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化妝品和脂質納米球制備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美白作用的中藥化合物靶向脂質納米球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擁有白皙的肌膚是每個女性夢寐以求的,因此美白成為女性以及化妝品配方設計師們永不褪色的時尚話題。人類的膚色很大程度決定于體內黑色素的生成和分布,而黑色素細胞的功能和數量直接影響皮膚內黑色素的含量,是致使皮膚是否白皙的重要因素。黑色素存在于皮膚基底層的細胞中間,當紫外線照射到皮膚上就會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酪氨酸酶與血液中的酪氨酸反應,生成一種叫多巴的物質。多巴其實就是黑色素的前身,再經一系列復雜的生化過程而生成黑色素。黑色素又經由細胞代謝的層層移動,到了肌膚表皮層,是皮膚變黑及色斑反應。由于黑色素合成中酪氨酸酶的活性和黑色素的運輸傳遞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從而為美白化妝品的研究開發提供了可能。目前美白化妝品中的美白活性成分主要還是從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影響黑色素細胞結構和黑色素的轉運代謝這幾個方面為研究靶點。丹參酮IIA是丹參中一個重要的中藥成分,丹參是我國一種傳統中藥,屬于唇形科。丹參酮IIA為桔紅色針狀結晶,其化學結構式如下:丹參酮IIA作為中藥丹參的一個主要化學成分,有著很好的藥理作用。丹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形態、大小與人參相似,根莖短粗,表面紅棕色或暗棕色,粗糙且縱皺紋,質硬而脆,味微苦澀,因根部紅色,故稱丹參或赤參。近年來對丹參酮IIA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尤其是藥理活性方面。丹參酮IIA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功能,同時對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等有一定的療效。因此,丹參酮IIA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的控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減少黑色素的形成。但目前,尚未見將丹參酮IIA應用于美白上的相關報道。技術實現要素: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中藥化合物靶向脂質納米球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同時使此脂質納米球可以靶向到黑色素細胞減少黑色素的生成以達到美白的效果,該脂質納米球具有刺激小、性質穩定、易被皮膚吸收、美白效果良好等性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中藥化合物靶向脂質納米球組合物,包括5-15重量份的丹參酮IIA、10-45重量份的脂質材料、15-45重量份的乳化劑、0.00025-0.001重量份的修飾蛋白、35-70重量份的去離子水、0.00025-0.001重量份的交聯劑N-羥琥珀酰亞胺-3–(2-吡啶二硫代)丙酸酯。進一步地,所述的脂質材料為三硬脂酸甘油酯、月桂酸甘油酯、棕櫚酸異丙酯、二十二烷酸單甘油酯、二十二烷酸雙甘油酯、大豆油、月桂酸、十八醇、十八烷胺中的一種或多種通過任意比混合而成。進一步地,所述的乳化劑為大豆卵磷脂、蛋黃卵磷脂、聚乙二醇400、吐溫80、十二烷基磺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通過任意比混合而成。進一步地,所述修飾蛋白由轉鐵蛋白、RGD多肽、奧曲肽及C16Y多肽中的任意兩種以質量比1:1組成。