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高達1%-20%,且容易復發,雖然是良性疾病,但是卻可能引起泌尿系統感染,泌尿系積水,甚至腎臟功能損害,是一種對健康造成較大威脅的良性疾病。
泌尿系結石的微創治療已經成為目前泌尿系結石治療的常規手段,在國內一些較大的醫療中心,90%以上的泌尿系結石手術可以通過微創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手術本身也可能對病人造成傷害,如手術時間的延長可能會造成病人術后感染風險的上升。因此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手術效率是目前泌尿系結石腔內微創治療器械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泌尿系結石腔內微創治療的手術當中,需要助手輔助主刀醫生進行“注水”操作,以保持手術視野的清晰和便于主刀醫生操作。首先,需要護士將大袋的無菌生理鹽水袋剪開,并倒出部分在手術臺上的無菌容器內備用,這一過程增大了配合護士的工作量,并極大的增加了無菌液體被污染的風險從而增加手術感染風險,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手術助手使用兩個大容量注射器將容器內的水抽入注射器并交替使用,進行注水操作;在手術的碎石或取石過程中對于助手注水的連續性、即時性要求很高,由于現有技術中需要兩個注射器交替使用,就意味著手術過程會因注水斷續而放慢節奏;當手術需要大量持續注水時,往往需要第二助手幫助進行抽水操作才能夠滿足手術連續性要求;總之,目前的內窺鏡連續沖水過程中存在著諸多低效、人力耗費以及感染風險增大等不利因素,急需一種安全、高效而操作簡便的醫用連續注水器投入臨床應用,從而提高臨床工作效率并保障患者安全。
公開號分別為wo87/06455、us3957052和us2009/0062741的專利公開了幾種注射器,它們是在注射器的注射頭一側增設了一條支管用于汲取注射液或腹水,同時在支管管口和注射頭出口中設置彈簧單向閥、隔膜單向閥或是轉向閥,控制支管管口只進不出,而注射頭出口只出不進。這幾種注射器均可實現不拆卸注射器即可吸取注射液或腹水,而不會出現倒吸現象。現有專利(申請號:cn210510422228.5,公開號:cn105107047a)公開了一種內腔沖洗器,其原理和上述幾種注射器類似,使用了雙向止回閥避免倒吸,該內腔沖洗器通過按壓推桿的頻率可以控制液流量。上述幾種注射器或內腔沖洗器可解決了抽水和注水切換操作繁瑣耗時的問題,減小了無菌液被污染的風險,然而在抽水-注水這樣的循環操作過程中,抽水或者注水之間必然會出現間歇,屬于脈沖式汲出水,注水流量和壓力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不高。另外,使用上述內腔沖洗器時,操作者推動推桿,需要同時克服排水的阻力和真空的壓力,在實際操作中十分費力。同時,操作者需通過術中注水時,推桿的阻力判斷注水量的多少,因此,但推桿推力上耦合了真空壓力不利于操作者對注水量的控制。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人已于在先的專利申請(申請號201710146116.x)中提供了一種雙腔連續注水器,其包括一雙腔針筒,所述雙腔針筒具有一個兩端封閉的筒體或兩個一端封閉的筒體,每個所述筒體內密封滑配有一個活塞,每個所述活塞連接有一芯桿,所述芯桿沿著所述筒體軸向伸出所述筒體端部;所述雙腔針筒內包括兩個可交替伸縮的內腔;以及汲出水交替組件,所述汲出水交替組件包括兩個汲水口、兩個出水口,以及與所述汲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耦合的用于控制所述汲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開關的控件。所述雙腔連續注水器中的兩個所述內腔同時交替地伸縮,并由所述汲出水交替組件控制汲出水的流向,兩個所述內腔可輪流通過兩所述汲水口進行汲水,并輪流通過兩所述出水口連續向外注水。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泌尿系結石腔內微創治療的手術的抽水和注水切換操作繁瑣耗時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注射器固定裝置,所述雙腔注射器固定裝置可安裝固定兩個普通的注射器,同樣可實現連續抽水和注水的功能,而且可更換注射器反復使用。
本發明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包括:
