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頭盔,尤其涉及具有生理檢測功能的智能頭盔及其生理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各種頭盔主要起到保護頭部的作用,在用戶佩戴頭盔進行運動時,希望知道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時只能靠感覺或者依賴某些傳感器,然而憑感覺常常會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判斷失誤,而將傳感器攜帶在身上會增加裝備上的負擔,不利運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目前的頭盔無法對用戶的生理參數進行檢測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具有生理檢測功能的智能頭盔,包括:頭盔主體;檢測模塊,位于所述頭盔主體的內側,用于檢測用戶的生理參數;數據處理通訊模塊,與所述檢測模塊相連,位于所述頭盔主體,包括:中控單元,用于接收和處理所述生理參數并生成處理結果;無線通信單元,與所述中控單元相連,用于與移動終端建立連接并將所述處理結果發送至移動終端;以及存儲單元,與所述中控單元相連,用于在所述無線通信單元未與移動終端建立連接時存儲所述處理結果;以及電源,與所述檢測模塊、所述數據處理通訊模塊相連以供電。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中控單元用于將所述生理參數與預設的生理參數閾值或者與所述存儲單元所儲存的歷史生理參數進行比較并過濾異常數據以生成所述處理結果。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檢測模塊包括接近傳感器和生理傳感器,所述接近傳感器與所述生理傳感器相連,所述接近傳感器用于感測到所述頭盔主體與人體接近后生成控制信號,所述生理傳感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號并感測用戶的生理參數。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頭盔主體還包括開關機按鍵,與所述電源相連,用于啟動或關閉所述檢測模塊和數據處理通訊模塊。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中控單元還用于將所述處理結果與預設的生理參數閾值進行比較并生成表示超過閾值的第一結果或者表示未超過閾值的第二結果,并響應所述第一結果生成警報信號。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頭盔主體包括揚聲器,所述揚聲器與所述中控單元相連,用于響應所述警報信號播放警報音。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頭盔主體包括振動模塊,所述振動模塊與所述中控單元相連,用于響應所述警報信號發出振動。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無線通信單元通過藍牙通信協議與所述移動終端建立連接。
一種應用具有生理檢測功能的智能頭盔實現的生理檢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檢測模塊檢測并獲取用戶的生理參數;中控單元對所述生理參數進行處理并生成處理結果;中控單元檢測無線通訊模塊與移動終端是否建立連接,以生成表示未連接的第一檢測結果或表示連接的第二檢測結果;存儲單元響應所述第一檢測結果存儲所述處理結果;或者所述無線通訊模塊響應所述第二檢測結果將所述處理結果發送至所述移動終端。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中控單元對所述生理參數進行處理并生成處理結果包括:將所述生理參數與預設的生理參數閾值或者與所述存儲單元所儲存的歷史生理參數進行比較并過濾異常數據以生成所述處理結果。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具有生理檢測功能的智能頭盔及生理檢測方法能夠檢測用戶的生理參數,由于頭盔是很多運動中不可或缺的運動裝備,從而不必增加用戶的裝備負擔即可完成檢測,且數據可以先存儲在頭盔中,方便用戶運動后查看。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具有生理檢測功能的智能頭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生理檢測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具有生理檢測功能的智能頭盔100包括頭盔主體10,檢測模塊20,數據處理通訊模塊30以及電源40。電源40與檢測模塊20、數據處理通訊模塊30相連并為檢測模塊20、數據處理通訊模塊30供電。電源40位于頭盔主體10的內部。
檢測模塊20位于頭盔主體10的內側,用于貼附用戶的皮膚以獲取用戶的生理參數。