一種利用上述的中藥化合物靶向脂質納米球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將5-15重量份的丹參酮IIA、15-45重量份的乳化劑加入到10-45重量份的脂質材料中,升溫至60-80℃制成油相;(2)將步驟(1)中得到的油相加入到35-70重量份的去離子水中,在60-80℃下進行高速攪拌均勻;(3)攪拌均勻后通過高壓均質機處理,即得到了包含中藥化合物的脂質納米球;(4)將步驟(3)得到的脂質納米球以0.00025-0.001重量份的N-羥琥珀酰亞胺-3–(2-吡啶二硫代)丙酸酯(SPDP)為交聯劑,將0.00025-0.001重量份的修飾蛋白連在脂質納米球上,即得到中藥化合物靶向脂質納米球。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所述高速攪拌的轉速為10000-15000r。進一步地,所述步驟(3)中高壓均質處理的壓力優選為90-150Mpa,均質循環次數優選為6-15次。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獲得的中藥化合物靶向脂質納米球的粒徑大小在75-200nm范圍之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相比較于傳統化妝品制備工藝,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具有靶向作用的脂質納米球,脂質材料與皮膚脂質結構極為相似,丹參酮IIA通過水溶作用易于滲透到皮膚深層,從而克服美白活性成分難以被皮膚吸收的缺陷;(2)經多肽修飾之后,脂質納米球釋放美白活性成分丹參酮IIA靶向到黑色素細胞,不但可以達到更徹底的美白效果,還能減少原料藥的使用量,減少成本;(3)本發明采用的是將美白活性物包載在脂質納米球中,使活性物質不容易被氧化,穩定性好,美白劑緩慢釋放,能保持長時間美白功效。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說明;圖1為本發明對實施案例1-實施案例4進行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抑制實驗的統計結果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案例3制備的脂質納米球的電鏡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案例3制備的脂質納米球的粒徑圖;圖4為在豬皮試驗測試抑制黑色素實驗對比效果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一種中藥化合物靶向脂質納米球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組合物配方重量三硬脂酸甘油酯3.8g二十二烷酸雙甘油酯2.7g大豆油3.5g大豆卵磷脂7.1g吐溫807.9轉鐵蛋白12.5mg奧曲肽12.5mg丹參酮IIA5g去離子水70g交聯劑N-羥琥珀酰亞胺-3–(2-吡啶二硫代)丙酸酯25mg該實施例的制備步驟如下:1、稱取三硬脂酸甘油酯3.8g,二十二烷酸雙甘油脂2.7g,大豆油3.5g放入150ml的燒杯中,再加入5g的丹參酮IIA,7.1g大豆卵磷脂,7.9g吐溫80,升溫至60℃制成油相。2、將上述油相加入到70g去離子水中,在60℃下10000r攪拌均勻。3、攪拌均勻后通過高壓均質機處理,高壓均質壓力為90Mpa,循壞次數為6次。4、將制備好的脂質納米球以15mgN-羥琥珀酰亞胺-3–(2-吡啶二硫代)丙酸酯(SPDP)為交聯劑,將12.5mg轉鐵蛋白,12.5mg奧曲肽連在脂質納米球上,即得到了包含中藥化合物的脂質納米球;測其粒徑在75nm。實施例二:組合物配方重量月桂酸甘油酯3.9g十八醇2.5g十八烷胺4.6g聚乙二醇40022g十二烷基磺酸鈉23g奧曲肽25mgRGD多肽25mg丹參酮IIA9g去離子水35g交聯劑N-羥琥珀酰亞胺-3–(2-吡啶二硫代)丙酸酯50mg該實施例的制備步驟如下:1、稱取月桂酸甘油酯3.9g,十八醇2.5g,十八烷胺4.6g放入150ml的燒杯中,再加入9g的丹參酮IIA,22g聚乙二醇400,23g十二烷酸磺酸鈉,升溫至65℃制成油相。