一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設有用于固定兩個注射器外殼的固定槽;以及
一聯動機構,所述聯動機構包括設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牽拉件,所述牽拉件兩端與兩個注射器的推拉桿連接,推進或拉出任一注射器的推拉桿時,另一注射器的推拉桿在所述牽拉件作用下隨之拉出或推進;
兩個注射器反向固定時,所述牽拉件包括至少一根直線的導桿,所述導桿兩端通過連接件分別與兩個注射器的推拉桿后端連接;
兩個注射器同向固定時,所述牽拉件為拉繩,所述聯動機構還包括一滑輪,所述滑輪固定于所述固定機構上且位于兩個注射器外殼后端中間位置,所述拉繩繞設在所述滑輪上,所述拉繩兩端分別與兩個注射器的推拉桿前端連接。
本發明的一些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機構為一固定塊,所述固定槽包括兩個設于所述固定塊一側的可置納注射器外殼的u形槽,所述u形槽后端設有卡槽,所述卡槽與注射器后端的端帽匹配。
兩個注射器反向固定時,優選的,兩所述u形槽方向相反且后端分別抵至所述固定塊的兩端;兩所述u形槽前端分別設有涉水口,所述涉水口的位置與注射器的注射口對應并橫向穿至所述固定塊另一側;所述導桿活動穿設在所述固定塊上并與所述u形槽平行,所述連接件包括連接桿和注射器手柄抵蓋,所述連接桿垂直連接于所述導桿兩端,所述注射器手柄抵蓋固設于所述連接桿上并與所述u形槽后端相對,所述注射器手柄抵蓋上設有注射器手柄固定槽,所述注射器手柄固定槽與注射器推拉桿端部的手柄匹配。
進一步的,兩所述u形槽上下平行;所述牽拉件包括三根所述導桿,三根所述導桿分別位于兩所述u形槽的上下兩側和中間,三根所述導桿兩端分別通過所述連接桿連為一體。
更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塊另一側面上嵌設有四個三通管,四個所述三通管依次接通且之間設有單向閥,其中兩個所述三通管剩余的端口經過所述涉水口與兩個注射器的注射口接通,另外兩個所述三通管剩余的端口分別作為汲水口和出水口與外界接通。
更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塊兩端設有手持架。較佳的,所述手持架為t形,設于所述固定塊兩端中間位置。
兩個注射器反向固定時,還可優選的,兩所述u形槽處于同一直線上并相對設置,兩所述u形槽的前端位于所述固定塊中間;所述牽拉件包括兩根所述導桿,兩根所述導桿分別位于兩所述u形槽的上下兩側,兩根所述導桿兩端分別通過所述連接桿連為一體。
兩個注射器同向固定時,優選的,兩所述u形槽同向設置,且兩所述u形槽前端和后端上下齊平;所述滑輪設于所述固定塊后端中間位置。
本發明的另一些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機構為一固定骨架,所述固定骨架設有兩個固定頭和兩個固定卡克,所述固定頭向前凸出形成與注射器前端匹配的圓形槽,所述圓形槽中設有出口供注射器的注射口穿過;所述固定卡克內設有與注射器后端的端帽匹配的環形卡槽;兩所述固定頭分別和兩所述固定卡克前后對應組成兩對,所述圓形槽和所述環形卡槽配對組成固定注射器外殼的所述固定槽;兩所述固定頭和對應的所述固定卡克之間各通過上下兩根可伸縮導桿連接;整個所述固定骨架自中間橫向分開形成可拆分的上下兩部分,上下兩部分通過螺釘、鉸鏈或卡扣連接固定。
兩個注射器同向固定時,兩個所述固定頭設于所述固定骨架前端且并排相連,對應的兩所述固定卡克設于所述固定骨架后端且并排相連;所述滑輪設于兩所述固定殼體中間。
兩個注射器反向固定時,所述固定骨架一端設置一個固定頭和一個固定卡克,另一端作相同設置,所述固定骨架可另外設置導軌供安裝所述導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所述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中,所述固定機構通過所述固定槽可將兩個注射器的外殼固定,而通過所述聯動機構中的所述牽拉件,推進或拉出任一注射器的推拉桿時,另一注射器的推拉桿在所述牽拉件作用下隨之拉出或推進,以此通過一個操作即可實現兩個注射器交替聯動。而通過連接三通管和單向閥,或者汲出水交替組件,兩個注射器可在交替聯動時,即可實現連續的交替汲出水。