在本實施例中,檢測模塊20包括生理傳感器21,在本實施例中,該生理傳感器21同時檢測心率、血氧和體溫三種參數。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視具體需要而安裝不同檢測功能的傳感器。生理傳感器21可以一直處于通電狀態隨時檢測,當頭盔戴在頭上之后,生理傳感器21就會感測到生理參數。
數據處理通訊模塊30與檢測模塊20相連,位于頭盔主體10。頭盔主體10包括較硬的外殼11,有時還包括內襯層(圖未示),數據處理通訊模塊30位于外殼11的內部或者位于外殼11和內襯層之間。
數據處理通訊模塊30包括中控單元31、無線通信單元32、存儲單元33。其中,中控單元31相當于微處理器進行運算控制,包括對生理參數進行處理生成處理結果。例如,由于頭盔在使用的時候是戴在頭上,頭部經常會有晃動,晃動時檢測模塊20采樣得到的生理參數會有錯誤,數據處理通訊模塊30將當前的生理參數與預設的生理參數閾值進行比較后,發現了過大或者過小的個別數據,則將該些數據視為異常,過濾異常數據后生成處理結果。還可以是,數據處理通訊模塊30將當前的生理參數與存儲單元33所儲存的歷史生理參數進行比較,將突然變大或者突然變小的個別數據過濾形成處理結果。
無線通信單元32與中控單元31相連,用于與移動終端200建立連接以及將處理結果發送至移動終端。存儲單元33與中控單元31相連,用于在無線通信單元32未與移動終端建立連接時存儲處理結果。
中控單元31還用于將處理結果與預設的生理參數閾值進行比較,并生成表示超過閾值的第一結果或者表示未超過閾值的第二結果,響應所述第一結果生成警報信號,例如,心率過快已超過閾值,則生成第一結果以及警報信號;如果體溫超過36.8到37度的預設閾值,則生成第一結果以及警報信號。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頭盔主體10包括揚聲器101,揚聲器101與中控單元31相連,用于響應警報信號播放警報音,方便用戶盡快得知自己的身體狀態并進行調整。
在又一種實施方式中,頭盔主體10包括振動模塊(圖未示),振動模塊與中控單元31相連,用于響應警報信號發出振動。頭部感受到振動信號更容易敦促用戶停止運動,關注自己的身體,真正起到保護作用。
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檢測模塊20除了包括生理傳感器21,還包括接近傳感器22(接近傳感器是一類無需接觸檢測對象而得到檢測結果的傳感器的總稱,由現有技術提供),接近傳感器22與生理傳感器21相連,接近傳感器22用于感測到頭盔主體10與人體接近后生成控制信號,生理傳感器21在收到控制信號后才開始檢測用戶的生理參數,節省電量。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該頭盔主體10還安裝了開關機按鍵,與電源40通過線路相連,由用戶手動啟動或關閉電源40來啟動或關閉檢測模塊20、數據處理通訊模塊30。
中控單元31先檢測無線通信單元32是否與移動終端200建立連接,當檢測到無連接時,將處理結果存儲在存儲單元33中。當檢測到有連接時,就將處理結果通過無線通信單元32發送給移動終端200。存儲單元33可以存儲若干小時的數據,例如12個小時。如果存滿未輸出,則覆蓋最早期的數據,繼續存儲。也可以停止存儲。
無線通信單元32通過無線的方式將數據發送給移動終端200,例如,通過藍牙通訊協議。無線通信單元32和移動終端200配對成功后,即建立連接。
移動終端200收到生理參數后,在顯示器上顯示實時數據曲線,方便用戶查看。當運動結束后,移動終端200會生成完整的運動數據報告。
綜上,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頭盔100能夠檢測用戶的生理參數,頭盔是很多運動中不可或缺的運動裝備,因此不會增加用戶的裝備負擔即可完成檢測,且可以將數據先存儲在頭盔中,方便用戶運動后查看。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圖2,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生理檢測方法應用如第一實施例所示的具有生理檢測功能的智能頭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檢測模塊檢測并獲取用戶的生理參數;
步驟S2,中控單元接收和處理該生理參數并生成處理結果;
步驟S3,中控單元檢測無線通訊模塊與移動終端是否建立連接,以生成表示未連接的第一檢測結果或表示連接的第二檢測結果;
步驟S4,存儲單元響應該第一檢測結果存儲該處理結果;或者
步驟S5,該無線通訊模塊響應該第二檢測結果將該處理結果發送至該移動終端。
進一步地,步驟S2包括:該中控單元對該生理參數進行處理并生成處理結果包括:將該生理參數與預設的生理參數閾值或者與該存儲單元所儲存的歷史生理參數進行比較并過濾異常數據以生成該處理結果。預設的生理參數閾值可以在中控單元中存儲或者存儲在存儲單元中,需要時調用即可。
綜上,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生理檢測方法能夠通過智能頭盔檢測用戶的生理參數,頭盔又是運動中不可或缺的運動裝備,從而不必增加用戶的裝備負擔即可完成檢測,且可以將數據存儲在頭盔中,方便用戶運動后查看。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