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制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微乳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藥物的活性成份決定藥物的療效,但是任何藥物也要通過適宜的載體才能發揮應有的藥效。也就是說,藥物基質的組成和性質,直接影響藥物的釋放、穿透、吸收。因此,既是用同一劑方藥,其不同的給藥溶媒所產生的給藥效果也大不相同。尤其是對含有多種混合成分的中藥、天然藥物來說,有效化學成分類別多且復雜,需要配以適當的溶媒才能正常溶出更多的有效成分,并保持所含成分的穩定有效。從中藥化學的角度看:產生治療作用的主要是藥物的活性成份,這些活性成份主要是一些小分子的低級醇、酸、醚、酚以及烯、萜、酯、醌、黃酮類物質,還有糖、苷、鞣質、生物堿、香豆素等,分析這些有效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可以知道,單一成分的溶媒或載體,如水、油、乙醇等是無法得到多種有效成分組成的藥劑的。因為溶媒的不同,所得藥劑的發揮作用也不同,產生的藥理作用自然會有區別。通常的做法是分別在水、(動、植物)油或酒(不同濃度的乙醇)等溶媒中,加入一種或多種中藥或天然藥物,取其提取液,從而形成各類性能各異的真溶液型的液體制劑,如一般常見的水劑、酊劑、油劑等,其中含乙醇類制劑占有一定的比例,這與我國自古治病就離不開酒有關?,F代醫學已證實,乙醇能提高一些藥物經皮滲透率。但是這些藥物制劑受其溶媒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能的限制,在應用于皮膚、黏膜等疾病治療方面,其作用相對有限:水劑作用緩和,滲透力差;油劑作用于皮膚會有粘膩感,作用于黏膜時不易于與黏膜混合,穿透力差;乙醇制劑穿透力和殺菌作用強,但脫脂性也強。另外,水性藥劑還可能出現沉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乳液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溶液澄清透明,儲存穩定、毒性小、藥物生物利用度高、制法簡便、成本低、易于工業化生產。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微乳液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亞羊脂酸10-20份、磷酸鹽11-13份、檸檬酸鹽5-7份、月桂酸13-15份、肉豆蔻酸10-12份、棕櫚酸9-11份、乙酸鹽6-8份、磷酸13-15份、硬脂酸10-12份、異丁醇6-8份、聚乙二醇6-8份、聚丙二醇12-14份、棕櫚油酸14-18份、異丙醇15-17份、碳酸鹽10-12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亞羊脂酸10份、磷酸鹽11份、檸檬酸鹽5份、月桂酸13份、肉豆蔻酸10份、棕櫚酸9份、乙酸鹽6份、磷酸13份、硬脂酸10份、異丁醇6份、聚乙二醇6份、聚丙二醇12份、棕櫚油酸14份、異丙醇15份、碳酸鹽10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亞羊脂酸15份、磷酸鹽12份、檸檬酸鹽6份、月桂酸14份、肉豆蔻酸11份、棕櫚酸10份、乙酸鹽7份、磷酸14份、硬脂酸11份、異丁醇7份、聚乙二醇7份、聚丙二醇13份、棕櫚油酸16份、異丙醇16份、碳酸鹽11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亞羊脂酸20份、磷酸鹽13份、檸檬酸鹽7份、月桂酸15份、肉豆蔻酸12份、棕櫚酸11份、乙酸鹽8份、磷酸15份、硬脂酸12份、異丁醇8份、聚乙二醇8份、聚丙二醇14份、棕櫚油酸18份、異丙醇17份、碳酸鹽12份。
進一步:本發明制備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步驟一、脂肪酸與醇類助劑、水分別計量后混合,簡單攪拌即可獲得微乳液;
步驟二、步驟一的微乳液為載體或溶媒,將配方量的藥物加入其中攪拌均勻;
步驟三、兩種方法所得組合物可以在15℃-50℃的溫度下溫和加熱,定期攪拌,藥物溶解完全后,要靜置平衡24小時以上,過濾、滅菌、封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溶液澄清透明,儲存穩定、毒性小、藥物生物利用度高、制法簡便、成本低、易于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微乳液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亞羊脂酸10-20份、磷酸鹽11-13份、檸檬酸鹽5-7份、月桂酸13-15份、肉豆蔻酸10-12份、棕櫚酸9-11份、乙酸鹽6-8份、磷酸13-15份、硬脂酸10-12份、異丁醇6-8份、聚乙二醇6-8份、聚丙二醇12-14份、棕櫚油酸14-18份、異丙醇15-17份、碳酸鹽10-12份。
實施例二:
一種微乳液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亞羊脂酸10份、磷酸鹽11份、檸檬酸鹽5份、月桂酸13份、肉豆蔻酸10份、棕櫚酸9份、乙酸鹽6份、磷酸13份、硬脂酸10份、異丁醇6份、聚乙二醇6份、聚丙二醇12份、棕櫚油酸14份、異丙醇15份、碳酸鹽10份。
實施例三:
一種微乳液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亞羊脂酸15份、磷酸鹽12份、檸檬酸鹽6份、月桂酸14份、肉豆蔻酸11份、棕櫚酸10份、乙酸鹽7份、磷酸14份、硬脂酸11份、異丁醇7份、聚乙二醇7份、聚丙二醇13份、棕櫚油酸16份、異丙醇16份、碳酸鹽11份。
實施例四:
一種微乳液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亞羊脂酸20份、磷酸鹽13份、檸檬酸鹽7份、月桂酸15份、肉豆蔻酸12份、棕櫚酸11份、乙酸鹽8份、磷酸15份、硬脂酸12份、異丁醇8份、聚乙二醇8份、聚丙二醇14份、棕櫚油酸18份、異丙醇17份、碳酸鹽12份。
實施例五:
一種微乳液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脂肪酸與醇類助劑、水分別計量后混合,簡單攪拌即可獲得微乳液;
步驟二、步驟一的微乳液為載體或溶媒,將配方量的藥物加入其中攪拌均勻;
步驟三、兩種方法所得組合物可以在15℃-50℃的溫度下溫和加熱,定期攪拌,藥物溶解完全后,要靜置平衡24小時以上,過濾、滅菌、封裝。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