2、所述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可反復使用,使用時只需更換注射器,可有效降低器械的生產成本,同時可有效避免注射器反復使用的衛生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的正面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的背面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的拆分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的固定塊的主視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的正面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的背面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的主視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3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的正面立體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4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4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的固定骨架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4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的固定骨架的后視圖;
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4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的固定骨架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
注射器1,注射器外殼101,推拉桿102,注射口103,端帽104,手柄105;
固定機構2,固定塊210,u形槽211,涉水口212,卡槽213,導孔214,手持架215,三通管216;固定骨架220,固定頭221,圓形槽222,出口223,固定卡克224,環形卡槽225,可伸縮導桿226;
聯動機構3,導桿301,連接桿302,注射器手柄抵蓋303,注射器手柄固定槽304;滑輪311,拉繩312;
汲出水交替組件4。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應理解,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圖1和圖2所述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已安裝有兩個注射器1),其包括固定機構2和聯動機構3。其中,聯動機構3活動穿設在固定機構2上,注射器外殼101固定卡設在固定機構2上,同時注射器1的推拉桿102與聯動機構3連接,整個裝置拆分后如圖3所示。
固定機構2的主體為固定塊210,固定塊210前側設有兩個可置納注射器外殼101的u形槽211,兩個u形槽211上下平行且方向相反,如圖3和圖4所示,兩個u形槽211前端設有涉水口212,涉水口212位置與注射器外殼101前端的注射口103對應并橫向穿至固定塊210后側。兩個u形槽211后端分別抵至固定塊210的兩端并設有卡槽213,卡槽213與注射器外殼101后端的端帽104匹配。固定塊210位于兩個u形槽211的上下兩側和中間設有與u形槽211平行的導孔214。固定塊210兩端設有t形的手持架215。如圖2所示,固定塊210后側嵌設有四個三通管216,四個三通管216通過軟管依次接通,且其中前后兩個三通管216剩余的端口經過涉水口212與兩個注射器的注射口接通,另外兩個三通管216剩余的端口分別自上面和下面與外界接通,一個為汲水口,另一個為出水口。四個三通管216之間設置單向閥(圖中未顯示),以此可實現兩個注射器1交替地連續汲水和出水,而互不影響。
聯動機構3包括三根導桿301,三根導桿301分別活動穿設在導孔214中,三根導桿301兩端穿出固定塊210并通過垂直的連接桿302連為一體。連接桿302上與u形槽211后端相對的位置設有注射器手柄抵蓋303,注射器手柄抵蓋303上設有注射器手柄固定槽304,注射器手柄固定槽304與注射器1的推拉桿102端部的手柄105匹配。
