緣上的手指拉片444可能并非相對于前部410的另一側邊緣上的手指拉片444在縱向偏移。
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樣,尿褲400的前區402、后區404和襠區406由單個連續后背片或底片408形成。底片408可以由多種合適材料形成,包括液體可滲透的材料和液體不可滲透的材料。合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單層非織造物如紡粘纖維網,或非織造層合件如紡粘層合件(例如,紡粘/紡粘/紡粘(sss))和紡粘/噴熔層合件(例如,紡粘/熔噴/紡粘(sms))。底片408可以被處理成賦予底片408所希望的液體滲透性或不可滲透性水平。在其中外覆層430從吸收組件428省略的實施例中,底片408合適地由液體不可滲透的材料構成,并且通常可以由與上文參考圖1和圖2所描述的外覆層42相同的材料構成。在其中吸收組件428包括液體不可滲透的外覆層430的實施例中,底片408可以由液體可滲透的材料和液體不可滲透的材料構成,或者僅由液體可滲透的材料構成。
底片408也可以由可呼吸的或不可呼吸的材料形成。在某些實施例中,底片408由可呼吸的材料或者經過處理或加工成可呼吸的材料形成。可以用來形成底片408的其它合適材料包括由天然或合成纖維形成的織造和非織造材料;聚烯烴諸如聚丙烯或聚乙烯;熱塑性膜;以及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其它材料。
在圖示實施例中,底片408由從前腰邊緣416延伸到后腰邊緣422或者從第一前側邊緣418和第一后側邊緣424延伸到第二前側邊緣420和第二后側邊緣426的單個連續片或層合件形成。
圖10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種適合制造圖8和圖9中示出的尿褲400的方法500。
方法500包括在機器方向501上進給材料纖維網502。纖維網502限定第一部分504和第二部分506,第二部分506與第一部分504在機器橫向503上隔開。纖維網502還包括在機器方向501上延伸的在側向相對的側邊緣508。纖維網502使用任何合適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壓料輥、張緊輥和其組合從供應源(未圖示)進給。
材料纖維網502形成尿褲400的底片408(圖8和圖9)。因此,纖維網502可以由與上文所描述的底片408(圖8和圖9)相同的材料構成。在圖10所示的實施例中,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限定尿褲400的底片408的后部412(圖8和圖9)并且第二部分506限定底片408的前部410(圖8和圖9)。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可以限定底片408的前部410,并且第二部分506可以限定底片408的后部412。
該方法500還包括在吸收組件附連工位512將吸收組件510附連到纖維網502。吸收組件510附連到纖維網502使得吸收組件510在機器橫向503上定向。吸收組件510可具有與上文參照圖1和圖2以及圖8和圖9所描述的吸收組件34、428相同的構造并包括相同的材料。吸收組件510可以使用任何合適附連方法諸如在上文中參考圖5所描述的方法附連到纖維網502。
如圖10所示,方法500還包括在腿切口工位516處在纖維網502中形成腿切口514。腿切口514形成于纖維網502中第一部分504與第二部分506之間,并且當形成尿褲400時限定尿褲400的腿開口442(圖9)。腿切口工位416可以包括用來形成腿切口514的任何合適設備514,包括(但不限于)刀輥、砧輥、模壓切割機和其組合。
方法500還包括在第一緊固部件附連工位520處將第一緊固部件518附連到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上,并且在第二緊固部件附連工位524處將第二緊固部件522附連到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第一緊固部件518和第二緊固部件522可以與在上文中參考圖5所描述的第一緊固件116和第二緊固部件120基本上相同的方式附連到纖維網502上。在某些實施例中,例如,將第一緊固部件518附連到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上包括將載片526附連到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上和將第一緊固部件518附連到載片526上。緊固部件附連工位520、524可以包括將第一緊固部件518附連到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上和將第二緊固部件522附連到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上的任何合適設備,包括(但不限于)粘合劑施加器、壓縮輥、壓料輥、層合器輥、冷卻輥、超聲變幅器、砧和其組合。
方法500還包括在第一切割工位530處穿過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形成部分切割線528。部分切割線528可以以與上文參考圖5所描述的部分切割線132基本上相同的方式形成。第一切割工位530可以包括用來在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中形成部分切割線528的任何合適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刀輥和砧輥。如圖10所示,當尿褲400形成時,部分切割線528限定在尿褲400上的手指拉片444和切口446。更具體而言,部分切割線528限定在兩個單獨尿褲10(即,前尿褲和后尿褲)上的手指拉片444和切口446。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部分切割線528可以限定在任一個尿褲上的手指拉片444和/或切口446。