2、將上述油相加入到35g去離子水中,在65℃下15000r高速攪拌均勻。3、攪拌均勻后通過高壓均質機處理,高壓均質壓力為110Mpa,循壞次數為9次。4、將制備好的脂質納米球以50mgN-羥琥珀酰亞胺-3–(2-吡啶二硫代)丙酸酯(SPDP)為交聯劑,將25mg奧曲肽,25mgRGD多肽連在脂質納米球上,即得到了包含中藥化合物的脂質納米球;測其粒徑在98nm。實施例三:組合物配方該實施例的制備步驟如下:1、稱取棕櫚酸異丙酯15.7g,二十二烷酸單甘油脂29.3g放入150ml的燒杯中,再加入5g的丹參酮IIA,5.5g聚乙二醇400,6.5g蛋黃卵磷脂,3g吐溫80,升溫至72℃制成油相。2、將上述油相加入到35g去離子水中,在72℃下14000r高速攪拌均勻。3、攪拌均勻后通過高壓均質機處理,高壓均質壓力為100Mpa,循壞次數為12次。4、將制備好的脂質納米球以70mgN-羥琥珀酰亞胺-3–(2-吡啶二硫代)丙酸酯(SPDP)為交聯劑,將35mg奧曲肽,35mgC16Y多肽連在脂質納米球上,即得到了包含中藥化合物的脂質納米球;測其粒徑在125nm。實施例四:組合物配方重量三硬脂酸甘油酯6.7g十八醇4.6g大豆油3.7g聚乙二醇4008.9g大豆卵磷脂11.1gC16Y多肽50mgRGD多肽50mg丹參酮IIA15g去離子水50g交聯劑N-羥琥珀酰亞胺-3–(2-吡啶二硫代)丙酸酯100mg該實施例的制備步驟如下:1、稱取三硬脂酸甘油酯6.7g,十八醇4.6g,大豆油3.7g放入150ml的燒杯中,再加入15g的丹參酮IIA,8.9g聚乙二醇400,11.1g大豆卵磷脂,升溫至80℃制成油相。2、將上述油相加入到50g去離子水中,在80℃下15000r高速攪拌均勻。3、攪拌均勻后通過高壓均質機處理,高壓均質壓力為150Mpa,循壞次數為15次。4、將制備好的脂質納米球以100mgN-羥琥珀酰亞胺-3–(2-吡啶二硫代)丙酸酯(SPDP)為交聯劑,將50mgC16Y多肽,50mgRGD多肽連在脂質納米球上,即得到了包含中藥化合物的脂質納米球;測其粒徑在200nm。從圖1中可以看出,隨著丹參酮IIA的用藥量增加,酪氨酸酶和黑色素的量與空白組相比,顯著性減少。圖2為使用本發明實施例3制備出的脂質納米球的電鏡圖,在電鏡圖上可以看到比較均一的納米球,圖2為使用本發明實施例3制備出的脂質納米球的粒徑圖,圖中可以看出粒徑大約在100nm左右,使其易于皮膚滲透;圖4是在豬皮上使用該發明物做對照試驗。圖4(a)是在顯微鏡觀察下的空白對照組,圖4(b)是在顯微鏡觀察下的使用本發明組,圖4(c)是黑色素Fontana-Masson染色下的空白對照組,圖4(d)是是黑色素Fontana-Masson染色下的使用本發明組;從圖中可以看到,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結果顯示,使用本發明物后豬皮產生的黑色素明顯比空白組要少(圖4中(a、b)箭頭指示)。通過黑色素Fontana-Masson染色結果也能看出,使用該發明物后黑色素的量也是比空白組少(圖4中(c、d)箭頭指示)。因此本發明中脂質納米球可以有效地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和黑色素的生成。本發明所采用的制備脂質納米球的脂質材料、乳化劑和多肽將中藥化合物制備成具有靶向的脂質納米球,不但大大提高丹參酮IIA的負載量,提高了其安全性、水溶性和穩定性,還進一步使該脂質納米球靶向黑色素細胞減少黑色素的生成。本發明所述的脂質納米球,粒徑在200-400nm之間,在皮膚上可以形成很好的閉合體系,可增強皮膚的水合作用,使其易被皮膚吸收,增強美白效果。本發明將納米技術應用于化妝品領域中,對傳統的化妝品制備工藝進行了改進。本發明得到一種中藥化合物靶向脂質納米球的具有美白作用的納米球,脂質納米結構的優勢是脂質成分可以使角質層結構紊亂,增溶藥物,可增強皮膚的水合作用,使藥物能夠緩釋和控釋,并能提高藥物的穩定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