實際使用時,將注射器外殼101卡設在u形槽211中,注射器外殼101后端的端帽104卡在卡槽213中,前端的注射口103與涉水口212對應,注射口103可連接軟管,然后軟管穿過涉水口212與三通管216連接。推拉任一注射器1的推拉桿102時,與連接桿302連接的導桿301可沿著導孔214移動,進而帶著另一注射器1的推拉桿102移動,以此實現一個注射器汲水,同時另一個注射器排水。
實施例2
圖5~7所示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已安裝有兩個注射器1),其相比于實施例1,其也包括固定機構2和聯動機構3,其還配設有汲出水交替組件4。與實施例1的不同點在于,固定機構2的主體固定塊210更長,固定塊210前側的兩個u形槽相對設置處于同一直線上,因此可以安裝固定兩個注射器1并使它們相對處于同一直線上,兩個u形槽的前端位于固定塊中間,兩個u形槽的前端的涉水口212向固定塊210后側穿出。經過涉水口212,注射器1的注射口通過軟管可與汲出水交替組件4連接;另外固定塊210只需設置兩個導孔,兩個導孔分別位于兩個u形槽的上下兩側。對應的聯動機構3則包括兩根導桿301。連接桿302也相對較短,幾乎與注射器手柄固定槽304重疊。
其固定聯動的原理與實施例1大致相同,同樣的推拉任一注射器1的推拉桿102時,與連接桿302連接的導桿301可沿著導孔移動,進而帶著另一注射器1的推拉桿102移動,以此實現一個注射器汲水,同時另一個注射器排水。
為實現兩個注射器1交替地連續汲水和出水,汲出水交替組件4可以選用市場可購買的兩位四通的電磁換向閥閥、手動換向閥、機動換向閥,還可選用三位四通的電磁換向閥、手動換向閥、機動換向閥等等,具體可參照在先的專利申請(申請號201710146116.x)。
實施例3
圖8所示為本發明又一較佳實施例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已安裝有兩個注射器1),其與實施例1不同在于,兩個u形槽211同向設置,且兩個u形槽211前端和后端上下齊平。
聯動機構3則由滑輪311和拉繩312組成,滑輪311固設于固定塊210后端中間位置,拉繩312繞設在滑輪311上,拉繩312兩端分別與注射器1的推拉桿102前端連接。
實際使用時,將兩個注射器1卡設在兩個u形槽211中后,前端的注射口103可通過軟管汲取注射液或其他待汲取液體,也可通過軟管與汲出水交替組件4連接。推進任一注射器1的推拉桿102時,拉繩312隨之移動,帶著另一注射器1的推拉桿102抽出,到底后將抽出的推拉桿102推進,之前推進的推拉桿102隨之抽出,以此實現一個注射器汲水,同時另一個注射器排水,如此交替的反復進行汲水和出水。
實施例4
圖9所示為本發明又一較佳實施例的雙注射器聯動固定裝置(已安裝有兩個注射器1),其固定機構的主體為固定骨架220,固定骨架220如圖10~12所示,前端設有兩個并排相連的固定頭221,固定頭221向前凸出形成與注射器前端匹配的圓形槽222,圓形槽222中設有出口223供注射器的注射口穿過,固定骨架220后端設有兩個并排相連的固定卡克224,固定卡克224內設有與注射器1后端的端帽104匹配的環形卡槽225;圓形槽222和環形卡槽225組成固定注射器1的固定槽;兩個固定頭221和對應的固定卡克224之間各通過上下兩根可伸縮導桿226連接。如圖11所示,整個固定骨架220自中間橫向分開形成可拆分的上下兩部分,上下兩部分通過螺釘、鉸鏈或卡扣連接固定。裝配注射器1時,將固定骨架220上下兩部分分開,將注射器1卡配在固定骨架的下半部分或上半部分,然后合上另外半部分,然后固定即可。
聯動結構同實施例3,由滑輪311和拉繩312組成,滑輪311固設于兩個固定卡克之間,拉繩312繞設在滑輪311上,拉繩312兩端分別與注射器1的推拉桿102前端連接。其固定聯動以及交替汲出水的工作原理也與實施例3相同。而且,可伸縮導桿226伸縮時可調整長度,可適用于不同尺寸的注射器。
另外,通過對實施例4的改進,將其中一個固定頭221和對應的固定卡克224位置對調一下,就可固定兩個反向的注射器,此時聯動機構則可改用實施例1中的結構,當然固定骨架220上可增設相應的支撐部件,比如安裝導桿的導軌、手持架等等。
上述各實施例中體現了兩個注射器不同的安裝方式,包括上下平行和處于同一直線上,同向的或反向的,其中固定機構無論是選用固定塊還是固定骨架,注射器的交替聯動是通過導桿實現還是通過拉繩實現,都可以實現兩個注射器的交替聯動,即推進或拉出任一注射器的推拉桿時,另一注射器的推拉桿在所述牽拉件作用下隨之拉出或推進。而通過連接三通管和單向閥,或者汲出水交替組件,兩個注射器可在交替聯動時,即可實現連續的交替汲出水。上述各實施例可反復使用,使用時只需更換注射器,可有效降低器械的生產成本,同時可有效避免注射器反復使用的衛生問題。
以上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