如圖10所示,方法500還包括在第二切割工位534處穿過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形成切割線532。如圖10所示,切割線532是部分切割線。切割線532可以以與上文參考圖5所描述的切割線416基本上相同的方式形成。第二切割工位534可以包括用來在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中形成切割線532的任何合適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刀輥和砧輥。
如圖10所示,方法500還包括在形成了部分切割線528和切割線532之后在折疊工位536處將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折疊為與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成面對面關系。在折疊工位536處將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折疊為與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成面對面關系造成第一緊固部件518可釋放地緊固到第二緊固部件522上,從而提供預先緊固的尿褲400。另外,當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折疊為與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成面對面關系時,在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中的部分切割線528與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中的切割線532基本上對準。
將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折疊為與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成面對面關系包括繞平行于機器方向501的折疊線538來旋轉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和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之一。折疊工位536可以包括用來將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折疊為與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成面對面關系的任何合適折疊機構。
方法500還包括在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定位為與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成面對面關系時,在第三切割工位540處切割纖維網502,以從纖維網502分離尿褲10并且在圖示實施例中,分離前尿褲400與后尿褲400。第三切割工位540可以包括用來切割第一纖維網502的任何合適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刀輥和砧輥。
在圖示實施例中,在第三切割工位540處切割纖維網502包括沿著纖維網502的側向相對的側邊緣508形成切口542。切口542與形成于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中的部分切割線528和形成于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中的切割線532相交,從而形成橫穿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和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中每一個延伸的連續切割線。另外,如圖10所示,切口542之一鄰接在纖維網502中形成的腿切口514。在其它合適實施例中,切割纖維網502可以包括沿著纖維網502的側邊緣508中的僅一個形成切口542。在另外的合適實施例中,切割纖維網502可以包括形成與部分切割線528和切割線532相交的一個或多個線性切割線以形成橫穿纖維網502的第一部分504和纖維網502的第二部分506中每一個延伸的連續切割線。
圖10所示的方法500提供尿褲400,尿褲400具有單個連續底片408,單個連續底片408具有一體形成的手指拉片444,一體形成的手指拉片444便于在使用者希望移除尿褲400時分離尿褲400的可重復緊固的接縫438(在圖8和圖9中示出)。在第二纖維網502中形成部分切割線528而不是完全切割線,允許手指拉片444選擇性地形成于底片408的前部410和底片408的后部412中僅一個上。在上文中參考圖6和圖7示出和描述的方法還可以使用單個纖維網來執行以提供一種具有單個連續底片的尿褲,單個連續底片具有在底片的前部和后部上的一體形成的手指拉片;還提供一種具有由不可重復緊固的側接縫聯結的單個連續底片的前部和后部的尿褲。
當介紹本發明的元件或其優選實施例時,冠詞“一個/種”和“該/所述”旨在表示存在一個或多個元件。術語“包含”、“包括”和“具有”旨在為包括性的并表示可以存在除所列元件之外的附加元件。
由于可在不脫離本公開范圍的情況下對以上構造作出各種更改,所以預期的是,以上說明中所含的或附圖中所示的所有事項均應被解釋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含義。
該書面描述用示例來公開包括最佳模式的本發明,并且還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實施本發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設備或系統以及執行任何包括在內的方法。本發明的可專利范圍由權利要求所限定,并且可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想到的其他示例。如果這種其他示例具有與所附權利要求的字面語言沒有不同的結構元件,或者如果它們具有與所附權利要求的字面語言無實質差別的等同結構元件,則這種其他示例意圖在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